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縣4800萬修廣場,有村民卻還在點煤油燈

2021-01-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學習小組按】

日前,《中國紀檢監察報》頭版頭條曝光了湖南省汝城縣在扶貧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盲目舉債搞形象工程,民生問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據報導,2008年以來,該縣修建廣場公園11個、市政道路項目26個,違規修建辦公樓10棟,幾乎一半的錢都用在大搞城市開發和城市建設,而培植財源、促進產業發展方面投入還不到6%!僅修建愛蓮廣場,就花了4800餘萬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基本民生問題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長期得不到重視和解決。比如:汝城縣城盧陽鎮竟然還有兩個自然村一些村民家中沒有通電!當地群眾25戶67人僅靠山泉水發電和點煤油燈照明。

這與中央要求的「扶貧資金一分一釐都要用到扶貧項目上去,扶到深度貧困的老百姓身上去」的精神嚴重不符。

汝城縣的問題被湖南省第四巡視組發現。5月初,汝城縣委原書記因涉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並在政治生態、政府債務、脫貧攻堅等問題上負有責任,湖南省委已給予其免職處理。

小組予以推薦,望聞者足戒。

靠兩人手拉手才能環抱住的銀杏古樹,6株一字排開,挺立在縣委、縣政府大樓坪前;與大樓正門相對,空曠的廣場上,8根圖騰石柱屹立於中央,沿著中軸線依次分列成弧線狀。廣場四周,高樓林立……

很難想像,這幅圖景是尚未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汝城縣。7月27日,記者從十一屆湖南省委第三輪巡視反饋情況中看到,汝城縣委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黨委領導作用弱化,基層黨建工作虛化,政治生態不佳。脫貧攻堅工作不力,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問題突出,部分民生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2月至5月,湖南省委第四巡視組對郴州市及其下轄汝城縣、桂東縣開展了常規巡視。汝城為了所謂的政績,罔顧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實際,不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反而大規模舉債修建大批「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問題,被逐一揭開。

國家級貧困縣的「闊面子」

2月28日,春寒料峭。湖南省委第四巡視組進駐汝城縣開展巡視。

巡視組同志乘坐的車輛從平汝高速下來,就行駛在了寬闊的汝城大道上。眼前的景象漸漸讓巡視組成員咋舌:這路修得比大城市的還氣派啊!汝城本身是山城,山上多樹木,綠化帶卻種植有大量景觀樹,看規模造價不菲。

這是國家級貧困縣?巡視組敏感地察覺到不對勁。當天傍晚,組長唐松成提議「出去轉轉」。這一轉,徹底把大家「轉」得目瞪口呆。

經過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前時,幾個人的腳步同時停住了。幾株巨大的銀杏樹挺立在前,高大漂亮、引人注目,樹幹直指雲間。

這樹直徑有多大?大家試著合抱,兩人卻抱不住這棵樹!回頭看看對面「闊氣」的廣場……

這真是國家級貧困縣?同一個問題在大家腦海再次浮現。

兩天後,大量的群眾舉報再次回應了這種「疑問」。有人向巡視組反映:汝城縣在落實中央扶貧政策上不到位、有偏差,大量資金用於縣城修寬馬路、修大廣場、建豪華樓堂館所……

而當巡視組的同志詢問縣政府的債務時,誰都說不清。

「還等什麼?深入了解!」巡視組副組長李馳在省政府經濟部門工作多年,眼前的情況可以說是「野豬撞上了獵人槍口」。

兩天兩晚通宵達旦,李馳和組員沒走出過房間。當體力接近極限時,問題終於水落石出:汝城縣委、縣政府長期以來沒有考慮可用財力的實際,盲目舉債,致使2015年至2017年綜合債務率分別為274%、285.74%、336%,逐年攀升,負債率在湖南省排名第一。2008年以來,該縣修建廣場公園11個、市政道路項目26個,違規修建辦公樓10棟,幾乎一半的錢都用在大搞城市開發和城市建設,而培植財源、促進產業發展方面還不到6%!僅修建愛蓮廣場,就花了4800餘萬元。

被長期忽視的民生

與政府高舉債大搞形象工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些基本民生問題,卻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長期得不到重視和解決。

本屬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汝城縣自來水廠,在2002年被民營企業絕對控股收購。老百姓反映,2016年以來,自來水管網年久失修,爆管停水、喝「黃泥巴水」是常態。2016年春節期間停水3天,2017年春節期間停水2天,群眾怨聲載道。

