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再進入一個敏感臨界點,這兩件事或會讓油價快速漲到100美元

2020-12-04 BWC中文網

近一周以來,布油基本抹去了過去三周的漲幅,而WTI也是創下2017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5月初,布倫特油價曾站上80.50美元/桶,WTI油價曾觸及72.91美元/桶,均觸及2014年以來的三年半新高。截至本文發稿時,布油和WTI分別從月初峰值累跌了6.1%和9.6%,目前,布倫特原油為75.71美元每桶,WTI原油繼續擴大跌幅報67美元每桶。

圖片來源AIFINT

瑞銀經濟學家在近日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油價已突破有利於全球經濟增長的最佳區間(50至70美元/桶間),但「全球需求強勁、原油生產商供應削減、地緣緊張局勢不斷升溫」,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至100美元。但瑞銀警告稱,一旦油價破100美元,將影響全球GDP減少1000億美元。我們注意到,在美國過去的六次經濟衰退中,有五次都是發生在油價大漲之後。

圖片來源CNBC

但我們也提及,此刻,世界石油經濟再進入一個最敏感的臨界點,油價繼續上漲並不符合沙特和俄羅斯的長期經濟利益,也會制約OPEC產油國的市場佔用率,這在在美國頁巖油搶佔亞洲市場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緊迫,所以,目前,OPEC和俄羅斯正在準備提高原油產量,以安撫市場對原油因去年減產以來造成供應緊張的擔憂,而目前,關注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的目光更在緊盯即將於6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OPEC與非OPEC產油國的會議上。

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稱,大家別再盯著沙特和俄羅斯了,這個國家或將令油價很快漲到100美元,這個觀點來自Quilvest Wealth Management投資委員會的Bob Parker,該機構認為,目前推漲油價的變量是原油產量可能「完全崩潰」的委內瑞拉,也就是說,「不管6月底的OPEC與俄羅斯維也納會議產量決策如何,國際油價都可能很快漲到100美元/桶,此時起決定作用的是委內瑞拉油產「完全崩潰」可能性」。

數據顯示,最近幾個月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140萬桶/日)已經較二年前累計下跌了近40%,《華爾街日報》在稍早些的分析也認,委內瑞拉油產很可能在2018年底跌破100萬桶/日,較2017年底的產量至少下降過半。

不僅與此,這也可能是讀者朋友們沒有普遍留意到的,未來兩年,油價上升的動力或許也不是來自OPEC(或俄羅斯)的限產,也不是來自委內瑞拉油產的暴跌,更不是中東地緣危機,而是很有可能會來自國際海事組織的一次全球船運行業的歷史性變革。

圖片來源KTINGE

我們注意到,國際海事組織(IMO)將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執行新的排放標準,在減少人類呼吸系統疾病和清潔能源替代的趨勢下,國際海事組織的新規將大幅減少硫的排放量,遏制船舶運輸中所產生的汙染,新標準要求運燃料的船舶禁止使用含硫量超過0.5%的原油,而目前船舶使用的燃料含硫量標準是不超過3.5%。

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對此稱,這是石油市場歷史性的變化,因為目前中東石油生產國所產的原油往往含硫量較高。這也就意味著,高質量原油需求上升後,勢必對原油價格產生強大的支撐,在未來兩年內極有可能會推動油價上漲。(完)

