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疫情擠壓需求,產油大國4月1日不再限產,國際油價向何處去

2020-12-03 上海觀察

美國原油價格29日一度跌破每桶20美元,接近18年來最低水平。分析師預測,隨著歐洲和北美大面積停工導致石油需求驟減,全球石油消費可能減少25%。

讓人費解的是,儘管需求萎縮,但產油大國仍打算增產。隨著現行石油減產協議於4月1日到期,沙特打算從當日起將產量保持在1000萬桶——過去數月內,沙特原油產量一直維持在970萬桶/日附近。有交易員預計,4月石油過剩量可能接近每日2500萬桶。這一水平可能會使全球石油存儲能力在幾周內癱瘓,也會讓較年初「腰斬」的國際油價進一步墮入深淵。

膠著

自2016年11月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一直在減產問題上保持合作,執行每日210萬桶的減產協議,讓油價維持在每桶50—70美元的中高區間運行。

今年2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需求萎縮和恐慌加劇,給國際油價造成下行壓力。沙特提議歐佩克+在4月1日舊協議到期前,達成每日再減產150萬桶的新協議。

然而,在本月6日歐佩克+政策會議上,俄羅斯拒絕了這一動議,認為應該等6月下次會議時再作考慮。於是,沙特立馬翻臉——下調關鍵市場價格、承諾數周內大幅增產,令大宗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不知所措。

「沙特意氣用事,相當於是在原油市場宣戰。」一名大宗商品對衝基金經理稱,它旨在通過短期陣痛向其他產油國施壓,促使其重回談判桌。也有評論稱,沙特突然決定增產,「回絕」了俄方繼續商談的建議。

不過,俄羅斯並不打算放棄抵抗。俄羅斯財政部9日表示,莫斯科有足夠資源來彌補油價處於每桶25—30美元情況下的預算短缺,並且可以維持6到10年。沙特阿美11日回應稱,沙特將把原油極限產能從當前的每天1200萬桶提升至1300萬桶。自4月起,沙特的原油供應量將大幅提高至每天1230萬桶。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沙特和俄羅斯本輪油爭最大的分歧在於,隨著需求銳減,切蛋糕的爭奪日益激烈,沙特希望進一步減產保價;但俄羅斯認為目前不必深度減產,否則將影響俄財政狀況,且讓不斷擴大頁巖油出口的美國坐收漁利。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多來,沙特與俄羅斯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而美國頁巖油無論價格漲跌,份額都在增長。2018年,美國的石油產量佔據全球石油市場的16%,與沙特、俄羅斯持平;2019年,美國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至18%,超過俄羅斯和沙特的16%和15%,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如今,半個多月過去了,沙特和俄羅斯仍處於膠著狀態。俄羅斯連塔網上周稱,俄羅斯不會向沙特搞垮油價的訛詐低頭。彭博社稱,了解政府計劃的消息人士證實,哪怕油價跌破20美元,俄政府也不會改變立場。有評論稱,沙特、俄羅斯正在比拼「誰更能耗得起」,最先妥協的一方將是輸家。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龐昌偉指出,沙特、俄羅斯似乎有種唱「雙簧」的感覺,它們膠著博弈的態勢會隨著疫情發展、美國頁巖油出口的縮減而出現變化。沙特的確有美沙特殊關係的政治考量,但也不是完全與美國一個鼻孔出氣;而俄羅斯則想通過油價波動,來捍衛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就在去年底,美國曾對俄輸歐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表示,現在很難評估沙特和俄羅斯是否在私下接觸。俄羅斯意圖很明確,就是要把美國頁巖油擠出市場,估計不會輕易鬆口。美國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變量,它不久前提出要沙特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是否會因為同盟關係考慮美國的意見、美國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值得觀察。

休戰?

眼看著4月1日減產協議即將到期,外界擔心,沙特等產油國真會「言出必行」競相增產?它們能承受低油價帶來的經濟代價嗎?

