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歲男童尿片出現10幾釐米長的白蟲,爸媽驚慌地跑去醫院……)
養大一個孩子
真是「危險」無處不在
這是在一名深圳孩童的尿不溼中發現的
我想你已經猜到了
這就是「蛔蟲」
雖然現在小孩衛生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寄生蟲這種東西還是無處不在。小孩好動好攀爬,寄生蟲容易棲居在孩子的身體裡。粑粑麻麻切勿大意!這不,就有孩子中招了!
兩歲男孩拉出10幾釐米的蛔蟲
前幾天,一位兩歲小男孩的媽媽來到深圳市兒童醫院,就帶著這條在尿不溼中發現的10幾釐米的白色蟲子,驚慌之餘來醫院辨別。
經鑑定,這條蛔蟲是男孩拉的......蛔蟲成蟲,臨床確診為蛔蟲症。
知道家長們最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南都君特意整理了孩子易感染的6種寄生蟲
快看看 咋防治
1/ 蛔蟲
長不大跟它有關
蛔蟲主要寄生在腸道,蛔蟲症會導致小朋友營養不良、超敏反應和腸道功能障礙。
蛔蟲是怎麼惹上身的?
主要是人因誤食含感染期蛔蟲卵的食物或水而感染,而且蛔蟲症是會通過人與人之間傳染的。
如何預防?
一定要加強糞便和水源管理,注意飲食衛生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防止蛔蟲的傳播。
總之就是要注意衛生,衛生,衛生!
寶塔糖——驅蛔蟲藥,小時候一直以為是糖豆,天天喊著要吃(完蛋,暴露年齡)
2/ 藍氏賈第鞭毛蟲
腸胃各種不爽
近日,有一近兩歲男孩因急性腹瀉來兒童醫院就診。檢驗科工作人員在糞便檢查時發現大量藍氏賈第鞭毛蟲(簡稱:賈第蟲)滋養體和包囊,臨床確診為賈第蟲病,經住院及時治療,患兒康復。
賈第蟲主要寄生在小腸,會引起腹瀉和消化不良。
它也是通過受其汙染的實物和水源進入到寶寶身體的。
顯微鏡下的賈第蟲滋養體與包囊
如何預防?
它跟蛔蟲一樣會傳染,預防的方法跟蛔蟲一樣,就是要講究個人衛生。
3/ 蟯蟲
不停撓屁股就是徵兆
寶寶晚上睡不著,不停撓屁股,可能是感染蟯蟲了。兒童醫院日前有一三歲寶寶因晚上屁屁癢,睡不著覺來就診。接診醫生在其屁股周圍見白色線頭樣東西疑似蟯蟲,經檢驗科鑑定確為蟯蟲。
顯微鏡下的蟯蟲
顯微鏡下的蟯蟲蟲卵
蟯蟲都有哪些特點?
蟯蟲主要寄生在人體回盲部,晚上會爬出肛門產卵,導致患兒肛周瘙癢而無法入睡。由於該蟲具有蟲卵發育和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可通過自身肛門-手-口直接感染,也可通過誤食含有蟲卵的食物或水而感染,甚至吸入空氣中飄揚的蟲卵而感染,造成自身重複感染和人際間傳播,呈全球性分布。
如何預防?
預防主要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為主,包括糾正兒童吸吮手指的習慣、勤剪指甲、飯前便後洗手、不穿開襠褲睡覺、定期燙洗被褥等。
4/ 鉤蟲卵
讓baby咳咳咳咳咳
有一位九歲多小孩去年底無明顯誘因開始咳嗽,無痰,而且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總數和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升高,後來就對小孩的糞便進行寄生蟲的排查。結果發現在小孩的糞便裡有鉤蟲卵(數量極少,極易漏檢)。
鉤蟲成蟲寄生於小腸,雌雄蟲交配產卵,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溫暖潮溼環境中發育成感染期幼蟲。
若與人體皮膚接觸,會主動鑽入人體,進入血管或淋巴管,隨血流經右心至肺,穿過肺微血管進入肺泡,然後沿支氣管移行至咽,再隨吞咽到達小腸定居。
顯微鏡下的鉤蟲卵
鉤蟲感染常引起以下症狀
① 幼蟲引起鉤幼性皮炎和呼吸道症狀:
在侵入的相應皮膚出現充血斑點或丘疹,有奇癢;
幼蟲移行至肺時,可出現咳嗽、血痰及哮喘。
② 成蟲可引起消化道症狀和貧血,主要是慢性失血和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如何預防?
驅蟲治療、糞便管理和個人防護等措施。
5/ 人腸毛滴蟲
主要經蒼蠅傳染
人腸毛滴蟲主要寄生在盲腸和結腸,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常無症狀,而兒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常引起腹瀉。
人體主要通過吞食滋養體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也可經蠅類機械性傳播。
如何預防?
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便便,還有飲用水。
最重要的是要消滅蒼蠅!蒼蠅最喜歡去纏便便了。
6/ 人芽囊原蟲拉便便拉到貧血
人芽囊原蟲主要寄生回盲部,一般認為該蟲致病性較弱,對人體是否致病關鍵取決於感染蟲體的數量和機體的抵抗力。
該蟲可破壞宿主腸黏膜,引起腹痛、腹瀉、大便次數增多、水樣便或大便不成形,還有脹氣、畏寒、乏力、發熱等症狀。
人體主要通過吞食寄生蟲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人芽囊原蟲,人與動物的密切接觸可能是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蜚蠊和蒼蠅也可能是重要的傳播媒介,人群普遍對人芽囊原蟲普遍易感,呈全球分布。
顯微鏡下的人芽囊原蟲
如何預防?
加強糞便和水源管理,消滅蒼蠅,注意飲食衛生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如果孩子確診感染寄生蟲
家長切莫慌張
只要及時對症治療
是可以很快康復的
夏天來了,各種蚊蠅滋生,病菌活躍,家長們趕快收好這份小錦囊,講究衛生才是王道!不要因為疏忽,讓孩子受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