起底蔚來150度固態電池,全球鋰電格局要變天?

2021-01-13 OFweek維科網

1月9日,蔚來在成都舉辦了NIO Day 2020大會,除了正式發布首款旗艦轎車ET7和第二代換電站之外,還重磅發布了150kWh固態電池包,並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該類電池包可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使續航裡程突破1000公裡。

蔚來ET 7   圖片來源:官方圖片

固態電池成未來主流技術方向

長期以來,固態電池一直被視為一種突破當今電動汽車性能限制的方法。

當前車企搭載的主流產品均為傳統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組成。正負極材料決定了電池的容量,電解液及隔膜作為傳輸鋰離子的介質。

固態電池則是使用固體電解質,替代了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和隔膜。能大幅降低熱失控風險,安全性更好;通過採用金屬鋰負極,能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70%以上。

與液態鋰電池相比,固態鋰電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及更安全等優勢,被業界認為是鋰電行業的未來最高技術路線。

蔚來汽車「固態電池」橫空出世,長期來看,或對鋰電中遊環節產生衝擊。消息一出,鋰電隔膜、電解液壓力倍增,1月11日早盤全線大跌。

另一方面,固態鋰電池現階段仍有諸多技術障礙亟待突破,例如在電池循環的過程中,固固界面容易接觸不良,這也導致了固態電池量產難度加大;快充性能並不佳、製備工藝複雜、價格高昂等。

因此市場預計,全固態電池規模化量產至少需要5-10年時間。

而蔚來發布會上提到的固態電池三大核心技術,「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無機預鋰化矽碳負極」、「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業內人士分析稱,本質上沒有顛覆性技術,就是熱固化電池,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固態電池,只是新名詞。

鎖定寧德時代?

1月10日,蔚來汽車創始人、CEO李斌在採訪時表示,蔚來汽車與固態電池供應商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且肯定是業內最領先的公司,「但現在還不方便提」。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時,業內人士對其固態電池供應商紛紛展開了猜測。業內盛傳蔚來固態電池潛在供應商的名單上,包括此前被傳已選定的清陶能源、與蔚來籤有合作協議的輝能科技,以及蔚來現有合作夥伴寧德時代。

不過,清陶能源提前出局。1月10日,爆料稱清陶能源總經理李崢日前曾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條留言中表示「清陶無此計劃」(指與蔚來的合作)。

1月11日,最新消息稱,寧德時代或為蔚來固態電池供應商。

在NIO Day 2020上,與150kWh固態電池包一同發布的,還有70kWh電池包和100kWh電池包。

此前傳言稱,蔚來已包下寧德時代一條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準備測試旗下磷酸鐵鋰版本車型。而後又有消息傳出,「並未包下一條產線,是寧德時代將其一條磷酸鐵鋰產線用於生產蔚來的100KWh電池。」

據悉,蔚來100KWh電池包將採用寧德時代的三元高鎳電芯輔以CTP技術。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和蔚來已經保持有供貨關係。

2019年3月,寧德時代發布消息稱,其研發團隊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矽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率先開發出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電池樣品。

不僅如此,上汽集團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在去年年底宣布,其車型將搭載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摻矽補鋰」技術的電芯電池,雖然能量密度為240Wh/kg,但續航裡程同樣將達到1000公裡。「矽用在負極,鋰正負極都有。」曾有寧德時代內部人士簡單解釋了「摻矽補鋰」技術。

而根據上述提及的蔚來固態電池三大核心技術,除「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工藝外,「無機預鋰化矽碳負極」和「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這兩大工藝寧德時代目前已有掌握。

由此可見,寧德時代已在「矽碳負極」和「高鎳正極」工藝領域達成了較成熟的技術儲備。

固態電池競爭白熱化

根據產業鏈調研,固態電池將在2025年逐步實現商業化,在2030年成為動力電池主要技術路線。在此背景下,世界上主要國家均在大力布局該領域,主要分布於歐、美、中、日、韓,共有53家企業在布局研發固態電池,其中大約9家專注從事硫化物固態電池

