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千年古港重塑「海絲」輝煌

2020-11-25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福州12月1日電(記者 邰曉安 宓盈婷 胡蘇)精彩紛呈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系列活動11月25日至12月5日在福建泉州舉行。

藉助「一路一帶」戰略春風,泉州這座古代東方大港正著力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重新譜寫「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壯美詩篇。

千年古港再現「海絲」文化盛景

洞簫聲聲、海船浮沉,大型舞劇《絲海夢尋》描述了一家兩代水手逐浪「海絲」的動人故事;韓國現代舞《亞洲之光》給人以心靈震撼;日本的尺八演奏,探尋與大唐盛世的千年文化淵源……

此次「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吸引了土耳其、伊朗、義大利等多個「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參與展演。

泉州古稱刺桐城,宋元時期因「海上絲綢之路」繁盛而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曾與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友好往來,融匯了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華僑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精華。

這裡有全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清淨寺」、全國僅存的摩尼教遺蹟「草庵」、全國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巖」。

當前,泉州正通過設立「海絲」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扶持「海絲」專題研究機構發展等途徑,加大對「海絲」文化資源的發掘、傳承和開發力度。

憑藉深厚的歷史積澱,2013年泉州與韓國光州、日本橫濱一起當選首批「東亞文化之都」。伴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刺桐城正在重塑往昔「潮漲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盛景。

眾商雲集「海絲」國際品牌博覽會

「中國和斯裡蘭卡都是茶的國度,希望通過『海絲』交流,讓更多中國人喜歡上我們的茶葉。」來自斯裡蘭卡的錫蘭茶葉私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基納阿羅奇說。

以「新絲路、新合作、新融合」為主題的「國際品牌博覽會」,吸引了31個國家和地區的380多家企業,共覓「海絲」商機。

賽普勒斯世貿中心市場發展部主管基奧格基斯表示,「賽普勒斯世貿中心作為一個對接平臺,可為中國企業提供投資諮詢、法律諮詢等一系列服務;希望通過本次博覽會的推介,為中塞企業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泉州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品牌之都,擁有12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海絲」戰略的深入推進,也吸引了眾多泉州本土企業的目光。

泉州企業九牧衛浴公司近年來加快「走出去」步伐,產品遠銷東南亞、西亞等地區。公司國際事業部經理高孫鏘表示,「在國家戰略推動下,『海絲』沿線國家將更好地了解與接受『中國製造』。」

泉州倡議:共建「海絲」商務合作機制

11月29日舉行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合作圓桌會」上,來自新加坡、斯裡蘭卡、尼泊爾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會、使領館、貿易促進機構代表,共同發布了「泉州倡議書」。

倡議內容包括:建立常態經貿合作交流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多元文化交流;組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合作機制」聯絡機構。

福建省貿促會會長張秋表示,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區域經濟發展和融合賦予了海上絲綢之路新的內容;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願景和目標。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與「海絲」沿線的經貿交流正煥發出蓬勃生機。

今年1—10月,泉州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584億元;其中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貿易值達694.5億元,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3.8%。

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表示,作為歷史上東西方文化的聚集地、交匯點,泉州將把以文化促交流、促合作主題延伸下去,積極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相關焦點

