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尺子可以秒算大數乘除法,再也不怕考試不能用計算器啦

2020-12-05 騰訊網

如何在不動腦子的情況下快速做大數的乘法?

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古代人很長時間,因為畢竟那時候沒有計算器嘛。

中國人後來發明了算盤。歐洲人民怎麼辦呢?

歐洲人民其實也有秘密武器。那就是——算數尺子。

關鍵概念

Genaille-Lucas rulers

材料和操作

白紙

印表機

乘法尺子的用法非常簡單。

比如我們要算 52749 乘以 4。那我們拿出5、2、7、4、9這幾把尺子,然後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排在主尺的右邊。

然後我們在主尺上找到4這一行,開始算。

注意,乘法尺子是從右邊的尺子開始算起的。

首先,看到9這把尺子和主尺的4那一行交叉的那個格子裡的第一個數字是6(圖中紅色)。沿著6左邊三角形所指的方向,看到的是9。

沿著9所指的方向,看到的也是9。就這樣沿著尺子中灰色三角形指示的走向找到對應的數字,就可以得到答案——210996。

實戰演練一下,算39852乘以6——

尺子得到的答案是239112。滿分

***

除法尺子則是從左邊開始。比如我們算6除以2。

被除數尺子挑出來,也就是6那把尺子,放在 除數尺子右邊。最右邊放上餘數尺子。

看除數列和被除數行交叉的那一格裡最上面那個數,就是商(=3),它指向的那個數是0,也就是餘數為0。

實戰演練一下,算24381除以7——

答案是3483。再次滿分

沒有計算器的話,這種算尺還真是很好用呢。

原理

先說下乘法尺子的原理。

我們拿出主尺和2排在一起。

你可以看到,2乘1指向的是0,2乘2,2乘3,2乘4都是。但是2乘5卻指向了1。也就是說,三角形指向的是進位的值。

再來看看,2乘1得2,正好是那一格裡最上面那個數,下面幾個數分別是這個數進位1,2,3…後得到的值。

我們拿出尺子9來驗證一下。果然是這樣的。

比如,4乘9得36,9那把尺子對應的那一格裡第一個數是6,而它左邊的三角形指向進位3。因為乘數9的十位沒有數字,相當於0,那麼這個進位3就成為最終的十位的數字了。

所以,在用乘法尺子進行運算的時候,要從右邊開始,這樣才能讓進位指向正確的值,並最終得到正確答案。

除法的原理差不多,交給你的大腦了。(給你點提示,每個格子裡的第二個數字是借位1後的商,第三個數字是借位2後的商。)

這個魔法尺子是誰發明的呢?

1617年,厭倦了做乘法的蘇格蘭數學家約翰·納皮爾(John Napier)一怒之下發表了一本叫做《Rabdologia》的書,書中描繪了一種他自己研發的乘法、除法和開平方工具。

約翰·納皮爾

這套工具後來被稱為納皮爾的骨頭(Napier's bones),它迅速走紅,成為各種需要和數字打交道的職業人士的必備,以及學生黨學習乘法和除法的有力工具。

比如,蘇格蘭第一代鄧弗姆林伯爵亞歷山大·西頓就是納皮爾的骨頭的第一批粉絲。

納皮爾的骨頭

納皮爾的骨頭很可能是受到了當時義大利盛行的一種乘法——gelosia的啟發。gelosia是印度數學家發明的,後來傳到了中國,再經由阿拉伯傳到歐洲。

不過,納皮爾的骨頭有個缺陷,那就是它並不直觀,還需要自己記住進位並進行相應操作,也就是說還不夠「傻瓜」。

到了17-18世紀,法國物理學家 Pierre Petit,德國科學家阿塔納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 )等人先後對納皮爾的骨頭進行了改良。

阿塔納斯·珂雪為奧地利大公Karl Joseph Erzherzog von Österreich發明的 Organum Mathematicum,它是納皮爾的骨頭的改良版。

到了19世紀末期,法國數學家 Édouard Anatole Lucas 向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遞交了一個問題。而另一個法國工程師 Henri Genaille 為了解決 Lucas 提出的問題,對納皮爾的骨頭進行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更新,解決了進位的問題,就這樣 Genaille-Lucas rulers 誕生了。

不過,隨著計算器的出現,乘法尺子和除法尺子就被逐漸遺忘。但是對於學生黨來說,這套小工具在方便你進行驗算的同時,還可以幫你更好地了解乘法的原理。很棒棒呢!