而在實地走訪中,巡視組還發現,汝城縣城盧陽鎮竟然還有兩個自然村一些村民家中沒有通電!當地群眾25戶67人僅靠山泉水發電和點煤油燈照明。

問題一個接一個被發現。2018年3月,汝城縣土橋鎮黎明村部分村民聯名向巡視組反映村幹部在集體土地流轉中謀取私利,侵害群眾利益。

經交辦給縣紀委監委核實,因用「陰陽合同」搞暗箱操作、謀取私利,該村村委會主任被立案調查。4月18日,縣裡通知126戶農戶領錢,村組幹部違規套取的4萬餘元全部清退。

巡視組發現,從事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的永富公司給予貸款的3家企業所實施的項目不符合扶貧產業要求,涉及扶貧貸款4037萬元,佔總投放額的42.5%。其中1937萬元用於商貿物流園項目,實際為商業地產投資;200萬元實際用於郴州市一家水泥廠股權投資;100萬元用於幼兒園設施設備添置。

按照中央要求,扶貧資金一分一釐都要用到扶貧項目上去,扶到深度貧困的老百姓身上去。然而,汝城卻沒有把心思花在真正扶貧上,沒有把資金投向產業扶貧、解決老百姓實際問題的「刀刃」上。

截至2017年底,易地扶貧搬遷帳戶沉澱資金佔應撥付資金的68.7%,資金使用撥付進度緩慢;2017年11月底僅完成貧困村改廁515戶,為年度計劃數的34.59%。

「這說明扶貧導向出了問題,沒有結合『國家級貧困縣』這個最大實際。」唐松成介紹,為早日完成脫貧任務,該縣在扶貧聯繫點文明鄉東山村採取包辦代替、發錢發物等方式「一兜了之」。

烈日下,巡視組的同志驅車行駛在汝城縣城,對於該縣公共設施狀況「表示痛心」。縣城新區,寬闊的道路空空蕩蕩,沒有看到幾個居民小區。然而,一橋之隔的縣城老區,百米長的道路,小車通行需要10分鐘,街道兩邊民居老舊、逼仄,與新區仿佛兩個世界。

巡視「風暴」帶來整改「浪潮」

三個月的巡視,讓汝城官場震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整改拉開序幕。

汝城的政治生態不是一天造就的,要護「森林」必先拔「爛樹」。

唐松成告訴記者,汝城縣委原書記因涉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並在政治生態、政府債務、脫貧攻堅等問題上負有責任,5月初,湖南省委已給予其免職處理。

巡視組入駐後,聽到了對時任汝城縣副縣長段旭斌的一些反映,發現段旭斌在鄉鎮當黨委書記期間,套取扶貧資金、救災資金,多次向部分汝城縣領導、縣直部門負責人送紅包禮金、土特產。線索移交後,段旭斌被立案調查,最終受到撤職處理。

據介紹,郴州市、汝城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根據巡視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嚴肅查處了汝城縣3名黨政主要負責人、17名科級幹部;34名縣處級領導幹部清退了收受的紅包禮金,涉及資金達479萬餘元。

「堅持以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著力淨化政治生態,提振幹部精神,凝聚黨心民心。」5月5日,臨危受命的汝城縣委書記黃四平表示,全力支持配合省委巡視組工作,對巡視發現的問題照單全收、立行立改,以整改實效彰顯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新一屆汝城縣委認真對照巡視組反饋的意見,逐條制訂整改措施,真正把意見和建議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具體行動、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

——在政治生態方面,制定出臺關於推進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細則、談話與函詢暫行辦法等制度,堅定不移正風肅紀。

——在政府債務化解方面,出臺政府債務風險化解五年行動方案,每年籌措資金用於債務利息支出、償還存量債務。對所有政府性投資項目進行優化審核,停建項目20個、暫緩項目9個、調減投資規模項目48個、撤銷項目2個,壓減投資金額21.15億元。

——在脫貧攻堅方面,已整改共性問題6類17項,個性問題358個,整改率達97.2%,清退不符合貧困戶條件4354人,新增394人。圍繞產業、就業、項目和保障抓脫貧攻堅,向31個村增派駐村工作隊員。

——在民生事項方面,啟動了自來水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進老城區管網改造和桂枝嶺水廠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易地搬遷安置點主體工程和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推進力度。