1、中國

目前氧化物固態電池在中國比較盛行,氧化物固態電池水平屬於全球領先。

宣稱做固態電池企業的有很多,如臺灣輝能、江蘇清陶、北京衛藍、贛鋒鋰業、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無錫海特、上汽等。前四家離產業化比較接近,已經建成至少是中試規模實驗線,並有產品出廠應用於無人機,開始商用。

2、日韓

日本國家策略投入非常大,舉全國之力,聯合日本38家機構,推進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產業化。

日本科技省(低碳新能源項目,2013-2022每年投入15億日元支持研發)和新能源研發機構(2016-2022每年30億日元;2018-2022年solid ev項目,18年單年投入18億日元)共投入三個項目,預計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在日本動力電池市場的滲透率,2025年、2030年分別達到50%、95%。

目前豐田、松下、日立等都有展出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樣品,對外宣稱2025年硫化物全固態電芯量產。

韓國主要有三家,現代、LG化學、三星。三星2020年3月份時候在Nature Energy上發表了60攝氏度下1000多循環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用銀碳複合的無鋰負極材料,這也是目前公開數據中最好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3、歐美

歐洲主要是德法英,車企推動為主。如英國戴森,德國寶馬和大眾。

美國battery 500項目是國家層面政策最大支持,包括硫化物先進設計、電芯設計等等。其中初創企業比較突出,包括Quantum Scape、SolidPower、Cymbet、Polyplus、24M、Sakti3等。

很明顯,固態電池領域已經進入競爭白熱化階段,電池企業、車企、投資機構、科研機構等在資本、技術、人才三方面進行博弈。

年度電池「妖股」Quantum Scape

2020年電動汽車大牛市中,QuantumScape(QS.US)的年末崛起可謂最瘋狂的情節之一,或將掀起一場顛覆性的變局。

11月通過借殼上市後,這家專注固態電池技術的初創企業市值一路崛起,股價在過去2個月已飆漲10倍,最新市值高達414億美元。

如此巨大漲幅,Quantum Scape底氣何在?

Quantum Scape成立於2010年,由史丹福大學科學家Jagdeep Singh、Fritz Prinz和Tim Holme創立,主要研發固態電池。成立以來,收穫了眾多大佬的支持。

2012年,大眾就已與Quantum Scape合作;2018年大眾向Quantum Scape投資1億美元,成為其最大股東,並宣布建立合資公司;2020年,大眾對Quantum Scape注資3億美元。

根據路演資料,Quantum Scape投資者還包括比爾蓋茨、Kleiner Perkins、上汽集團和大陸集團等。截止上市前,Quantum Scape已獲得超過8億美元融資。

產品方面,12月8日,Quantum Scape就在官網披露,基於單層電池測試的結果顯示,該公司的固態電池只要15分鐘就能充電80%,比傳統電池或其他固態電池路線的速度更快。此外,數據還顯示,該技術適應的溫度範圍也極為廣泛,甚至在零下30攝氏度也能運行。

該項成果受到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tan Whittingham的肯定。他認為如果QuantumScape可以把這項技術投入量產,那麼它就有可能改變整個行業。

