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2018諾貝爾獎塵埃落定

2021-01-20 泰坦科技Titan

十一國慶假期期間,全球迎來了不僅限於科學界的一大盛事——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The Nobel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用於鼓勵「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科學發現與發明成果。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都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2018年,諾貝爾獎只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這5個獎項。文學獎則因爆發評審醜聞延至2019年頒發。



鬆開「剎車」,直擊癌症——2018諾貝爾醫學獎


北京時間 10 月 1 日下午,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揭曉。70 歲的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 76 歲的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共享了這份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



2018諾貝爾醫學學獎獲得者


官方聲明稱,「今年的獎項標誌著我們在與癌症的戰鬥中決定性的一刻。兩位出色的學者利用我們本身免疫系統的優勢,即腫瘤抑制劑療法來對抗癌症。」



淋巴T細胞電鏡掃描圖 | NIAID/NIH


詹姆斯·艾利森(JamesP. Allison)被認為是分離出T細胞抗原(T-cellantigen)複合物蛋白的第一人,他同時發現,如果可以暫時抑制T細胞表面表達的CTLA-4這一免疫系統「分子剎車」的活性,就能提高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攻擊性,從而縮小腫瘤的體積。


他對T細胞發育和激活,以及及免疫系統「剎車」的卓越研究,為癌症治療開創了全新的免疫治療思路——釋放免疫系統自身的能力來攻擊腫瘤。

 

本庶佑(TasukuHonjo)教授建立了免疫球蛋白類型轉換的基本概念框架,他提出了一個解釋抗體基因在模式轉換中變化的模型。


1992年,本庶首先鑑定PD-1為活化T淋巴細胞上的誘導型基因,這一發現為PD-1阻斷建立癌症免疫治療原理做出了重大貢獻。


基於本庶佑的發現所研發的療法後被證實對抗癌相當有效。



科幻的雷射照進了現實——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北京時間10月2日,2018 年諾貝爾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授予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斯特裡克蘭成為了繼瑪麗·居裡(居裡夫人)和瑪麗亞·格佩特-梅耶(梅耶夫人)之後的第三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


現年96歲的阿斯金於1986年發明了用雷射來操縱微粒的光學鑷子,這是一種用來操縱原子、分子和生物細胞的方法,也是他此次獲獎的成就。


阿斯金的光學鑷子為觀察和控制生命的機器創造了全新的機會。



光學鑷子

 


傑哈·莫羅和唐娜•斯特裡克蘭的貢獻為「產生高密度超短光學脈衝的方法」,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PA)。



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PA)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稱,他們為人類創造的最短和最激烈的雷射脈衝鋪平了道路。

 

他們開發的技術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並帶來了廣泛的工業和醫療應用。其中包括每年進行數百萬次的雷射眼科視力矯正手術。


 

­手握演化的力量——2018諾貝爾化學獎

 

2018年10月3日,諾貝爾化學獎如約揭曉,該獎項由三名科學家共同獲得。



 2018諾貝爾化學學獎獲得者



其中一半被授予弗蘭西斯·阿諾德。1993年,她第一次進行了酶(也即催化化學反應的蛋白質)的定向演化。後來她所改良的方法,如今已經日常用於新催化劑的開發。



酶定向進化的基本原理。經過幾個定向進化的周期後,一種酶的效力可能會提高几千倍。



阿諾德的酶可以用於更加環保地製造化學產品,比如藥物,還能生產可再生的燃料,讓交通運輸更加綠色環保。



另一半化學獎由喬治·史密斯和格裡高利·溫特爵士分享。1985年,喬治·史密斯發展出了一種名叫「噬菌體呈現」的優雅技術,讓噬菌體(也即能夠感染細菌的病毒)能被用來演化出新的蛋白質。溫特把噬菌體呈現用於抗體的定向演化上,目標是製造新的藥物。



噬菌體展示——George Smith新發明這種方法,被用於發現已知蛋白質的未知基因。



第一個基於這種方法創造出來的藥物——阿達木單抗於2002年獲批,被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銀屑病和炎症性腸病。如今,噬菌體呈現所生產的抗體已經能中和毒素,對抗自體免疫病,甚至治療轉移的癌症。