國際能源署預計,受新冠疫情拖累,今年全球石油消費將出現2009年以來首次萎縮,日需求將減少15萬桶。如果價格戰持續,將讓本已需求疲軟的全球原油市場遭遇供需側的雙重夾擊。今年二三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將觸及每桶20美元關口。沙特、俄羅斯等產油國的財政狀況勢必受到打擊。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指出,從各國盈虧平衡油價的角度看,原油價格已顯著低於各國盈虧平衡油價。儘管沙特的生產盈虧平衡油價最低——在每桶20美元以下,但從長期來看,沙特無法維持外部盈虧平衡。其經常帳戶對油價波動非常敏感,估計很難承受長期價格戰。市場研究機構MRB合夥公司認為,沙特和俄羅斯都承受不起6個月以上的價格戰。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低油價持續,全球產油「三巨頭」之一的美國將遭遇頁巖油危機。

一方面,美頁巖油產業或經歷破產潮,今年頁巖油產量可能出現自頁巖油氣革命以來的首次下降。另一方面,美債券市場風險加劇。穆迪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北美油氣公司將有超過40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隨著油價下跌和債券市場收緊,不少油氣企業將無法進行再融資或債務展期。高盛指出,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是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其債務狀況惡化,將對美股乃至整個美國金融系統穩定性造成衝擊。

正因如此,美國方面已從不同渠道向沙特施壓,要求其減少。美國石油業監管機構也與歐佩克開啟對話,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邀請美方代表參加可能於6月舉行的下一次歐佩克+會議。

孫霞指出,協議到期後,各國的產量理論上可以不受限制,有多少可以釋放多少。與俄羅斯、美國等產油國比,沙特可以說手裡有牌:它有足夠的剩餘產能來兌現自己增產跑量的目標。而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能否增產,就要受到生產成本的限制。如此一來,沙特就能提高用低價佔有市場、控制市場的能力,同時也摸清了別人的底牌。即使將來重新達成減產協議,沙特還是划算的。

「沙特是想玩一場權力遊戲,旨在重申,自己才是當之無愧的全世界最大產油國。」《金融時報》稱。

龐昌偉則認為,隨著減產協議到期,沙特和俄羅斯可能會休戰。新冠疫情是雙方博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隨著疫情擴散,全球生產鏈、供應鏈岌岌可危,世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石油需求急劇下降,主要產油國減產勢在必行,以實現基本的供需平衡。在4月1日以後,可能中旬左右,雙方將回到談判桌上。各方同意減產200萬桶的可能性很大。

散夥?

談判桌上的崩盤、油價暴跌以及沙特打響價格戰……一連串壞消息讓很多人懷疑,全球最大的石油聯盟「歐佩克+」已走到即將解體的境地。

自2008年底起,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開始合作,以期平衡市場供需、穩定油價。有數據顯示,歐佩克+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但隨著本月談判破裂,歐佩克+內部裂痕再次凸顯。有消息稱,歐佩克與俄羅斯此前早有嫌隙。2月有媒體爆料稱,沙特正考慮脫離與俄羅斯一同構建多年的生產聯盟;而在2月初的一次緊急技術會議上,俄羅斯拒絕過沙特提出的進一步減產提議。

美國能源專家鮑勃·麥克納利(Bob McNally)稱,市場恐慌加劇、需求正在下降,歐佩克必須讓俄羅斯說「是」,否則歐佩克+將因不減產而釀成史詩級的政策失誤。美國原油價格29日開盤後一度跌破每桶20美元,跌幅逾6%,接近18年來的最低水平。「這是歷史性的油價崩潰。」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負責人傑森·伯德符(Jason Bordoff)說。

不過,龐昌偉指出,歐佩克+談崩並不意味著散夥。歐佩克內部主要是沙特在起決定性作用,俄羅斯則在外圍搖旗吶喊。《紐約時報》稱,歐佩克+的團結實際上取決於沙、俄兩家,其他國家的話語權都不大。俄、沙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對全球石油生產發號施令,主導了平衡市場的所有合作。而油價一旦下跌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它們還是會握手言和。

孫霞指出,從歐佩克內部看,只要沙特還能用歐佩克達到自己目標,歐佩克就不會解散。但歐佩克+就比較懸,它不是一個國際組織,只是依託暫時的協議。如果俄羅斯沒有力量制衡沙特主導下的歐佩克,它的未來走向就會打上問號。如果把歐佩克+的規模擴大,可能會有更多存在感。

不過,專家一致認為,無論歐佩克+能否達成新的協議,受疫情擴散、需求銳減、世界經濟可能衰退等客觀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可能會在低位徘徊一段時間。等需求淡季過後,油價也可能開啟新一輪反彈。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相關焦點