汝城縣委表示,將進一步用好巡視成果,團結帶領幹部群眾,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原標題:巡視利劍刺破貧困縣的「闊面子」

來源:學習小組

責編:介瑾、李鵬宇

31368731,.貧困縣4800萬修廣場,有村民卻還在點煤油燈,.2018-08-06 06:40:36,.204348,.介瑾、李鵬宇

相關焦點

  • 動力煤多少大卡4800大卡動力煤 4800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動力煤>動力煤多少大卡4800大卡動力煤 4800 動力煤多少大卡4800大卡動力煤 4800 發布日期:2020-05-25 09:02:11 新聞歸檔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這標誌著該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截至目前,中國今年剩餘52個貧困縣集中的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7省(區)已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李建表示, 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達到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退出質量經得起檢驗,退出結果社會和群眾認可。最顯著的特點是脫貧群眾收入有保障。9個貧困縣受訪建檔立卡脫貧戶人均純收入平均為11487.39元,比2020年脫貧標準高7487.39元,比全省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9925.38元高1562.01元。
  • 甘肅首次引入"第三隻眼"參與貧困縣脫貧考核
    一份《永登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縣級資金投入匯總表》擺在了考核組面前,從幾萬元的村級文化廣場建設資金到幾十萬元的自來水池建設資金,每筆支出都在總表裡一一列支。「我們扶貧花的錢,每一分都要經得起核查。」魏旭昶表示。
  • 帶你看看世界第三極油燈變電燈的中國方案
    當時,不少人還過著點油燈照明,燒牛糞取暖的日子。 2010年10月,一群電網建設者來到這裡。他們要建一條聯通青海和西藏的輸電通道。眼前是滴水成冰的茫茫雪原,腳下是堅硬的高原凍土,在這裡施工,他們面臨的難題都是世界級的。 這麼難?為什麼還要選擇在最冷的時候來?
  • 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在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11月17日,村民吉好也求自信地告訴記者。他先後走進村民吉好也求、節列俄阿木兩戶貧困家庭看望,詳細觀看門前的扶貧聯繫卡,同主人親切拉家常,詢問生活過得怎麼樣,發展什麼產業,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沒有學上。 他饒有興趣地聽10歲小女孩吉好有果唱《國旗國旗真美麗》,並帶頭鼓掌。在村民節列俄阿木家,總書記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火塘邊,一起分析當地貧困發生的原因,謀劃精準脫貧之策。
  • 河北唐山6位村民疑似使用「清潔煤」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數十人住院
    央廣網唐山12月4日消息(記者錢成 常亞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3日),《新聞縱橫》欄目關注了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多位村民疑似燃燒政府推廣的「清潔煤」後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此後,有多位知情人士向中國之聲反映稱,河北省唐山市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也連續出現6位村民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事件。
  • 熊貓偷吃羊被村民槍殺,以4800元的價格出售,結果大快人心
    在外國,只要哪家動物園有熊貓,那麼這家動物園一定會被來這裡的人擠滿。雖然熊貓在我們看來呆萌可愛,但是它在古代卻是一種兇獸,被稱為「食鐵獸」。據說熊貓還曾經是蚩尤的坐騎。在晉朝的古書《爾雅·釋獸》上也有記載:「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頭。」
  •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標準是什麼?
    早年這裡也曾有過引入黃河水解水困的想法,但受基礎設施限制,每年僅能灌溉一次無法滿足農業需求。11月16日,寧夏最後一個貧困縣——西吉縣——脫貧摘帽,也標誌著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從此告別絕對貧困。作為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一批骨頭,它是如何一塊一塊被啃下來的呢?
  • 濟南賣煤車裡有貓膩 安夾層用沙子增重被揭穿
    16日8點左右,劉女士和村民堵下了3輛賣煤車,發現3輛車均有夾層。  一車兩噸半煤少了800多斤  15日下午,劉女士在回家路上,看到有人在賣煤,每噸1200元。劉女士說,每年4月左右都有賣煤的車來村裡,價格比市場低,跟家人商量後決定買一車。賣煤的人稱一車兩噸半。
  • 練車場與健身廣場晝夜切換 村民「夾縫」中鍛鍊(圖)