為終止性暴力努力——2018諾貝爾和平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授予剛果醫生德尼·慕克維格和伊拉克雅茲迪族少女納迪亞·穆拉德,以表彰他們為終止將性暴力用作戰爭和武裝衝突的武器所做出的努力。


 

2018諾貝爾物和平獎獲得者

 

剛果(金)醫生丹尼斯·穆克維格被認為是該國性暴力受害婦女的拯救者,他為當地東部地區受性暴力摧殘的女性提供救助。與同事治療了超過三萬名強姦受害者。


穆克維格完成在法國的學業後本有機會留在法國,儘管剛果(金)充斥暴力,他仍選擇回到祖國。

 

穆拉德是一名伊拉克雅茲迪族(Yazidi)的少女,她曾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擄作性奴,遭到大批武裝分子輪姦,直至昏厥。


2015年12月,她勇敢地現身聯合國安理會作證,含淚懇請國際社會將極端組織徹底剷除。之後成為一名人權活動人士,並成為聯合國人口販賣倖存者尊嚴親善大使。



致力於解決現今最根本和最緊迫的問題——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該獎授予美國經濟學教授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Paul M. Romer), 以表彰二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相結合。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諾貝爾獎官方稱,兩人提出的方法致力於解決現今最根本和最緊迫的問題:全球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和世界人民的福利。


威廉·道布尼·諾德豪斯生於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是耶魯大學經濟學斯特林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是氣候變化經濟學,該研究重點表明人類因忽視不作為所帶來的災難性高代價。


保羅·羅默是史丹福大學教授,他被認為是經濟增長方面的專家。 保羅·羅默在197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並於1983年在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被《時代雜誌》選為1997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探索平臺】一如既往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給科研工作者們最堅實的支持。



