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為何科學家們還要不惜代價去拿回來?

2021-01-07 慧眼看知識

隨著嫦娥五號平安到家,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嫦娥五號從月球上辛苦取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畢竟它是嫦娥五號唯一帶回來的「禮物」。

到此一遊總不能什麼都不帶回來,起碼也要把土裝起來做手信。只不過嫦娥五號這次是奉命將月壤從遙遠的月球帶回來,因為這是它的使命。

月球土壤和地球的土壤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會問用月壤種菜會不會比地球土壤要好吃些?

如果這樣想的話,恐怕你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吃到這些蔬菜,不是說月壤種植蔬菜花費的時間長,而是月球的土壤根本不能種菜。

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

眾所周知,植物只要種在適宜的土壤裡面就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然而月球上的土壤和地球不一樣,而這個不一樣決定了月壤沒有孕育生命的作用。

植物在土壤裡面能發育生長很大的程度在於它在土壤裡面吸取有機成分,而有機成分指的是土壤裡面含碳物質。

種菜除了需要有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水灌溉,需要適宜的溫度幫助成長,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土壤。我們平時施肥也是在土壤上面,為的是菜可以在土壤中吸取一定的營養。

不過,月球的土壤和地球的土壤不一樣,由於月球上沒有生命體,因而土壤裡面也缺乏微生物,菌落、動植物殘體等等的有機成分,而這些成分整整是植物需要的。

如果沒有這些條件的話,植物就不能生長,種菜成為了不可能,所以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

而且月球的土壤不比地球的土壤,科學家們對月球土壤研究並不是十分的了解,在月球的土壤裡還蘊含著什麼,蘊含的這些物質又會不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什麼印象呢?

這些都是未知之數,在還沒有完全確定之前,我們不要輕易地嘗試,更何況,這次從月球帶來的土壤只有2公斤,用於種菜實在是太浪費了,而且現階段根本不可能成功,倒不如將月壤用在合適的位置上面更好。

科學家不惜代價拿月壤回來

既然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為何科學家們還要不惜代價拿回來?有網友說不能種菜的月壤有什麼用呢?

難道這不是做無用功嗎?雖然月球的土壤是不能種菜,但是不能完全否定了月壤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土壤不一定非要種菜。

因為月壤有著比種菜更要有價值的事情,所以科學家們才要不惜代價拿回來。

這個代價還是蠻高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需要時間去準備,並且要經過多次的研究還有一絲不苟的數學運算,物理檢驗才能促成採樣之旅。

並且參與的人員都必須是頂尖的人物,選用的裝備材料也是經過特製加工的,務求全部都要完美,不能出現一絲缺漏。如此繁瑣複雜的工序,為何科學家們還是要堅持下來呢?

因為月壤的魔力實在太大了。有網友說土壤裡面有什麼?

月球的環境和地球不一樣,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下面有著穩定的生態系統,生物在大氣層的保護下能很好地生活,然而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的保護,也沒有生物在這裡生存。

雖然體積小,但是它卻是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沒有大氣層保護的月球裸露在宇宙中接受太陽風和小隕石的洗禮,上面的土壤自然和地球截然不同。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他們發現月球的土壤含有豐富的氦-3,其含量估計是地球的百萬倍到千萬倍級別。

聽到這裡似乎很厲害的樣子,更厲害的是這些豐富的氦-3雖然在月壤中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對於科學家而言,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現階段我們主要是通過石油、核能等等的手段製造能源,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總有被用完的一天,而核能雖然能提供充足的能源,但是如果它洩露起來,將可能製造更嚴重的輻射困擾。但是氦-3的發現,讓科學家看到了光明,這種物質在未來可成為新一代的清潔能源。

地球上是有氦-3這種物質,但是存量並不多,然而月壤上面卻富含氦-3,於是科學家不惜代價也要拿月壤回來。

土壤雖然普通,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想要拿回來一點,卻艱難重重,光是操控嫦娥五號對此發出指令要它採樣,就經過重重的艱難和數學的估算。

