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之夜 來廣東科學中心免費看頂尖科技電影
金羊網訊記者李鋼、通訊員李曉銀報導:5月19日至26日,「廣州科技創新活動周」(以下簡稱「活動周」)將舉行。據了解,今年的活動周將突出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的融合,既有頂尖科技電影和國際科普展等很接地氣的科普嘉年華活動,又有高大上的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和論壇活動,重點展示廣州科技創新成果、科技企業和科技領軍人物的風採,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
廣東科學中心有系列活動等您來參加
為致敬廣大科技工作者廣東科學中心準備了科技館夜談直播+科學家紀錄片展播等一系列精彩活動而且"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廣東科學中心正常開放親們可以帶娃來過一個收穫科技知識的兒童節具體有哪些活動安排且讓小科為親們介紹一下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廣東科學中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博物館學會的號召
-
探秘極地 2020科學之夜中國航海博物館專場活動舉行
美麗的炫彩極光,可愛的南極企鵝,酷炫的「雪龍2」號……以探秘極地為主題,2020新一期科學之夜專場活動於7月24日至26日登陸浦東新區中國航海博物館,邀親子共赴一場極地探險之旅。 本次科學之夜中國航海博物館專場主題為《相約臨港 探秘極地》,由上海科技節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科技會展有限公司、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聯合主辦,共設中國航海博物館、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兩個會場。
-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隕石藏品
)會員 IMCA#8418落「櫻」繽紛,人頭攢動是每年櫻花季上野公園的真實寫照 乘坐東京JR線在「上野駅」出站後,步行5分鐘,就到了日本國內最大的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位設於東京上野公園中,設立之初旨在通過自然科學及其有關應用的調查收集、保管以及面向公眾的公開展示等活動,以達到普及自然科學及社會教育之目的,館內的部分藏品被指定為國家重點文化財產。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巡迴展亮相廣東科學中心
廣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迴展4月28日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
9月26日至29日北京科學中心閉館公告
9月26日至29日北京科學中心閉館公告 北京科學中心於2020年9月19日至9月25日舉辦「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及(第八屆)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活動」。閉幕後自2020年9月26日至9月29日閉館對場館進行撤展消毒工作,30日(周三)正常開放。 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北京科學中心全體工作人員歡迎您的到來!
-
星際元國際教育Star Group攜手安大略科學中心為東莞科技館探客...
10月30日-31日Star Group星際元國際教育攜手安大略科學中心走進了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採用探客工坊Tinkering shop® 課程,對館內科創展教輔導員開展了為期2天的探客教育培訓。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展教部溫贊江部長,張羅強副部長帶領展教部輔導員和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活動,謝華館長出席了開班儀式。
-
寧波科學探索中心好奇星科學節隆重登場
11月1日-11月29日,寧波科學探索中心好奇星科學節隆重登場啦!本屆好奇星科學節特別建立4大跨界科學展區及科技潮流店,將複雜的科學概念可視化、藝術化,打造沉浸式科技空間,一起來創造和發現科學的無限邊界吧!
-
霍普斯與您相約第十三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
霍普斯與您相約第十三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及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 「第十三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將於2020年12月9日~11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
英國科學博物館近日對外開放
因疫情關閉數月的英國科學博物館近日對公眾開放。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
-
國際科學數據中心概述
傳統上,科學數據被保存在紙面記錄,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已普遍使用計算機技術獲取、管理和歸檔科學數據,90年代末以來,建立數據獲取、評估和分發的數據中心在科學領域得到廣泛、迅速發展。2001年後,網絡技術成為科學數據發布的基本工具,基於網絡資料庫、數據網格技術科學數據中心獲得迅速發展。
-
全國科普日丨「玩轉」科學
科學具有神奇的力量,讓人產生無限的好奇和探知的欲求。家長和孩子們在科技館、博物館等科普場館和各種科普活動中學習科學知識,了解地球上的千千萬萬,體驗宇宙的無窮無盡,探索生命的奧秘,感受科技的魅力。2020年9月19日開始,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各地開展,快走進你身邊的科普場館,與科學零距離接觸,盡情「玩轉」科學吧!
-
國際雷電科學蘇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8月28日凌晨,全球第二個「國際雷電科學蘇州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據悉,該研究中心由國際防雷三大組織授權、國際大電網組織認證、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組建,是目前獲得國際支持力度最大的雷電研究中心。
-
英國科學博物館館長:看好中英科學合作前景
新華社倫敦2月1日電(記者張家偉 張代蕾)英國科學博物館館長伊恩·布拉奇福德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目前英中兩國在科學領域合作良好,他相信會不斷深入。 英國科學博物館與中國的博物館、科研機構交流日益密切。
-
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揭牌成立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28日從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獲悉,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該科學中心是清華合肥院組織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
-
科學+特別活動: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遊戲物理 趣味科學
1987至1989年間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1989年返臺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92年8月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成立後曾任所長,並曾出任中華民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2007年轉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以及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11年1月17日借調至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擔任館長。
-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高層次科學研究管理保障隊伍
中國網3月12日訊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是我國極地科學的研究中心,「國家海洋局極地科學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主要開展極地雪冰-海洋與全球變化、極區電離層-磁層耦合與空間天氣、極地生態環境及其生命過程以及極地科學基礎平臺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建有極地雪冰與全球變化實驗室、電離層物理實驗室、極光和磁層物理實驗室、極地生物分析實驗室、微生物與分子生物學分析實驗室
-
北京科學中心需要門票嗎?實名預約可參觀
北京科學中心 北京科學中心參觀需要門票嗎?前身為中國科技館的科學中心,參觀無需門票,但需通過中心官網提前預約參觀。本周六(9月15日)北京科學嘉年華將拉開帷幕,前身為中國科技館老館的北京科學中心將首次開放。
-
再見2020,相約2021 - 國際碳材料大會,永不落幕
11月17日至20日,「Carbontech 2020」第五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成功舉辦。200+演講嘉賓,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贏創工業集團、恆神、中電十二所、元素六、臺鑽科技、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Diamond Foundry、華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魯泰集團、上海杉杉科技、廣汽、超威電源、天奈科技、國家車用超級電容器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材科技、上海電氣、伍德麥肯茲、江蘇澳盛、三安集團、基本半導體、華為、中興國際、上汽英飛凌
-
財富甘肅丨天慶博物館「當科學遇上藝術」即將開展
12月27日,天慶博物館「當科學遇上藝術」全沉浸式宇宙科普展媒體見面會在蘭州舉行,蘭州、天水兩地多家媒體代表近50人共同參加。會上,天慶集團董事長韓慶致辭,感謝各家媒體對天慶集團及天慶博物館的大力支持,他說,近幾年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天慶博物館建設中,目前擴建後博物館面積達11000多平米,今後將不斷增加館藏珍品,把瓷器館做起來,為蘭州市民帶來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希望媒體們繼續支持天慶文化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