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不惜一切代價穩定油市

2021-01-19 同花順財經

  走勢評級:原油:看漲

  報告日期:2021年1月6日

  ★ OPEC+部長級會議落幕,沙特自願額外減產超出市場預期

  OPEC+部長級會議達成2月石油產量協議,在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之下OPEC+不僅沒有增產而且增加了減產力度。市場對供給端的收縮報以熱烈的反應,Brent油價突破53美元/桶,WTI油價也升至50美元/桶以上。

  ★石油需求復甦疲弱,加大減產有助於去庫進程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惡化,疫苗接種剛剛起步,石油需求復甦疲弱。歐美主要城市交通出行相關的指數近期邊際走弱,全球商業航班數量在聖誕過後拐頭。OPEC自身下調了明年的石油需求展望,加大減產力度有助於維持供需差來實現去庫。從OPEC最新月報來看,2021年約有100-200萬桶/天的供需差,供需略偏緊。從節奏上來看,OPEC對近端需求有一定擔憂,其對2021全年需求下修35萬桶/天,對1Q21需求下修100萬桶/天。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一定程度對衝了近期的需求下滑,1Q21有希望維持去年下半年的去庫速度。

  ★沙特挺身而出維繫減產聯盟,但存在不穩定性隱憂

  沙特挺身而出維持減產聯盟,但沙特俄羅斯之間分歧沒有完全解決,隨著油價漸行漸高OPEC+存在不穩定性的隱憂。沙特產量政策目標偏向維持高油價,俄羅斯產量政策目標偏向奪取市場份額。從歷史經驗來看,當油價越來越高時OPEC+成員之間的分歧會顯性化,減產執行率和聯盟穩定性都可能打折扣。預計未來的會議上關於產量政策還有更多扯皮,油價越高越要提防減產鬆動的衝擊。

  通過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OPEC+不僅沒有增產而且增加了減產力度,供給端的收縮暫時對衝了現階段新冠疫情對需求的負面影響。近期市場預計仍會交易疫苗推動需求恢復的預期並等待這一邏輯兌現,油價中樞長期抬升趨勢不變。

  新冠疫苗不及預期,OPEC+聯盟破裂,美國產量快速恢復。

  1

  OPEC+部長級會議落幕,沙特自願額外減產超出市場預期

  OPEC+部長級會議達成2月石油產量協議,沙特自願額外減產超出市場預期,受此消息提振油價明顯上漲。根據會議結果,在2月和3月沙特自願額外減產100萬桶/天,俄羅斯增產6.5萬桶/天,哈薩克斯坦增產1萬桶/天,其他國家產量保持不變。此外會議還決定在2月舉行OPEC+ JMMC會議,在3月舉行OPEC+部長級會議來確定4月的石油產量協議。此前市場普遍預期這次會議會推遲50萬桶/天的增產時間來維持一月的產量水平,而最終在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之下OPEC+不僅沒有增產而且增加了減產力度。市場對供給端的收縮報以熱烈的反應,Brent油價突破53美元/桶,WTI油價也升至50美元/桶以上。受此消息提振油價明顯上漲。根據會議結果,在2月和3月沙特自願額外減產100萬桶/天,俄羅斯增產6.5萬桶/天,哈薩克斯坦增產1萬桶/天,其他國家產量保持不變。此外會議還決定在2月舉行OPEC+ JMMC會議,在3月舉行OPEC+部長級會議來確定4月的石油產量協議。此前市場普遍預期這次會議會推遲50萬桶/天的增產時間來維持一月的產量水平,而最終在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之下OPEC+不僅沒有增產而且增加了減產力度。市場對供給端的收縮報以熱烈的反應,Brent油價突破53美元/桶,WTI油價也升至50美元/桶以上。