主要是對於這種物質的更深入研究,或許將來的某一天,人們的清潔能源就是源於月球的土壤。

為何不惜代價拿月壤

除此之外,月球的土壤對於研究月球的年齡,形成和構造具有深遠作用。月球於什麼時候形成,現在年紀有多大,是否從前曾經存在有生物等等的問題,科學家或許在月球土壤中能找到答案。

俗話說,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我們想要了解這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入手。

而知道月球的歷史對於研究太陽系中其他的星球同樣具有一定的作用。

有人可能會說,拿其他星球的土壤不是比月球的土壤更有價值嗎,為什麼科學家要不惜代價去拿月壤。

除了剛剛說的新能源以外,推算月球的歷史和年齡外,還有就是科學家們要弄懂月球上面究竟還有什麼是可以供我們使用的?

最初的人類登上太空,再登上月球,還要拿月球的土壤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虛榮?難道是為了純粹的探險?其實不是的,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想要研究人類除了現在的地球外,究竟能不能在別的星球居住,我們所處的地球生命不是無限的,等待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人類也將到了終結,如果趕在地球終結前,人類找到和地球一樣適宜居住的星球是不是就可以離開地球呢?

不惜代價去拿月球的土壤,也是想研究月球在過去是不是也曾經有過生物存在的痕跡,就算沒有,人類也可以在月球的土壤裡得到啟發,去研究別的星球。

其實月球和太陽系別的星球一樣,同樣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赤裸裸地接受太陽的輻射。而月球上的土壤就是長期接受太陽的洗禮開始發生變化,那麼從月球的土壤中我們也可以依照距離,公轉的速度等等去推算別的星球上的變化。

為何不惜代價?是為了讓以後的人類有更好的選擇。

我們現在對於月球的認識還是不太足夠,雖然說已經登上了月球很多次,但是想要徹底研究整個月球又是談何容易呢?

