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返校及新生入學相關安排
按照「積極、穩妥、循序、安全」和「分期分批、錯時錯峰」的原則,有序安排學生分批返校和新生報到:
1.8月21日前,全體研究生和需要參加小學期線下課程的本科生返校。
2.8月22日—8月23日、8月26日—9月6日、9月9日—9月13日,其他本科生返校。
3.8月24日,非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報到。
4.8月25日,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報到。
5.8月26日9:00,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
6.9月5日,參加新生骨幹訓練營的本科生新生報到。
7.9月7日,強基計劃本科生新生報到。
8.9月8日,其他本科生新生報到。
9.9月9日9:00,2020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
按校歷,在讀研究生8月21日前應完成註冊,在讀本科生9月13日前應完成註冊。因特殊原因無法在規定時段返校的學生,可提前向院系說明,經批准後延期返校。
二、返校條件
所有非2020級新生的學生需遵守「未經批准不返校」的原則,本人提出返校申請,經院系和學校審批同意後方可返校。返校應按以下條件和要求執行:
1.低風險地區的學生,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和 7 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報到;
2.中風險地區的學生,抵京後須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 14 天后,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及 7 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報到;
3.高風險地區的學生,暫不返校報到;
4.近期從境外返回的學生,嚴格落實境外返京人員管控措施,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後,持 7 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通行碼「綠碼」返校報到;
5.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為確診病例、核酸檢測陽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且正在治療、集中醫學觀察或居家觀察中的,暫不返校報到;
6.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曾為確診病例、核酸檢測陽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且已經治癒、解除集中醫學觀察或居家觀察的,須持 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通行碼「綠碼」返校報到;
7.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學生,暫不返校,待治療無症狀,報學校批准後可返校報到;
8.對沒有返校的學生,各院系要掌握其健康狀況和出行軌跡,建立臺帳並加強教育指導。
新生來校報到參照以上條件執行。
三、返校前的準備工作
1.對照返校條件自查,不符合返校條件的同學不能返校。按要求做好健康監測和信息日報,健康狀況異常者應暫緩返校並向學校報告。請各院系對接並督促每位新生,摸清不符合返校條件同學的具體狀況並報學生部或研工部,對確有困難的同學採取一事一議。
2.提出返校申請。在網上系統中(PC端,thos.tsinghua.edu.cn,學生證號登錄-服務列表-返校申請;微信端,清華大學信息服務-在線服務系統-服務列表-返校申請)填報申請信息,上傳核酸檢測證明等材料,經院系、學校審批後方可在批准的日期返校。請注意:因院系和學校審批需要工作時間,請至少在返校前三天在網上提交返校申請。
3.籤署承諾書。根據教育部和北京市關於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同學們應履行疫情防控的相關義務,包括配合管理部門實施體溫檢測、健康檢查、開展疫情調查、隔離居住等措施,嚴格遵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規定,按照要求及時、準確、如實報告個人信息、身體狀況、旅行史、與疫情相關人員接觸史等有關情況。學生須在提交返校申請時網上簽署履行以上義務的承諾書,方可返校並在校園內學習生活。
4.行前再次確認出行信息和身體健康狀況。通過返校審批後,出行信息如有變化(如改變到校日期),原則上應至少提前三天向學校報告。返校前應再次確認體溫正常,健康狀況良好。如有特殊情況發生,應第一時間向學校報告。
