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與人體的脂肪有很高的親和力,能在脂肪組織、神經系統和血液中廣泛分布。尤其是當它進入到呼吸系統時,發生衰變放出的α射線,會像小炸彈一樣轟擊肺細胞,引發肺癌。
北京科技報4月20日報導 周末,阜成門某大型購物中心的地下商城內人頭攢動。這裡的攤位一個緊挨一個地布滿整個賣場,不少攤主正在大聲地招攬生意,在一人多寬的過道上,擠滿了挑選商品的顧客。與室外還有些冷的氣溫形成強烈反差,這裡不少人穿著短袖還在擦汗。悶熱、嘈雜的空氣中夾雜著皮具和烤腸的混合氣味,這是記者進入賣場後的第一感覺。
一個正在買鞋的女士抱怨道:「這麼多人,我已經缺氧了,頭疼。」記者注意到,很多攤主已經用上了小型電風扇,一個攤主說,這裡見不到陽光,空氣也不流通,他們大多習慣了這樣的環境,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會覺得頭暈,胸悶,要出去透透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空間分會名譽理事長錢七虎告訴《北京科技報》,前幾年,上海的地下空間面積就達到了2700萬平方米,北京則達到了3000萬平方米。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開發地下空間,它已經成為城市的發展方向。現在,光北京中關村地區的地下空間就有好幾萬平方米,裡面不但有道路,也有像家樂福這樣的賣場。但是,地下空間也確實存在環境隱患和管理缺失。主要問題集中在空氣不流通、汙染物聚集;環境溼度大、微生物滋生和監管不到位等幾個方面。
「很多地下空間,比如超市、停車場,在建設時都設有通風設備,但是據我們調查,實際應用中,大多數地下空間為了節約成本,通風設備根本沒有按要求使用,有些甚至從來都沒有用過。」南華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副教授羅清海告訴《北京科技報》,減少室內氡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甲醛和二氧化碳最常用、最高效的方法就是通風。地面上有自然風,但是地下空間如果沒有必要的通風設備,那麼空氣根本無法流通,有害汙染物就只能越積越多。他曾對北方某市一地下建築物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僅氡濃度一項,在最高時就超出國家標準近3倍。
氡,是一種比空氣重7.5倍的放射性氣體,主要來自巖石、土壤、地下水、建築材料和室外空氣等。氡無色無味,因此僅憑人體自身很難發現氡的存在。更可怕的是,氡與人體的脂肪有很高的親和力,能在脂肪組織、神經系統和血液中廣泛分布。尤其是當它進入到呼吸系統時,發生衰變放出的α射線,會像小「炸彈」一樣轟擊肺細胞,引發肺癌。據調查,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因吸入過量氡而患上肺癌,中國香港地區每年的肺癌患者中,有30%是因氡致癌。
「在北京的地質版圖上,縱橫交錯的斷裂帶密如蛛網,這些斷裂帶隨時隨地都會散發出有害氣體。」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總工程師、地質調查研究院院長蔡向民告訴記者,斷裂帶不僅僅對建築工程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斷裂帶之間的縫隙是由鬆散的泥土填滿的,因此,有害氣體比如氡,很容易從這裡釋放。
地面上的建築由於很容易獲得流通的空氣,因此不易受到氡汙染,而地下空間相對封閉,時間一長就會造成氡濃度超標。蔡向民說,在一些發達國家,為了避免氡汙染,建築施工人員會在房屋的地下空間鋪設防護,並通過管道將氡氣引導到室外,但是目前,國內很多人還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建築施工時也沒有相關的措施。
「氡的來源不僅僅是土壤,巖石。」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家住北京南四環的一位50多歲的女士曾向中心提出過監測申請。由於她的工作是建材批發,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石料地板和建築材料,一段時間之後她發現自己忽然開始消瘦並且掉頭髮,工作人員在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進行檢測後發現,氡的指標遠遠超出了國家的規定範圍。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說,現在很多建築在裝修時都會用到大量石材,比如大理石,但其中很多都是氡的來源,在通風條件好的地方,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地下空間使用大理石等材料裝修,又不通風,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不僅僅是氡,甲醛、氨、苯等有害氣體都存在難以從地下空間排放的問題。」這名工作人員說,商家在正常營業之前都會對環境、商品展櫃進行裝飾和裝修,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大芯板、油漆塗料會造成室內環境的化學汙染。甲醛等很多有害物質,需要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失,但是,現在的商家幾乎都是剛裝修好就立刻投入使用,尤其是一些賣家具的地方,裝修的味道、家具散發的氣味夾雜在一起,讓人剛一進去就會感覺「辣眼睛」。
檢測人員說,按照國家規定,在公共場所新鮮空氣的流通標準為每人每小時達到30立方米,但是通風條件相對較好的地上商城在人流高峰時都達不到這個標準,更不用說通風條件相對較差的地下空間了。
根據調查,北京市中心的某地下停車庫每小時汽車出入量高出設計容量的19.8%,尖峰時段達150%。按規定,地下停車庫的排風系統每小時換氣次數不低於6次,但這座停車庫的排風系統僅在每天尖峰時間開2到3次。「節約」的舉動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大量汽車進出時排放的尾氣無法排出,在地下停車庫內積聚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氣體,使車庫內的空氣惡化。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曾對地下商場的有害氣體汙染狀況與相關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人員發現,由於部分地下經營場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等有害物長期嚴重超標,在對263名地下從業人員的詢問調查表明,這些人普遍反映有氣短、胸悶、乏力及關節腫痛等身體不適症狀,遠遠高出同樣工作內容的地上從業人員,而且,長期工作在地下空間環境中,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也有下降。
