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解開蘭花進化之謎—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中青在線深圳9月1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武欣中)由國家蘭科中心劉仲健教授領銜比利時根特大學、臺灣成功大學、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日本埼玉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以深圳擬蘭為突破口,通過對深圳擬蘭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及小蘭嶼蝴蝶蘭、鐵皮石斛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並結合其它蘭科和非蘭科植物的轉錄組及其基因功能分析,揭示了蘭花的起源及其花部器官發育和生長習性以及多樣性形成的分子機制和演化路徑,成功解開了困擾人類一百多年的蘭花進化之謎。研究成果以「The Apost asia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orchids」為題刊登於2017年9月13日的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自然》。

蘭花有近3萬種,約佔開花植物物種的10%,作為植物界種類最豐富的家族之一,它生活在地球幾乎每一個棲息地,呈現出巨大的多樣性。蘭花其花的起源、進化和多樣性的形成,被稱為蘭花進化之謎。一百多年來,全世界無數科學家不斷致力於解開這一謎團。

據介紹,蘭科有5個亞科,包括「擬蘭亞、香莢蘭亞科、杓蘭亞科、蘭亞科和樹蘭亞科」。很早之前,劉仲健科研團隊就已注意擬蘭屬物種擁有幾個獨特的特徵而有別於其它蘭花,具有與仙茅相似的「原始」性狀,被認為最接近於達爾文推測的「假蘭」,是研究蘭花進化的好材料,但取材非常困難。

2011年,劉仲健團隊在深圳市梧桐山上發現了一種擬蘭新物種,將其命名為「深圳擬蘭」,它的發現為蘭科植物進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實驗材料。研究團隊在二代測序基礎上,結合三代測序和相關數據對深圳擬蘭、小蘭嶼蝴蝶蘭和鐵皮石斛進行基因組組裝,使測序對象的基因組組裝質量更高。研究團隊還對蘭科5個亞科的代表性物種進行取樣,從而獲取大量轉錄組數據用於基因功能分析和驗證。通過基因組比較,研究團隊發現蘭花有474個特有基因家族,因此得以重建一個蘭花祖先的基因工具包和基因池,並可從中窺視蘭花新的基因家族及其擴張和收縮的進化歷史,從而揭示了蘭花相關性狀和習性進化的分子機制。

