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生物都顯得無比渺小,但人類憑藉著智慧與好奇心,一點點探索著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我們自古以來就對浩瀚的蒼穹有著無限嚮往,得以藉助飛機在天空遨遊以後,我們又將腳步邁向了更為廣闊無垠的宇宙,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開始了探索太空的新篇章。在此之後,從地球上發射到太空的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環繞著地球穩定運行,給我們的科研事業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也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已經慢慢對手機定位系統、天氣預報等便利的功能產生了依賴,而這些依靠的都是從各個衛星處接收到的信息,許多國家還會發射衛星來監測地球表面的植被數據,美國衛星就發現了地球正在「變綠 」,原因出在印度和中國,只是專家對印度的情況很擔憂。
美國衛星對地球表面植被情況的監測已經進行了許多年,與以往長期的數據對比顯示出地表植被面積正逐年增加,其中以亞洲尤為突出,而經過專家研究,亞洲地表植被的顯著增加主要歸功於中國和印度。
眾所周知,中國和印度都是國土面積排在世界前列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的植被面積增加對全世界生態環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專家卻表示印度的情況令人擔憂。
衛星監測顯示的是地球表面植被的數據多少,但是地表植被包括很多種,除了樹木,人類種植的農作物也會讓地球變綠,但是前者是地球的守衛者,後者卻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
中國的地表植被之所以能夠不斷增加,是因為我國對於環境保護十分注重,大力實行退耕還林,種植了大量樹木,並對土地荒漠化採取了許多應對措施,這些努力都收穫了不小的成效。
印度雖然地表植被不斷增加,實際上卻是主要來源於耕地面積的增加,等到這些土地不再適宜種植農作物,印度的綠植面積便會隨著下降,而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印度還砍伐了大批樹木,這無疑是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工業發展的進程給全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球的生態環境也隨之受到了影響,中國能夠在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是對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貫徹。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如何在人類生活需要與環境保護之間做出平衡,依舊是一個難題,在這一點上全世界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