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城市綠化中的奢靡之風:貧困縣斥資200多萬種銀杏

2021-01-08 人民日報

揚州史可法路楊柳換法桐,煙臺觀海路銀杏換白蠟,深圳羅湖區解放路砍伐遷移榕樹……眼下正是植樹季,一些城市出於消除安全隱患、提升道路品質等方面考慮,對行道樹等綠化樹木進行了更換。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綠化在選擇樹種時務必因地制宜、著眼長遠。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仍有一些地方在城市綠化中存在貪大求洋、盲目跟風、「高價買綠」等奢靡之風和形式主義跡象,應當引起重視。

「貪大求洋」「大樹進城」等現象仍未禁絕

在一些城市,「貪大求洋」「大樹進城」等現象仍未禁絕。一位從業近30年的園林工程師坦言,當前仍有一些地方不顧自身財力,一味鋪攤子、求效果,把城市綠化項目搞得很豪華,突出表現就是「大樹進城」:「一味求大求粗,想著『一夜成林』『一夜成景』,馬上出效果,但大樹移植過來存活率並不高,造價卻非常高。」

據他介紹,華東某地級市市政廣場的綠化便較為「誇張」,不少胸徑三四十釐米的大樹立在廣場上,「從谷歌地圖上都看得到」。更誇張的是,中部地區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斥巨資修建廣場,僅6株雙人合抱的銀杏樹就花費200多萬元。

「除了求大求粗,還有盲目跟風,別的地方種什麼就跟著種什麼,而且品種單一,容易導致病蟲害大規模爆發。」園林專家舉例說,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紅葉石楠等灌木,就被大規模引進到西部高原城市,但植物適應性並不好。

湖北省隨州市原風景園林管理局技術科科長張恆告訴記者,一些開發商將適合南方地區栽植的南洋杉、橡皮榕、龜背竹,引種到隨州的小區當綠化植被,結果冬天未過已全部死亡,堪稱「未富先奢」的鋪張式綠化。

更有甚者,為迎接檢查搞突擊綠化、重複綠化。據相關人士透露,2015年以來,華東地區一條公路沿線大搞「綠化形象工程」,先後修整4次,投入1000多萬元。每次建好、迎接完驗收考核評選後,就要破土施工,或埋設供電、汙水、自來水管道,或重新綠化種樹,沒有長期規劃,只有重複建設,不僅加重基層工作負擔,也嚴重浪費財政資源。

「總體而言,城市綠化目前更加注重實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副院長陳世品說,一是重植樹、輕管護,有些城市因為趕工程臨時調集樹苗,工程結束後沒有及時移交給管護部門,導致樹苗死亡率高;二是鄉土樹種利用少,過於注重視覺效果強烈的外來植物,缺少適應性評估;三是城市建設中古樹缺少有效保護,有的即使採取了保護措施,實施過程中也打了折扣,使保護流於形式。

破壞生態環境,影響文化傳承

城市綠化中的形式主義危害不可小覷。除「南橘北枳」、存活率低下以及重複建設、浪費資金資源外,以「大樹進城」為代表的大樹移植還對城鄉生態環境、文化傳承等帶來嚴重影響。

據介紹,「大樹」泛指胸徑20釐米以上的落葉喬木、胸徑15釐米以上(或高度在6米以上)的常綠喬木、冠幅在3米以上(或高度4米以上)的灌木,或者樹齡超過一定年份的「古樹」和「古樁盆景」,以及一些名貴大樹。而「大樹進城」通常指從城市的邊緣地區、遠離城市的鄉野農村或森林裡,採挖一定規格大樹栽植到城市的行為。

