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歲的小孩,
即使走路不像剛學步時踉踉蹌蹌,
但也總是各種花式摔倒,
分分鐘摔到讓爹媽懷疑人生。
要是遇上著急的事兒,
突然跑起來,
那絕對免不了一摔……
可是,
如果跑的時候
手上拿著尖銳或易碎的東西,
那就真的太危險了!
武漢3歲男童吃飯時連人帶碗摔倒,
肚子被瓷碗碎片劃開,
小腸脫出腹腔外近60釐米長
西西(化名)今年3歲,家住新洲陽邏。5月15日晚7點,原本和媽媽坐在桌上吃晚飯,聽見門響,知道是上初中的哥哥放學回家了,西西便端著碗跑下桌去門口迎接,不料,意外發生了。
一個踉蹌,連人帶碗摔倒,瓷碗「啪」的一聲摔在地上,西西整個小身體前傾也摔倒在地,腹部恰好摔在瓷碗碎片上,孩子大哭一聲。
由於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媽媽蔡女士根本來不及託住孩子。她趕緊扶起兒子,只見他的肚子上出現一道血口子,還有一團東西從肚子裡流了出來。
蔡女士當場嚇得不知所措,隨後緊急撥打120急救電話,將西西送至武漢兒童醫院。當日下午8時40分,西西被急救車送至該院急診科後,隨即被送進了手術室。
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一病區主治醫師汪昕介紹,患兒腹部左下方有一條橫向傷口,長約5釐米,脫出腹腔外的是小腸,有近60釐米長,小腸上還有一段長約1釐米的破口。
平常都是用不鏽鋼碗吃飯,
最近才用瓷碗,誰知意外就發生了
蔡女士表示,平常西西都是用不鏽鋼碗吃飯,但是最近喜歡跟著哥哥有樣學樣,也開始用瓷碗吃飯。當時並沒有阻止,沒想到這種意外竟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所幸,腸液和大便通過小腸的破口排出,沒有流進腹腔造成更大的感染,醫生經腹腔仔細探查,沒有發現瓷碗碎片,也未發現傷到其他重要臟器。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急手術,目前男童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小孩吃飯時,
發生的意外很多
2016年11月3日晚,2歲的希希含著筷子在客廳跑來跑去,奶奶追著他餵飯。
聽到奶奶說「希希,奶奶要追上了哦」,希希趕緊加快步伐,結果「當」的一聲,希希面朝下摔在了地上,筷子活生生插進希希嘴裡!
筷子插入體內約12cm,擠壓周邊組織導致枕動脈移位,且筷子離頸動脈鞘很近,僅為2mm,好在筷子沒有直接刺傷頸動脈。
▲醫院提供的希希CT圖
▲醫院提供的希希CT圖
(新聞來源:華龍網)
今年2月2日晚6點,凱凱和家人在家中吃餃子,手拿筷子的他在桌邊玩耍,家人一沒留意,凱凱摔了一跤,隨即痛哭。
這一跤雖摔得不重,但扶起孩子來,家長嚇了一大跳:凱凱手中的筷子從口中斜向上方插進。家人試著活動一下筷子,但是筷子卻牢牢地「釘」在孩子上顎。見勢不妙,家長趕緊將凱凱送到平度當地醫院救治。
正加班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鼻顱底外科姜彥主任接到急診科電話,隨即與口腔科、眼科、影像科等科室專家為凱凱會診。
顱底CT和鼻竇CT顯示,筷子穿破凱凱口腔上顎、鼻竇直達顱底,情況危險。
檢查、會診結束,2月3日凌晨2點辦理住院,凌晨3點醫生開始著手準備為凱凱手術,好在手術很成功。
測量後發現,筷子插入凱凱口腔到顱腦的長度有近6釐米,還發生了折斷。
「從去年2月到現在,我們科室接診了3個筷子插入口腔、鼻腔的患者,包括兩個孩子一個成人,其中有一人還是插入了兩根筷子。」姜彥回憶。
(新聞來源:半島都市報、青島新聞網)
醫生提醒
意外傷害多發,汪昕醫生建議廣大家長一定要看護好孩子:
>>>吃飯時要立好規矩,不能隨便亂跑。
>>>不能把筷子、勺子、叉子等餐具以及刀具給孩子做玩具,尤其當孩子走路、玩鬧時,切記不要手持尖銳物體。
>>>在選擇餐具上,儘量不要給孩子使用瓷碗、玻璃碗、不鏽鋼碗等易碎易燙傷的餐具吃飯,最好是選擇底部帶有吸盤的塑料碗筷,吸在桌上,不能移動,防止割傷、燙傷。
>>>5歲以內兒童的牙齒發育、咀嚼能力都不健全,家裡儘量不要放置堅果類(花生、瓜子、腰果)等食物。或者孩子在進食時一定注意不要追打嬉笑玩鬧,不能口內含著食物或者玩具等玩耍。
>>>一旦發生異物插入的意外,家長千萬要鎮定,不能擅自拔出異物,保持異物不活動,防止發生二次傷害,然後儘快前往醫院。
來源:楚天都市報綜合
記者:陳媛 通訊員 薛源
編輯:肖苔
孩子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轉發提醒!
希望這種意外永不發生!
快看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
來曬曬當年過六一的那些故事吧!
50後的六一,是參加優秀少先隊員表彰大會,合唱《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
70後的六一,是參加學校聯歡,然後放半天假,一群小屁孩聚在一起跳房子、滾鐵環;
90後的六一,是全家出動,吃大餐買禮物來齊慶賀;
10後的六一,除了拿到手軟的禮物,是穿著小禮服小禮群參加幼兒園的畢業典禮,走紅地毯……
本報策劃報導《那些年我們過的六一兒童節》,現誠邀您曬出自己的照片,講出自己的故事,再過一次不一樣的兒童節。
請發送照片和聯繫方式至:
一起來這裡回憶你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