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對流行性傳染病數據進行訂正是國際通行做法

2020-12-04 手機中國網

在今天(17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有人懷疑新冠病毒源自武漢。中方是否同意接待世衛組織專家到訪武漢調查疫情數據真實性和病毒源頭問題?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關於數據真實性問題,今天上午,武漢市通報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確診病例死亡數訂正情況。中國法律對傳染病疫情信息的公布、訂正等均有明確規定。為確保全市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開透明、數據準確,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情況下,專門成立涉疫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進行詳細和逐一排查核對,訂正了有關確診病例數和確診病例死亡數。

趙立堅指出,對流行性傳染病數據進行訂正也是國際通行做法。疫情早期,由於收治能力不足、少數醫療機構未能及時與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對接,醫院超負荷運轉,醫務人員忙於救治,客觀上存在一些遲報、漏報、誤報的現象,但從不存在瞞報,也不允許瞞報。我們注意到,最近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對疫情數據進行了訂正。

趙立堅強調,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普遍的願望。疫情數據的背後是群眾的生命和健康,也是政府的公信力。武漢市及時訂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確診病例死亡數,不僅有利於維護好人民群眾權益,有利於疫情防控科學決策,同時也是對社會關切的回應,更是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武漢市公布的數據恰恰體現了公開透明、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逝者負責。(總臺央視記者 黃惠馨 靳丹妮)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回應
    我們希望美國人民也能早日戰勝疫情,希望美國人民能夠抵制個別政客將疫情政治化、汙名化中國、轉移視線推卸責任的狹隘做法。」在今天(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度借疫情抹黑中國,發言人趙立堅作出上述回應。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
    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和猩紅熱,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1.1%;報告死亡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流行性出血熱,佔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9.6%。三是丙類傳染病中除絲蟲病無發病、死亡報告,其餘共報告發病7172169例,死亡304人,報告發病率為513.57/10萬,報告死亡率為0.022/10萬。
  • ...流行性出血熱|腸道傳染病|手足口病|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細菌...
    洪澇災害發生後,由於飲水飲食衛生狀況惡化、環境汙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觸機會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各種傳染病特別是腸道傳染病、蟲媒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經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等的增加,做好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腸道傳染病是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並引起腹瀉和/或其他臟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類疾病。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死亡25285人
    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和猩紅熱,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1.1%;報告死亡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流行性出血熱,佔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9.6%。三是丙類傳染病中除絲蟲病無發病、死亡報告,其餘共報告發病7172169例,死亡304人,報告發病率為513.57/10萬,報告死亡率為0.022/10萬。
  • 美國務院攻擊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外交部回應
    在3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2日發推特攻擊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答:關於這個問題,中方已經多次表明了立場。美方出於政治目的,固守狹隘的冷戰思維,刻意突出意識形態因素,頻頻公開曲解、抹黑中國的軍民融合發展政策,惡意的攻訐中國共產黨,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為此美方不惜對中美企業和學術機構人員進行道德綁架、政治施壓,甚至威脅制裁,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的反對。
  • 全國滾動訂正網格預報產品投入運行
    針對過去智能網格預報與實況不一致,24小時內時間解析度低、對中尺度對流系統捕捉能力不夠等問題,國家氣象中心歷時3年,綜合利用高解析度實況信息和高更新頻率的多源國產中尺度數值模式,研發全國滾動訂正網格預報產品,可對溫度、相對溼度、風和降水四個要素進行滾動訂正。
  • 常見傳染病家庭隔離方法 傳染病都有哪些
    常見傳染病家庭隔離方法隔離是控制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有些患傳染病的孩子需要送傳染病醫院或普通醫院的傳染科隔離和治療。有些患傳染病的孩子即使在家裡治療,也應隔離,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家人。家庭隔離主要是居住隔離和用具隔離。居住隔離。居住隔離主要是針對呼吸道傳染病。最好讓患兒單居一室,除了照顧的人以外,其他人儘量不要進入,照顧的人應戴上口罩,以免通過呼吸飛沬引起傳染。
