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2021-01-18 騰訊網

2018年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1-2]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日前,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的獲獎科學家名單已公布。

無數的不眠之夜,無盡的嘗試與失敗,只為最終破繭成蝶,為自己的國家增光添彩。

此刻,向他們獻上至高的敬意。

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2018年諾獎的獲得者吧!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授予剛果醫生德尼·慕克維格(Denis Mukwege)伊拉克雅茲迪族少女納迪亞·穆拉德(Nadia Murad),以表彰他們為終止將性暴力用作戰爭和武裝衝突的武器所做出的努力。

人物介紹

德尼·慕克維格

德尼·慕克維格是一位剛果(金)婦科醫生,創立及服務於位於布卡武的潘奇醫院,專門治療被叛軍輪姦的婦女。慕克維格目前已經成為修復輪姦導致的生理傷害方面的世界性權威。

慕克維格救助了數以千計的第二次剛果戰爭中的強姦受害者,她們中的一些人甚至不止一次遭到輪姦。慕克維格為了病人一天工作大約18個小時,通常會主持多達10次手術。他曾經描述病人到達醫院時的狀況,她們大多處於裸體狀態,同時遭到了嚴重的身體傷害。

2014年,慕克維格被歐洲議會授予薩哈羅夫獎。

納迪亞·穆拉德納

迪亞·穆拉德是一位雅茲迪人權活動人士2014年8月,21歲的穆拉德與其他數千名雅茲迪婦女一起被伊斯蘭國囚禁,後遭到虐待並淪為性奴。她的多位家人則被伊斯蘭國殺害。同年11月,她成功逃離伊斯蘭國的掌控,並最終前往德國斯圖加特避難。在此之後,穆拉德成為了一名人權活動人士。

2016年9月,她被任命為首位聯合國人口販賣倖存者尊嚴親善大使。作為大使角色的一部分,穆拉德參與全球和地方宣傳倡議,以提高人們對人口販運和難民的認識。穆拉德向難民和倖存者社區伸出援手,聽取販運和種族滅絕受害者的證詞。

同年10月,她先後獲得了歐洲委員會瓦茨拉夫·哈維爾人權獎與歐洲議會薩哈羅夫獎。

2018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當地時間10月1日上午11時30分(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5時30分)2018年度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揭曉。今年該獎項的獲得者分別是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ion)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負面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

這項發現使治癒癌症成為可能。

人物介紹

詹姆斯·艾利森

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是美國著名免疫學家,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研究平臺負責人、免疫學教授。艾利森被認為是分離出T細胞抗原(T-cell antigen)複合物蛋白的第一人,他同時發現,如果可以暫時抑制T細胞表面表達的CTLA-4這一免疫系統「分子剎車」的活性,就能提高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攻擊性,從而縮小腫瘤的體積。他對T細胞發育和激活,以及及免疫系統「剎車」的卓越研究,為癌症治療開創了全新的免疫治療思路——釋放免疫系統自身的能力來攻擊腫瘤。

艾利森1948年8月7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後又獲生命科學博士學位。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14年,他獲生命科學突破獎、唐獎生物技術醫藥獎、霍維茨獎、蓋爾德納國際獎、哈維獎。2015年,艾利森獲得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本庶佑

本庶佑(Tasuku Honjo)日本免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

1942年1月27日,本庶佑出生於日本京都府。

1975年取得京都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完成學業後,本庶曾在京都大學、東京大學醫學部任助手。此一時間,他也兼任了美國卡內基研究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員,在許多美國研究機關以客座身份活動。

984年開始在京大專職,擔任了京都大學基因實驗設施的負責人。此後數十年,他又擔任過弘前大學教授、京大研究科長、醫學部學部長等職。

2005年開始轉為京大教授。本庶教授建立了免疫球蛋白類型轉換的基本概念框架,他提出了一個解釋抗體基因在模式轉換中變化的模型。

1992年,本庶首先鑑定PD-1為活化T淋巴細胞上的誘導型基因,這一發現為PD-1阻斷建立癌症免疫治療原理做出了重大貢獻,曾在2013年被《Science》評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北京時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另一半同時授予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格雷戈裡·溫特(Gregory P. Winter)爵士。

據諾貝爾獎推特介紹,今年的化學獎得主成功利用基因變化和選擇研究出可以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促進了更環保的化學工業的發展,生產新的材料、製造可持續生物燃料、緩解了人類的病情並拯救生命。

人物介紹

弗朗西斯·阿諾德

美國人弗朗西斯·阿諾德生於1956年,目前是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學領域的教授。