圖片非特別註明均來自網絡。

為保護原創,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IU4hPoD6XxIsuQKe/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文章版權歸《萬物》雜誌官方微信號「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 bd@wanwuweb.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級將不能帶計算器進考場?看看聰明的考生都怎麼做
    不久前,廣西財政廳突然轉發2019版《全國會計資格考試考場規則》,其中明確表示:攜帶準考證和有效居民身份證之外的物品(含電子、通訊、計算、存儲等設備)進入考位,將按違紀進行處理。本規則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2019年中級考試或不再允許攜帶計算器進考場。
  • 2020年初級會計考場不能帶計算器!機考計算器操作指南
    各位初級會計的考生們再過兩天就要考試啦~你是否還在習慣於拿著筆一邊做著紙質習題,一邊敲著計算器?根據《2020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無紙化考試操作說明》,在題號列表下方為「計算器」按鈕,點擊該按鈕可調出計算器。考試系統使用的計算器,為作業系統自帶計算器,下圖所列為不同作業系統下的計算器界面,點擊「查看」菜單按鈕,計算器可在標準型、科學型等不同類型間變換,滿足考生不同需求。
  • 如何利用輸入法當計算器,提高注會考試答題正確率?
    如何利用輸入法當計算器,來提高自己的注會考試答題正確率?很多考生可能不知道輸入法也是可以當計算器來使用的。今天中公會計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希望可以幫助考生更好的應對注會考試中的計算問題。輸入法計算器操作教程幾乎只要非系統原裝的輸入法都支持,比如「搜狗輸入法」、「QQ拼音」。有同學們會問是電腦裡沒有這些輸入法咋辦?
  • 探究傳統計算器的錯誤,有多少會計中招?
    90%+90%+90% =324.9% (計算器算的)324.9%*1000=3249而實際上,90%+90%+90% =270% (人工算的) =0.9*3=2.7270%*1000經過小編深入分析原理我們知道,在CPU的計算中,加法指令為單操作數指令,而乘法指令為雙操作指數,(意思就是加法運算只需要一個加數這個加數始終放入累加器即A寄存器中,而乘除法,卻需要兩個數分別放在A,B寄存器中,其中,A寄存器共用,B寄存器專用)
  • 混合運算為什麼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在混合運算中,關於運算次序有兩個基本法則:有括號,先計算括號中的算式;沒有括號,先計算乘除後計算加減。因此,計算的道理是:同學總數 = 每行同學數 × 行數= (3 + 2) × 4可以看到,上面括號中表達的是一個故事:每行的同學數。這個故事是整體算式中的一個獨立部分,因此,先算括號中的算式是有道理的。
  • 你真的會用計算器嗎?高中數學考試中的九種計算器解題應用全匯總
    有些地區的高三一模二模以及高考是允許使用計算器的,但很多同學未必完全了解計算器的一些功能,不能物盡其用,從而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失分。學習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好文,詳細的講解了計算器的用法,值得收藏!本文會用一些具體的題目,結合計算器的應用,分析計算器可以處理的一些常見題目。
  • 「數學學習」乘除法的學習路徑
    第一步:學習乘除法的意義乘法的意義是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實際應用中就是1份的量x幾份,或者幾份x一份的量。除法的意義是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若干個一份,求可以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實際應用中就是把一堆物品平均分。
  • 數學老師傾心奉獻:二次根式乘除法中自主學習易錯的三類知識點
    只要你要學習數學,收藏本文也許會對你有用。〖網頁不支持數學公式,所有內容請以圖片為準〗【自學導讀】二次根式的乘除,主要涉及的數學知識是二次根式的乘除運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簡。本節內容的學習目標是要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運算法則和化簡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
  • 為什麼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呢?
    在小學階段,混合運算的規則是:有括號,先計算括號中的算式;沒有括號,先乘除後加減。大家都知道這是基本法則,當有一個孩子問你為什麼要先算乘除後加減,你會怎麼幫助孩子呢?但對於把加減和乘除混合在一起計算,這是第一次,難度可想而知,它是對學生一種質的挑戰。理解運算順序需要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單純地記憶不能追其根源,發現不了背後的本質,也就是沒有辦法知道「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如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先乘除後加減」這一運算順序呢?運算順序的理解與生活中的購物最為密切,因此應該從生活實際中尋找。