  • 傳染病分為哪幾類?
    說到傳染病,大家都是比較恐懼的!什麼是傳染病?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具體是怎樣的呢?小編下文為大家介紹!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特殊病原體引發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
  • 傳染病題目
    4.腎症候群出血熱:亦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出血、腎臟損害為三大主症,典型病例表現為五期經過,即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5.乾性霍亂:即暴髮型霍亂。以休克為首發症狀,而吐瀉不顯著或缺如,病情急驟發展迅猛,多死於循環衰竭。
  • 【疑難解答】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範知多少...
    提問者 傳染病病人因意外或非傳染病死亡時,死亡日期如何填報? 專業解答 填報因患該種傳染病死亡的時間,因意外或非傳染病死亡時,不需填報。愛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死亡,不論是否因愛滋病死亡,均須及時進行死亡報告。
  • 美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外交部:典型雙標
    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務院2日發推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為此,美方不惜對中、美企業和學術機構人員進行道德綁架、政治施壓,甚至威脅制裁。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華春瑩指出,促進軍民融合發展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美國自己的軍民融合歷史可追溯至一戰前,近年更是加快步伐,全方位、多領域實施軍民融合。洛克希德·馬丁等一些美國跨國公司本身就是「軍民融合體」,其經營範圍、產品類型跨越軍民領域。
  • 這種傳染病正值高發期,兒童尤其需要注意
    春天來了,氣溫回升,萬物復甦,正是大家外出踏青的好時節,同時這也是各種流行性傳染病高發的時期,比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肺結核等,所以在春天我們要格外注意預防流行傳染病。其中腮腺炎作為一種在兒童與青少年之間高發的流行性傳染病,一旦在校園裡發生就很容易爆發疫情,因此需要各位家長以及孩子重視起來。
  • 湖北公布2月19日確診病例訂正情況統計表
    2月21日,據湖北衛健委消息,從2月13日起,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全部納入確診病例進行統計公布和治療。2月19日,有的市州對前期報告的臨床診斷病例按照第六版診療方案進行訂正,核減了部分確診病例。2月20日發現並及時叫停了這一錯誤做法。現將2月19日核減的病例數重新加回到確診病例,並對當日新增病例數進行訂正。2月19日0-24時,全省新增確診病例由349例訂正為775例,累計確診病例數由62031例訂正為62457例。
  • 什麼是傳染性疾病 如何預防傳染病
    2、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與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 2015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
    2015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一是甲類傳染病中鼠疫無發病報告,霍亂報告發病13例、無死亡,報告發病率較2014年下降50.00%。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0.47%;報告死亡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佔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8.55%。
  • 預防傳染病家長告知書——力邁中美國際幼兒園九華園
    在此向各位介紹寶寶常見傳染病及預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Route of transmission T: mainly by direct transmission of air droplets.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
  • 空盒氣壓表的誤差及其訂正
    空盒氣壓表對於氣壓變化的反應,在刻度的各個部分是不相同的,在儀器出廠時曾對此進行了檢定,並將檢定結果列在出廠檢定證上,以供觀測時訂正之用。二、溫度訂正。在相同的大氣壓力下,當儀器的溫度變化時,它的彈簧片的彈性也發生變化,使得空盒氣壓表的指針會指出不同的氣壓值來,當溫度升高時,金屬彈性減弱,膜盒壓縮,示值偏高;當溫度降低時,膜盒彈性增加示度偏低。
  • 4月全省共報告甲乙類傳染病18種 出血熱報告發病數同比上升
    同期,全省共報告丙類傳染病10種,無絲蟲病報告。發病10477例,死亡2人。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腮腺炎。  防病建議:本月出血熱報告發病數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流行地區要密切監視疫情動態,針對高危人群做好疫苗預防接種工作,儘快遏制疫情上升勢頭。各地要重點做好春夏季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疫情監測預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
  • 10月 四川共報告甲乙丙類傳染病死亡383 人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11月14日訊 據省衛計委消息,2018年10月,全省共報告乙類傳染病19種,發病15267例,死亡383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肺結核、B肝、梅毒、愛滋病和C肝;報告死亡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狂犬病。
  • 【科普】冷空氣來襲 謹防呼吸道傳染病
    秋冬季秋冬季空氣乾燥,晝夜溫差大,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也為新冠病毒傳播增加了風險。最近冷空氣來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做好預防。 呼吸道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傳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