記者注意到,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2017年編著的《園林綠化科學發展指南》中,移植大樹、古樹被認為既勞民傷財更破壞生態:「為提高存活率,工程技術人員不得不對移栽的大樹、古樹實施大手術(重修剪)……還會因為挖大樹坑、帶大土球以及開闢專門的運輸通道等措施而嚴重破壞原生地的植被群落,導致水土流失、生態破壞。」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龍嶽林曾專門對華中地區「大樹進城」的影響進行評價研究。據他介紹,盲目移植大樹一方面破壞了樹木原生環境和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原生地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性質改變、調節小氣候功能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危害,削弱鄉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另一方面,移植到城市中的大樹與栽植正常的苗木相比,長勢更弱,吸碳放氧等生態功能明顯降低。

「不僅如此,鄉土樹種由於土生土長,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對病蟲害有一定的免疫作用,而城市移植的大樹來自全國各地,容易帶來新的病蟲害風險。」龍嶽林說,大樹被運到異地,對周圍環境系統的免疫力減弱,沉睡在樹幹當中的蟲卵、病菌會迅速爆發,造成生物風險。

更為「簡單粗暴」的影響則是:一段時間內,由於城市綠化大量採用大樹移植,不少地方出現亂採亂挖樹木、毀林毀地的嚴重情況。

此外,大樹移植還對樹源地文化傳承帶來影響。《園林綠化科學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古樹名木和大樹是城市生態環境、風貌特徵、歷史印記、文化傳承與民眾情感的重要載體,尤其是古樹具有「活文物、活化石」的珍貴价值,應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予以重點保護。

「樹木與當地的地域歷史文化有著深深的關聯,當生長於鄉村或山林的大樹被移走後,撕裂了樹源地村莊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具有本土氣息的文明標誌,不利於文化傳承。」龍嶽林告訴記者。

唯上是從、監督缺位是癥結所在

形式主義往往與官僚主義交織。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一些地方在城市綠化中存在「唯上是從」思想,過於看重領導意見甚至揣測領導喜好,從而影響樹種選擇。

一些地方園林部門負責人透露,有的時候,地方領導在會議上對城市綠化提要求,會講到其他城市綠化景觀效果好,「要向他們學習」,等等。其他人聽到後,就會揣測是不是領導喜歡那個城市所栽樹種,相關內容還被寫入會議紀要。這樣一來,那個城市的樹種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本地綠化的重要選項。即便領導去工地視察,隨口一說「這個地方種棵柳樹不錯」,有關部門在實際操作中也會認真考慮「領導意見」。

也有專家告訴記者,城市綠化工作涉及規劃、城建、財政、環保、園林、林業等多個部門,很難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決策過程中,專業力量、監督力量參與較少,往往是有關方面「一家獨大」,相應的工程管理和監督機制尚不健全,這就導致有的地方「怎麼炫怎麼來,可以種10釐米粗的偏種20釐米」。

監督缺位在助長形式主義問題的同時,也為腐敗滋生提供了便利。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林業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福榮為例,這位博士後副局長、正高級園林工程師長期以他人名義承包、租賃土地,經營多個苗圃,掛靠多家園林綠化企業承包綠化工程,以「綠色」之名謀「黑色」腐敗。

據辦案人員介紹,李福榮通過借用和掛靠多家有資質的園林綠化公司,以密切關係人的名義在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和烏蘭察布市等地,共承攬園林綠化項目18個,工程造價1.8億餘元,以實際控制人的身份參與經營綠化工程,攫取高額利益5000餘萬元。同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和影響,在項目信息獲得、施工企業推薦、招標投標環節、工程項目驗收、專項資金撥付方面為他人提供便利和幫助。

適地適樹,讓城市綠化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針對城市綠化中存在的形式主義等問題,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應堅持生態優先,實現從追求綠化的數量、規模到追求綠化的質量、效益上轉變,切實轉變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模式;堅持從實際出發,結合地方特色,綜合考慮綠化的經濟性、適宜性、可靠性,而不是照搬照抄、簡單複製外地經驗。

「城市綠化是城市環境的一部分,綠化設施必須與當地環境相協調,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孫向陽表示,個別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迷戀名貴樹種「高價買綠」,正是因為沒有尊重自然規律,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作出了錯誤決策。