  2

  石油需求復甦疲弱,加大減產有助於去庫進程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惡化,疫苗接種剛剛起步,石油需求復甦疲弱。入冬以來全球新冠疫情數據居高不下,而且還存在病毒變異的威脅。近期英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持續攀升,美國在短暫回落後又出現抬升勢頭,相關專家警告聖誕元旦人群聚集所帶來的病毒傳播後果可能在1月反映出來。另一方面,疫苗對於目前糟糕的疫情是遠水難解近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種劑量不足0.5,主要大國中進度較快的美國和英國也不超過1.5,離防控疫情的目標還要很大差距。在疫情現實和疫苗預期的割裂中,一些國家收緊封鎖措施導致成品油需求出現回落。近期對市場影響較大的封鎖政策包括英國本周宣布實施全國性封鎖至少將維持到2月中和日本封國至1月底。歐美主要城市交通出行相關的指數近期邊際走弱,全球商業航班數量在聖誕過後拐頭。病毒的擴散和變異為後續解封蒙上了陰影,全球石油需求復甦進程受到阻斷。

  OPEC自身下調了明年的石油需求展望,加大減產力度有助於維持供需差來實現去庫。從OPEC最新月報來看,其預計2021年全球總需求-(非OPEC國家原油產量+OPEC國家NGL產量)的差值在2600-2800萬桶/天的區間。根據減產協議,OPEC2021年合規產量水平約在2450-2650萬桶/天的區間(參考此前確定的2021年減產退出約200萬桶/天的幅度)。兩者相結合則約有100-200萬桶/天的供需差,供需略偏緊的格局有助於推動去庫。從節奏上來看,OPEC對近端需求有一定擔憂,其對2021全年需求下修35萬桶/天,對1Q21需求下修100萬桶/天。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一定程度對衝了近期的需求下滑,1Q21有希望維持去年下半年的去庫速度。

  3

  沙特挺身而出維繫減產聯盟,但存在不穩定性隱憂

  沙特挺身而出維持減產聯盟,但沙特俄羅斯之間分歧沒有完全解決,隨著油價漸行漸高OPEC+存在不穩定性的隱憂。這次OPEC+部長級會議進程並非一帆風順,曾傳出俄羅斯堅持增產50萬桶/天的「不和諧」聲音,使得會議比原定計劃延長了一天。目前是通過沙特的額外自願減產保全了聯盟穩定沒有破裂,但沙特和俄羅斯兩個帶頭大哥之間的分歧並沒有完全消除。沙特產量政策目標偏向維持高油價,因而更關注新冠疫情對當下石油需求的打擊,堅持維持減產現狀。俄羅斯產量政策目標偏向奪取市場份額,所以它往往強調未來需求復甦的預期來推動減產退出。從歷史經驗來看,當油價越來越高時OPEC+成員之間的分歧會顯性化,減產執行率和聯盟穩定性都可能打折扣。在OPEC+靈活調整的框架下OPEC+ 成員碰頭頻率提高了,預計未來的會議上關於產量政策還有更多扯皮,油價越高越要提防減產鬆動的衝擊。

  3

  通過沙特的自願額外減產OPEC+不僅沒有增產而且增加了減產力度,供給端的收縮暫時對衝了現階段新冠疫情對需求的負面影響。近期市場預計仍會疫苗推動需求恢復的預期並等待這一邏輯兌現,油價中樞長期抬升趨勢不變。