但伯恩斯坦電池行業分析師Mark Newman表示:「隨著生產層數的增加,製造方面的挑戰會呈指數級增長。」

QuantumScape憑藉產品性能突破給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接下來能否成為鋰電行業顛覆者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容量150kWh 續航超1000KM!汽車電池行業要變天?蔚來固態電池起底
    1月9日,蔚來舉辦的「2020 NIO Day」上,蔚來接連放了幾個大招,除了推出首款轎車ET7、發布蔚來自動駕駛NAD系統之外,蔚來還發布了首款150kWh固態電池。此消息一出,汽車圈內的不少車迷朋友,都受到了不小的震動,為何蔚來能夠不聲不響的搞出了「王炸」,固態電池公開報導消息較多的固態電池企業,豐田應該能夠排到第一位,可此次蔚來竟然搶了個首發。
  • 蔚來將搭載固態電池 概念股要起飛?
    蔚來重磅發布150度電池包 固態電池來了,新能源車市場投資邏輯要變天了? 上周末,蔚來的新車ET7刷屏了。據介紹,該款車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150kWh電池包(固態電池),可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續航可達1000km,這或將進一步打破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裡程焦慮。
  • 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 蔚來發布150度電池包 概念股曝光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蔚來發布150度電池包,概念股曝光! 蔚來推出固態電池包,新推出的首款轎車ET7有望在這種電池包的加持下,續航裡程突破裡程碑意義的1000公裡。因晶片短缺,全球多家汽車巨頭宣布減產。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 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一塊電池引發的鋰電材料股價閃蹦。1月11日,鋰電池材料龍頭悉數大跌。但固態電池實現產業化仍較遙遠。受蔚來發布固態電池方案等消息的影響,1月11日,A股動力電池概念板塊遭重創。
  • 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蔚來重磅發布150度電池包,概念股...
    來源:數據寶作者:郭潔 蔚來推出固態電池包,新推出的首款轎車ET7有望在這種電池包的加持下,續航裡程突破裡程碑意義的1000公裡。因晶片短缺,全球多家汽車巨頭宣布減產。蔚來擬推固態電池包,續航或超1000公裡蔚來近日火力全開,股價延續2020年的強勢走勢,1月8日跳空高開,大漲8.55%,最新總市值超920億美元,約合5960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比亞迪市值(5959億元),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造車企業。除了股價表現亮眼外,蔚來在1月9日的NIO Day中,一口氣發布了多款重磅產品,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1月9日,蔚來汽車(NIO)發布了搭載全新150kWh固態電池的旗艦轎車ET7,計劃於2022年第一季度起逐步交付。據了解,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研發的主流方向,優點主要體現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且全固態電池完全沒有電解液。此次蔚來汽車發布的150kWh電池不再採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實現50%的能量密度提升。
  • 蔚來將推出150度固態電池包,最早明年上車
    36氪從多個行業人士處獲悉,蔚來將在1月9號的NIO Day(年度發布會)上發布150度(kW·h)電池包,該電池包不再採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固態電池技術。 「(150度電池包)今年發布,最早明年上車。」消息人士透露。
  • 蔚來發布150kWh的固態電池,寧德時代/輝能或成供應商
    似是對標特斯拉,在1月9日的 「NIO Day」上,蔚來接連放出重磅消息,賺足了眼球。除了推出首款轎車ET7、發布蔚來自動駕駛NAD系統之外,蔚來還發布了首款150kWh固態電池。採用三種技術,或為半固態電池根據介紹,蔚來搭載的150kwh電池或為半固態電池,採用超高鎳正極+預鋰化矽碳負極+固液電解質(固態+液態)+隔膜,屬於液態至固態電池的過渡性技術。蔚來創始人李斌也強調,電池還是帶有液體(電解質),全固態電池的量產還是很遠的事情,原因是目前固態電池的市場需求很低。業內預計真正的全固態電池量產仍需5-10年。
  • 固態電池迷局:寧德時代要等10年,蔚來卻宣布2年後交付
