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天文館辦公室向來訪者講解真假隕石的辨別方法,是張寶林工作的一部分。他手中拿著的石頭,是一名來訪者從北京潘家園市場花200元購買的,其實是鐵礦石,只值3元。
吉林隕石博物館,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石隕石」。
上月的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讓作為小眾收藏品的「隕石」火了起來。「隕石比黃金、鑽石都昂貴」的說法四起,在各類淘寶網站和文物古玩店,隕石多得讓人眼花繚亂。
有專家表示,公眾對隕石的知識匱乏,是造成國內隕石市場龍蛇混雜的重要原因,目前國內墜落的隕石價格均無法與黃金相比,虛高價格已對天文研究造成影響。
文、圖/本報記者王丹陽
權威隕石專家為本報讀者揭開「隕石之謎」:
1.隕石有放射性嗎?
2.隕石比黃金、鑽石更貴嗎?
3.收藏市場上的隕石有多少是真的?
4.收藏隕石能賺錢嗎?
一輛黑色轎車,一個拉杆箱,一頂棒球帽,幾千元現金,手機,金屬探測儀……這是60多歲的張寶林的全部「追星」裝備。
絕大部分是假的
張寶林是北京天文館的高級工程師,他的工作並不是待在辦公室,青海湟中、新疆阿勒泰、吉林敦化、黑龍江北安、內蒙古……在北京天文臺工作的42年時間裡,特別是近10年,國內哪裡發現隕石墜落,哪裡就有張寶林。在他看來,人的生命長度只有百年,能在38億歲的地球上邂逅46億年前生成的隕石,是件幸運又容易上癮的工作。隕石墜落到地球陸地的概率約為30%,能被人目擊的概率則更小,親身接觸溫熱尚存的「天外來客」,比中千萬巨獎還難。據張寶林的同事說,他可能是中國目前接觸、目擊隕石最多的人。
因此,年過花甲的張寶林更像是隨時候命,整裝待發的機動人員。他說,門口的轎車和辦公室常備的行李箱,就是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出發,去尋找隕石。
如果隕石墜落地距離北京1000公裡以內,張寶林都會親自駕車,日夜兼程,在GPS的指引下到達目的地。如果距離在1000公裡以外,他就考慮搭乘飛機。他動作神速,有一次,在隕石墜落被目擊後24小時內,他就開車趕到了目的地,比當地媒體還快。
除了「追星」以及到全國各地講解隕石知識,張寶林的另一工作重點就是對隕石做鑑定、評估。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或面談,他一年會接到幾百次做隕石鑑定評估的請求,但其中真的、好的隕石往往只有3到5塊。
張寶林感慨,隕石收藏熱「來得快,去得也快」,公眾對隕石基本知識的匱乏是主要原因。「大多數隕石我甚至不用看實物,只要問一下購買地點、價格或者看一下照片,就知道不是真的。」他向記者介紹,天文館將隕石分為三類: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
俄羅斯「隕石熱」掀起後,價格僅為幾元到幾百元的「玻璃隕石」開始在網店熱銷。「實際上,玻璃隕石並不是隕石,它是隕石在地球表面二次撞擊時,地面上的石英受熱後形成的物質。玻璃隕石形態美麗,可以製作戒指、耳環等首飾,受到喜愛;但它沒法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隕石市場,只能算作觀賞石。」張寶林說。
有「目擊證人」的更值錢
去年底,有位廣州的收藏者看上了荔灣廣場一家古玩鋪賣的鐵隕石,賣家開價200萬元,他還價到10萬元。由於不放心,他特意拍下照片找張寶林過眼。
「無需專業儀器鑑定,我就知道那只是一塊長相奇特的鐵礦石,或許當作觀賞石有收藏價值。」張寶林說,「目前隕石收藏市場的混亂在於,不僅是購買者,甚至連賣家也不清楚隕石是長什麼樣。」上世紀70年代國內開始有人正式研究隕石,近40年中,看過真隕石和了解隕石知識的人實在太少。在個別地方的天文館和科技館,甚至連展覽的隕石也是贗品。
最終,那位廣州收藏者聽從了張寶林的建議,放棄了收購計劃。對於絕大多數請求他做鑑定的收藏者,張寶林即使一眼看出真偽,也不急著說破,他喜歡先從隕石收藏的基本概念及實物展示開始,讓收藏者能學到實打實的隕石知識。
國內外的隕石是如何定價的?張寶林介紹說,目前隕石的價格從20元/克到1萬元/克不等,絕大多數隕石的價格都沒法跟黃金相比,黃金300多元/克,隕石起價20元/克,差得遠。世界上最便宜的是所謂「玻璃隕石」,其次是數量最多的石隕石,再其次是鐵隕石;而「10塊隕石中才有一塊」的石鐵隕石因為稀少,價格最貴。「有的隕石的確比黃金還貴,比如月球隕石,零點幾克就賣幾百元人民幣。」張寶林說,「但在中國境內,目前還沒發現月球隕石,國內市場上賣的月球隕石都是收藏者從國外購買帶回來的。隕石重量大,會有優惠的批發價。」