  • 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
    原標題: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時隔八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再度達成限產協議,目標為每日3250萬~3300萬桶(較今年8月水平減少0.6%~2.1%)。這個以內部博弈、爭奪市場份額著稱的組織震驚全球,美油一度暴漲6%。儘管如此,各大機構似乎並不買帳。「是否達成限產協議不重要,關鍵還是人性。」
  • 疫情打壓原油需求 11月油價漲超25%
    美國價格期貨集團高級市場分析師菲爾·弗林11月30日表示,雖然歐佩克+把當前的減產力度從明年1月1日延長三個月是容易的決定,但一些產油國似乎受到了貪婪、利己和短視的控制。分析認為,如果歐佩克在後續的正式會議中還是陷入僵局,那就意味著從2021年1月開始,成員國可以按照新的規模減產,也就意味著原油市場要面臨約200萬桶/日新增供應的衝擊,這約佔全球原油消費量的2%。
  • 國際疫情發酵原油需求堪憂 沙美俄之間談判牽動市場
    之前預估的二季度美國消費帶動的去庫情形也將因疫情的擴散而轉弱。後期原油走勢更多是交易層面的超跌反彈,但總體趨勢難改弱勢。而後半年油價的企穩取決於需求端真正的好轉。一、國際疫情仍在發酵需求堪憂1.2 國際疫情仍在發酵經濟受損嚴重雖然國內疫情逐步好轉,但國際市場仍在惡化,短期疫情不容樂觀。綜合外媒報導和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10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25萬例。
  • 深度剖析丨國際油價暴跌背後的邏輯關係
    1.疫情變化趨勢及其經濟破壞力仍然是油價趨勢的觀察重點   隨著新冠疫情影響擴大,全球經濟前景面臨巨大衝擊。針對疫情擴散,國際貨幣進機組織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低於2019年的2.9%。經濟合作組織將全球經濟增速從2.9%下調到2.4%,警告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萎縮。西方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發表聯合聲明,隨時準備採取行動,支持經濟增長。美聯儲3月3日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
  • 疫情疊加「價格戰」,國際油價短中長期走勢推演
    沙特採取的競爭性策略,更像是疫情恐慌下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垮市場緊繃的神經。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引發全球恐慌。然而,沙特發動「價格戰」對油價的影響已大不如前,只是在新冠疫情的助攻下,「價格戰」才會對油價產生巨大衝擊。劉冬/文2020年3月6日,因俄羅斯拒絕深度減產,第八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未能達成聯合減產協議。
  • 華創宏觀張瑜:沙俄油價戰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全球原油或將供...
    需求端,疫情擴散衝擊將衝擊全球需求,且貿易與運輸是首當其衝的受損領域,中國作為生產大國更加體現早周期屬性,這一點可以體現在10y美債相對同步油價(同步關係也對應的不佳),但10y中債領先油價6-9個月(不僅領先,且對應關係好)。
  • WTI原油6月合約跌超40%,未來油價怎麼看?何時供需平衡?
    受此影響,我行原油寶產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幣」兩張美國原油合約暫停4月21日交易一天,英國原油合約正常交易。3、截至17:31,WTI原油6月期貨合約跌超40%,跌破12美元/桶,之後回歸13美元關口上方。布倫特原油期貨跌破19美元/桶,跌幅超25%。
  • 油價若再漲頁巖油將復產
    油價自年初跌至十年來最低之後已經上漲了接近76%。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原油產量的收縮讓市場有可能擺脫供過於求的處境。資金做多情緒開始急速回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五(4月29日)發布的周度報告稱,截至4月26日當周,對衝基金經理增持美國原油期貨及期權淨多頭頭寸。
  • 3月27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 今日929598汽油價查詢
    3月27日油價調整消息:2020年第6次油價調整就要在4天後結束,在這一次的油價調整開啟的同時,低油價時代也隨之而來,然而朋友們為眼前的低油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穩住,不要漲!
  • 油價再進入一個敏感臨界點,這兩件事或會讓油價快速漲到100美元