  4

  新冠疫苗不及預期,OPEC+聯盟破裂,美國產量快速恢復。

  趙琳菲高級分析師(原油/LPG/LNG)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dcb

相關焦點

  • 八年煉就「不惜一切代價」的「超級馬裡奧」:從負利率、低通脹迷局...
    然而,即使德拉吉沒有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但他的一系列寬鬆政策也被廣泛認為是維持歐元穩定的重要因素。八年不長,八年不短。但當回望過去這八年德拉吉為提振歐元區經濟、就業和通脹所採取的一系列超寬鬆貨幣政策時,我發現我再也無法像「水牛反芻青草」那樣回味這八年德拉吉治下的ECB為歐元區經濟所做出的貢獻。
  • 不惜一切代價搞核武器!沙特打了美國人臉,沙漠中建立秘密核設施
    有美國方面公布的衛星圖像已經證實了沙特西北沙漠中存在生產「黃餅」的設施。而美國衛星圖像也證實了此前由沙特政府內部舉報人透露的沙特秘密核計劃,美國衛星圖像顯示了在一個大院子,位於沙漠中間的一個可疑位置,在其附近設有檢查站,高聳的安全圍欄,一側約150英尺的大型建築物以及用於收集鈾廢物的水池,而這是「黃餅」廠的典型布置。
  • 美國頁巖油神話破滅?遭盟友毀滅性打擊,白宮呼籲:立即停戰
    ,但是沙特卻拒絕減產,執意發動「石油戰」來重創主要競爭對手,從而達到壟斷國際石油價格的戰略目標,外界之前普遍認為,沙特發動石油戰的對象是同樣是產油大國的俄羅斯,但是現在看來其真正的目標並非俄羅斯,俄方目前依舊能穩定支撐,然而沙特的盟友美國卻遭到了重創,據悉美頁巖油企業紛紛告急,甚至出現了破產的危機,白宮方面緊急呼籲沙特方面立即停止石油戰,但是卻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
  • 紐市盤前:沙特不惜血本,美油創11個月新高;黃金終結四連跌,德國要...
    美油升創11個月新高,此前高盛看好布油夏季漲至65美元/桶,且沙特減產令投資者預期油市出現供給缺口。  沙特自願多減產將推進油市去庫存,即便需求乏力,高盛稱9月將短缺230萬桶/日  ① 分析師表示,沙烏地阿拉伯自願減產預計將在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使石油市場陷入短缺,儘管新的防疫限制措施將打擊石油需求。  ② 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1月5日意外宣布,將在承諾的減產額度基礎上,2月和3月每天自願額外減產100萬桶/日。
  • 國際油市「大地震」成因幾何?
    為回答這些問題,本報從本期開始,推出系列報導——探析國際油市「巨震」,敬請關注。  3月10日,國際油價10%左右的反彈依然讓不少人難以從此前的「巨震」中放鬆。  3月9日,由於疫情衝擊疊加OPEC+談判失敗,國際金融市場迎來驚心動魄的一天。從亞太到中東再到歐美,自東向西,國際油價開啟環球暴跌模式。
  • 尋根問底:國際油市「大地震」成因幾何?
    NO.2 OPEC+減產協議談崩成為油價暴跌導火索正是為了穩定國際油價,以沙特為首的OPEC計劃採取「限產保價」措施。先前的石油減產協議將在3月底到期,業界人士普遍推測將籤訂新的協議,為應對油價下滑而進一步擴大減產規模。方案是將現有210萬桶/日減產計劃延長至2020年底,同時額外減產150萬桶/日,相當於全球需求的1.5%左右。
  • 谷歌前CEO:美不惜一切擊敗中國
    特別是他還疾呼,美國缺乏一種全國性的「不惜一切代價」的原則來推進並在全球人工智慧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施密特說:「我們希望美國發明人工智慧的突破性技術,或者至少是西方國家,因為西方在人工智慧倫理問題上存在廣泛的共識,但這些可能會與中方制定的標準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帶頭制定道德標準,對於確保它們反映「人類價值」至關重要!但是中國實在太大了,聰明的人太多了,美國一個國家打不過。」
  • 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為何科學家們還要不惜代價去拿回來?
    科學家不惜代價拿月壤回來既然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為何科學家們還要不惜代價拿回來?有網友說不能種菜的月壤有什麼用呢?難道這不是做無用功嗎?雖然月球的土壤是不能種菜,但是不能完全否定了月壤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土壤不一定非要種菜。因為月壤有著比種菜更要有價值的事情,所以科學家們才要不惜代價拿回來。
  • 唯一以民為本的世界大國,為救治百姓不惜一切,贏得全世界尊重
    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唯一以民為本的大國,為救治百姓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全世界尊重。這個國家就是中國。西方雖然從近代開始,號稱以人為本,號稱平等自由,而且標榜的非常之好。但是,其實這次疫情,卻讓世界大跌眼鏡。西方表面上以人為本,但是這次疫情,卻連百姓的生命健康都是不管不問,對疫情放任不管,任意由疫情傳播。
  • SCP-096突破收容的真相 不惜代價的處決計劃