孫向陽認為,城市綠化應儘量選擇鄉土樹種,因為鄉土樹種是千萬年來自然選擇的結果,更能適應當地環境;應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充分了解種植地的土壤特性和局部小氣候,以便安排適應品種;除特殊工程外,應儘量安排幼齡苗木,因為處於幼齡的苗木適應性相對較強,可以很早地適應城市環境,利於後期的生長發育。

陳世品同樣認為,城市種樹要講究科學規律,要大力加強城市綠化人員培訓,提高業務水平;保障綠化規範的有效實施,不搞形式主義,讓技術規程在執行過程中得到有效落實;加強樹木的適應性評估,尊重和正確對待每個樹種的生長特性需要。

近年來,有關部門也在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例如,針對大樹移植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修訂出臺《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準》,明確提出禁止大規模移植胸徑20釐米以上的落葉喬木、胸徑在15釐米以上的常綠喬木以及高度超過6米的針葉樹;原國家林業局也曾修訂《造林技術規程》,明確規定一畝以上成片造林不宜使用胸徑5釐米以上的樹木,有效遏制了移植天然大樹進城的行為。

有效管住資金同樣是防範形式主義和腐敗問題的重要手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建議,出臺重點工程的監督管理辦法,在工程招標、施工監督、苗木進場、資金撥付、資料歸檔等環節加強監督管理,嚴控廉政風險,進一步推進政務信息公開透明。

