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突然發布了全新車型Model Y,並且憑藉下拉至33.99萬元的售價,一下子在汽車圈掀起了極高的熱度。
頗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斯拉宣布Model Y訂單超10萬後,世界首富正式變成了特斯拉CEO——馬斯克。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正因為Model Y的上市以及高熱度,才使得了特斯拉市值以及馬斯克身價的節節攀升,促使了這位全新世界首富的誕生。因為在前不久,特斯拉才憑藉著股價的上漲,超過一眾傳統車企成為全球車企市值第一。
如此種種,似乎都在說明著——新能源新勢力風口,儼然成為了汽車市場中的一條「超車捷徑」。而且,正處在捷徑上想實現「超車」的,並不僅是特斯拉,還有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蔚來汽車。
為「超車」而來的蔚來ET7
特斯拉在1月1日打出了Mode Y這張牌,接著,是該蔚來汽車出牌了。
2021年1月9日,蔚來汽車一年一度的NIO DAY正式開啟。而蔚來ET7,就是蔚來或者說是李斌在NIO DAY上所交出的2021年第一張核心牌。
據悉,蔚來ET7前期一共發布了三款車型,售價區間為44.8-52.6萬元,交付日期大約到2022年第一季度。同時,蔚來ET7之後還將繼續推出150kWh的固態電池版本,不過售價到現時尚未公布。
縱觀整場發布會,其實都不難看出蔚來ET7對蔚來的重要性。發布會上,李斌用了將近一小時講述了蔚來ET7的產品亮點以及產品意義;而在NIO DAY的第二天,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通過將近4小時的採訪,講解了蔚來ET7的技術對未來行業的意義。
顯然,伴隨著蔚來ET7落地的,還有蔚來更大的野心。
而這,也就是前文說蔚來也正處於這條「捷徑」上的原因。
其一,NIO DAY後不久,蔚來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提升至第三;
其二,蔚來ET7直插豪華品牌的行政級轎車的售價區間,真正攪局到了傳統豪華品牌的競爭;
其三,蔚來官方表示,蔚來ET7的競爭車型為奔馳S級、寶馬7系,而秦力洪也表示,蔚來的競爭對手是奔馳寶馬,或者是未來的百度,而並非特斯拉。
顯而易見,蔚來ET7已經成為了李斌乃至整個蔚來的「超車」、甚至是顛覆傳統的關鍵點。
需要承認的差距
那麼蔚來ET7能否承載起蔚來躍過特斯拉、直接挑戰傳統豪華品牌的野心?對此,相信不同讀者都有不同的想法。而在知行君看來,這件事其實更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
從企業市值層面,蔚來確實已經「超車」了一眾的豪華品牌,緊隨特斯拉以及豐田之後。但憑藉市值就斷定蔚來的超車成功,消費者肯定是不買帳的。畢竟造車新勢力頻密變動的股價,對於消費者來說早已司空見慣。甚至,這只是一家新勢力車企生存狀況的指標。
從技術、黑科技層面,蔚來ET7的確不乏亮眼的技術,包括固態電池、雷射雷達、超強算力平臺等等。但如果僅僅是拿著配置清單來看,滿滿黑科技加持的蔚來ET7,更像是一臺堆料的車型,與當下新勢力車型大方向無異。
再者,從消費者的購車角度,蔚來ET7也並未達到與奔馳寶馬背靠背競爭的地位。試代入一下,當一個人需要購買一臺傳統豪華品牌的行政級轎車時,難道真的會被蔚來ET7所動搖?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而對於打算考慮蔚來ET7的消費者,家裡往往已經擁有了傳統豪華車型。
歸根到底的原因,主要還是產品方向、使用差異甚至品牌影響力所導致。畢竟傳統豪華品牌多年的造車底蘊、車型口碑,都並非一家新勢力車企憑藉市值、黑科技層面就能輕易達到或是超越的。
放下超車,不妨專注未來
不過,是否意味著蔚來ET7的「捷徑超車」就是一句空談?知行君卻認為並非如此。因為,蔚來ET7乃至蔚來,都不應該把目標放在了現階段的豪華品牌上。正如秦力洪所言:「嚴格來說,蔚來ET7並不是因為要對標寶馬7而誕生的,ET7是我們下一代車該有的樣子。」
這句話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就是技術層面,另一個則是理念層面。
技術層面並不難理解,但難就難在如何真正領先行業,在一眾新勢力中脫穎而出,包括特斯拉。在蔚來的理解中,在可見的未來汽車最終定義就是智能電動汽車。其中三個組合關鍵詞——智能、電動、汽車,正是蔚來ET7的幾個技術核心。
1,「智能」
首先,就是智能。在NIO DAY上,李斌基本沒有過多闡述蔚來ET7的內外觀設計。因為在蔚來ET7上,所有外觀內飾其實都是為智能化作準備。