只有從月球上擁有的月壤插手。雖然月壤不能種菜,但是它卻能給科學家們帶來一定的數據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它。現在你們該知道為什麼科學家們要不惜代價拿月壤回來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來自種族的執念,月球土壤真的不能種菜!網友:無土栽培了解一下?
    換句話說,我們挖了點月球土壤網友5:帶回來的月壤不能種菜,留下的月壤說不定有的地方還是肥沃的黑土地呢網友6:給我把鍬,我再去月球另一邊看看網友7:網友2:到月球上種大棚蔬菜去!拿這個土面兒當基底,往裡加粘土,加磷酸鈣,加草木灰,加腐殖質,加雞糞蚯蚓枯葉,種大豆固氮,怎麼不能種菜?你給我兩公斤,保證給你整出菜來。
  • 月球土壤不能種菜,中國人天賦無處施展,月球基地食物來源怎麼辦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兩公斤重的月球土壤也被帶回來,未來將對月球土壤進行各種科學檢測和分析。我們中國人最關心的是月球土壤能不能種菜,然而這麼多年不管是美國還是前蘇聯對月球土壤的檢測分析發現月球土壤裡沒有任何有機物,也就是沒有含有碳的化合物或者碳氫化合物,對於植物來說有機物是其養分的重要來源,沒有有機物植物則不能正常生長發育,對於自帶種菜技能這種種族天賦的中國人來說,可謂大失所望。
  • 月球土壤研究報告?央視說不能種菜
    據《央視》消息和微博轉發訊息,針對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能種菜嗎?《央視》回復稱,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但央視也提到,儘管如此,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研究價值很高。據該報導,聽聞不能種菜的消息,網友因此紛紛留言,表示「不能種菜,那我不去(月球)住了」,或提議「這球不能咱就換個球,去火星上搞幾斤土回來研究研究」,造成熱烈討論。
  •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帶回2公斤土?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帶回2公斤土?大家都知道,隨著嫦娥五號的升空,標誌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再一次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最讓人激動的是,嫦娥五號不僅要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而且還要從月球上面帶回2到4公斤的月球土壤回來,整體的任務難度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凝聚了我們國家所有航天人的心血,那麼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如此不惜一切代價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月球上挖土是如何選址的?嫦娥五號回家帶回來珍貴的「月球土特產」,是繼美蘇採樣後40多年來,人類再次成功獲取的月球樣品,選取的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將為科學家了解月球的完整歷史做出貢獻。說到選址,裡面的講究還真不少。
  • 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凡是見到土壤或土地一類,不去嘗試種上點茄子、辣椒、大白菜,就感覺像虧了一樣。這已經是公認的深入到了基因裡的想法。
  • 美國收集了許多月球土壤,為何還向我國索要?日本科學家道出實情
    美國收集了許多月球土壤,為何還向我國索要?日本科學家道出實情眾所周知,前段時間,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行動,一直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關注。此次登月計劃是我國"探月工程"中的第六次任務,也是迄今為止難度最大的一項任務。
  • 月球土壤到底有什麼用?為何美國挖了700多斤,還要向中國討要?
    這不,咱的嫦娥五號還在「運貨」路上,世界各國就已經坐不住了,其中最有激動的就是美國,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率先發出推文,表示希望中國能友情「分享」一些月球科學數據給他們,要是再送點月球土壤,那就更好了。
  • 月球不能種菜,但火星有機會,中國踏過絕望,實力逼近美國
    有人說,這月壤不能種菜,所以廣大網友的種菜心願,只能指望未來的火星採樣了,畢竟火星隕石中曾被檢測出有機物,或能滿足人類種菜願望,不知道各位朋友怎麼看?相信大伙兒都知道,火星是一顆神秘的星球,曾被科學家們猜測可能存在生命,因此吸引了無數人眼球。
  • 月壤不能種菜,那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基因可咋整啊?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網友「恨鐵不成鋼」地調侃:這麼大個球連菜都種不了,千年的奔月執念,終究是錯付了。這次一同被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裡還有月壤。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 果然,中國科技的盡頭——種菜
    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
  • 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  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沙漠、極地、高原、海島等惡劣環境的種菜經驗是否適用於月壤?未來人類能否在地外天體完成種菜的願望?記者採訪專家解答上述問題。
  • 「種花家」如何實現月球種菜夢?專家給出建議!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日前已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安家落戶」。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 有人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日前已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安家落戶」。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 我們大費周章拿回來的月球土壤,為什麼美國1美金就能買走?
    我們大費周章拿回來的月球土壤,為什麼美國1美金就能買走?咱們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成就全世界都很矚目,尤其是最近嫦娥探月器已經開始了返回地球的計劃和旅程。它為我們攜帶了很多來自月球表面的採集樣本和寶貴的科考資料。但是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比較令人振奮的時期,美國卻跳出來發布了一則新聞,他們已經和四家不同的公司直接籤訂了收購最新月球土壤的合約。
  • 美國曾6次登月,為何還討要嫦娥五號挖回的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挖的土很搶手嫦娥五號月球之旅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從月球上挖取大約2公斤巖石和土壤,再通過自動返回程序送回地球。嫦娥五號還在路上呢,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就向我們提出請求,希望能獲得一份寶貴的月壤樣品,以便搭車開展月球科學的研究。
  • 中國嫦娥只帶回2kg月壤,美國50年前阿波羅計劃,為何能帶回382kg
    就在前不久,備受矚目的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並攜帶了2KG從月球採集回來的土壤。 很多網友們發揮中國人「哪兒都能種菜」的精神,很好奇的問到這月球土壤能不能種菜呢?答案是顯然不能,這土壤不含任何有機物質,想要種菜以現有的技術來說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去將其進行人工改造,因此月球土壤不適合種菜。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中國發射火箭的次數實在太多,這次卻真的不一樣——嫦娥五號是去月球「挖土」,然後再帶著土回來! 這件事,至今只有美國和蘇聯辦到過。月球土壤十分珍貴,並且研究價值巨大!▲0.5克,真的要用放大鏡看 就是這麼一小點,還要分成兩半
  • 月壤不含任何有機成分,不能種菜:但,別失望!
    她不僅完成了我國「探月」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個環節,還「蟾宮折桂」為我們帶來了月球的土特產「月壤」,作為這44年來最年輕的一份月壤,從嫦娥落地地球後,科學家們就開始對月壤進行了檢測,並與2020年12月17日給出了初步鑑定結果。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來源: 茹果想談壇 舉報   中國發射火箭的次數實在太多,這次卻真的不一樣——嫦娥五號是去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