    最近在平度市店子鎮南宋家莊村,出現了一塊兒特殊的「共享」場地,那裡上午用作駕校練習場,晚上是供村民休閒娛樂的廣場。不過,這種「共享」的方式沒給村民帶來好處,反而為大家帶來了煩惱,這是為什麼呢?場地裡有幾個人正在練車,另一頭還有幾件健身器材。
  • 深度掃描:八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 廣西怎麼做到的?
    11月20日,我區融水、三江、那坡、樂業、隆林、羅城、都安和大化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在廣西減貧事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剛剛脫貧摘帽的8個縣,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和國家掛牌督戰縣,其中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縣屬於自治區極度貧困縣。
  •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的標準是什麼?答案在這裡
    今天(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下面一起來看看832個貧困縣所在22個省份宣布貧困縣「清零」的時間線。
  • 再跨千年——寫在涼山州7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歷史時刻
    5月13日清晨,51歲的某色達體早早起床,掃淨火塘中尚有餘溫的灰燼,關上院門,離開百年老屋,和妻子一起走下2566級鋼梯。65公裡外,在昭覺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一座100平方米、設施齊全的新家正等著他們。「懸崖村」連著中南海。
  • 探秘河北保定的金礦山,太行山深處的淘金戶,留下了1000多盞油燈
    河北旅遊資源豐富,是全國唯一兼有草原、海濱、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地貌的省份,河北古老深沉,包羅萬象,在河北保定有一座大山,風景清幽,文化底蘊豐厚,最重要的是這座山是河北省乃至華北地區唯一的一座黃金文化旅遊景區,這裡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虎山。
  • 在石油開採出來前,人們為了提取油燈燃料,差點讓一種動物滅絕
    煤油燈以煤油為燃料,煤油也叫火油或者洋油,是一種化學物質,由石油經過分餾或裂化而來。毫無疑問,煤油是一種工業產品。那麼,在提煉煤油技術出現之前,人們用的油燈是什麼油?中國古代,照明燃料大都是動物油或植物油。油燈的出現,給一種動物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種動物就是抹香鯨。很早很早以前,人類就開始捕殺鯨,迄今為止依然有國家捕殺它,例如鄰國日本。
  • 國家級貧困縣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應
    國家級貧困縣的具體扶貧項目包括教育扶貧、科技扶貧、勞動力轉移、移民搬遷等,並依據不同時期的貧困特徵不斷調整和完善,如勞動力轉移政策,從1994年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發展勞務輸出,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勞動力合理、有序地轉移」到2001年「加強貧困地區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組織和引導勞動力健康有序流動」,並在2006年正式提出面向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項目「雨露計劃」,積極穩妥地擴大貧困地區的勞動力輸出。
  • 四川最後7個貧困縣摘帽在即,鄉親們「吃水問題」解決得如何了?
    (資料圖)四川在線記者 邵明亮   文/圖近日,四川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公示,四川最後一批貧困縣(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退出在即。農村飲水安全被列為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之一,當前7個貧困縣摘帽在即,鄉親們的「吃水問題」解決的如何了?
  • 鍾落潭地鐵便民廣場正式開放
    「以前這裡可以說就是『髒亂差』地帶,車輛亂停放,造成附近村民出行極為不便。」聊起整治前的廣場,家住廣場附近的村民曹祥洲說道。遊走在其中可以發現,廣場設置有集散廣場,這樣夜幕降臨時,村民群眾也可以散步休閒,同時接下來還將添置石凳、雨棚等便民設施。
  • 孫惠勇:村民的強心針,村莊發展的催化劑
    因此初到張家坊時,村民對他的評價是「這個第一書記,』書生氣』太重」,甚至對他帶動村裡的發展有些擔憂和懷疑。而孫惠勇並沒有過多的解釋,他始終相信「行動可以證明一切」。他經常在「炕頭」上與村民交流,在交流中他發現在張家坊有很多的農產品品質十分好,但卻因為在農村缺乏宣傳並沒有被發現,有的農產品甚至會放到變質、丟掉、浪費也銷售不出去。於是孫惠勇決定發揮自己「小我」的力量,幫助村民賣出農產品。
  • 鄉村治理新模式 村民籌資籌勞建設新家園
    村民們說幹就幹,從清理自家房前屋後垃圾、廢棄畜禽圈舍和柴垛整理開始,紛紛投入到村莊環境衛生整治中。黨員伍萬友做了一個決定:「我是黨員,家裡有一畝多的老宅基地,我願意無償捐出建廣場,為村裡公益事情做點貢獻。」在他的帶頭下,與該老宅相鄰的黨員歐代友也自願獻出自家的宅基地為村民修建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