羅清海告訴記者,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嚴格規定地下空間的通風效果,通風方式一般有送風、排風、送排同時、送排輪流4種。其中,送排同時效果最好。用送排風同時通風方式連續通風8小時,氡的濃度可減低91.4%。如果每天堅持通風,則2小時通風即可保證8小時工作期間氡等有害氣體的濃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水平。此外,我們還可根據不同種類汙染物,選用不同功能的空氣淨化裝置。同時,要科學地控制室內溫度和溼度,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以減少揮發性有機物的積累。地下公共場所在營業前需要進行嚴格的空氣檢測,在人流密集的時候限制人數。
另外,針對人為因素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還可以擺放一些能吸收有害物質的花卉,如吊蘭、蘆薈、虎尾蘭、常青藤類植物等,既能美化環境又能減輕空氣汙染。
地下空間的環境隱患還源自潮溼。在高等院校密集的北京海澱區,很多居民小區和單位的地下室都被改造裝修成學生或外來務工者的集體宿舍。在中關村上班的小張告訴記者,自己租住的地下室是由地下倉庫改造而成的,由於見不到陽光,常年處於一種潮溼的狀態,整個地下空間氣味非常難聞,被子總感覺能擰出水來。記者看到,就在小張房間內的屋頂上,已經出現了一塊塊黴斑,而放在屋角的洗衣機也開始生鏽了。
蔡向民說,雨水或融雪會滲入土壤,如果房屋處於低洼處,水就會經過地基牆裂縫進入地下室。此外,防潮層大面積破裂,水管堵塞、斷裂,地下排水不暢引起水位上升,長期接觸不到陽光等都是地下室潮溼的原因。而潮溼的環境最易滋生微生物,從而威脅人的健康。
羅清海告訴記者,溫度適宜和通風不暢,會讓空氣中大量的真菌和厭氧菌快速繁殖。這些微生物個體微小,可以很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並通過後者傳播。其中包括腦膜炎雙球菌、結核桿菌、百日咳桿菌、軍團菌、肺炎支原體等。尤其是夏季,在人員密集的地區,高溫、高溼再加上人體本身要流汗並且排出一些有害廢物,都造成了地下空間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有專家曾對華北地區51個地下空間空氣中的微生物進行過檢測,這51個地下空間,有密閉型的、有通風型的,也有半封閉型的。結果發現,密閉型通道空氣中厭氧菌分別是半封閉型及通風型通道的4.2倍及3.8倍。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調查也發現,由於商場的地下超市是通過中央空調調節室內環境的溫度,在密閉的環境裡,空調系統裡面的可吸入顆粒物和黴菌、蟎蟲會造成生物汙染。地下場所的長期從業者中,唾液溶菌含量遠高於地上從業者。
對於這種情況,錢七虎院士指出,目前,很多地區的地鐵通風系統均使用了過濾器以減少粉塵量,也會要求對過濾器定期清洗、殺菌和更換。其他地下公共場所也應該使用類似的設備。短時間在地下場所活動,比如交通、運動、購物是可以的。在地下旅館住幾天也沒有問題,但如果長期住就容易對健康產生影響。
「地下公共空間環境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但對地下公共場所的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現在仍為空白。」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迪雲指出,目前,對於地下空間的監管,環保部門只管外面的環境問題,衛生部門只負責對地下空間開業運營時的衛生質量標準審查,人防部門只負責人防工程的指導,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政部門負責地下公共空間環境的管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部門發布過地下空間環境質量的監測結果。
據介紹,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針對地下公共空間環境質量的標準,目前都是參照建築標準和衛生規範執行。陳迪雲建議,要儘快明確地下公共空間環境管理部門,出臺針對該類環境的質量標準並嚴格執行,對超標工程採取補救行動。
錢七虎院士告訴記者,目前,根據我國有關規定,地下場所在營業之前都會到相關機構申請空氣環境監測,只有合格了才能開業。但是,一旦這些場所開始營業,以後那裡的空氣會不會受到汙染,相關防護措施有沒有在使用就沒有人管了。我們國家對城市地下空間的利用還沒有統一,地下空間立法已明顯滯後。如果管理不嚴,就會出現不按規範做的情況。相關機構應該加強室內環境汙染的監測,建立室內環境汙染監控系統,對於防止地下空間環境汙染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應開發環保、無毒裝飾材料,研究有毒物質去除技術。
對於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專家指出,應該進行科學的綜合規劃。目前很多城市的地下空間功能單一,缺乏銜接、連通與系統整合,綜合利用效率不高,這樣散亂的狀態更加不利於統一的環境規劃、測評和管理。
發達國家地下空間開發一般都會採取統一規劃,綜合管理的辦法。例如,加拿大的蒙特婁,30公裡的地下街將眾多的地下車庫、地下廣場、地鐵車站、地下大型購物中心、地下人行道以及地面建築150餘個臨街出口等統一規劃連接成了網絡。這座地下城不僅採用了統一的排風、除菌等大型設備,很多地方還用玻璃做了大型採光井和中庭,將自然光引入地下,不僅採光非常好,而且也打破了地下和地上的分隔。在地下城室內,還種植了花草、布置了噴泉。地下城明亮而寬敞,空氣流通,除了沒有鳥鳴,和室外幾乎沒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