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高達360Wh/kg、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蔚來在1月9日的Nio day上表示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固態電池。消息一出,當晚便有分析認為,該電池的供應商是清陶(崑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清陶能源」),後者在2020年7月曾宣布,清陶固態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
不過1月10日,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並未承認這一說法,僅表示「現在還不方便透露,還不到時間」。隨後的1月11日,又有消息稱寧德時代(300750,SZ)或為蔚來汽車固態電池的供應商,蔚來汽車和寧德時代相繼稱對此不予置評。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指出,蔚來汽車將採用的「固態電池」其實並不是全固態電池,而是含固液電解質的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的量產還是很遠的事情,原因是目前固態電池的市場需求很低。按照蔚來1月9日披露的其固態電池有限的技術細節,該「固態電池」採用的是「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無機預鋰化矽碳負極」以及「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工藝。
「從目前來看,這種半固態的電池現在也仍然沒實現量產,但兩、三年後量產裝車是有可能的。」吳輝認為,目前市場上專注於固態電池的供應商包括清陶能源、輝能科技、衛藍新能源以及贛鋒鋰業等公司。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於清教也指出,市場對蔚來汽車的固態電池有一些誤讀,蔚來將採用的並非純正意義上的固態電池,真正使用固態電解質的「固態電池」量產以及裝車尚需時日。
從技術上看,固態電池通過使用固態電解質(而非傳統的液態電解質),因為沒有電解液,電池被穿刺後,不易起火和爆炸,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也不存在漏液,被穿刺後也不會短路,所以安全性會大幅提升。此外,固態電池在續航能力、且充電效率方面也比液態鋰電更為佔優。比如,目前業內預測使用液態電解質的鋰電池將難以突破300Wh/kg這一能量密度上限,但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或將達到400-500Wh/kg。
不過固態電池也有尚未突破的量產難點,比如電導率偏低,充放電能力不佳,以及負極材料的超薄鋰金屬產能低,導致固態電池成本高等。
雖然固態電池難題待解,但追求高續航是當下電動車製造商的一致方向。比如特斯拉此前推出的model s長續航版,已經將續航裡程增加至700多km,而上汽集團旗下智己汽車也在去年年底宣布,旗下車型將搭載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摻矽補鋰」技術的電芯電池,能量密度達到240Wh/kg,未來續航裡程將達到1000公裡。「2022年或將成為1000km高續航元年。」吳輝認為。
從短期來看,各地政府推出的限牌以及限行政策雖然助推了電動車的市場化,但電動車要進一步走入大眾家庭,裡程焦慮是必須解決的問題。而當電動車變得越來越主流,進入各大細分市場,動力電池技術也將多元化,產業鏈上下遊的公司仍存有較長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