  • 福州馬尾兩處景點被列為海絲史跡遺產點【組圖】
    臺海網6月6日訊 據「馬尾的事兒」微信公眾號發布 近日,記者獲悉在海上絲綢之路保護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聯席會議期間,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對海絲申遺城市的各申遺點現場調研評估的基礎上
  • 「海上絲路」泉州緣
    人緣、物緣、商緣、僑緣,將泉州與世界緊密聯繫,在浩瀚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歷史曾選擇泉州。刺桐古港架起了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鋪開「梯航萬國」的輝煌長卷。   雅各、馬可·波羅、拘那羅陀、亦黑迷失、鄭和、李贄……這些熠熠生輝的人物,在當年的世界大舞臺——泉州上演「歷史大片」。
  • 泉州洛陽橋上的歷史館,了解千年古橋從這裡開始
    接著分享我的泉州之行,泉州出乎意料,旅遊資源太豐富了,我的一周時間,也就是走馬觀花,就從千年古橋——洛陽橋說起吧。「洛陽橋」古稱「萬安橋」,始建於1053年,蔡襄兩知泉州時主持興建。需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個含金量頗高的免費景點。
  • 印象古城 | 泉州難忘洛陽橋
    泉州難忘洛陽橋文/曾劍青在泉州的洛陽古橋上行走,邁開的雙腳必須以虔誠的姿勢。硬硬石塊上有海蠣,軟軟灘涂中有海蟶。豎著生長的海蟶,自帶薄薄的兩片殼,江水海水浸潤之下,就有了海的顏色與氣味,閩南人稱之為「海人參」。趕海的人們用手捏捏撬上來的泥球,一隻肥壯蟶子躍然入眼。美食家用小利刀在海蟶背部的筋上割一刀,豎起來碼在大碗裡隔水蒸,其肉質鮮嫩爽滑,湯汁乳白,鮮中帶甜。
  • 曾劍青:泉州難忘洛陽橋
    在泉州的洛陽古橋上行走,邁開的雙腳必須以虔誠的姿勢。那石板銘記著歲月河流流淌過的塵事凡俗,記錄著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景象,刻錄著春華秋實朝露夕陽的輪迴變幻。  硬硬石塊上有海蠣,軟軟灘涂中有海蟶。豎著生長的海蟶,自帶薄薄的兩片殼,江水海水浸潤之下,就有了海的顏色與氣味,閩南人稱之為「海人參」。  趕海的人們用手捏捏撬上來的泥球,一隻肥壯蟶子躍然入眼。美食家用小利刀在海蟶背部的筋上割一刀,豎起來碼在大碗裡隔水蒸,其肉質鮮嫩爽滑,湯汁乳白,鮮中帶甜。
  • 「海絲」品博會再揚帆「食尚」刺桐城煥新顏
    記者從泉州市貿促會獲悉,第六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簡稱「海絲」品博會)將於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舉辦。本屆展會以展搭臺,匯聚了「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為各國客商推進經貿交流、文化互通創造平臺。
  • 福建旅遊局推出數百項旅遊大餐邀你國慶「假」給清新福建
    福建省旅遊局發出號召:這個「十一」黃金周,「假」給清新福建吧!享受福建的清新,體驗金秋的韻律。到底有哪些好玩的呢?福建省旅遊局22日發布清新福建遊旅遊錦囊:該局整合全省各地旅遊新品,為遊客量身打造國慶出行計劃,八大類別主題產品任你挑選,五大類別特色活動任你參加,三大類別優惠大餐任你享受!
  • 黎明職業大學老師為永春學子講述海絲文化故事
    授牌儀式後,舉行「古泉州(刺桐)史跡名家講堂進校園」活動,黎明職業大學副教授林春蓉用她淵博的知識、翔實的史料、生動形象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實驗小學和達埔中心小學的師生講述開放包容、愛拼敢贏的多元文化特質的泉州海絲文化故事;林春蓉與學生們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踴躍,她那豐富的學識和精彩獨到的講解博得師生此起彼伏的掌聲。
  • 福建泉州:古法復原明代福船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區峰尾漁港造船廠,記者見到這艘長約30米、深2.15米的大型福船,以及穿著工服在船邊忙碌的黃唐陽。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港區是「中國水密隔艙福船文化之鄉」。黃唐陽出身於泉港區峰尾鎮黃氏造船世家,這個世家已經延續十多代,祖先曾為鄭和下西洋打造過寶船。
  • 福建最有潛力城市,內藏中國最早跨海石橋,這點是聯合國唯一認定
    福建這座省份可以說是中國國內發展比較不錯的大省了,它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與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相連,和我國的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可謂是眾星環繞的存在了。福建依山傍水,環境相對來說也是很不錯的,可以說是一處經濟發展好,環境也不差的寶地。
  • 泉州:黎明(印尼)海絲學院啟動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0月24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10月22日上午,黎明(印尼)海絲學院啟動暨黎明職業大學—雅加達華文教育協調機構—印尼巴布亞省政府合作項目線上簽約儀式舉行。
  • 泉州洛陽橋:穿越千年的滄桑歲月
    七月,我到福建泉州旅遊,在同學陪同下有幸參觀了聞名中外自宋代以來的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橋--洛陽橋。洛陽橋原名萬安渡,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它流傳下許多古老優美的民間傳說,為泉州名城增添了奇麗的光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 國內這座千年石橋,被譽海內第一橋,在福建卻以河南城市命名
    泉州之旅依舊在繼續。前兩天和朋友一起去了清源山,美美地感受了一番泉州的自然風光。俗話說山水不離家,看過山之後,自然要看看泉州的水。和朋友到了距離城區沒有多遠的洛陽江邊,準備去看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洛陽橋。洛陽江,洛陽橋,總感覺是一套來的。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東南網12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張靜雯 通訊員 黃仡凡)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福建人遊泉州」 | 收藏好這10條「光明之城祈福遊」路線!
    海絲起點、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泉州,誠邀「福建人遊泉州」,周末來、擇日來、隨時來,宗教朝聖「祈願福」、康養度假「享清福」、舌尖百味「飽口福」、戲如人生「賞眼福」、好禮特惠「送祝福」,10條「光明之城祈福遊」線路恭候光臨,自駕自由行、地接旅行社團隊定製遊喜樂即達。
  • 閩南網·海絲少兒團親子運動會 本周末將在泉州·印象匯開展
    閩南網9月14日訊(閩南網記者 林瑩瑩)轉眼間,小朋友們已經開學一段時間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老師、家長、同學都應該都忙著為新學期做準備,閩南網·海絲少兒團依舊為大家帶來優質第三課堂活動,在孩子們的學習課堂之外,加一點趣味色彩。
  • 泉州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該調查也是福建有史以來對泉州海蝕地貌景觀所做的最為系統、專業的一次專項調查。海蝕遺址見證海陸變遷閩東南地質大隊地環所所長王仕彬介紹,在侏羅紀到白堊紀時代,全球地殼板塊運動,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在福建長樂到廣東南澳一帶形成斷裂帶。地表花崗巖由於受外力擠壓,表面形成各種帶有觀賞性的紋理。
  • 詭異的「沉東京、浮福建」真相
    在惠安縣崇武、小岞等地的傳說亦近乎是,但據說東京是在東邊的海中(已不屬於深滬灣外)。幾十年前,有的船戶在這一帶海域放網,且有撈上古屋瓦,於是,迷信者更加堅信水底住有居民。亦有個別脫離迷信思想者,卻認為立了「東京大路碑」的地點是古時對日貿易的專用港口或碼頭。又有人認為是古「無諸」國的國都,由於地震而突然下陷,而這些指路碑因基盤未陷,得仍屹然存在。   至於「浮福建」呢?
  • 橋梁史話:一座福建泉州的石橋,卻起名洛陽橋,背後有移民的血淚
    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一座多孔石橋,名為洛陽橋,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明明是建在福建,為什麼卻叫洛陽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座橋的故事。一、洛陽橋的得名洛陽橋,又稱「萬安橋」,位於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東北郊10公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