例如在內飾方面,第三代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平臺、高通驍龍汽車5G平臺的加持,帶來了蔚來ET7全新的智能網聯座艙。
再例如在車輛外觀上,蔚來ET7最引人注目的無疑就是大量融入到外形上的傳感器,顯然,這些都是為智能自動駕駛的體驗而來。
車頂中間,是lnnovusion雷射雷達,覆蓋視角範圍達到120度、探測距離達到500米。同時在正面車頂、背面車頂也都分布了「小突起」,實則就是多個800萬像素攝像頭。
誠然,「另類」的裝置融入到車身上會給到了人一種另類的既視感,但卻能在各家車企包括特斯拉都在糾結安放在後視鏡、B柱的優劣勢之時,大幅改善傳感器以及攝像頭的可視範圍與盲區。甚至,或許還將引領下一輪的新能源造型潮流。
當然,打造出色的自動駕駛,單靠豐富傳感器並不足夠,聰明的「大腦」同樣至關重要。而這也是蔚來ET7的強大之處。蔚來自主研發的NIO Adam超算平臺配備了四顆全球首發的NVIDIA、Drive Orin晶片,總算力提升到1016 TOPS。
要知道,被認為業界標準的特斯拉Hardware 3.0總算力也僅是144 TOPS,換言之蔚來ET7提升了足足7倍。強大的大腦配合外觀上強大的傳感裝置,顯然就促使了蔚來對全面自動駕駛的自信。
2,「電動」
其次,是電動。電動大趨勢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如何突破續航、充電時間成本的瓶頸,也就成為了突圍的關鍵。而繼推出換電模式之後,在蔚來ET7上,蔚來帶來了全新電池黑科技——固態電池。並且蔚來還表示,固態電池將會在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並很快應用在各款車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看得見的將來。
那麼固態電池的加持將會帶來什麼?首先就是媲美甚至超越燃油車的續航表現。按照數據顯示,蔚來ET7的固態電池版本將有著150kWh的能量,續航裡程將達到1000公裡。同時在安全性、性能、智能化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如此一來,再結合上蔚來的換電模式,無疑會進一步放大固態電池的優勢和推進普及。
事實上,秦力洪在採訪也承認了固態電池在現時的短板,包括成本高、工藝未成熟等等,但與此同時蔚來也會對電池融入新的商業模式,通過共享、時間去完善固態電池的實用性。
這一步,就成了哪怕放在全球行業內,都極其重要的一步。
3,「汽車」
其三,就是汽車。正如前言所述。在品牌影響力、車型口碑、造車底蘊上,蔚來仍然與傳統豪華品牌存在差距。但不可忽視的是,蔚來作為一個新興品牌在一眾傳統品牌中影響力。
在部分消費者看來——蔚來ET7貴了,勝算不大。的確,44.8萬元-52.6萬元能夠買到一系列中大型豪華行政級轎車面。但別忘記最早在2017年12月,蔚來ES8就以相似的價格區間,殺進了傳統車企中的廝殺,並且闖出了一條生路。事實上直到現時,蔚來依然沒有一款車型低於35萬元。
或許,這就是蔚來稱與特斯拉並非競品關係的原因,特斯拉是不斷推出入門車型,而蔚來更注重於高端市場。但這並不影響蔚來的身份地位,甚至還打造了良好的品牌氛圍。
所以早前的成功經驗,其實早已賦予了蔚來ET7繼續暢銷的底氣。畢竟蔚來ET7更強大、更聰明、更顛覆也更攪局。
4,理念
不過,威力ET7真正攪局傳統汽車市場的,更是理念層面。
秦力洪的採訪中有一句話令知行君十分深刻——「智能電動汽車的時代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價值體系」。簡言之,就是在傳統燃油車年代,汽車價值是逐步降低的,即購車時最高,之後開始不斷貶值。但在秦力洪看來,智能汽車卻是相反的。
誠然,機械部分當然會不斷衰減,這是不可違背的物理規律,但其智能部分卻能夠不斷學習、成長,甚至適應用戶習慣,逐步達到最佳。
而這,就是秦力洪眼中的全新車輛價值判斷體系,也是在蔚來ET7上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的價值體系。當然,這一切都必須要有堅挺的技術作為支撐。理念成就了技術研發,而技術研發也撐起了理念的實施。技術與理念本來就是相互相成的關係。
正如蔚來所言,NT 2.0平臺上的蔚來ET7,就是打開電動車2.0時代的鑰匙。
知行有話說
事實上,當李斌喊出那句蔚來的競爭對手並非特斯拉,而是奔馳寶馬時。我直接想到的是「新勢力果然是一條超車捷徑」。但當細究之下才發現,「超車」其實沒有任何的捷徑,哪怕在汽車市場中。
正是蔚來在理念上清晰追求,在技術上出類拔萃,才使得蔚來有底氣喊話百年傳統燃油車市場。但我認為,蔚來ET7或者說蔚來,更應該拋開與奔馳寶馬的競爭,一方面是在造車底蘊上,蔚來仍然存在差距,但另一方面其實更表明著蔚來的目光並不僅是現在的豪華車市場。
不論是技術布局還是理念目標,蔚來ET7確實值得承載蔚來更遠大、更未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