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藻,是廣西全州縣兩河鎮魯水村人,生於1871年,字莘農。是民國時期的全州名人,1949年後出版的第一卷《全州縣誌》有他的小傳。他是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舉人,官方曾三度委任他為全縣(全州)知縣,均不就任,在許多人削尖腦袋求官的時代,他也算是一個奇人了。
廖藻先生的家鄉魯水村
不過,廖藻也做過官,曾任湖南試用知縣,後任馬南釐捐局總辦,廣西省議會議員,西延州同,恭城縣知事,獎五等金質單鶴章,諮調廣東即補縣知事。歷任佛山新湧稅廠韶州東西釐廠總辦,歷充西延籌備設立縣治委員。有史記載,他是一個清廉的好官,但他為什麼不願做全州的官,這是一個謎,查鄧琳先生撰寫的人物傳記《生逢亂世的廖藻》想尋找其答案,可惜沒有找到。
廖藻先生的家鄉魯水村故居後門
我想,廖藻能成為全州的名人,可能不是因為他做了官,而是他於民國22年至24年與唐載生先後負責總纂《全縣誌》。古語說,「千古文章在,仕途一時榮,人無三代富,志無一世窮」。我看是有道理的,幾千年的歷史,留給後世的,除了地方志書,其它的都灰飛煙滅了。廖藻先生總纂《全縣誌》,可謂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這是一部有較高編纂水平的地方志書。

廖藻先生故居前門(已塌)
在廖藻先生《惺廬吟稿》(1998年5月第1版《全州縣誌》寫的是《懷廬吟稿》)詩歌集裡有他的《昭儀八景》絕句詩。這八景,也是一個地方的名勝,小編沒能一一走訪,但從一些相關資料來看,大約分布在廣西灌陽縣文市鎮與全州縣兩河鎮地域。八景中,《平池魚躍》為其景點之一。 近日,署名為"搖錢樹「的朋友在小編的文章後留下這樣一段話:
晚清舉人廖藻將此做《平池魚躍》七絕詩詞一首,「一鑑堂開入畫圖,菱紅荇綠水平鋪;化農魚已天池去,還有鯨鮞跋浪無」。此後廟山勝景逐成為「昭儀古八景」之一——平池魚躍。留言請教:詩中「堂開」或為「塘開」,「化農魚」應為「化龍魚」。是否傳載有誤?請作者指正。古「昭儀」管轄現文市、兩河大部分村。

引用古人文章出現差錯的事並非罕見,那麼,此文章是否在轉載中出現了錯誤呢? 為了解答 "搖錢樹「先生的疑問,我查了一下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人集》,此書裡面收有民國廖藻的《惺廬吟稿》。經查,此書《平池魚躍》中,"搖錢樹「先生有一半判斷是對的。詩中「堂開」沒有錯,但「化農魚」確實是「化龍魚」。
為慎重起見,又查了一下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州古代詩選》,此書也收錄了廖藻先生的《昭儀八景》,詩的文字與《六人集》是一致的。此書還在《平池魚躍》一詩後作了這樣的解釋:"在魯山村廟山後。池廣十畝,其水清冽,可汲以井水灌池。故廖松亭侍御讀書處,曰『一鑑堂』,即此池上也。"
看來,"搖錢樹「先生的推測,有一半是對的!
蔣廷松
全州縣水南村有紅軍舊址是真的,可惜未保護好!
解放戰爭時期聲勢浩大的全灌武裝起義
廣西四大牌坊之一桂北灌陽縣月嶺石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