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夏天拍於窗前,鏡頭拉到最遠了。。。。)
莊老太爺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莊老太爺還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有沒有跟我一樣覺得莊老太爺有點冷酷的,這朝菌、蟪蛄和夏蟲,都是生命輪迴,何以諷刺見識淺陋呢?這就好比人不能活好幾個世紀一樣,我們不知道好幾個世紀之後的事,應當是再正經不過的正常人了吧?因此,莊老太爺這麼說,似乎對生命不甚悲憫。再說了,這朝菌、蟪蛄和夏蟲都有其知之甚深的領域,還不能完全說是知識短淺呢!畢竟還可以說「術業有專攻」嘛!韓愈在這句之前還說了「聞道有先後」這麼一句,也就是說,井蛙和曲士都不太適合拿來嘲諷。你想啊,井蛙還是有可能有朝一日看到海的,有可能有朝一日看到整個天空啊!而曲士也有「士別三日,已非吳下阿蒙」的可能。再者,這井蛙不論是生在井底,還是掉入井底,或是被丟入井底,都是命運多舛,造化弄蛙;這曲士不論是天生弱智還是庸師誤人,也是命運無情,造化弄人。只有這不求上進的曲士,才應該被嘲笑和諷刺。
當然,我有偷換概念的嫌疑,在知識領域,朝菌、蟪蛄和夏蟲不知晦朔、春秋和冰凍是客觀存在的。從時間上來說,彼時彼刻的井蛙和曲士,也確實不能與論海和論道。
還有,可能是我們誤會莊子了?
一千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讀《逍遙遊》和《秋水》也並沒有讀出諷刺的意味,反倒看到的是面對無知或不知的譏諷,不理會而自顧扶搖天地的逍遙心態。蟬和小斑鳩譏笑扶搖萬裡的鯤鵬,這不是鯤鵬在諷刺蟬和小斑鳩,畢竟,扶搖萬裡,哪有空理你?夏蟲不可語冰,夏蟲該是不能背這個黑鍋,你為啥要跟夏蟲語冰?這種行為本身就有被諷刺的風險。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蹉跎歲月,不傷春悲秋,你扶搖你的萬裡,我飛我的楊柳;你坐你的井,我觀我的天。這該是逍遙的本質。
遠山太遠,白雲無邊;枯樹落葉,再無春秋。
流水落花春去了也,天上人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畢竟,沒人規定落葉一定要在秋冬,樹死一定要等季節。
仿佛剛剛周一,現在就周五了,你這一周,逍遙了嗎?
歡迎一起來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