    這樣恐怖且強大的SCP-096讓人覺得恐懼,於是一場不惜一切代價的處決計劃展開了。原本安靜的呆在收容間的096突然暴起,不遠萬裡來到一個小村莊幹掉一人,原因只是一張無意間拍到096臉的照片,096在裡面只有區區的4個像素。
  • 沙特與俄羅斯如何達成妥協,使油價企穩?
    這一切不能完全歸於沙特開啟的原油價格戰,因為美國自身股市長期虛高、債務壓力也越來越大,但在全球疫情擴散需求偏空的背景下,沙特再次開啟「發汗療法」的確對推動債務危機經濟下行「功不可沒」,本還想著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用再擔心通脹,現在一下子變成了如何避免通縮。
  • 美國進口沙特原油量降至30年新低,這將對油市和人民幣意味著什麼
    因美油一直保持的價格優勢相較中東原油失去了競爭優勢,而頁巖油出口下降就意味著石油庫存增加,這在美國頁巖油氣行業的破產申請潮仍在繼續的背景下,使得美國的頁巖油商借新債還舊帳的困境日益突出,可能會加劇多家頁巖油巨頭蒙受巨大損失,分析機構甚至表示,美頁巖業全行業破產潮可能再度來襲。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一部分從沙特交換來,代價有多大?
    伊拉克夾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特、科威特、伊朗之間,像一個瓶口朝向東南的大肚瓶子。伊拉克的「瓶口」非常狹窄,被伊朗和科威特「擠兌」的只有60公里海岸線。更讓伊拉克鬱悶的是這60公里海岸線,還被科威特的布比延島擠得無法修建一座像樣的港口。和伊拉克的60公里海岸線相比,約旦更慘,海岸線只有約26公裡。約旦的海岸線在哪呢?在亞喀巴灣。亞喀巴灣又在哪呢?在紅海。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12公裡是從沙特換來的,代價是什麼?
    伊拉克夾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特、科威特、伊朗之間,像一個瓶口朝向東南的大肚瓶子。伊拉克的「瓶口」非常狹窄,被伊朗和科威特「擠兌」的只有60公里海岸線。更讓伊拉克鬱悶的是這60公里海岸線,還被科威特的布比延島擠得無法修建一座像樣的港口。和伊拉克的60公里海岸線相比,約旦更慘,海岸線只有約26公裡。約旦的海岸線在哪呢?在亞喀巴灣。
  •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帶回2公斤土?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帶回2公斤土?大家都知道,隨著嫦娥五號的升空,標誌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再一次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最讓人激動的是,嫦娥五號不僅要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而且還要從月球上面帶回2到4公斤的月球土壤回來,整體的任務難度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凝聚了我們國家所有航天人的心血,那麼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如此不惜一切代價
  •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世界第一為何卻沒有沙特那麼富得流油?
    有人不解,委內瑞拉與沙特都堪稱「黑金王國」,擁有巨大的石油儲量,為何委內瑞拉卻沒有沙特有錢?其實委內瑞拉的缺錢,還真與石油儲量關係不大。委內瑞拉是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二十年前探明的石油儲量已排名世界第五。2011年又以2965億桶的石油儲量,排名世界第一,比沙特的儲量多300億桶。
  • 沙特前言不對後語 IEA倒果為因?
    本來不想再談油市,但研究部招牌欄目「市評」大字標題,《油價頂住壞消息》,老畢心癢難熬,反正這是聖誕假前最後一擊,隨心而為,何壞之有?  我很同意欄主圍繞國際能源署(IEA)調低全球石油需求預測那一問:「令人費解的是,油價愈跌為何需求愈低?IEA莫非倒果為因?」
  • 遊擊隊令白宮顏面無存 不惜代價置美軍於死地
    然而,強大的,無所不能的美軍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但卻並沒有能夠清除塔利班勢力並陷入了長達19年的反恐戰爭,其間美國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還付出了各方參戰力量死亡10餘萬人的代價。沒有人懷疑小布希政府當初出兵阿富汗那一刻為9·11死難者復仇的動機,但如果僅僅只是復仇,那麼從塔利班被趕出喀布爾那天就已經可以結束了,甚至如果僅僅是復仇,戰爭根本就沒有必要持續19年。
  • 沙特拒絕中國!商務部:我們有很多
    摘要 全球原油市場供大於求,中國原油進口貨源穩定,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   ===本文導讀===  商務部回應沙特拒向中國供應更多石油:中國貨源穩定   沙特為何拒絕中國原油請求怕中國掌控國際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