5.做好返校途中防護。根據學校發放的通知和防護指引,攜帶口罩、體溫計(推薦使用電子體溫計,不建議攜帶水銀體溫計)等必要的防護物品,有條件的可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做好返校途中的健康防護,隨時監測個人健康狀況。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並與他人保持不小於1 米的安全社交距離。
四、進校流程
1.返校前,請同學認真學習學校發放的《返校學生在校生活指南》,按照要求開展校園生活。
2.學生到達指定校門後,經核驗身份、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綠碼」後進校。送人車輛和親友不得進校。如同學有從校門乘車前往宿舍區的需求,進校後可在校園巴士站候車乘車(請關注微信小程序「清華校園巴士」,掌握校園巴士運行情況)。
3.按照新生報到流程,本科生新生入校後,須到紫荊學生公寓學生服務中心(C樓)前集中設置的各專業類及院系迎新站點和相關部門,辦理報到相關手續;研究生新生入校後,須到各院系院館、系館和相關部門辦理報到相關手續。
報到當天 19:00 以後到校的新生,請先到 C 樓前臺辦理住宿手續,第二天到本院系報到,並在各院系協助下到校內相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4.非 2020級新生返校後,工作時間(8:00-12:00,13:00-17:00)直接前往宿舍向樓長報到,其他時間前往C樓24小時值班總臺報到,工作人員再次核驗相關材料並開通住宿權限。境內國際學生返校後,8:00-22:00到紫荊19號樓國際學生公寓總服務臺辦理入住,其他時間到所住樓服務臺辦理入住。
5.非2020級新生返校後,應及時在自助註冊機上進行校園卡註冊激活(自助註冊機位於紫荊 C 樓一層 102 自助服務大廳和六教 A區零層入口處),否則校園卡將無法正常使用。
五、各院系迎新工作要求
1.本科生新生迎新,學校統一為院系搭建帳篷並提前安裝在 C樓前迎新現場,請各院系根據所屬專業類在指定位置開展迎新工作;研究生新生迎新,請各院系自行在院館、系館安排迎新站點,建議各院系在院館、系館外懸掛院旗、系旗或設立明顯標誌,引導新生報到。
2.各院系須自備桌椅、院系桌籤、院系旗幟和電源插座以及配有無線網卡、安裝有迎新管理系統的電腦。
3.各院系迎新站點工作人員應注意著裝整潔、得體。
4.各院系迎新站點須提供的相關服務內容、信息及資料有:
(1)收取檔案;
(2)辦理戶口手續;
(3)告知新生住宿信息、學費扣繳完成情況等;
(4)校園地圖等資料;
(5)為有需要的同學開具介紹信(如:郵寄行李的憑證丟失);
(6)接轉黨團組織關係;
(7)辦理其他必要事項;
(8)接待同學諮詢,提供其他方便同學的服務。
特別提醒:今年檔案、戶口、住宿查詢等有關手續在各院系迎新點辦理。
六、注意事項
1.請同學們攜帶好學生證、核酸檢測結果報告、健康「綠碼」等材料,以備查驗,證件材料齊全方可進校。
2.學生因返校需要所做核酸檢測的費用,學校將予以報銷,請同學注意保存好當地醫療機構開具的檢測費發票或收據(抬頭寫個人即可)及費用明細清單,作為報銷憑證。
3.同學在校期間實行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如有需要進出校園的,應提前履行申請審批手續。
4.學生宿舍樓實行封閉式管理,不同宿舍樓間、樓內不同寢室間不允許人員互訪、串門。
5.學校會根據情況開放部分教學樓供同學使用,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嚴格管理。學生如需進入系館、實驗室,應事先得到院系批准。
6.學校各院系和相關部門要提前準備,按照要求做好迎新組織工作。
同學們如有任何困難或疑問,請及時聯繫院系老師、輔導員、研工助理,學校將隨時為同學們答疑並盡最大可能提供幫助。
返校學生在校生活指南
一、返校後馬上要做的事:
入住宿舍:
a) 學生返校後,工作時間(8:00-12:00,13:00-17:00)直接前往宿舍向樓長報到,其他時間前往 C 樓 24小時值班總臺報到,工作人員核驗同學返校條件並開通住宿權限。
b) 境內國際學生返校後,8:00-22:00 到紫荊 19 號樓國際學生公寓總服務臺辦理入住,其他時間到所住樓服務臺辦理入住。
c) 事先在微信上添加「清華紫荊」小程序,辦理入住手續時,由樓長或工作人員掃描個人「紫荊碼」,使之變更為在校狀態。
向院系報到:辦理完入住宿舍的手續後,應第一時間在信息日報系統中修改個人信息,完成向院系線上報到。
校園卡註冊激活:在自助註冊機上進行校園卡註冊激活(自助註冊機位於紫荊 C 樓一層 102 自助服務大廳和六教 A區零層入口處),否則校園卡將無法正常使用。
二、校內生活注意事項:
進出樓門:疫情期間各樓門實行嚴格管理,進入時需要測體溫並驗證身份。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學校專門建設了體溫檢測和「紫荊碼」身份驗證系統,相關設備終端部署在各宿舍樓、教室樓、系館、食堂、圖書館、體育場館等樓宇門口。同學們可進入的樓宇經過事先授權(例如進入系館需由院系授權),進門時通過「清華紫荊」小程序掃描「門碼」,如果本人的「紫荊碼」和「門碼」匹配上即可進入,否則將無法進入。出樓門也要刷「紫荊碼」。
