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黃金時代:湯唯的四場吃戲是對蕭紅個性的精準詮釋
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講述了作家蕭紅悲苦又短暫的人生經歷,這部劇的拍攝重點在於對蕭紅本人客觀深刻,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剖析,故事性不強,且在敘述時有意碎片化,多次運用倒敘插敘手法打亂時間順序,有意讓觀眾自己去拼湊還原心目中的蕭紅形象。
當時上映時票房慘澹,主要原因是現在的觀眾觀影時普遍缺乏耐性,誰願又花時間又費腦子去看一部長達近三小時的電影,去了解蕭紅這樣一位傳奇女作家。
沒讀過她的作品,對現代文學史不了解的人更是看的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雖然導演常有意識地讓觀眾出離劇情,比如演員常對著鏡頭自言自語,演戲過程中時不時盯著鏡頭看。可電影細節的處理和濃濃的文藝氣息還是讓人著迷。這其中包括我。
由於這部電影巨大的吸引力,幾年時間之中我刷過多次。
電影一開始,就是黑白影像,像活動遺像一樣的逝者蕭紅開始自我介紹,內容是自己生於某年,逝於某年,享年31歲。
這是蕭紅的靈魂在講述蕭紅的肉體嗎?很魔幻也很有想法。奠定了全片的悲情基調。
這部電影是特別用心特別認真地展現表達自己對作家蕭紅的理解和認識,功夫下的很足,只是冷靜呈現,不摻雜個人好惡,不去道德評判。
其中我認為片中的四場吃戲拍的很精彩,透過細節合理解釋了蕭紅的獨特性格和混亂生活,以及背後的形成原因。
吃,是人的生存本能,也是活下去的必須條件。
蕭紅生於地主家庭,從小肯定衣食無憂,不用餓肚子。
長大後,她開始反抗封建家庭,先逃婚,又私奔,後生活無著,四處飄,生活極為窘迫。
第一場吃戲:
蕭紅和弟弟坐在咖啡館裡,兩人的談話隨意,漫不經心的。蕭紅雙手緊緊捧著熱咖啡,目光時不時溜向隔壁桌的奶油蛋糕。自己又冷又餓,又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吃,這是多麼折磨人的一件事,也許在那一刻,她已經對逃婚私奔心生悔意了。
果然,弟弟講述說:那次兩人分別不久,蕭紅去找了自己的逃婚對象王恩甲。
第二場吃戲:
和王恩甲複合後,在一個講究的餐廳裡,蕭紅一人大吃大喝,狼吞虎咽。
王恩甲只是靜靜看著她吃,他不吃也不說話。
蕭紅一個人忙著吃,顧不上說話,胸前的餐巾滿是油漬和食物殘渣,這是完全不顧形象的吃相,一點不克制不掩飾,她的眼裡只有食物,大塊吃肉,大口喝飲料的樣子,實在不像地主家的女兒,倒像梁山上的草莽好漢。
用一句不好聽的話描述:餓死鬼託生的。
蕭紅吃得正香,王恩甲哥哥找到他倆,打了弟弟幾巴掌,
罵道:你不要臉,家裡人還要臉,你居然在這裡陪這個賤人吃吃喝喝,你陪吃陪喝……
蕭紅愣住,停止咀嚼吞咽,她沒有放下手裡的食物,更沒有逃走、哭鬧、反駁。
是驚愕,麻木,來不及反應嗎?還是只要能吃飽吃好,這些都不重要?
第三場吃戲:
和蕭軍熱戀之後,他倆去一個類似大排檔的飯館吃飯,蕭軍已點了幾個菜,切了半碗豬頭肉。
可蕭紅的眼睛死死盯著賣丸子湯的大鍋,蕭軍發現後,先說丸子湯也沒什麼吃的,蕭紅嘴上說有豬頭肉,不要肉丸子了。
但一直轉頭,看著丸子湯,賣丸子湯的夥計趁勢問:來一碗那您?
丸子湯端上後,她迫不及待吞一個,燙的仰頭直哈氣。
這個時刻,是蕭紅一生中難得的幸福時光,能吃飽肚子,也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吃到丸子後,她真是滿臉幸福,非常滿足。但一般人應該不會將自己的欲望明明白白掛在臉上,蕭軍那時很窮,囊中羞澀。
第四場吃戲:
蕭軍帶蕭紅去朋友老黃家做客,家裡還有其它幾個朋友在排演話劇,蕭紅初次去,蕭軍向大家鄭重介紹了蕭紅,那時她叫張乃瑩。
然後他倆落座,蕭紅四處打量,她身旁的桌子上放著招待客人的瓜子和茶點,一碟點心放在桌子另一側,靠近她放的是一碟瓜子,老黃坐在點心旁的椅子上抽菸,別人或演戲或看戲,或說笑,只有蕭紅,盯著那盤點心,一次次將手伸到主人眼皮底下去拿點心,一拿就拿兩塊,一塊給蕭軍,一塊給自己。
第二次伸手,老黃笑眯眯看著她,這有點像做賊被當場捉住的場景,蕭紅並不尷尬,一邊笑著,一邊繼續伸手又拿過來兩塊點心。
蕭軍臉上掛不住,用眼神制止,蕭紅的手堅持遞過來,用眼神堅定地示意:快拿,快吃。
蕭軍無奈接過來。
在陌生人面前可以毫無顧忌。
可初次見男友的朋友,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蕭紅,可真是夠自我,夠勇敢。
只要我要,就要得到,才不管後果如何?別人怎麼看我?
率真,任性,孩子氣的蕭紅內心有太多渴望,對食物是身體本能需求,對情感是精神本能需求。
蕭紅為什麼會這樣?
逃離家庭,四處流浪讓蕭紅常常身處絕境,這段困苦生活在《商市街》裡被描寫的觸目驚心。
對於食物,她的本能反應常常像一個飢餓難耐的人撲在麵包上。顯得有點沒羞沒臊。自尊,面子,名譽絲毫不能阻礙。
同時,她對愛的需求更強烈。
一旦陷入生活困境或者感情困境,她也往往把男人當成救命稻草,結果往往是老問題沒解決,新麻煩又接踵而至。
比如她為擺脫困境,和曾拒婚王恩甲在一起,結果懷孕後被拋棄,欠一堆債務,差點一被賣入妓院。
蕭軍的到來,又成為她新的救命稻草,她懷著王恩甲的孩子就和蕭軍同居在一起。
兩人相愛,但性格和價值觀又導致了諸多矛盾,和蕭軍的感情問題還沒解決,她又和端木開始曖昧不清。
結果,又懷著蕭軍的孩子和端木結婚。婚後兩人一有矛盾,她又念起蕭軍的好,處處拿蕭軍的長處比端木的短處。後來,又有駱賓基的介入……
總之,生活原本就是亂糟糟的,而蕭紅的個人生活,被徹底弄成一團亂麻,理不開,扯不斷,一直糾纏到生命最後一刻。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真性情和獨特感受,她才寫出《呼蘭河傳》等經典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