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花家」如何實現月球種菜夢?專家給出建議!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日前已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安家落戶」。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
來自種族的執念,月球土壤真的不能種菜!網友:無土栽培了解一下?
換句話說,我們挖了點月球土壤能種菜嗎?」這個問題有了答案——真不能種菜>網友3:不愧是農業大國,幹啥都想著能不能種菜網友4:我就想種菜,其他啥也別談拿這個土面兒當基底,往裡加粘土,加磷酸鈣,加草木灰,加腐殖質,加雞糞蚯蚓枯葉,種大豆固氮,怎麼不能種菜?你給我兩公斤,保證給你整出菜來。
-
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 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沙漠、極地、高原、海島等惡劣環境的種菜經驗是否適用於月壤?未來人類能否在地外天體完成種菜的願望?記者採訪專家解答上述問題。
-
有人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日前已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安家落戶」。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
月球的土壤不能種菜,為何科學家們還要不惜代價去拿回來?
隨著嫦娥五號平安到家,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嫦娥五號從月球上辛苦取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畢竟它是嫦娥五號唯一帶回來的「禮物」。到此一遊總不能什麼都不帶回來,起碼也要把土裝起來做手信。只不過嫦娥五號這次是奉命將月壤從遙遠的月球帶回來,因為這是它的使命。月球土壤和地球的土壤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會問用月壤種菜會不會比地球土壤要好吃些?
-
全世界都關注中國登月計劃,但網友只關注月球能否種菜
前不久,嫦娥五號帶回來了1721克月壤,專家們檢測後宣布:月壤中不含有機成分,不能種菜!消息傳出,網友們一片譁然,紛紛表示失望到心冷,這不能種菜的月球,要來有何用?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國的下一步載人登月計劃,但全中國都在關注月球能不能種菜,這的確是作為神農氏後人的執念。
-
月球土壤研究報告?央視說不能種菜
據《央視》消息和微博轉發訊息,針對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能種菜嗎?《央視》回復稱,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但央視也提到,儘管如此,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研究價值很高。據該報導,聽聞不能種菜的消息,網友因此紛紛留言,表示「不能種菜,那我不去(月球)住了」,或提議「這球不能咱就換個球,去火星上搞幾斤土回來研究研究」,造成熱烈討論。
-
在種菜這件事上,中國人的天賦可能「無人能比」!
前段時間,「月球土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不能種菜」的新聞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有網友大呼失望,表示「可惜了那麼大塊地」,也有人笑稱
-
月球不能種菜,但火星有機會,中國踏過絕望,實力逼近美國
有人說,這月壤不能種菜,所以廣大網友的種菜心願,只能指望未來的火星採樣了,畢竟火星隕石中曾被檢測出有機物,或能滿足人類種菜願望,不知道各位朋友怎麼看?相信大伙兒都知道,火星是一顆神秘的星球,曾被科學家們猜測可能存在生命,因此吸引了無數人眼球。
-
聲音 | 月壤上不能種菜?那怎麼行,我們的目標可是把菜種遍星辰大海!
昨天,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時隔44年為人類再次帶回了來自月球的珍貴土壤。這2公斤的月壤引起了全世界人的關注,紛紛探討這批「土特產」未來將有何用。說起「種菜」那真可謂是中國人的種族天賦,在月亮上種菜也一直是我們的願望。幾千年前,中國人就幻想月亮上有一株美麗的桂花樹,樹下還有一隻搗藥的玉兔,沒有它們千百年來的古人悄立良夜,仰望那一輪明月時該缺少多少樂趣啊?
-
中國在月球上種菜有幫手了
英國《星期日郵報》10月18日文章,原題:如今我們正幫助中國在月球上種菜!英國科學家團隊計劃將溫室送到月球表面 一個英國科學家團隊已經籤約加入中國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在月球上生產食物。他們的目標是將溫室送到月球表面,希望種出小麥、甘薯、胡蘿蔔、洋蔥、羅勒葉和大蒜等,最終為月球上的太空人提供食物。首個溫室可能將作為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的一部分,在2023年或2024年被送往太空。對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來說,這項研究非常有價值。
-
月壤不能種菜,那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基因可咋整啊?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網友「恨鐵不成鋼」地調侃:這麼大個球連菜都種不了,千年的奔月執念,終究是錯付了。這次一同被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裡還有月壤。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
為啥大國爭先研究月球土壤?除了能源還有月球基地建設
月球上氦-3的含量大約在500萬噸,而100噸氦-3就可以支撐地球一年所有電力消耗。人們是要把這些能源運回地球嗎?不,未來人類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一方面在月球上搞科研,另一方面將月球作為太空中轉站和補給站,前往火星或者更遙遠的星球,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供應,因此開採月球能源是基地建設的先決條件。2.
-
中國的種族天賦,探月取土竟是為種菜,維和部隊南極科考種遍世界
要知道人類上一次從月球帶土回鄉還是44年之前,這個飽含大國科技屬於全人類級別的項目,古老的華夏文明拿到它的第一反應是,別整那些虛頭巴腦的,就告訴我它能不能種菜。這樣可愛幽默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特有的種族天賦,貴賤不能讓地空著人閒著,總想著得種點啥,當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去探月的時候,只有中國人自己知道咱是去開荒的。
-
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於是一想到嫦娥5號已經從38萬公裡外取回來了4斤的「高端土壤」,要求馬上用來種菜的呼聲就高漲起來了。不過有專業回覆說,月壤因為太乾燥而且幾乎沒有有機質,是不能用來種菜的。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完全壓倒要求去種菜的強烈呼聲。當然這也有明顯是開玩笑的成分。誰都知道這2公斤月壤的珍貴,要用來做深入的研究。
-
果然,中國科技的盡頭——種菜
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
-
我國要在月球上種菜,許多網友卻不是很開心
有消息稱,我國要在月球上種菜了。環球時報10月19日報導,我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的組件中,將包括一個溫室。根據我國的太空計劃,在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將溫室送到月球表面後,我國將會利用這個溫室來嘗試種出小麥、甘薯、胡蘿蔔、洋蔥、羅勒葉和大蒜等蔬菜,最終實現為月球上的太空人提供食物。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不管是建設近月軌道空間站還是載人登月,其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建立基地。也就是說,這370天,志願者所需要的氧氣、食物和水都是「月宮一號」內置的循環系統再生製造的。這顯示中國為建設月球基地,正在做著充分的技術儲備工作。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中國月球基地循環系統已經準備好了,美國卻失敗了 不管是建設近月軌道空間站還是載人登月,其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建立基地。 中美兩國都在地球建立了模擬月球環境的生態循環系統,中國建設的系統命名為「月宮一號」。 2018年5月,「月宮一號」在封閉測試中,志願者在其營造的生態循環系統中生活了370天。也就是說,這370天,志願者所需要的氧氣、食物和水都是「月宮一號」內置的循環系統再生製造的。 這顯示中國為建設月球基地,正在做著充分的技術儲備工作。
-
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 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
導語:各國對月球的探索從未間斷過,其中,我國近期發射了嫦娥五號,為的就是去月球挖土回來。對月球土壤的研究,將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那麼,到底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具體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