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2日,瑞幸暴雷了,一夜下跌75%。同日,川普通過一系列操作讓國際油價十分鐘暴漲40%。看似獨立的兩件事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博弈。如何看待國際油價和瑞幸事件的本質,環球網財經邀請到原Sqreem Technology首席金融工程師馬良先生,進行深度解讀。
一、國際油價:
其實原油和黃金這些宏觀品種是屬於人人都能看但非常難看懂的,市場多數時候是處於一種複雜狀態的,但是在極端情況下,市場的維度會坍縮到幾個關鍵維度上,比如現在。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敢出來鬥膽點評兩句,純粹出於當下關於原油的主導因素變得相對單一,就是OPEC+會議是否能夠達成新的減產協議。這主要牽扯到沙特、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國博弈。
首先現在的局面是由於今年OPEC+的減產協議到期後,沙特提出新的減產協議被俄羅斯拒絕,於是沙特提高了產量,最近強調產能已經提升到了1200萬桶每天並且還在增長,這就是為什麼國際油價從年初的60多美元一桶跌到了現在的20多美元。
沙特的目的很明顯,他們產油的成本最低,單從原油來說他們最不怕通過價格戰來搶佔市場。但事實上這樣的低價對於三方來說都是傷害。俄羅斯將近一半的收入依賴能源出口。2015年到16年的石油下跌使得俄羅斯匯率爆跌,並且導致財政赤字,最終把石油儲備基金消耗殆盡。雖然俄羅斯在今年三月談判破裂後稱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能夠承受石油價格在6-10年內維持在25-30美元/桶的水平,但實際很可能並非如此。2015年國際油價在40-50美元左右,當年俄羅斯財政赤字250億美元,這樣算可以支撐6年。因此如果油價到了更低區間,政府會面臨更大的財政壓力,很可能是撐不過6年的。沙特的情況則更不樂觀。自從2014年國際油價下跌以來,沙特已經連續6年出現財政赤字。並且每次油價暴跌他們的外匯儲備就會快速下降。可見之所以沙特要選擇在這一時刻動手,顯然是已經別無選擇。由於美國並不需要遵守OPEC+的減產限制,美國的頁巖油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並且最終使美國在2018年時一舉超越了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產國。但畢竟美國的金融和政治實力都很強,平時並不容易被拉到談判桌上來。現在正值疫情爆發,美國金融市場承壓,三國中美國頁巖油的生產成本最高,因此油價下跌使得能源行業首當其衝。在美國高收益債市場中,發行量最大的便是能源行業。根據Bloomberg數據,截至2020年3月10日,美國能源型企業高收益債的存量規模為3878億美元,佔美國高收益債總規模(23580億美元)的比重為16.45%。而在最近這一輪下跌中,美國頁巖油企Whiting Petroleum Corp.(NYSE:WLL)宣布已經向法院申請破產。在破產申請書中,該公司列出了36億美元的債務和僅不到6億美元的現金。除此之外美國有20隻上市的能源公司長期債務股本比在50%以上。這些企業一旦暴雷,可想而知將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二、瑞幸事件:
4月2日,瑞幸宣布:公司專門委員會內部調查初步階段表明,公司的COO、董事劉劍以及下屬幾名向其匯報的員工,參與進行了某些違規行為,包括偽造虛假交易。自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瑞幸咖啡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22億元。這一波自爆操作直接導致當天瑞幸股價下跌75%,換手率高達272%,市值蒸發340億。而與此相對,競爭對手星巴克當天上漲3.8%。
瑞幸事件最早源於2月1日渾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爆出的一份來自第三方未知名機構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這份做空報告吸引來了各方的目光,包括審計公司、投資機構和美國證監會。在多重壓力下瑞幸不得不成立獨立特別委員會來進行內部調查。而自爆的時點是很講究的,剛好處在要公布2019年年報的財報季,而安永作為負責瑞幸財報審計的公司,顯然不可能頂風作案,審計師必定會對年審過程更加關注,最終從安永的聲明中看可能確實發現了問題,因此無法出具審計意見,導致瑞幸無法公布2019年全年業績。同時做空報告裡提到了一些風險信號,包括瑞幸管理層通過股權質押兌現49%的股票持有量以及通過增發和發行可轉債募資的套現行為,這一系列酷似賈躍亭的操作似乎也提前為這次自爆引發股票大跌埋下伏筆。
更重要的是在報告公布之前的3月27日,佔瑞幸股份6.75%的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辭去了審計委員會委員職位。而在3月30日瑞幸的股價還在26美元上下時,行權價為15美元5月到期的虛值看跌期權成交量暴增兩萬多手。到周四暴跌時,看跌期權價格飆升了近1500%。在這個特殊時間點通過如此高槓桿操作並且迅速獲利,疑點重重。圍繞著瑞幸還有許多謎團,這一切都需要等待著之後美國證監會SEC的調查來解開。
大環境下,本身疫情帶來的對每個個人、企業經營者乃至國家政策制定者的壓力已經讓整個市場搖搖欲墜,這些事件也不過是本就脆弱的市場的一個縮影。無數看似獨立的事件互相傳導又互為因果,它們既成了危機的助推者也成為了危機的一部分。正應了那句話: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作者簡介:馬良,芝加哥大學金融數學碩士。曾任Sqreem Technology首席金融工程師,凱豐投資高級量化研究分析師。有豐富的外匯、股票、期貨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