相關焦點

  • 美國油價暴跌25%,下個月會出現-100美元的油價?
    據路透社紐約消息,當地時間27日,因缺乏可用庫容來應對新冠病毒引發的需求崩潰,投資者紛紛逃離美國基準原油期貨市場,導致布倫特原油跌破每桶20美元,美國油價暴跌25%。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下跌4.16美元,收於每桶12.78美元,跌幅為24.6%。
  • 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 會影響國際油價嗎?
    一方面,自從2008年頁巖油氣爆發革命後,國際油價再也無法躍上140美元/桶的高位。而對於美國來說,只要你國際油價漲到70美元/桶以上,我就可以大量拋出頁巖油來打壓你。所以,美國不斷增加頁巖油產量,就是不讓國際油價漲上去。
  • 如果油價重返100美元 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
    油價飆升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油價上漲持續的時間。石油出口國將樂見油價上漲給企業和政府收入帶來的提振,而石油消費國則將承擔油價上漲的成本,這可能會加劇通脹並損害需求。最終,價格上漲可能會對每個人造成傷害。
  • 繼油價跌到負40美元之後會發生什麼?
    對美國來說,油價這種暴跌情形,必將帶來一些深遠影響,甚至還會有一些荒誕的後果。一 大量美國石油公司會倒閉美國石油公司在高油價時期承擔了很大的債務問題,當油價低於40美元每桶的時候已經開始虧損了,如今又面臨著斷貸的問題。許多石油公司瀕臨破產的境地。
  • 油價調整消息:國際油價大漲逼近50美元,國內油價還要「漲」?
    而國際油價繼續大漲,國內成品油價格預計漲幅還要加大。    國際方面,受疫苗研發利好消息和美國總統正式開始交接提振,國際油價創下3月以來新高,2021年1月交貨的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85美元,收於每桶
  • 魯政委丨美元與油價:被「頁巖油革命」砸爛的「舊鎖鏈」
    然而,如果進一步探究油價和美元指數背後本質的影響因素,就會發現油價之所以呈現與美元指數的負相關,並非全然是因為美元是定價貨幣的因素,油價影響美國經常帳戶和資本帳戶赤字、進而影響美元指數反倒是其中更為根本的關係。這一更為根本的關係因近些年蓬勃興起的頁巖油革命,而表現得更為突出。
  • 疫情疊加「價格戰」,國際油價短中長期走勢推演
    沙特發動「價格戰」的消息傳出後,石油市場迅速做出反應,3月9日,布倫特現貨和WTI現貨價格均都創下1991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盤中最大跌幅分別達到34.3%和31.3%,而WTI油價則是連續擊破兩個支撐價位,由上一個交易日41.53美元,最低降至 27.30美元。而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引發了全球恐慌,國際油價未來走勢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 負油價是什麼意思?負油價意味著什麼
    即將到期的5月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約300%,收於每桶-37.63美元。這是自石油期貨從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後首次跌入負數交易。  不過在同一天,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51美元,收於每桶25.57美元,跌幅為8.94%。
  • 油價調整最新消息2020:7月24日油價調整或擱淺
    數據統計,國際原油價格變化率為1.12%,預計上調油價40元/噸,較前一日下降了3元/噸,本輪油價調整或將擱淺。本次調價過後,2020年的調價格局或將變為「兩漲三跌九擱淺」。本輪調價周期內變化率先降再升。美國7月9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高達6.3萬例,刷新歷史記錄。世衛組織報告全球新增確診病例也創單日增幅記錄,大部分來自美國和拉丁美洲。
  • 從美國頁巖油成本看油價走勢
    支撐油價反彈的重要原因是傳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為避免油價進一步下跌已準備合作減產,市場均認為每桶27美元是現階段油價的重要支撐價位。與市場觀點一致,本文認為27-42美元/桶是當前油價的重要運行區間,OPEC具有較強意願維持油價在此區間運行。
  • 油價若再漲頁巖油將復產
    但許多分析師就是不相信這一波上漲行情。一些分析師質疑稱,供需狀態是否真的有所改變,因為目前原油儲備依然充足,並且伊朗和其他地方隨時有可能增加產量。因為去年國際油價也是在春季上漲,市場相信供給已經下降,但在下半年,油價就恢復了跌勢。
  • 國際油價:美國頁巖油桶油成本將降至15美元,國內油價如何走?
    近日,據彭博社消息,埃克森美孚公司計劃將二疊紀的桶油成本降至每桶15美元左右,並且到2024年將該地區的產量提高近80%,達到每天100萬桶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二疊紀盆地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粗暴」的頁巖油產能提速,以及極具殺傷力的桶油水平,都預示著美國第二次頁巖油革命的來臨。
  • 油價持續大漲 為什麼
    今天,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在衝關54美元。在昨天油價漲超2%之後,已無視國際日益嚴峻的疫情局勢,持續暴漲。按照2020年4月21日原油負油價之危時來看,原油漲幅達到了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07.6%!即時進入下半年很長的一段高位盤整期,按照11月2日價格統計,至今才兩個多月其價格漲幅也有45%。
  • 油價要變天了!今天12月19日,今晚油價迎來大幅暴跌,調價後全國地區油價一覽!
    油價調整信息:今日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繼本周四國內油價「3連漲」後,又進入了新一輪國內成品油為期十個工作日的計價周期,同時也是2020年內最後一輪。不好消息再次傳來,這次車主們或許又得擔心油價上漲啦!從開局來油價預測漲幅便超過油價上調標準,如無意外那麼12月份將會迎來今年的連續第4次上調。
  • 本周,油價開始下跌了!
    但EIA原油庫存下降,英國達成脫歐協議,各國開始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仍給油價提供支撐;最終美原油收報48.30美元/桶,周線跌幅收窄至1.91%,為近八周首次錄得周線下跌,結束了此前的周線「七連陽」走勢。布倫特原油本周也收跌1.91%,最低曾觸及49.20美元/桶,收報51.37美元/桶。
  • 油價調整信息:國際原油強勁反彈,加油站便宜汽油還能維持多久?
    油價調整信息:國際原油價格強勁上漲,加油站國內油價5元時代能維持多久?今天是四月三十日星期四,明天開始各位車主老鐵們就將進入五一小長假期當中。財經有料哥先說一個好消息,再說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為期五天的五一假期全國高速公路交通依然免費通行,壞消息是在假期之後的五月六日開始,高速公路通行要恢復收費了。
  • 低油價傷到美國頁巖油了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油價回暖,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困境逢生,但重啟生產依然阻力重重。曾經繁盛的頁巖油氣行業給了美國喊出「能源獨立」的底氣。但2019年就因債務重負而融資困難的美國頁巖油生產,2020年又遭遇了需求驟降與油價暴跌的聯合打擊。進入6月,油價一度回暖至40美元/桶以上,重新點燃了美國頁巖行業的生產信心。
  • 馬良:國際油價和瑞幸的背後也都是在勇闖天涯的雪花
    同日,川普通過一系列操作讓國際油價十分鐘暴漲40%。看似獨立的兩件事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博弈。如何看待國際油價和瑞幸事件的本質,環球網財經邀請到原Sqreem Technology首席金融工程師馬良先生,進行深度解讀。
  • 原油價格如打雞血般上漲,2天後國內油價調整將大概率實現上調
    批發市場方面,國內主營油價整體走勢偏穩定為主,個別地區油價有下跌,市場主營方面對於油價的操控熱情不高,山東地煉油價上漲導致主營與地煉之間價差縮小,帶動部分主營出貨有所好轉。山東地煉受一波業者補庫影響,出貨好轉,油價有所上漲。
  • 沙特與俄羅斯如何達成妥協,使油價企穩?
    這一切不能完全歸於沙特開啟的原油價格戰,因為美國自身股市長期虛高、債務壓力也越來越大,但在全球疫情擴散需求偏空的背景下,沙特再次開啟「發汗療法」的確對推動債務危機經濟下行「功不可沒」,本還想著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用再擔心通脹,現在一下子變成了如何避免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