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一塊電池引發的鋰電材料股價閃蹦。1月11日,鋰電池材料龍頭悉數大跌。但固態電池實現產業化仍較遙遠。
受蔚來發布固態電池方案等消息的影響,1月11日,A股動力電池概念板塊遭重創。
截至收盤,星源材質(300568.SZ)大跌逾16%,天賜材料(002709.SZ)、恩捷股份(002812.SZ)、璞泰來(603659.SH)等5隻個股跌停。
1月9日,蔚來汽車(NIO)發布了搭載全新150kWh固態電池的旗艦轎車ET7,計劃於2022年第一季度起逐步交付。
據了解,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研發的主流方向,優點主要體現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且全固態電池完全沒有電解液。
此次蔚來汽車發布的150kWh電池不再採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實現50%的能量密度提升。不過,這款新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仍是帶有電解質的。
即便是半固態電池,蔚來的新品落地依然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關於固態電池產業化對鋰電池衝擊的爭議聲四起。場內資金率先拋售A股電解液、隔膜等頭部企業。
全固態電池量產需要多久?A股的動力電池材料龍頭會面臨怎樣的競爭格局?
鋰電材料巨頭股價閃崩
就11日盤面表現而言,用「閃崩」形容A股動力電池原材料龍頭企業的表現並不為過。截至當日收盤,有12隻個股跌幅超7%,星源材質收跌16.15%,領跌板塊。反觀汽車整車板塊,長城汽車(601633.SH)漲8.5%,股價續創歷史新高;上汽集團(600104.SH)、比亞迪(002594.SZ)均漲超3%,後者亦續創股價新高。
而就在上周,動力電池板塊仍是機構的「香餑餑」。數據顯示,1月4日~8日,新能源車板塊有14隻個股周漲幅超10%。其中,天齊鋰業(002466.SZ)大漲38%,寒銳鈷業(300618.SZ)、贛鋒鋰業(002460.SZ)均漲超20%,華友鈷業(603799.SH)、億緯鋰能(300014.SZ)亦有接近20%漲幅的不俗表現。
僅一個交易日就抹去了這些龍頭股的半周漲幅,蔚來汽車的新款電池殺得鋰電材料龍頭措手不及。
實際上,蔚來發布的新款電池並不是全固態電池,仍需要隔膜和電解液。
「盤面上來看,蔚來新品發布只是鋰電龍頭股價大跌的『導火索』。新能源汽車是貫穿2020年結構牛市的主旋律之一,也是機構抱團的主要板塊。但這輪由估值驅動的上漲幾乎令新能源車板塊的估值攀至頂峰,估值泡沫的風險驟增。」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Wind數據顯示,今日大跌的鋰電龍頭均是2020年的翻倍牛股。其中,天賜材料以398%的年漲幅稱雄鋰電材料板塊;億緯鋰能、匯川技術(300124.SZ)錄得超200%年漲幅;恩捷股份、國軒高科(002074.SZ)、新宙邦(300037.SZ)分別漲163%、166%、185%。
「機構抱團有鬆動的意願,也有鬆動的跡象,但在市場確定的下一個主旋律出現之前,似乎誰都不願意做第一個徹底離場的。這是因為新能源車仍是未來5年的高景氣度行業,暫時看不到政策或負面因素的衝擊,中長期邏輯不變。需要警惕的是抱團品種的業績不及預期,在業績失去比較優勢且有更多行業供選擇時,抱團才會逐步瓦解。當前,仍是資金加劇博弈的階段。」前述基金經理表示。
鋰電池龍頭短期難被撼動
股價的短期波動是市場客觀現象,投資者普遍更關注的半、全固化電池會否令鋰電池龍頭的競爭格局生變?又是否會對上市公司近1~2年的業績產生影響?
當前,業界普遍預計固態電池實現產業化仍需要5~10年時間。在一位本田汽車的供應商負責人看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與光伏技術發展存在類似的發展邏輯,即技術路徑之爭的產物。
「無論是固態電池還是液態鋰電池,技術發展之爭是為提高電池管理效率、續航能力、安全性等,兩者各有優劣。前者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高,但生產成本制約了產業化。後者已經實現從0到1 的突破,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他說道,「半固態電池屬於過渡性技術,這條技術路徑的終點是全固態,歐美,尤其是日本的技術發展比較超前。」
實際上,關於新發布的半固態電池,蔚來汽車CEO李斌表示,全固態電池的量產還是很遠的事情,原因是目前固態電池的市場需求很低。
「結合此前新能源車政策規劃要求的未來五年銷量目標來看,我們認為,1~2年內半固態電池對鋰電池龍頭的影響很小。各大整車品牌有新能源車銷售規模壓力,目前來看,只有鋰電池的量產規模才能滿足市場需求。」一位汽車行業的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固態電池的設計初衷是安全性問題,但量產涉及的生產成本短期內或難以迅速被解決。蔚來的新款電池是讓新能源汽車在探索固態電池的道路上更進一步,是一種預期也是創新的成果。」
「況且ET7是一年的期貨,蔚來半固態電池對隔膜和電解液仍然需要,可以理解為這是對蔚來汽車供應商的新增訂單。具備技術儲備和量產的鋰電材料龍頭有望進一步受益。」他補充表示。
從鋰電龍頭的近期布局來看,擴產已成趨勢。1月8日,恩捷股份發布公告稱,與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重慶市籤訂《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投資協議書》,上海恩捷擬在重慶市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16條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微孔隔膜生產線及39條塗布線項目,項目投資總額為58億元。
根據公告,上述擴產項目分兩期進行建設,第一期項目擬規劃建設4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及12條塗布線;第二期項目擬規劃建設12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及27條塗布線,主要開展鋰離子電池隔膜基膜和塗布膜製造、銷售等。
寧德時代(300750.SZ)此前發布不超過390億元的投資計劃,建設福鼎基地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期)、動力電池宜賓製造基地擴建項目,以進一步完善產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