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故事NO.7 一杯茶
錫蘭紅茶被他改成泉州功夫泡
2013年11月,福州,黃湧江(左三)與斯中文化交流協會成員合影
閩南網8月9日訊 一杯茶,可以是閩南人手裡傳統的「功夫泡」,也可以是聯繫「海上絲綢之路」各國的文化紐帶。來自東南亞島國斯裡蘭卡的錫蘭紅茶,其製作工藝經泉州茶商的創新改良,並融合閩南傳統的「功夫泡」元素,迅速在閩南市場植根,近年來,銷量增速以翻倍計。(泉州十大「海絲故事」評選專題)
2008年,茶老闆黃湧江,冒著戰火,獨闖斯裡蘭卡,堅持從事錫蘭紅茶貿易,聞名當地高層,連斯裡蘭卡總統夫人都去他店裡做客。
如今,黃湧江的錫蘭紅茶店儼然成了中斯兩國人員往來小憩的驛站,頻頻接待到訪中國的斯裡蘭卡客人。最近的一次,是今年7月19日,斯裡蘭卡駐華大使蘭傑特·烏楊高達,才剛剛落腳泉州,就惦記著要和這位中國的老朋友敘舊。
一個加法
從引進最天然的錫蘭紅茶,到將其改良為泉州最頂級的工藝茶品之一,黃湧江用了整整6年。與歷史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探索大海的祖輩們一樣,他一直渴望「走出去,做點不一樣的生意」。
2008年,黃湧江第一次前往斯裡蘭卡考察,第一次嘗到了錫蘭紅茶,儘管只是一些未深加工的「毛茶」,黃湧江卻嘗到了親切的味道。他把茶葉帶回泉州,讓家族裡懂茶的前輩評判,都說不錯。這讓商業嗅覺敏銳的他,更加堅定了引進錫蘭紅茶的決心。他找到斯裡蘭卡當地最大的一家茶葉集團,準備大幹一場。可深入了解時發現,這個集團早在幾年前就曾試探過中國市場,銷售始終無法打開。前人已經敗北,自己是否還要再孤軍深入?
經過仔細研究,黃湧江發現,前人引入中國的都是「果味茶」,和在斯裡蘭卡銷售的如出一轍。中國人飲茶,更喜歡烘焙過的。為此,黃湧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加法」:效仿安溪鐵觀音,引入泉州功夫茶的模式。將錫蘭紅茶帶回泉州烘焙之後,以小袋包裝,適應中國人的飲茶口味、習慣。
重新梳理後,黃湧江的錫蘭紅茶加盟店陸續開張。他位於北京的旗艦店,成了斯裡蘭卡客人到訪中國時的必經之地。不久前,斯裡蘭卡總統夫人,去他店裡做客,告訴黃湧江,錫蘭紅茶能在中國「升級」,這讓總統倍感驚喜。
新聞回顧:
海絲故事6:永春香道傳人萬裡奔波 尋回「香料中的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