1979年,阿諾德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目前,阿諾德的研究領域包括是綠色化學和替代能源,例如開發高活性酶和微生物,將可再生生物轉化為燃料和化學品。此外,她也是多項專利的共同持有者。

值得一提的是,阿諾德是第五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此前獲獎的女性包括居裡夫人母女,以及在1964年得獎的英國科學家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和2009年得獎的以色列科學家約納特(Ada Yonath)。

喬治·史密斯

喬治·史密斯現年77歲,美國密蘇裡-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學教授。他本科畢業於哈弗福德學院,又在哈佛大學獲得細菌學和免疫學博士學位。

格雷戈裡·溫特

67歲的格雷戈裡·溫特來自英國,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蛋白質工程領域的權威。他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副院長、以及醫學研究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副主任和蛋白質及核酸化學部門主任。

2004年,溫特因其對分子生物學的貢獻而被封為爵士。

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授予美國學者Arthur Ashkin,法國學者Gerard Mourou、加拿大學者Donna Strickland(女),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人物介紹

阿瑟·阿什金

阿瑟·阿什金,美國科學家,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光學學會(OSA,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名譽成員,曾在貝爾實驗室和朗訊科技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任職。

阿瑟·阿什金生於 1922 年 9 月 2 日,1947年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1952年於康奈爾大學取得核物理博士學位。1942年到1945年任職於哥倫比亞輻射實驗室,1952年到1991年任職於 AT&T 貝爾實驗室。

熱拉爾·穆魯

熱拉爾·穆魯,法國科學家,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

2018年10月2日,2018年諾貝爾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阿瑟·阿什金、熱拉爾·穆魯和唐娜·斯特裡克蘭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熱拉爾·穆魯的貢獻為「產生高密度超短光學脈衝的方法」。

熱拉爾·穆魯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與同為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的獎金,熱拉爾·穆魯得到了獎金的四分之一,即225萬瑞典克朗。

唐娜·斯特裡克蘭

唐娜·斯特裡克蘭,加拿大女性物理學家,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她成為了從1901年至2018年,第三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據了解,熱拉爾·穆魯及其學生唐娜·斯特裡克蘭由於1985年的「雷射啁啾脈衝放大」研究,榮獲諾獎。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堅持忍耐。

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科學、給人民、給國家。

我們的一生至少要有一件一直堅持做的事情。

—END—

小編送給同樣努力奮鬥的大家一句話:

一粒塵埃在空氣中凝結 ,最後生成磅礴的風雨,一粒沙石, 在蚌體內打磨,最後龍昂貴的珍珠。有時候,渺小的開始 ,可以成就雄 偉而宏大的事業,有時候,平凡的開始,可以崇高而偉大的人生。

