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電影特效簡史(3):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2020-12-04 電影大盤機

隨著一個名叫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幾張簡單手稿的逐漸成形,「星球大戰」隨即打響,這也打響了電影特效全面革新的宏大戰役。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短短的二十年裡,電影特效因全新的創作思路以及技術(當然包括計算機成像技術)的全面革新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豐富了人們對奇幻電影的需求,更讓電影本身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先前不能做到的拍攝完全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特效手段來完美。

《星球大戰1》1999
代表作品:《超人》、《奪寶奇兵》、《異形》、《第三類接觸》、《銀翼殺手》

代表作品:<星球大戰>系列、<超人>、<奪寶奇兵>系列、<異形>、<第三類接觸>、<銀翼殺手>等。

請欣賞《星球大戰》片段

通過上面的片段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特效技術,已經令人嘆為觀止,然而,計算機特效的發展之路才剛剛開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CG技術的成熟,特效技術的魅力將在新世紀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見證百年電影特效
    與生共長的電影&特效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製作的圖像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的製作中。其視覺效果的魅力有時已經大大超過了電影故事的本身。「電影的另一特性便是作為一種視覺傳媒而存在的。」
  • 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1946年、小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存儲器件代替磁芯存儲器,採用流水線、多道程序和並行處理技術;軟體逐漸完善,分時作業系統、會話式語言等多種高級語言、提出模塊化與結構化程序設計。
  • 《猩球崛起3》特效逆天,聽說電影裡竟然沒有一隻真猩猩?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最近,電影《猩球崛起3》上映,小夥伴們是不是到電影院一飽眼福了?聽說該電影此前在北美上映時,就獲得了一邊倒的好評,爛番茄新鮮指數93%,很多觀眾甚至稱讚這部電影「完美地結合了藝術和爆米花」,你有沒有被裡面逼真的猩猩震撼到?
  • 重溫史詩級經典科幻巨作,見證這場由AI推動的3D電影特效技術革命
    現今特效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影動畫中,工業光魔、Weta 等世界頂級視覺特效公司及大型影視製作團隊,都已嘗試使用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CGI)輔助製作一些高呈現難度的數字特效。CGI 讓影視特效創作得到技術保障,讓有視野與高度的藝術創作可以盡情發揮,也讓各類本身具有新穎主題和宏大世界觀的影視作品或遊戲的美學屬性得到更大程度的表達與傳遞。
  • 電影發展的下一個十年,關鍵詞還會是「技術」嗎?
    皮克斯是先發展技術,再開始做電影而更早追溯到1968年時,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安德魯·薩裡斯提出了關於電影導演的「3層同心圓理論」,其中,技術與個人風格和內核並重感謝計算機的誕生,讓剪輯可以變得簡潔方便,甚至讓剪輯成為一門「藝術」。我們現在常說的「蒙太奇」就是俄語裡的剪輯,而蒙太奇類的跳剪、頻閃等都是在計算機剪輯下誕生的產物,它甚至改變了電影敘事。 總的來說,我們現在說的電影工業四大基礎:攝影、聲音、美術、剪輯,其實都經歷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技術發展過程,沒有這些技術發展,它們在「電影」這門藝術裡的地位可能就會有所不同,甚至「電影」都不會是如今的形態。
  • 拒絕五毛錢特效,帶你揭開電影特效內幕
    「製作這些在電影中僅出現1秒鐘的特效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他還是最早使用多重曝光、低速攝影、淡入淡出以及手工著色的電影製作人之一,開啟了視覺特效的先河。1898年,喬治·梅裡愛在其導演的默片《多頭人》中,運用其發明的「遮罩」("matte")技術,將頭多次摘下放在了桌面上。
  • 原來好萊塢電影的特效製作流程是這樣的!
    look資源網分享電影特效在電影工業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電影工業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新突破。電影特效集合了計算機、美術、動畫、燈光、設計師、程序、機械、繪畫等各個領域,是技術和藝術的集大成者。因為有了電影特效,現在的電影才能呈現出更多的視覺效果和表現力。
  • RPA百年發展簡史:RPA的史前背景、發展歷程與四階進化