體溫測量:同學們每日須進行晨、午、晚三次體溫自測並在「清華紫荊」小程序中填報體溫數據,填報時間分別是 9:00、15:00、22:00前。測溫可以使用各樓宇門口的自助測溫設備或自備體溫計,但 24小時內至少要使用一次自助測溫設備。未按上述要求按時、準確測量和報告個人體溫數據的,個人「紫荊碼」將變成橙色,會影響在校園內的活動及無法進入樓門。
信息報告:除了每日體溫「三檢」和填報以外,學生還要繼續進行每日健康信息報告,在信息系統中更新報告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是否接觸過疑似或確診病例、外出情況、與外來人員接觸等情況,這些事項可以在有變化的時候報告,沒有變化則「零報告」。
個人防護:根據科學指引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正確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並保持不少於 1米的社交距離,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注意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腹瀉或腹痛等症狀,應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或院系報告。
食堂就餐:學生只可在學生食堂或學生區清青系列餐廳就餐,進入食堂要刷「紫荊碼」並測量體溫,離開食堂時也要刷「紫荊碼」。食堂就餐可選擇「外帶」與「堂食」兩種方式,各方式進入食堂就餐的流程如下圖所示。按照「鼓勵外帶、儘量減少堂食」的原則,請同學們優先選擇打包好的套餐或易打包的餐食,帶回宿舍就餐,以儘可能減少在食堂滯留的時間,避免人員聚集和密切接觸。回宿舍用餐後注意做好垃圾分類處理。進入食堂要服從管理,佩戴好口罩,按照指引標識按序從入口排隊進入食堂,進入食堂後先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取餐或就餐完畢後及時從指定出口按序離開。嚴禁借校園卡、光電卡給其他人員使用,如發現將按校級校規嚴肅處理。
進出校園。同學們在校期間實行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如有需要臨時出校,應提前在清華大學在線服務系統(https://thos.tsinghua.edu.cn,或微信企業號「清華大學信息服務」的「在線服務系統」頻道)的「學生臨時出校申報」中提出申請,經審批後出校和返回。同學進入校園時應積極配合門衛進行相關手續的核驗、體溫檢測等。注意:受系統間數據同步周期限制,請同學們至少提前一天提出申請並獲得審批,以免影響出行計劃。
住宿管理。各學生宿舍樓實行封閉管理,非本樓人員不得進入。不同宿舍樓間、樓內不同寢室間人員不要互訪,宿舍內不要開展聚餐、打牌等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公共衛生間、浴室內不聊天、不嬉戲、不逗留,人員保持1 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宿舍每天開窗通風至少 2 次,每次不少於 30 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禁止帶動物進入寢室,避免與野生動物、流浪動物接觸。
學習科研。各教學樓嚴格出入人員管理,採用進出分流管理方式,同學進出教室需刷「紫荊碼」。學生進入系館、實驗室須事先得到院系授權,實驗室內應控制人員密度。各樓宇內低樓層上下樓建議走樓梯。在室內保持不小於1米的社交距離,禁止聚集。
課外活動。儘量不舉辦或參加多人聚集的室內活動,室外集體活動可以酌情開展,但要做好防護措施,且保持人員之間不小於 1米的社交距離。室內體育場館等活動場所限流開放,提倡同學們在操場或空曠區域開展適宜的體育鍛鍊活動。儘量減少網購、點外賣等活動,取快遞時要分散排隊,保持距離。
應急處置:根據「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如同學們發現自己體溫超過37.3℃或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咳嗽、咽痛以及呼吸困難或乏力、腹瀉、腹痛),要立即報告給院系老師或輔導員、研工助理,以便啟動相關處置程序。出現這些症狀不一定和新冠肺炎有關,只要及時排除就好,但及時報告和處置在疫情防控中很關鍵的,請同學們務必重視。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開學】可獲取2020年秋季全國各高校開學時間匯總、北京高校開學時間、北京中小學開學時間。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