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美國正慫恿沙特退出OPEC 與其組建產油聯盟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環球外匯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能源部的一些官員正在敦促川普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建立石油聯盟。

支持者表示,這種夥伴關係可能會把全球兩個最大的產油國聯合在一起,並為沙特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鋪平道路。

據知情人士,該計劃的支持者說,此舉不僅將有助於穩定全球原油市場,防止更多類似於導致油價自今年1月以來下跌60%的崩盤情況出現,還可能阻止沙特和俄羅斯之間潛在更加緊密的關係,並重申沙特與美國的長期聯盟關係。

當然,該計劃目前仍面臨重大障礙。這一夥伴關係可能意味著美國政府將在全球石油市場上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這可能會招致石油行業高管和支持自由貿易的議員的反對。

知情人士說,能源部官員正在討論這一想法,但尚未得到能源部領導人或白宮的支持,也沒有向沙特提出。

眾所周知,由於油價連環暴跌,通過發債融資再開採油氣的美國頁巖油行業已遭遇重創,並面臨著破產潮的威脅。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間的石油價格戰將美國拖入了這場衝突。隨著美國採用頁巖技術,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而當石油價格下跌時,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北達科他州的經濟就會受到影響。

美國拋出減產橄欖枝

儘管白宮和沙特均未立即回應以上美國官員有意與沙特結盟的消息。但川普政府上周的確正考慮幹預沙特與俄羅斯的油價戰以穩定市場,包括動用外交關係施壓沙特減產,以及威脅制裁俄羅斯。

川普上周四曾表示,他正在尋找石油價格戰中的中間地帶。「這對俄羅斯來說是毀滅性的,因為它們整個經濟都以此為基礎,而且它們的價格是幾十年來最低的」。「我想說這對沙烏地阿拉伯來說非常糟糕。但是它們正處於爭奪戰,它們在爭奪價格,在爭奪產出。在適當的時候,我會介入。」

據了解,歐佩克與美國連線通話後,似乎已達成某一共識。美國方面表示,美國與歐佩克都同意採取一項國際協議,以確保全球從疫情恢復後的經濟穩定。目前,德州正向白宮接觸並表示,德州的石油產量可以削減10%。數據顯示,德州去年12月的產量是535萬桶/日。但德州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沙特和俄羅斯必須同時減產。

美國德州作為全美最大的產油州,其數十年來第一次考慮縮減產量已經成為了一種警示信號。有美國高級人士表示,美國能源部計劃派人前往沙特,時間至少為數月,以穩定能源市場。

卡瑪爾能源諮詢公司負責人Robin Mills表示,如果美國減產,那歐佩克+美國+俄羅斯是否可能成為現實?若真這樣,意味著世界石油三巨頭將聯合起來,油價市場將由三巨頭完全支配。

當然,這一幕顯然仍不太可能輕易出現。儘管作為政治盟友,美國頁巖油與沙特之間依然存在巨大的利益紛爭,更何況還有俄羅斯。

據沙特表示,若美國生產商決定減產將有助於俄羅斯在油價戰中取得勝利,並刺激俄羅斯恢復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談判。沙特預計,由於油價下降破壞經濟,俄羅斯最終將重返談判桌,但前提是該國可以通過石油外交來挽回面子。

