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蠶絲被需要16000+條蠶吐絲!寧波這位手藝人說:這才是真正的桑蠶絲被!

2021-01-16 寧波晚報生活號


小滿節氣來了,蠶寶寶準備結繭




「哎呀,可惜你們來了,卻看不到蠶。」宋錦方在紙箱裡翻了半天,才找到三條蠶。記者看到,其中一條看起來已經準備結繭,卻不知為何已經變成了「僵蠶」。


宋錦方的老家在桐鄉。這是全國知名的蠶桑之鄉,有著近5000年的栽桑養蠶史。


宋家祖祖輩輩都是養蠶人。他2003年來到寧波,從事手工桑蠶絲製作。宋錦方在寧波也養蠶,但多是供應學校、學生所需,至於做桑蠶絲要用到的大量原料,要麼來自桐鄉老家,要麼來自其他省份。


可能至今為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栽桑養蠶是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帶農村的傳統副業,是家家戶戶都會的一門手藝。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江浙一帶養蠶人不少。在寧波本地,現在可能也就奉化、寧海還有人在養蠶。」在宋錦方看來,這種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受江浙一帶工業飛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少的農民願意從事這一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江浙一帶留給桑樹的空間也越來越少。「東桑西移」逐漸成了一種趨勢。


「像四川、廣西已經成為國內養蠶規模最大的省份。」宋錦方說,「像兩廣地區,氣候條件更為適宜,前前後後可以養五批蠶,而像浙江一帶,也就養三批。」


不過,宋錦方也說,雖然不再見家家戶戶栽桑養蠶的盛況,但江浙一帶,尤其是蘇南、浙北製作桑蠶絲的工藝在國內還是數一數二的。


從事桑蠶絲製作多年,宋錦方對「東桑西移」有著切身感受




打開冰箱,有好幾塊用塑膠袋包著的紙板,上面布滿了黑黑白白的小點。若沒有宋錦方提醒,記者很難將其和蠶卵聯繫起來。


「像這種白色的已經壞了,黑色的是可以用。」將蠶卵放在接近零度的冰箱裡,是為了等桑葉「初長成」。


「今年桑葉出得挺早,比去年提前了10天,但氣候變化太大,對桑葉的品質有影響。」等到桑葉「初長成」,就可以把蠶卵從冰箱裡拿出來。隨著氣溫回升,它就會慢慢變成一條蠶。


「像寧波的氣候條件下,5月初開始發種,預計等到5月底蠶就會做繭。」


養蠶的人越來越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太辛苦」。


「蠶24小時一般要餵食4次。桑葉最好現採現吃。太陽東升前和西落後採摘的桑葉最為新鮮、滋潤,營養價值高,有助於蠶吐絲。」


宋錦方指著一片桑葉的莖說:「有沒有看到莖裡面白白的,像乳膠一樣的東西?這是一種天然纖維,蠶就是靠這個來吐絲的。」


「一次性採一堆桑葉存在冰箱裡,如果只是養著玩,那沒關係。如果想要它吐絲的,那這樣養出來蠶即便吐絲,絲也很少。」


蠶不僅挑剔桑葉是否新鮮,還挑剔桑葉是否健康。很多小區裡種的桑樹,為了防止病蟲害,都會噴農藥,蠶吃了就會出現不適應,甚至死亡。


蠶對空氣品質的要求也很高。像蚊香、花露水的味道,很容易導致蠶吐水;有時把它們放在空調房裡,它們也會因為空氣不流通而出現異樣。


蠶對風向也很敏感,被風吹過之後會變成「僵蠶」。不過,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剛蛻皮的蠶上,因為它本身比較脆弱;蠶忌諱的是西北風這樣的冷風,至於像東南風那樣的熱風,則要好一些。


從繭到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一條條的蠶,到一條可以蓋的桑蠶絲被子,宋錦方說,需要完成37道工序。包括烘乾、選繭、煮繭、剝繭、晾曬、脫水/油脂、高溫消毒等。


他選擇將製作桑蠶絲製品的絕大部分工序放在桐鄉老家完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儘可能節省成本,「我只要將老家寄來的蠶絲撐開,做成被子、衣服等各種成品就好。」


選繭很考驗經驗。宋錦方抓起一把蠶繭,輕輕一捏,有些蠶繭立馬像漏了氣的桌球一樣,凹進去一個坑,「那種捏不出坑的,說明蠶絲比較厚。」


蠶繭的好壞,直接影響蠶繭的收購價格。目前,鮮蠶繭的收購價格在每100斤2500元到3000元不等,幹蠶繭的價格則要貴一些,每100斤在9000元左右,「3-4噸鮮蠶繭才能做1噸幹蠶繭。」


煮繭也是關鍵的一道工序。煮的時間太長,纖維會被煮爛;煮的時間不夠,剝繭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宋錦方正在做一床220釐米×240釐米的春秋被,約3斤重。做這樣一條被子,要用到16000個到17000個蠶寶寶吐出的絲。