編輯:白沐玖

相關焦點

  • 2018年諾貝爾頒獎儀式在哪裡舉辦 2018諾貝爾獎獲得者是那些人
    2018年諾貝爾頒獎儀式在哪裡舉辦,2018諾貝爾獎獲得者是那些人?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年度諾貝爾獎頒獎盛典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辦。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和保羅·羅默獲得。
  • 2018年諾貝爾獎預測:10個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期盼已久的國慶長假到來,已經有點迫不及待要放飛自我了,但是關注科學的同學一定在關注一件事:諾貝爾獎叕來了。作為諾貝爾獎的保留環節,小夥伴們一定非常期待頒獎前的各種精(hua)準(shi)預(da)測(lian),所以在參考了各種諾獎風向標後,做出了以下預(xia)測(meng):
  • 2018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年度諾貝爾獎頒獎盛典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辦,諾貝爾獎獲得者、瑞典皇室成員與各界政要盛裝出席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據國外媒體報導,北京時間9月14日6點,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今年的主題是「心」,組織者表示,這一主題適用於各種各樣的事情,此次共頒發了10項最新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他們的研究看上去十分好笑,但卻引人深思。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9月14日(北京時間),第28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其中過山車可以加速腎結石脫落獲得了今年的醫學獎,而人類唾液可作為骯髒物體表面的良好清潔劑則獲得了化學獎。
  • 關於諾貝爾獎,你不知道的5件事
    EyeOpener今日話題:諾貝爾獎那些事 歷史源起19世紀末,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改良的炸藥備受軍方青睞,諾貝爾本人以此獲得一大桶金。但諾貝爾終生主張和平,對於自己改良的炸藥被用於戰爭破壞倍感痛心,於是彌留之際終生未娶,無子嗣的諾貝爾立下遺囑: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作為基金,每年將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 2018諾貝爾獎丨你所期待的大能
    萬眾矚目的201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陸續公布,熱點話題頻出。化學獎又成理綜獎?!讓化學家們好無奈啊!物理學獎獲得者終於又出現了一名女性,這是迄今為止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誰說女生就學不好物理?!而人們期盼已久的文學獎因為性侵醜聞而不得不取消,消息一經發出,人們不禁同情起陪跑多年的村上春樹,終有希望卻再次失之交臂,著實令人惋惜!
  • 諾貝爾獎被爆驚天性醜聞,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真的停!頒!了!
    文章來源於:德國優才計劃剛剛,瑞典學院向全世界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發!
  • 2020諾貝爾獎啟幕!除了打破這一多年傳統,還有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正式拉開帷幕。新冠病毒大流行改變了世界的打開方式,擁有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也不得不取消頒獎晚宴,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打破傳統。誕生記:一份差點無效的遺囑  「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別以為這是無聊搞笑的噱頭,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幕後推手是哈佛大學教授以及部分正牌諾貝爾獎得主。入選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乍看一下毫無意義但之後卻能發人深省,   原標題: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別以為這是無聊搞笑的噱頭,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幕後推手是哈佛大學教授以及部分正牌諾貝爾獎得主。
  • 2020年諾貝爾獎收官!關於它,這些事你知道嗎?
    「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那小編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諾貝爾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要知道,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單項獎金只有15萬瑞典克朗(約合11萬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獎收官!關於它,這些事你知道嗎?
    「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從1901年至2019年, 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 累計頒發597次, 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 54次授予女性。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頒布:不要笑,我們搞的是科學!
    每年的諾貝爾獎,幾乎是所有科研人最關心的事情。可是,你知道嗎?世界上還有一個諾獎,它就是——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是個啥?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創始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最早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博物館內舉行。
  • 那些被錯頒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當今科學界最令人矚目的獎項之一,表彰那些對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重量級科學家。不過,只要是有人參與的事情,就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紕漏和差錯,當然諾貝爾獎也不例外。愛因斯坦費米證明經中子轟擊產生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8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費米在證明經中子轟擊產生新的放射性元素的實驗中的突出貢獻
  • 2018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今起陸續揭曉 文學獎缺席
    中新網10月1日電 (張艾京)10月1日開始,2018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陸續揭曉。從1901年到2018年,諾貝爾獎已經走過117個年頭,成為國際上「每年必看」的大事件。不過,今年的諾貝爾獎有一個重大變化——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取消頒發,只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這5個獎項。  是什麼變故使得今年的諾貝爾獎「6減1」?
  • 給老媽講諾貝爾獎:2018年物理學獎的啁啾是什麼?|小爐匠沙龍
    2018年物理學諾貝爾獎的一半授予了發明雷射「啁啾」技術的穆魯和斯特裡克蘭。據八卦消息說,穆魯教授有一天去滑雪,在纜車上突然得了靈感,結果這項技術引發了雷射技術的革命,還一不小心得了諾貝爾獎。撰文 | 吳建永(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如今最熱門的追星就是諾貝爾獎了,連老媽都追。
  • 熱點|2018年諾貝爾獎花落誰家?先熱個身,10月1日起陸續揭曉
    諾貝爾獎 Photo: Alexander Mahmoud 2018 諾貝爾獎是1895年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佛列·伯納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自1901年(至2017年,已有117年)頒獎以來,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85次。其中,物理學獎頒發次數最多,為111次,共207位科學家獲獎。截止2017年,諾貝爾獎累計獲獎人次為923。由於少數個人與機構獲獎次數不止1次,因此實際上共有892人、24個組織獲獎。詳細信息如下:
  • 全球矚目,2018諾貝爾獎塵埃落定
    諾貝爾獎(The Nobel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用於鼓勵「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科學發現與發明成果。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都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這些年日本拿了不少諾貝爾獎,包括加入了美國國籍的兩位在內,日本人已經有了25名諾獎得主,而且獲獎的工作全是在日本國內進行的。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都獲獎,這個醫學生理學獎也已經是第四回了,結果到現在搞得弄來了諾貝爾獎也就是一個新聞,但不是什麼大新聞的古怪局面。
  • 2018年諾貝爾獎花落誰家?先熱個身,10月1日起陸續揭曉
    來源:世界科學摘要:隨著國慶黃金周的臨近,2018年 「諾獎月」又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