相關焦點

  • 沙特組建伊斯蘭反恐軍事聯盟
    協調34國行動唯缺伊朗  【路透社杜拜12月15日電】根據沙特通訊社發布的一份聯合聲明,沙烏地阿拉伯周二宣布將組建一個有34個國家參加的伊斯蘭軍事聯盟以打擊恐怖主義。  該聲明稱:「在此提到的國家決定組建由沙特為首的反恐軍事聯盟,聯合行動中心設在利雅得,以協調和支持軍事行動。」  根據其提供的一長串名單,加入該軍事聯盟的包括埃及、卡達、阿聯等阿拉伯國家,以及土耳其、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家,還包括一些非洲國家。  聯合聲明稱,它們有責任保護伊斯蘭國家不受任何恐怖組織的侵害。
  • 退出OPEC+聯盟是油價不能承受之重!
    來源:能源研發中心作者: 楊安 董碩 後市觀點昨天EIA數據公布,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了76萬桶,精煉油庫存下降了521萬桶,汽油庫存增加了261萬桶,整體來看庫存水平有所下降昨天有一個相對來說不好的消息出現,阿聯有官員表示,其正在考慮退出OPEC+聯盟,這給當前的供應端蒙上了一層陰影。自今年達成了歷史性的減產協議以來,各個產油國都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減產計劃,低油價加上低產量,使得這些產油國的財政平衡出現了嚴重的赤字,大力減產的國家,今年的日子過得都並不是太好。
  • 沙特組建35國伊斯蘭反恐軍事聯盟 未包括伊朗
    新華網12月15日報導,當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通過國家通訊社發表聲明稱,沙特組建了一個有35個國家加入的伊斯蘭軍事聯盟,用於打擊恐怖主義。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不在這個反恐軍事聯盟之列。 資料圖 根據聲明,這支多國反恐軍事聯盟以保護伊斯蘭國家免遭恐怖主義的傷害為己任,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將設在沙特首都利雅德,以「協調和支持」軍事行動。
  • 中科院朱彤:「石油戰」如何收場 組建產油國三寡頭聯盟?
    不過,這一模式顯然無法保障沙特最佳利益。因此,沙特不會願意油價反彈到美國頁巖油生產商舒服的位置,而是保持自己一定市場份額基礎上使其油價停留在一個對美國頁巖油產量形成一定壓制,但也不至於全面崩潰的水平。中間的選擇是組建「全球產油國聯盟」來協調產量與穩定油價。
  • 沙特和阿聯宣布加入波斯灣「護航聯盟」
    當地時間18、19號,沙特和阿聯先後宣布加入美國主導的波斯灣「護航聯盟」。這一聯盟作業範圍包括荷姆茲海峽、曼德海峽和阿曼灣,成員還包括澳大利亞、巴林和英國。沙特和阿聯宣布加入「護航聯盟」,正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兩國之際。蓬佩奧表示,伊朗針對沙特石油設施的襲擊規模是空前的,本質是戰爭行為,美國支持沙特進行自我防禦。
  • 石油戰打了一年 OPEC為何打不死美國頁巖油
    美國頁巖油生產成本高達每桶30-60美元不等,而OPEC最大產油國沙國每桶產油成本僅10美元,為何OPEC至今尚未打贏這場石油大戰?  的確,美國產油量如今已自今年4月的每日960萬桶峰值下降。但相較於美國油田運作中的鑽油井數量已自去年高峰暴跌近2/3,美國油產卻只小幅減少。
  • 沙特不惜一切代價穩定油市
    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一定程度對衝了近期的需求下滑,1Q21有希望維持去年下半年的去庫速度。  ★沙特挺身而出維繫減產聯盟,但存在不穩定性隱憂  沙特挺身而出維持減產聯盟,但沙特俄羅斯之間分歧沒有完全解決,隨著油價漸行漸高OPEC+存在不穩定性的隱憂。沙特產量政策目標偏向維持高油價,俄羅斯產量政策目標偏向奪取市場份額。
  • 阿聯試圖緩和與OPEC+盟國的糾紛 稱一直是聯盟的堅定成員
    來源:新浪財經之前有媒體報導阿聯正在考慮其OPEC成員國身份能源大臣沒有談到是否正在評估未來在該組織內部身份的問題阿聯正試圖緩解與OPEC+盟國之間的糾紛該國並未公開表示正在討論其成員國身份,當然也沒有宣布計劃退出該組織。自夏末以來,阿聯與沙特之間的緊張關係在加劇,當時阿聯違反了OPEC+產量配額,因而遭到沙特的嚴厲警告。由於石油收入銳減和冠狀病毒疫情衝擊該國經濟,阿聯決策者似乎對他們認為不合理的產量限制越來越失去耐心。
  • 葉門戰爭的泥潭:沙特聯盟面臨著怎樣的窘境?(譯)
    (譯者註:十個國家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卡達、科威特、蘇丹、埃及、約旦、摩洛哥和塞內加爾)隨著時間的流逝,摩洛哥宣布退出聯盟,卡達被沙特逐出聯盟,約旦和埃及也逐漸停止了聯盟軍事行動的參與。2019年10月,蘇丹宣布從葉門撤出一萬名官兵,僅保留數百名士兵協助訓練哈迪政府軍的新兵。
  • 護航聯盟有新的進展!美國再度加火,眾多國家或將加入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美國國務卿公開表示:華盛頓正在組建「護航聯盟」,世界多國將加入美國的陣營。另據《防務一號》雜誌援引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將軍話說,美國組建的「護航聯盟」,將在伊朗和葉門水域巡邏。
  • 沙特與俄羅斯互掐是假,狙擊美國頁巖油才是真?聽網友怎麼說