喜歡請點讚支持一下▼


編輯:桃子様



相關焦點

  • 全球矚目 實至名歸!2018年度諾貝爾獎塵埃落定
    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共同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共同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圖片均來自諾貝爾獎官網  10月1日—3日,2018年諾貝爾獎三大自然科學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逐一揭曉,為人類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壘上耀眼的一層。  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的系列獎項,用於鼓勵「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科學發現與發明成果。
  • 2020諾貝爾獎塵埃落定 從東西方教育看名人名校效應
    2020年10月5日-10月12日,是今年諾貝爾獎的「開獎周」。各高校諾貝爾獎得主數量備受關注,因為從一定層面上體現出該校的學術實力和在世界學術界的地位。據相關資料統計,美國哈佛大學以162人諾獎人數位居榜首,劍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別以121人、109人位列二、三。
  • 全球矚目的第十五屆邵逸夫獎頒授典禮在香港舉行
    香港當地時間9月26日晚,國際著名科學大獎、有著「東方諾貝爾獎」美譽的第十五屆邵逸夫獎頒授典禮在中國香港隆重舉行。國際三位科學家分別獲得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三個獎項,每個獎項120萬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受邀出席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
  • 2018年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2018年諾貝爾獎的那些事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 中國突然宣布一件全球矚目的大事,同時,美國相形見絀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全世界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數百位科學家都出席了這個論壇,而在這個論壇上中國突然宣布了一件全球矚目的大事據境外媒體10月30日的報導,在這個論壇上,中方表示:「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
  • 2018諾貝爾獎丨你所期待的大能
    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們以及他們的成就。何為新文學獎,嚴格來說,他並不屬於諾貝爾獎,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缺失的遺憾。而替代品終究是替代品,即使被稱為小諾貝爾獎,含金量也已大打折扣。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第一  Evelyn Zhang • 2020-10-15
  • 2018年諾貝爾頒獎儀式在哪裡舉辦 2018諾貝爾獎獲得者是那些人
    2018年諾貝爾頒獎儀式在哪裡舉辦,2018諾貝爾獎獲得者是那些人?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年度諾貝爾獎頒獎盛典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辦。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和保羅·羅默獲得。
  • 看看世界各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
    美國一共有377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項的一共有6人,分別有兩個經濟學獎(Paul Romer和Paul Romer),兩個化學獎項(George P. Smith和Frances Arnold),還有一個物理學(Arthur Ashkin)以及一個生理學或醫學(James Allison)。2、英國
  • 2018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年度諾貝爾獎頒獎盛典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辦,諾貝爾獎獲得者、瑞典皇室成員與各界政要盛裝出席
  • 為什麼諾貝爾獎,在全球最出名
    在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獎金當中,沒有一個像諾貝爾獎獎勵多領域、且不分國界、頒獎歷經120年、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獎。諾貝爾,偉大的思想,偉大的精神,鼓勵全世界上進步人士。紛份獻身於科學研究,紛紛效防他,設立類似的獎金,加速了全人類的文明進程。諾貝爾,終身未娶,沒有妻子,沒有子女。
  • 說不盡的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貝爾三大科學獎已經塵埃落定,來自美國、瑞士和英國的9名科學家分享了這些榮耀。獎項已花落有主,但有關話題熱度未減,整個10月科學界最熱門的話題便是諾貝爾獎。1896年去世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一定沒有料到,據其遺產、遺囑創建的這三大科學獎項,已經成了全世界科學獎項中最具含金量的「硬貨幣」。有了這般含金量,引發討論自然在情理之中。
  • 2018年諾貝爾獎預測:10個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現如今,在全球九十多個國家,每年都有數百萬臺手術使用丙泊酚進行麻醉。物理學獎:尤裡·高果其&羅德尼 S·勞夫&特裡斯·西蒙原因:發現推動了對碳基材料的理解和發展,包括電容儲能和對超級電容器的運行機制的了解。
  • 全球人才最多的國家:諾貝爾獎得主383名全球第一,比全歐盟還多
    而究竟如何標定一個人對世界的貢獻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呢?相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重要獎項,這個獎項可以說是很多人終生奮鬥的目標了,而科研經費全球第一的美國,自然也就是這一獎項得主最多的國家了。
  • 薦讀·贈書丨阿來《塵埃落定》獨家修訂版
    《塵埃落定》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重量級作家阿來的長篇代表作,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也是當代中國文壇暢銷不衰的經典之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機村史詩》(六部曲)和《格薩爾王》《瞻對》《雲中記》,詩集《稜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散文《大地的階梯》《草木的理想國》,等等。2000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9年,憑《機村史詩》六部曲(原用書名《空山》)獲得「第七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作家獎」。
  • 馬化騰拿10億發起「科學探索獎」,能否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楊振寧西湖大學校長科學家:施一公「科學探索獎」於2018成立已有125年歷史,一百多年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為世界發展貢獻智慧,他們的創造發明為推動世界科學技術、人類健康和文明作出巨大貢獻,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受矚目的獎項之一。
  • 2018諾貝爾獎晚宴舉行 學術大咖社會名流與會
    2018諾貝爾獎晚宴舉行 學術大咖社會名流與會 (1/3) "← →"翻頁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川普獲醫學教育獎
    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於美國當地時間9月17日透過網絡視頻會議舉行,今屆的主題是「蟲子」(bugs),頒出了聲學獎、心理學獎、和平獎、物理學獎等多個獎項。在各個獎項當中,今年較受矚目是的醫學教育獎,它頒給了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的領導人。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據國外媒體報導,北京時間9月14日6點,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今年的主題是「心」,組織者表示,這一主題適用於各種各樣的事情,此次共頒發了10項最新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他們的研究看上去十分好笑,但卻引人深思。
  • 2018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今起陸續揭曉 文學獎缺席
    中新網10月1日電 (張艾京)10月1日開始,2018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陸續揭曉。從1901年到2018年,諾貝爾獎已經走過117個年頭,成為國際上「每年必看」的大事件。不過,今年的諾貝爾獎有一個重大變化——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取消頒發,只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這5個獎項。  是什麼變故使得今年的諾貝爾獎「6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