他拿起一塊由48個蠶繭製成的絲塊,套在半橢圓棚架上,一次次撐,直到半透明的狀態,之後再將絲片鋪到床上,一點點拉伸、延展,直到它將斷不斷,變成被子中的一層。


記者忍不住上手摸了摸,觸感輕且柔。


這樣一塊絲,由48個蠶繭組成

在一次次的「拉扯」間,原本厚實的絲塊變得薄如蟬翼




採訪過程中,有顧客抱著一床被子來找宋錦方「鑑定」。宋錦方上手一捏,就說:「不用看了,肯定不是百分百的。」


宋錦方說,蠶絲被和桑蠶絲被,其實是有蠻大區別的。


蠶絲被更像是一個統稱,用到的原料除了桑蠶絲,還可能會有木棉絲,一種植物纖維;也可能會有榨蠶絲,一種生長在深山老林中的「毛毛蟲」食用柞樹葉後吐得絲。

桑蠶絲被,用到的原料只有桑蠶絲。


因為原料不同,價格也會有差異。貼在牆上的價目表顯示,一斤桑蠶絲的價格為380元,一條被子根據分量不同,價格從380元到3000元不等。


採訪過程中,陸陸續續有顧客上門,有年輕人來做桑蠶絲被,也有上了年紀的,把自家用了幾年的桑蠶絲被抱來翻新。


雖不能說「門庭若市」,但也是絡繹不絕。這樣的場景,宋錦方2003年剛來寧波那會兒不敢想。


「當時大家還都沒有蓋桑蠶絲被的概念,買東西也都講究品牌,不會把我們這種路邊小店放在眼裡。如今,人們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不再一味追求品牌,開始追求品質。」


桑蠶絲被是用食桑葉的蠶吐出的絲製成的




其實,剛走進宋錦方的店裡,最先吸引人眼球的,不是那床做了一半、如同雲朵般綿密的被子,而是桌子上的手機支架。


「你是在拍短視頻,還是直播?」 


「我主要拍點視頻發抖音。」宋錦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對55歲的他來說,拍抖音是「擁抱時代」的一種方式,至於直播,還有點遠。


粗粗瀏覽了一遍宋錦方拍的內容,多跟桑蠶絲被的製作工藝有關。雖然視頻的製作比較簡單,但也吸引不少人關注、點讚。


宋錦方說,自己的生意沒有明顯季節性,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大伙兒不太願意出門,多多少少還是打了點「折扣」。可能是擔心他撐不下去,不少老主顧在微信上給他留言:「千萬別關店。」