    近期,疫情之外,俄羅斯與沙特就石油開採互掐事件頗受外界關注。有觀點認為,表面是沙特和俄羅斯互掐,實際上兩國是一起對付美國,將頁巖油趕出市場。俄羅斯與沙特是世界上前兩大石油出口國,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石油出口維持經濟。
  • 沙特策略奏效?美國頁巖油考慮減產
    沙特俄羅斯石油價格戰的威力正在顯現,美國最大產油州德克薩斯州的監管機構正在考慮削減石油產量,這是數十年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媒體報導稱,德克薩斯州監管機構正在考慮削減這個美國最大產油州的石油產量。橫跨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是美國產量最高的油田,也是美國頁巖油公司的大本營。頁巖油業的繁榮幫助美國將原油產量提高至約1300萬桶/日,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作為美國最大的產油州,德克薩斯州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就沒有限制過石油產量。
  • 扎導版《正義聯盟》再曝猛料 超級英雄喪鐘加戲
    扎導版《正義聯盟》再曝猛料 超級英雄喪鐘加戲 時間:2020.10.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沙特與俄羅斯如何達成妥協,使油價企穩?
    對美國來講,最大問題在頁巖油公司利益受損。川普上臺以來,持續放鬆對化石能源開採審批,發展美國製造業和能源獨立,包括退出《巴黎協議》,持續為美國頁巖油發展亮綠燈。美國實現能源獨立,不再依賴於中東原油,是川普一直津津樂道的。
  • 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
    原標題: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時隔八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再度達成限產協議,目標為每日3250萬~3300萬桶(較今年8月水平減少0.6%~2.1%)。這個以內部博弈、爭奪市場份額著稱的組織震驚全球,美油一度暴漲6%。儘管如此,各大機構似乎並不買帳。「是否達成限產協議不重要,關鍵還是人性。」
  • 石油化工行業:俄油的進擊,頁巖油的黃昏
    就我們分析 其根本目的還是希望通過挑起產油國價格戰最終倒逼頁巖油產能退出,進而改善 原油市場供給格局和為長期油價上漲創造條件,具體分析如下: 核心觀點 俄羅斯為何不減產:與 16 年初原油市場因供給過剩而暴跌不同,當前市場主 要矛盾是疫情引發的全球需求斷崖式下滑,其幅度之大顯然是單靠俄羅斯和沙 特聯合減產所無法逆轉的。
  • 伊朗獲得殲10C願望恐怕要落空,6大產油國發威,態度比美國更強硬
    圖為殲10C戰機近日,6大產油國家聯手展開制裁誓要讓伊朗買不到殲10C戰機,這些國家出手威脅程度不遜於美國,6大產油國家就是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如果這6大產油國發威,世界油價都可能發生震蕩,很可能藉此來制約其他國家向伊朗提供武器裝備,而且從它們態度比美國更加強硬這一點來看,伊朗想要獲得殲10C的願望恐怕要落空了。
  • 深度|疫情擠壓需求,產油大國4月1日不再限產,國際油價向何處去
    美國原油價格29日一度跌破每桶20美元,接近18年來最低水平。分析師預測,隨著歐洲和北美大面積停工導致石油需求驟減,全球石油消費可能減少25%。讓人費解的是,儘管需求萎縮,但產油大國仍打算增產。就在去年底,美國曾對俄輸歐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表示,現在很難評估沙特和俄羅斯是否在私下接觸。俄羅斯意圖很明確,就是要把美國頁巖油擠出市場,估計不會輕易鬆口。美國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變量,它不久前提出要沙特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是否會因為同盟關係考慮美國的意見、美國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值得觀察。
  • 沙特的報復計劃或落空?美國頁巖油的四大真相被拆穿
    自油價戰爆發以來,市場不斷傳出關於沙特增產背後的「陰謀論」,其中傳播度最高的版本是,沙特增產行為是出於報復,該國希望利用低油價將美國頁巖油排擠出市場。因此這場戰役是關於石油定價權的一次全方位爭奪。之所以稱之為「報復」,是因為沙特在2014年的時候也曾發動油價戰,企圖打擊正在興起的美國頁巖油業。
  • OPEC+會議馬上開啟,俄羅斯和沙特對減產仍存分歧
    沙特與俄羅斯開會磋商減產美國敲邊鼓旁觀路透中文網9日報導稱,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周四開會試圖就創紀錄的減產達成一致,但這場在疫情時期力挽油價的努力,卻一直因為彼此的敵意和美國不願加入行動而複雜難解。原油價格跌破了許多產油商的生產成本,連興盛的美國頁巖油行業也不例外。美國總統川普上周說,他在OPEC「領頭羊」沙特和俄羅斯之間居中牽線,可能達成每日減產最多1000萬-1500萬桶,這相當於全球供應的10-15%,是前所未見的減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