    從1913年開始,一直到2003年,90年時間裡自動化技術歷經多次更迭。從機械化、到自動化、再到信息自動化,當計算機應用於生產製造之後,信息與自動化的結合徹底引發了信息革命。信息技術與自動化技術不斷融合,奠定了企業經營流程自動化技術高速發展的基礎。
  • 《猩球崛起3》特效揭秘 電影特效無法取代人的表演
    電影《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即將在中國公映,日前,全球頂級特效公司「維塔工作室」的視效總監Anders Langlands亮相北京,與包括陸川、路陽、楊慶、韓延等多名青年導演一起,以這部電影中的電腦特效製作經過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大師班」對話活動。
  • 電影《猩球崛起3》的特效到底有多麼驚人?
    《猩球崛起3》的上映為這個系列畫上了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起碼沒有爛尾。但也像很多三部曲一樣,這場「終極之戰」並沒給人驚豔的感覺。如果人們開始著眼於電影的「特效」,其實劇情「沒有滿足人們期待」的表現之一。
  • 【知識科普】電影特效的鼻祖 Matte Painting 有什麼神奇之處?
    Matte Painting(MP)顧名思義是常見的數字特效技術,是指用一些繪畫手段以及貼圖做法去實現一些影片難以拍攝的景觀。
  • 計算機程式語言的發展簡史,人工智慧與雲計算程式語言!
    學習一兩門計算機程式語言也如當初學習英文一樣的火熱,隨著人工智慧AI和雲計算的不斷發展,Python語言和Scala語言已經成為這兩個領域裡面最為火熱的程式語言了,可以預知未來學習計算機程式語言的人也一樣會如同學習英文一樣的成為一種新常態,並且成為一種穩定的常態。以下筆者將以自己的學習認知,簡單的闡述一下計算機程式語言的發展。
  • 「技術控」導演回歸 重溫徐克電影特效變遷之路
    事實上,從1983年的《新蜀山劍俠》開始,不斷革新電影技術,為華語電影締造全新的特效風貌,已成為老爺的創作習慣之一,而對觀眾而言,從《新》到《龍》的近三十年曆程,也早已對老爺的特效招牌信心十足,由此可見,《龍門飛甲》的問世,將成為老爺技術史上的另一個裡程碑。在此,不妨先行重溫老爺的「技術史」,並隨他走過1/4世紀的電影特效變遷之路。
  • 霍金將主演高科技電影 闡釋宇宙起源理論
    十幾年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因一本《時間簡史》而轟動全球,而他本人也成為一個科學神話。然而,書中複雜艱深的宇宙學說並不是每個讀者都能了解的。這一次,霍金決定換個媒介來普及他的理論,那就是高科技電影。霍金在片中將扮演他本人,一些已故的科學家大師們也將通過電腦特技「復活」。
  • 中國首部VR特效劇情電影 《工廠大門》亮相上影節
    1895年3月22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電影《工廠大門》公開放映,這一天後來被定義為電影的誕生日。派華視覺創作的VR特效劇情電影,也以《工廠大門》命名,就是希望派華視覺創作的VR作品能夠把電影元素和藝術感染力跟VR技術完美結合起來。
  • 國產特效片距離《猩球崛起》有多遠?
    《猩球崛起》成為爆款 故事和特效缺一不可《猩球崛起》系列為什麼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文創資訊認為,這個電影系列做到了故事和技術的完美結合。在故事方面,《猩球崛起》系列遠超出了商業大片的框架,為科幻片注入了深刻的內涵,展露出了書寫人類簡史的野心。
  • 特效與劇情兼顧,《猩球崛起》打破了續集魔咒
    頗具思想深度的主題,讓《猩球崛起》在一眾好萊塢爆米花電影中脫穎而出,贏得了不俗的口碑。特效和動作捕捉技術的飛躍式突破,則讓電影表達更加真實生動。說起來可能會讓觀眾感到驚訝,電影中的猩猩沒有一隻是真實的,動作捕捉技術完美地助力了這部電影。
  • 授予電影與遊戲CG特效背後的兩位科學家
    對於蓬勃發展的視頻遊戲行業,以及新興的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領域,3D 計算機成像技術也至關重要。Catmull 和 Hanrahan 作出了開創性的技術貢獻,他們的工作至今仍然是 CG 成像開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他們對圖形處理單元(GPU)編程的見解不僅影響了計算機圖形學,還影響了數據中心管理和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
  • 中國電影的百年發展
    今天,深愛榜全媒體通過梳理中國電影百餘年發展脈絡,盤點中國電影史重要節點和關鍵人物,力求在回溯中尋找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希望我們的梳理,讓更多愛好電影或者電影從業人員可以有更多的收穫。《定軍山》書寫中國戲曲和電影的百年傳奇1、電影誕生與傳入中國: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等幾部自製影片,這次放映活動正式向世界打開了電影這一新的藝術形式的大門,標誌著電影的誕生。
  • 「猩球」系列電影的特效發展史
    從1968年到2018年,從最初的《人猿星球》到去年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猩球」系列電影已經走過了50個年頭,憑藉栩栩如生的人猿角色和震撼人心的特效吸引了一大批鐵桿擁躉,其中由二十世紀福斯打造的全新三部曲上映以後更是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