  • AutoCAD定數等分,你是否還在用計算器算等分的尺寸?
    今天講大家經常用到的一個命令,定數等分DIV,說到定數等分我們自然聯繫到點樣式,我們先把點樣式設置好,菜單欄→格式→點樣式。彈出點樣式對話框,其中的樣式大家根據喜好自行選擇,我更習慣用如圖所示的點樣式,選擇好確定。
  •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用軟體算更便捷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用軟體算更便捷2019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算薪功能更支持專項抵扣,由於首次應用了累計預扣預繳的方式,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
  • 畢業啦,計算器教你如何花式撩妹
    上學老師經常說的話除了讓我們好好學習,還有就是禁止談對象,好不容易熬到畢業啦,對於心心念念的小對象終於可以放心表白了。那如何含蓄的表白呢?首先讓TA心裡想bai一個數,用這個數加上52.8,然後在用結果以5,減去3.9343,得到的結果除以0.5,再減去心裡想的那個數的10倍加上1,就會得到你要的結果520.1314,不想要後面的1314,則在最後讓TA減去0.1314即可,這樣還更有神秘感。不知如何開口?別慌,畢業季的最後時刻把握機會!
  • 教育部考試中心:聯招數學考試不能用計算器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佘崢)教育部考試中心近日發出通知,從明年開始,聯招的數學考試不能使用計算器。  「聯招」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即專門面向華僑港澳臺學生的高考。  聯招辦說,接教育部考試中心通知,該中心對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考試大綱(第2版)進行了修訂,從2021年開始實施。
  • 如何學好三年級數學—乘除法篇
    筆算乘除法的重要性,在加減運算後,是整個小學數學的又一重要基礎,如果不能完全準確掌握,搭建數學大廈將不切實際。現對這一階段學習做一些方法總結,和家長孩子們共同提高這部分學習成績。一、弄明白達標及所需要基礎知識:1.學習完乘除法後,作業的達標標準是什麼。請看下面兩幅圖:2.學習這部分課程需要牢固記憶的基礎知識有萬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表。
  • 小學數學應用題解答方法公式匯總,期末考試大題再也不怕啦
    原標題:小學數學應用題解答方法公式匯總,期末考試大題再也不怕啦 (一)整數和小數的應用 簡單應用題 (1) 簡單應用題:只含有一種基本數量關係 解題規律:(和+差)÷2 = 大數 大數-差=小數 (和-差)÷2=小數 和-小數= 大數 例 某加工廠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臨時從乙班調 46 人到甲班工作,這時乙班比甲班人數少 12 人,求原來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 計算機考試進位間轉換,能用計算器嗎?
    計算機考試不論是國考,還是專升本等考試,總會考幾分關於進位轉換的題目,那麼很多小夥伴不會算或者算不對怎麼辦?有小夥伴會問我能用計算器不。首先和大家講解一下電腦上的計算器進位轉化的設置及運用方法,這裡以win7系統為例:①先找到附近裡面的計算器
  • 2017中級會計職稱無紙化考試常見問題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無紙化考試為9月9日-10日,為了幫助初次參加中級會計職稱的小夥伴們了解熟悉無紙化考試環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快來了解一下,掃除無紙化考試答題障礙,考前做到心中有數。問題一:是否可以帶計算器和草稿紙進考場呢?
  • 為什麼中國人用算盤,西方人用計算機
    這是用手指計數的產物——用左手大拇指依次觸擊其餘四指的三個關節,可以數到12,數完一遍,右手屈起一根指頭,屈起5根手指就是60。這種手指記數尤其適合清點貨物,這也是為什麼12進位是世界各地常見的計量單位之一。
  • 2012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乘除法轉化法助力資料分析題
    1.乘除法轉化法公式 2.乘除法轉化法適用情形   計算某一分式的具體數值時,如果除數的形式為(1+x),其中│x│<10%,且選項間的差距大於絕對誤差時,那麼可以使用乘除法轉化法,將除法轉化為乘法從而降低計算難度
  • 手機計算器還能這樣用,99%的人都不知道
    手機計算器是很多人都會用到的功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手機計算器就是用來算算加減乘除。但你知道嗎?其實,手機計算器有很多隱藏功能哦~很多功能你還沒開始用呢。這裡分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分開說,一起來看看吧iOS系統:上拉底部菜單,快捷開啟計算器這個功能簡單又高效,許多有「強迫症」的小夥伴喜歡把APP、尤其是很少用到的應用軟體,拖放到文件夾裡,但是一旦需要用到,就得話花幾個步驟才能找到計算器,而現在要介紹的這個功能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小夥伴們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計算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