    不論是價格越來越低的特斯拉,還是堅守「豪車」定位的蔚來,消費者喜歡哪個,我們無權做過多評價,最終還是要交給銷量說話。但蔚來這款150kWh電池,在所有公開信息中,是車企發布的容量最高車載動力電池,同時還是首款搭載於量產車的固態電池。如果真如蔚來所說,在2022年Q4可以順利交付,全球新能源市場將要迎來跨時代的技術升級。
  • 蔚來150kwh固態電池包三大看點!這些個股可能最受益?
    蔚來汽車舉行NIO DAY發布會,預熱已久的150kwh固態電池包終於現出「廬山真面目」,新款轎車ET7搭載後續航裡程將達到1000公裡,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
  • 蔚來汽車新電池即將面世,蔚來發布150度(kW h)固態電池包!
    蔚來在1月9號的NIO Day上發布了自己產品下一步將要採用的電池包,150度固態電池包,該電池包不再採用業內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了MAB固態電池包,採用了固態電解液來取代隔膜與液態的電解液。
  • 蔚來將推150度固態電池包,特斯拉害怕了嗎?
    據悉蔚來將推出150度固態電池包,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汽車普遍是60-70度電,蔚來直接翻倍,其實有利也有弊。首先固態電池包的能量密度能達到多少很重要,如果密度跟不上經濟價值可能會打折扣,其次堆電會直接導致成本增加,用戶會不會買單,而且燃油汽車滿油也不過600公裡續航,電動汽車的續航不是主要問題,充電速度和加油速度的差距才是核心。
  • 要變天?千億電池龍頭跌停…
    (原標題:要變天?千億電池龍頭跌停…)新能源市場變天了?周末,蔚來新車刷屏,超過1000公裡的續航能力讓不少消費者心裡直痒痒,但是與此同時,持有鋰電池概念股的投資者卻在煎熬著。
  • 話題丨固態電池一出,電解液和隔膜板塊閃崩!行業要變天?
    新能源市場變天了? 周末,蔚來新車刷屏,超過1000公裡的續航能力讓不少消費者心裡直痒痒,但是與此同時,持有鋰電池概念股的投資者卻在煎熬著。 以往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而蔚來這次使用的是半固態電池,這是一場技術革命。
  • 蔚來固態電池資本衝擊波:新能源板塊"虛驚一場"
    開盤走弱,盤中拉升反包,1月11日被蔚來固態電池消息帶崩的鋰電板塊在12日出現修復。 資本衝擊波1月11日,新一周的第一個交易日,鋰電板塊一度被周末的蔚來固態電池消息帶崩。1月9日,蔚來在第四年NIO Day上發布了旗下第四款量產車型兼首款轎車ET7,該車型補貼前起售價為44.8萬元,預計於2022年第一季度開啟交付。隨新車型一起發布的,還有一款能量密度達360Wh/kg、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的150kWh固態電池。
  • 蔚來汽車拋出的固態電池概念,只是一個營銷噱頭
    蔚來的第一款量產車ES8上市前,先推出的是豪華電動跑車蔚來EP9,EP9前衛的造型、強悍的性能以及在全球各大賽道不斷刷新最快跑圈的成績,讓一家初創車企反而從一開始就顯得實力「鶴立雞群」。而且EP9的第一批車主是馬化騰、劉強東、雷軍、張磊、李想等商界精英,更為其產品增色無數,吸睛無數。後來量產車上市後,蔚來先做高端產品,立住品牌的調性後,後繼產品再往下切,也顯現出頗為老道的做法。
  • 蔚來固態電池引市場異動 鋰電池隔膜板塊遭重創
    來源:道哥說車近期,受特斯拉瘋狂降價的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的發展之路受到了不少爭議,然而,就在爭議之下,蔚來在1月9日的NIO Day發布會上帶來了其首款旗艦轎車ET7、第二代換電站、150KWh電池包以及蔚來自動駕駛NAD等一系列亮眼的產品與技術。
  • 蔚來ET7續航1000公裡,又能炒一波固態電池?_騰訊新聞
    這還要考慮固態電池的技術難題,超大能量密度意味著電芯安全間距要做大,電池體積質量等會顯著增大。 蔚來稱他們採用原位固化,在電解質和正負材料間建立了安全穩固的界面,為提升50%能量密度打下安全基石。
  • 強勢衝擊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蔚來首發的固態電池有多神秘?
    記者 | 周小颺1蔚來汽車首發固態電池的消息,對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形成衝擊,相關股票全線大跌。1月9日,蔚來發布能量密度達360Wh/kg的固態電池包,計劃2022年四季度交付。真鋰研究總裁墨柯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固態電池對電動車行業來說是殺手級的產品。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 殺手級產品來了!固態電池一出電解液和隔膜板塊閃崩!行業將迎大變革?
    蔚來將使用固態電池技術,支持其新款車型ET7續航突破1000公裡,鋰電隔膜和電解液相關公司受到衝擊。然而,該電池僅為「半固態」,距離投入使用還有近兩年時間,其技術路線仍處於過渡階段。業內預計真正的「全固態電池」量產仍需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