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2月1日電(記者 邰曉安 宓盈婷 胡蘇)精彩紛呈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系列活動11月25日至12月5日在福建泉州舉行。
藉助「一路一帶」戰略春風,泉州這座古代東方大港正著力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重新譜寫「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壯美詩篇。
千年古港再現「海絲」文化盛景
洞簫聲聲、海船浮沉,大型舞劇《絲海夢尋》描述了一家兩代水手逐浪「海絲」的動人故事;韓國現代舞《亞洲之光》給人以心靈震撼;日本的尺八演奏,探尋與大唐盛世的千年文化淵源……
此次「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吸引了土耳其、伊朗、義大利等多個「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參與展演。
泉州古稱刺桐城,宋元時期因「海上絲綢之路」繁盛而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曾與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友好往來,融匯了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華僑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精華。
這裡有全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清淨寺」、全國僅存的摩尼教遺蹟「草庵」、全國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巖」。
當前,泉州正通過設立「海絲」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扶持「海絲」專題研究機構發展等途徑,加大對「海絲」文化資源的發掘、傳承和開發力度。
憑藉深厚的歷史積澱,2013年泉州與韓國光州、日本橫濱一起當選首批「東亞文化之都」。伴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刺桐城正在重塑往昔「潮漲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盛景。
眾商雲集「海絲」國際品牌博覽會
「中國和斯裡蘭卡都是茶的國度,希望通過『海絲』交流,讓更多中國人喜歡上我們的茶葉。」來自斯裡蘭卡的錫蘭茶葉私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基納阿羅奇說。
以「新絲路、新合作、新融合」為主題的「國際品牌博覽會」,吸引了31個國家和地區的380多家企業,共覓「海絲」商機。
賽普勒斯世貿中心市場發展部主管基奧格基斯表示,「賽普勒斯世貿中心作為一個對接平臺,可為中國企業提供投資諮詢、法律諮詢等一系列服務;希望通過本次博覽會的推介,為中塞企業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泉州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品牌之都,擁有12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海絲」戰略的深入推進,也吸引了眾多泉州本土企業的目光。
泉州企業九牧衛浴公司近年來加快「走出去」步伐,產品遠銷東南亞、西亞等地區。公司國際事業部經理高孫鏘表示,「在國家戰略推動下,『海絲』沿線國家將更好地了解與接受『中國製造』。」
泉州倡議:共建「海絲」商務合作機制
11月29日舉行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合作圓桌會」上,來自新加坡、斯裡蘭卡、尼泊爾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會、使領館、貿易促進機構代表,共同發布了「泉州倡議書」。
倡議內容包括:建立常態經貿合作交流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多元文化交流;組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合作機制」聯絡機構。
福建省貿促會會長張秋表示,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區域經濟發展和融合賦予了海上絲綢之路新的內容;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願景和目標。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與「海絲」沿線的經貿交流正煥發出蓬勃生機。
今年1—10月,泉州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584億元;其中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貿易值達694.5億元,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3.8%。
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表示,作為歷史上東西方文化的聚集地、交匯點,泉州將把以文化促交流、促合作主題延伸下去,積極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