據悉,深圳擬蘭有36個MADS-box功能基因,它們調控蘭花的花部器官發育。研究發現,擬蘭的花沒有唇瓣和完整的蕊柱是由於B-AP3和E類基因丟失所造成的。而蘭花的祖先通過WGD後,複製了B-AP3基因調控花瓣唇瓣化,使蘭花呈現出兩側對稱,形成了特異性傳粉機制,促進了蘭花新物種產生和多樣性形成,這也是兩側對稱蘭花種類比輻射對稱種類多的原因。這一發現顛覆了人們對蘭花的進化是由輻射對稱向兩側對稱演化的認知,修正了達爾文關於蘭花演化的假說。本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完整重建了蘭花進化的基因工具包和演化路線圖,揭示了蘭花花部器官發育的分子機制,更正了人們對蘭花進化的傳統認知,填補了植物學研究的多個空白,為植物進化生物學研究提供了數據基礎和重要借鑑,為蘭科植物形態特徵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指導。同時,蘭花全基因組序列也將為蘭花遺傳工程育種研究提供重要資源和基礎,對於促進蘭科植物保護,藥用資源開發、品種創新具有重大意義。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我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磊)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該過渡型物種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又一重大科學發現,為解答 「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像大眾熟知的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等都屬於節肢動物,它佔據了當今動物界大約80%的物種多樣性。
  • 中國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該過渡型物種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又一重大科學發現,為解答 「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逆轉錄病毒解開人類進化之謎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逆轉錄病毒解開人類進化之謎 2013-01-11 13: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新基因工具有望揭開海洋微生物之謎—新聞—科學網
    然而,這些微小的海洋生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科學界的一個謎。4月6日發表在《自然—方法學》的研究稱,在全球100多名研究人員的努力下,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通過細胞和基因技術解開部分海洋生物細胞基因組的方法。 未參與該研究的法國索邦大學國家研究機構CNRS海洋生物學家Angela Falciatore表示,這項研究「將推動浮遊生物生物學的進步」。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我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該過渡型物種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又一重大科學發現,為解答 「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最新研究有助解開蛋白質摺疊之謎—新聞—科學網
    該問題被稱為「蛋白質摺疊之謎」。最新研究有助於解開蛋白質摺疊之謎,可在蛋白質工程、酶分子理性改造和生命科學其他領域發揮作用。
  • 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這種5億年前的「四不像」動物,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因為其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如同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瑞獸——麒麟,因此被命名為「c」。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昆蟲 色誘雄性昆蟲與其交配
    中國園林網5月4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對於人類來說,蘭花很迷人。然而至今為止,我們人類並不是惟一愛蘭花的對象。一些黃蜂也發現蘭花如此嫵媚迷人,以至於當它們拜訪蘭花時抑制不住和蘭花過上了性愛生活,並能達到性高潮。此發現揭示了為何蘭花要進化得如此美麗之謎。     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許多蘭花模仿雌性昆蟲來色誘雄性前來「尋歡作樂」。當然這些性偽裝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傳花授粉。當這些雄性昆蟲和其它花朵相會時,它們扮演了不知情的授粉者,從而幫助這些植物繁衍生長。
  • 中國科學家破解蜈蚣毒液致命之謎—新聞—科學網
    很多人都知道與其毒液密不可分,但其中的分子機制仍然是一個謎。 1月22日,我國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破解了蜈蚣利用毒液捕殺大型獵物的秘密。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臨床救治蜈蚣叮咬中毒導致的心肌衰竭等嚴重症狀。 蜈蚣毒液的秘密 與毒蛇不同,蜈蚣的毒腺並不在牙齒,而是在由腳進化而成的螯肢上。
  • 失去Y染色體的尼安德特人—新聞—科學網
    這項近日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解開了一個謎:為何科學家無法找到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體。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對數十名尼安德特人的DNA進行了測序,但由於男性化石中的DNA保存不當或被細菌汙染,現有的大多數樣本皆來自女性。 「我們甚至懷疑是否有男性的尼安德特人。」論文通訊作者、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計算生物學家珍妮特·凱爾索開玩笑道。
  • 科學家聚焦西亞馬遜物種大爆發之謎—新聞—科學網
  • 中國科學家提出宇宙學新模型—新聞—科學網
  • 《跑跑卡丁車》手遊解開黑騎士之謎攻略 解開黑騎士之謎怎麼玩
    導 讀 黑騎士賽車也已上線,隨之而來的相關活動大家也積極參與著,此次解開黑騎士之謎的活動應該難倒了不少玩家,想要破解這個活動任務還是需要一定的了解才行,那麼小編就通過詳細的介紹來讓大家尋找此次活動的具體玩法
  • 「國際蘭科植物基因組重大項目」成果解開「達爾文的困惑」
    經濟日報記者 喻 劍攝  劉仲健教授在深圳擬蘭基因組和蘭花進化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介紹研究成果。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攝  以國家蘭科中心劉仲健教授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將「深圳擬蘭」作為突破口,通過對「深圳擬蘭」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及小蘭嶼蝴蝶蘭、鐵皮石斛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並結合其它蘭科植物的轉錄組及基因功能分析,揭示了蘭花的起源及其花部器官發育、生長習性以及多樣性形成的分子機制和演化路徑,解開了困擾人類百餘年的蘭花進化之謎。
  • 人類的三大未解之謎,不知何時才能解開,若解開則可統治宇宙
    人類在經過了一系列的進化之後,才發展到今天現代人的樣子。而人類的科技也才是發展了6千年左右而已。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還是不能對自己的家園,即地球進行充分的了解。在地球上仍存在著許多的未解之謎。這其中有三個未解之謎是關乎到人類來源和宇宙發展的。這三個未解之謎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解釋。有一些科學家給出了一些比較籠統的解釋。
  • 科學家解開地質巖層缺失之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6日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大峽谷被稱為巨大的地球之書這個過程一旦發生,就引發了別具意義的進化。」這些新的堅硬部分有利於生物的進化,讓它們逐漸形成了保護結構(例如甲殼和刺)、穩定構造(例如骨骼)或者捕獵工具(例如牙齒和爪子等)。
  • 那些已經被解開的世界未解之謎
    雖然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不過有一些被人們已經解開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些被我們解開的眾多謎團。通過非常多的先進技術終於將這個謎團解開了其實在這個水晶頭骨眼睛鼻孔等周圍有旋轉刮痕。但是因為他們太過於輕微,用肉眼是發現不了的,這種痕跡類似於現在珠寶商的旋轉輪製作出來的。所以研究人員推斷這個是現代歐洲加工製造的,材料是用的巴西無色水晶。正是因為被解開了這個謎團,所以這些水晶頭骨取消了展示,因為他們不屬於博物館。
  • 《蒙娜麗莎》微笑之謎?放大30倍,終於解開微笑之謎
    《蒙娜麗莎》微笑之謎?放大30倍,終於解開微笑之謎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名畫,但是其中《蒙娜麗莎》這幅畫是一幅很神奇的話,因為你在哪個角度看她,她都微笑著,這正是這幅畫的一個神奇之處。最近《蒙娜麗莎》被科學家們放大了30倍,然而也終於揭開了微笑之謎!《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的油畫,現在收藏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
  • 科學網—布基球解開宇宙光百年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