從來源角度看,來自月球的隕石最貴,其次是來自火星的;來自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隕石最多,也最便宜。時間上,墜落時間距今越近,價格也越貴,比如,剛剛墜落的新鮮石隕石會有一層黑色、不平的熔殼,裡面呈灰白色,而陳舊的石隕石經過風沙和氧化,表面十分光滑,更像觀賞石,裡面也會氧化變色。
有沒有「目擊證人」,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有完整的時間、地點、目擊者和發現者的「目擊隕石」,要比經過實驗室鑑定的「鑑定隕石」價格貴。
墜落地決定放射性
不少人通過科幻電影《變形金剛》認識到了隕石的「厲害」,影片中的隕石碎片有著強大的放射性和能量,放在手上能不時產生灼燒感。隕石的放射性危害,也是民間收藏者普遍擔憂的問題。
張寶林跟隕石打了數十年交道,在他看來,相比於地球上的普通石頭,隕石原本並不具有放射性,而是到了地球後才有可能受到汙染,從而產生強放射性。在他的辦公室裡,小到零點幾克的隕石標本,大到幾百斤重的鐵隕石,總共有大大小小几百件隕石,他說自己總共只用過兩次放射性檢測儀:「那些隕石是發現者從新疆的一處戈壁灘上撿回來的,那裡離曾經的核試驗基地非常近,我想確保安全,就測了測。」
除了那些墜落地特殊的隕石,張寶林對放射問題毫不擔憂。他說,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存在放射性,絕大部分物體的放射性都小得可以忽略不計,有些物體可能輻射很大,比如家庭裝修時用的石材。隕石的放射性並不比普通石頭大,剛墜落的隕石甚至比地球上的其他石頭更安全。相比於隕石,一些普通的觀賞石和石頭可能更危險,此前,曾有收藏者被超標石頭輻射。
「我建議收藏者,一定要問清楚隕石的來源。」張寶林說,「比如這次的俄羅斯隕石墜落,俄羅斯方面進行了放射性檢查,因為附近有個軍事基地。」
國內可炒價100倍
2月15日,俄羅斯隕石墜落,此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桑,一年一度的「圖桑國際寶石礦物展覽會」的餘熱還沒退去。每年,全世界的隕石買家賣家都雲集在那裡,進行交易。
一名參與圖桑展會的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隕石玩家對本報記者表示,早在幾年前,中國買家就開始活躍在了圖桑展覽會。在他看來,圖桑是檢驗一名隕石收藏者是否專業的「朝聖大會」,各國的各類隕石在那裡構成了清晰、完整的價格鏈條,由於種類、數量多,價格也比國內更便宜,比如,一塊重達幾十斤的品相完好的鐵隕石,在那裡售價不到1萬元,而在國內,價格至少要被炒家炒到100倍。
「俄羅斯隕石墜落髮生後,很多媒體報導隕石比黃金還貴,國際收藏者蜂擁而至。當時國內外的專業玩家都在圖桑市場,我和玩家們交流的結果是,這次墜落的隕石目前還沒有官方公布的標本,也不知道種類,談何具體價格?專業收藏者絕不會一腦子熱去淘金。」 這名買家感慨道。
據他介紹,除了價格優惠,圖桑展覽會的最大好處是市場規範,保真度高。「買賣雙方都有專業知識,從鑑定到售賣也都非常規範,相比於國內的贗品遍地,那裡假的太少了。」
天外來客
歸誰所有?
在隕石通往市場化的路上,科研與市場之間的平衡是個無法迴避的難題,身兼天文研究者和收藏愛好者兩重身份的張寶林對此深有體會。
張寶林說,他「追星」的親身體會是,近幾年來國內天文研究機構在回收隕石的過程中常會遭到墜落地附近居民的阻撓。這些人發現隕石有可能賣出高價,便不願意無償捐獻給科研機構,而是收回家裡待價而沽。在中國現有的法律條文中,對隕石的買賣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人們高價售賣,甚至炒作隕石的價格,雖不合情理,但在法律層面無法可依。一方面,政府沒有法律依據禁止隕石買賣或規定「隕石必須交公」,作為事業單位的天文研究機構也無力斥巨資購買隕石用於科研。
張寶林認為,既然隕石市場化已是必然的潮流,國家有關部門可以效仿國際上管理隕石的經驗以及中國國土資源部的《古生物化石管理辦法》,制訂一套隕石管理辦法。既鼓勵人們去尋找隕石,又能保證研究機構正常的科學研究。
「我建議每一塊隕石被尋獲之後,尋獲人都必須將20%的隕石無償捐獻給學術機構進行研究;剩下的那部分隕石在由有關部門登記並分析罕見程度後,可拿到市場上出售。一些較為罕見的隕石,不能帶出境。」張寶林如是設想管理辦法。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