受訪專家亦指出,針對城市綠化中的突出問題,相關部門應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最大限度壓縮權力「任性」空間。與此同時,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著力發現和糾正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堅決懲治腐敗,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紀檢監察報:城市綠化,莫讓「綠色」蒙塵
    揚州發布 圖揚州史可法路楊柳換法桐,煙臺觀海路銀杏換白蠟,深圳羅湖區解放路砍伐遷移榕樹……眼下正是植樹季,一些城市出於消除安全隱患、提升道路品質等方面考慮,對行道樹等綠化樹木進行了更換。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綠化在選擇樹種時務必因地制宜、著眼長遠。
  • 銀杏:碩果引煩惱 用作行道樹喜中有憂
    雖然銀杏尚未成熟,但筆者在鹽河路等路段已發現有市民敲打銀杏,並弄得滿地狼藉,敲打銀杏者顯然未意識到自己是在毀綠。據市內風景園林專家介紹,銀杏是港城市樹,當前銀杏長勢看似喜人,但也滿含隱憂,過早、過多掛果卻是「碩果的煩惱」。因為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樹種,其功能首先是綠化、美化,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至於銀杏掛果,則是其額外的副產品。短期內過多引種同一樹種,只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難題。
  • 行道樹的繽紛之美:除了香樟梧桐 還有銀杏紅楓
    杭城越變越美的行道樹,正把這座城市的四季,點綴得色彩斑斕。  「今年行道樹的美麗,離不開我們提早規劃設計。」杭州市園文局綠化處相關負責人說。  大約10年前,環城東路開始種銀杏。浙大路開始種珊瑚樸。作為落葉樹種,珊瑚樸會由綠變成金黃色。而龍井路上的楓香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種下去的。
  • 鄭州部分生態廊道銀杏現枯葉 尚不能定是否死亡
    北三環一長約300米的綠化帶,枯葉的銀杏就有13棵探訪   8月19日下午,鄭州市中州大道北環立交橋以西的中央綠化隔離帶中,高大的銀杏樹筆直挺拔,鬱鬱蔥蔥,但其中很多銀杏出現枯葉。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移栽銀杏最多的是北三環,西三環次之,南三環、中州大道最少。枯葉最多的銀杏,也是在北三環沿線路段。
  • 穿了「馬甲」、披了「隱身衣」的奢靡之風不可縱容
    原標題:穿了「馬甲」、披了「隱身衣」的奢靡之風不可縱容要 聞 快 遞近日數據表明,「四風」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但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糾治「四風」仍然在路上。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的主基調,扭住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放,堅持「三不」一體推進、標本兼治,與時俱進、久久為功,以糾治「四風」新成效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 城市綠化在冬季怎樣給綠化植物澆灌凍水
    城市綠化怎樣在冬季怎樣給綠化植物澆灌凍水,冬季是綠化植物冬眠的時期,也是保存能量保證來年生長的最佳時期,怎樣預防綠化植物受到凍害順利越冬非常重要,方法有很多種,澆灌凍水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澆灌凍水是保證植物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什麼時候澆,怎麼澆灌?
  • 恭喜臨沂永盛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入駐苗木通!梁龍林:銀杏紅楓專供
    梁龍林  企業名稱:臨沂永盛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企業地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主營產品:銀杏、美國紅楓、法桐、國槐、白蠟、櫻花等   關於我們  本公司成立於2010年,公司8一10人,公司佔地800平方米,現有苗圃將近2000餘畝,苗圃現有銀杏,美國紅楓,法桐,國槐,白蠟,櫻花等各種綠化苗木,歡迎各位老總前來考察訂購。
  • 城市綠化行道樹常用10大喬木,趕快收藏
    城市綠化行道樹很講究,一要美觀,二要樹形優美,三要好養護,經過城市綠化部門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小編總結各大城市最喜歡用的十大行道樹,這些樹種因為好養護,樹形優美而且隨著季節變化還能持續觀賞而入選,當然還有個別城市喜歡用市樹而另當別論。
  • 貧困縣4800萬修廣場,有村民卻還在點煤油燈
    據報導,2008年以來,該縣修建廣場公園11個、市政道路項目26個,違規修建辦公樓10棟,幾乎一半的錢都用在大搞城市開發和城市建設,而培植財源、促進產業發展方面投入還不到6%!僅修建愛蓮廣場,就花了4800餘萬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基本民生問題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長期得不到重視和解決。比如:汝城縣城盧陽鎮竟然還有兩個自然村一些村民家中沒有通電!