    近一周以來,布油基本抹去了過去三周的漲幅,而WTI也是創下2017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5月初,布倫特油價曾站上80.50美元/桶,WTI油價曾觸及72.91美元/桶,均觸及2014年以來的三年半新高。
  • 趙魯濤等:2021年國際油價或上行 布油均價在44-54美元/桶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題:《趙魯濤等:2021年國際油價或上行 布油均價在44-54美元/桶》作者 趙魯濤 鄭志益 邢悅悅(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2020年國際油價上半年大漲大跌,下半年震蕩上行,均價大幅下降,波動也更為劇烈
  •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的3月註定將載入史冊。一邊是來勢洶湧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快速擴散,另一邊是掌控著世界40%以上油氣產量的巨頭們撕破臉皮[1]。面對在OPEC+會議中堅持不再減產的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決意提升石油產能搶佔市場,石油價格戰毫無徵兆地開打。3月9日,黑色星期一,世界油價劇烈殺跌,跌幅超過30%。
  • 低油價傷到美國頁巖油了嗎?
    一波破產浪潮過後的二疊紀盆地正搖搖欲墜,疫情全球蔓延造成世界石油需求跌至冰點,又給美國頁巖行業致命一擊。4月,WTI油價呈現負值。而2019年,美國頁巖行業盈虧平衡點為40美元/桶以上。當WTI在57美元/桶時,行業利潤已經十分微薄。若油價跌至10美元/桶,將有1100家頁巖油公司出現破產危機。
  • 官方發布調查報告,分析4月20日「負油價」事件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發布了一份關於今年4月「負油價」事件的調查報告,報告透露「負油價」事件由基本面因素和技術面在內的多種因素導致,包括油市供應過剩、疫情導致需求減少、供需不確定性等。
  • 油價要變天了!今天12月19日,今晚油價迎來大幅暴跌,調價後全國地區油價一覽!
    油價調整信息:今日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繼本周四國內油價「3連漲」後,又進入了新一輪國內成品油為期十個工作日的計價周期,同時也是2020年內最後一輪。不好消息再次傳來,這次車主們或許又得擔心油價上漲啦!從開局來油價預測漲幅便超過油價上調標準,如無意外那麼12月份將會迎來今年的連續第4次上調。
  • 今日最新原油價格 4月25日國際油價多少錢一桶?
    至誠網(www.zhicheng.com)4月25日訊  今日原油市場最新消息  1.國際油價收盤價:周三(24日),WTI 6月原油期貨收跌0.41美元,跌幅0.62%,報65.89美元/桶;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漲0.06美元,漲幅0.08%,報74.57美元/桶。
  • 【原油收盤】美國2020大選日油價「漲」聲相迎 主要產油國有望延緩...
    截至發稿,美國WTI原油12月期貨收漲85美分,漲幅2.31%,報37.66美元/桶,其一度觸及38.32美元/桶的盤中高點;布倫特原油1月期貨收漲74美分,漲幅1.90%,報39.71美元/桶,其一度漲至40美元關口上方。此前交易日,美油收漲1.02美元,漲幅2.85%,報36.81美元/桶;布油收漲1.51美元,漲幅4.03%,報38.97美元/桶。
  • INE原油跌1.6%!全球多地疫情惡化,一大預期基本落空,能源需求不...
    用電量較快增長,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從4月份起,用電量同比實現正增長,增速逐月提高,由4月份的0.7%回升到5月份的4.6%、6月份的6.1%,上半年累計用電量同比下降1.3%,比一季度降幅收窄5.2個百分點。(國家能源局)【沙特5月原油出口較前月減逾四成,降至近10年低點】①官方數據周四顯示,5月沙特(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出口降至602萬桶/日,為2010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 ...庫存水平高和原油產能過剩,將是限制2021年油價上漲的主要壓力
    展望2021年,市場普遍看漲油價,但認為仍存在不確定性。2020年3月,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原油限產政策達成新的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大幅下調官方石油價格並自4月起提高產量,國際油價出現恐慌性暴跌,3月9日創下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 尋根問底:國際油市「大地震」成因幾何?
    記者 | 孫秀娟3月10日,國際油價10%左右的反彈依然讓不少人難以從此前的「巨震」中放鬆。3月9日,由於疫情衝擊疊加OPEC+談判失敗,國際金融市場迎來驚心動魄的一天。從亞太到中東再到歐美,自東向西,國際油價開啟環球暴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