  • 深根性樹種 將成園林綠化「新寵」
    中國園林網8月31日消息:隨著黨的十八大將「美麗中國」作為執政理念首次提出,城市綠化得到進一步發展,所應用的綠化樹種非常多,由於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栽植範圍又有很大不同,所以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比如,像那些處於沿海地區的城市,經常性受到颱風的侵襲,就應該儘量少種植根系較淺的樹種。
  • 幾度秋意濃,又是銀杏葉黃時
    在鞏城市井公園,那一片片銀杏樹被秋風吹過,黃葉紛飛,落葉飄飄,牽動著人們思緒,傳遞著冬的訊息。 很多人可能覺得銀杏隨處可見,尤其在最近幾年,園林綠化的日新月異。
  • 銀杏會告訴秋天最美的色彩該是如何!
    秋風拂過,銀杏漸黃,陽光透過銀杏葉的縫隙灑在地上,美極了,在秋天來臨之際,銀杏仿佛在用它那最金黃的顏色向秋天致敬,讓尋美的人捕捉到最美的城市色彩。提起銀杏樹,人們首先會想起秋天它那成片的金黃,對於很多城市人來說,秋天必少不了的一項戶外活動裡肯定有賞銀杏這一項吧,每到11月中下旬,銀杏樹的葉子開始泛黃,金黃色的樹葉掛滿了枝頭,一陣秋風,黃黃的銀杏葉漫天飛舞飄落,地上鋪滿落葉,猶如黃金地毯,成片的金黃色可以說是秋天的一大典型盛景了。
  • 城市綠化十大樹種前景分析
    中國園林網9月11日消息: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對城市綠化樹種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越來越來大。城市綠化由於所處的環境比較特殊,要求時間短、綠化效果好、一次成林。特別對於景點、小區,要求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城市綠化越來越注重大樹的栽培。
  • 銀杏怎麼種植?種植銀杏要注意什麼?
    銀杏在地球上已經生長了幾億年,可以說是植物界的活化石。生長百年以上的銀杏樹一般都很少見,現在見到的銀杏樹一般都是培植沒幾年的。因為銀杏本身生長的速度也很慢,因此栽種銀杏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葉形古雅,壽命綿長。
  • 吸附PM2.5 城市植樹綠化首推針葉樹(圖)
    該種什麼樹、怎麼種樹,才能在霧霾天氣中最大程度吸納「PM2.5」,發揮樹木「綠肺」功用?  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劉春江教授說,城市森林具有降低顆粒汙染物的良好作用,但不同樹種功能不同。劉春江課題組成員殷杉博士在多年研究中發現,如葉片表面粗糙,表皮毛較豐富,再加上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就可滯留細小顆粒物,甚至將一部分PM2.5吸到葉片氣孔內部。
  • 古銀杏價格十年漲九倍 百年老樹近半殞命(組圖)
    收購來的銀杏古樹身上掛滿了營養液。城市化建設正在全國各地狂飆突進。可急躁的城市沒有耐心去等待幼苗的長成,「一夜成林」的冒進之風被裹挾其間。尤其在一些新開發樓盤,古樹名木竟成了樓盤促銷的一大賣點。郯城縣被譽為中國銀杏之鄉,尤其新村鄉一帶的農民地裡基本不種別的,打眼望去幾乎全是銀杏樹。以前銀杏結的白果給當地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近年來,銀杏樹的經濟價值被念上了「歪經」。這位賣樹人告訴記者,這兩年白果價格持續走低,前幾年出口時達到30多元一斤,現在才三四元一斤,靠賣果子哪能賺錢!白果價低傷農,讓農民保護銀杏樹的積極性大為下降,只要許以重利,上百甚至幾百年的老樹說賣就賣了。
  • 千年古銀杏「體檢」發現散白蟻
    石塔寺千年古銀杏是揚州一號古樹名木,它的維護是古樹名木維護的重中之重。由於古銀杏有幾個創口,在梅雨期過後,市綠化養護管理處布置專人為其清算創口。益倫白蟻蟲害防治公司現場了解到,工人在清算創口時,還意外發現白蟻。
  •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給33種常見行道樹做實驗:
    喬木排序:馬褂木>楓楊>圓柏>枇杷>水杉>烏桕>法桐>榆樹>櫻花>白玉蘭>紫薇>雪松>香樟>雞爪槭>銀杏>石楠>女貞>廣玉蘭>柳樹>欒樹>楓香  灌木排序:大葉黃楊>夾竹桃>八角金盤>木槿>
  • 「浙江味道、銀杏之鄉」, 「美麗西郊、夢裡銀湖」... 富陽6條美麗鄉村精品線,你去過幾條?
    同在富陽西部的洞橋和萬市,正在一起打造一條富陽美麗鄉村精品線「浙江味道、銀杏之鄉」。道路沿線,整體採用了洞橋杭灰石砌體作為綠化擋牆和景觀點綴,沿線種上了綠化小苗杜鵑,體現洞橋鎮文村「石頭打牆」和雲臺山映山紅的山鄉特色。   萬市打造的是「杏」福小鎮。這幾年,萬市首先重拳出擊關停礦山和石灰窯,強勢推進低小散行業整治。「生活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山水相望的地方,這是萬市老百姓心中的盼頭。」萬市鎮黨委書記董雄華說。
  • 敲好吃的銀杏,為什麼會那麼臭!?
    圖片:maxmaria / flickr銀杏的屬名之錯 從何談起銀杏原產於中國,在鎌倉時代(1192—1333年)被傳播到日本,歐洲人直到1712年才通過一本叫做《廻[huí]國奇觀》的書認識了這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