為了招攬生意,他還特地在微信上搞了一次優惠活動。


宋錦方說,雖然自己已經55歲了,但如果不學點年輕人的本領,恐怕也是要被時代拋棄的。




廣告聯繫
13566561647/13780044601


相關焦點

  • 蠶寶寶「吐絲結繭」全過程(視頻)
    蠶寶寶 「吐絲結繭」全過程
  • 【科學揭秘】蠶為什麼會吐絲?
    蠶之所以要吐絲,源頭上,是因為在幼蟲階段,吃下了大量桑葉。桑葉本身含有各種胺基酸。蠶體內的胺基酸過多,會讓蠶中毒。所以,蠶吐絲,是自我解毒的一種方式。如果說排解胺基酸是蠶為了避免來自內部的毒害,那麼把絲吐成一個圈將自己包圍則是為了避免來自外部的毒害。蠶作為一個完全變態(不同生命階段有不同的形態)動物,在變態的關鍵階段都非常脆弱。
  • 【睡前故事】蠶為什麼吐絲呢?
    博士爺爺您好,我今天想問您一個問題,蠶為什麼會吐絲呢?希望博士爺爺回答。博士爺爺:小朋友,你知道蠶寶寶嗎?蠶寶寶又叫家蠶,是一種被人們養在屋裡的,能夠吐出柔軟、光滑、潔白蠶絲的昆蟲幼蟲。為什麼說它是昆蟲的幼蟲呢?因為蠶是蠶蛾的幼蟲,蠶蛾又是昆蟲的一種,所以博士爺爺說,蠶是昆蟲的幼蟲。
  • 蠶寶寶吐絲變身「蜘蛛俠」
    ■蠶「8」字形吐絲有缺陷,轉折處有薄弱點項目:動物絲仿生製備中的關鍵問題獎項: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亮點:柔軟的蠶絲製成性能媲美蜘蛛絲的「超級纖維」今天,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和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生物大分子課題組以
  • 【蠶絲被終於曝光了】長期蓋蠶絲被發生了 驚人變化...沒看的趕緊...
    再後來,媽媽又把這門祖傳技藝傳給呂奶奶。就這樣,在一代又一代的薰陶下,呂奶奶成為一名蠶絲被手藝人,一做就是三十多年。▼03一方水土養一方蠶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優質蠶絲被中國大多數省份都養蠶繅絲做蠶絲被,但為什麼唯獨桐鄉手工蠶絲被由古至今一直被認為是佼佼者呢?這主要得益於桐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以及世世代代桐鄉手藝人的堅守和傳承。
  • 蠶寶寶會什麼要吐絲呢?
    蠶體內的胺基酸過多,所以,蠶吐絲,是自我解毒的一種方式。        如果說排解胺基酸是蠶為了避免來自內部的毒害,那麼把絲吐成一個圈將自己包圍則是為了避免來自外部的毒害。        絲腺體連接著頭部下面叫做擠壓器的吐絲泡,由這兩個基本部件組成一臺「天然紡織機」。
  • 桑蠶絲被優缺點 桑蠶絲被的好處
    桑蠶絲被優缺點 桑蠶絲被的好處 2018-04-08 10:27: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桑蠶絲被優缺點,桑蠶絲被的好處,蠶絲是自然界中集輕、柔、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素有"
  • 養蠶是致富好方法,怎樣才可以讓蠶吐絲?我來告訴你!
    現在市面上很多人喜歡買蠶絲被,其實蠶絲被的價格是非常高的,所以說在農村如果餵蠶也是不錯的,選擇蠶絲畢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也是能夠帶領農民致富。而且現在國家特別注意農村的發展,不管幹什麼都會有相對應的支持和幫助。很多農村的領導或者是上級的領導,都會去下鄉檢查慰問農民的生活。
  • 陶瓷桑蠶絲是什麼面料 陶瓷桑蠶絲和南韓絲區別
    陶瓷桑蠶絲是什麼面料 陶瓷桑蠶絲和南韓絲區別 2020-04-26 14:59:10 來源:全球紡織網 陶瓷桑蠶絲是什麼面料?
  •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項目,「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時間:2016-06-16 12:43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很多寶寶問我們看到的蠶繭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有的蠶吐絲卻是五顏六色,這是怎麼回事?
  • 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穿特製「太空衣」萌感十足
    &nbsp&nbsp&nbsp&nbsp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北部,主食為桑葉,也可用鵝菜補充。那世界上吐絲比較有價值的10種蠶都有哪些呢?柞蠶古稱春蠶、槲蠶、櫟蠶柞蠶是一種吐絲昆蟲 ,因喜食柞樹葉得名 。繭可繅絲 ,主要用於織造柞絲綢,蟲體可食用,可做藥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昆蟲資源。柞蠶起源於我國山東省魯中南地區,其繭絲的產量僅次於家蠶。可以說柞蠶是我國的特色產業,柞蠶繭年產量已達到7萬噸,其中遼寧省的柞蠶產量佔到全國份額的80%和世界份額的70%。
  •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蠶,可能很多九十後的同學沒真正見過,只知道蠶絲是蠶吐出來的,其實蠶是一種昆蟲,肉乎乎的,很多隻腳,有點嚇人,有些女生還不敢摸呢,但習慣了,就覺得蠶寶寶十分可愛。
  • 蠶寶寶吐的絲經歷了什麼?帶你看一床蠶絲被的誕生
    2017-12-19 15:2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丁施昊 通訊員 李偉忠手藝人在加工蠶絲被見過蠶寶寶,養過蠶寶寶,但你知道蠶絲被是如何製作的嗎?冬天到了,擁有一床輕盈且溫暖的蠶絲被是很多人的期待,這不,在松陽縣象溪鎮的南州村,蠶絲被加工點裡人頭攢動,不少村民前來加工蠶絲被。「昨天(12月17日),我們一共做了21床蠶絲被,天氣冷,來加工冬被的人挺多的。」加工點的負責人蘇輝陽一邊忙活一邊說。他和另外三位手藝人緊密配合,正將一片蠶絲慢慢拉開,形成一張方形大網,平鋪到加工板上。重複這些動作十五六次,才可以完成一床蠶絲被的被胎雛形。
  • 提醒:【蠶絲被的秘密被揭開了】經常蓋蠶絲被的人身體出現了這種變化
    為什麼這樣說?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  你得擁有一床真正的好「蠶絲被」  而一床真正有品質的蠶絲被的誕生  可沒那麼容易——  03  「品質蠶絲」,一被難求  秋萍還記得很小的時候  自己就開始每天晚上蓋蠶絲被了
  • 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了
    據《法制晚報》報導 記者了解到,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
  • 我家的蠶寶寶們吐絲啦
    作為今年夜市活動的重頭戲之一,由本報與絲綢城管委會聯合推出的「我和蠶寶寶一起成長」親子活動大賽也同時啟動。  當天的啟動儀式上,20多名小朋友來到現場領養蠶寶寶,這其中,既有剛進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有不少是此前就養過蠶寶寶、頗有經驗的大孩子。如今,一周的時間過去了,可愛的蠶寶寶們在各自的小主人家裡過得究竟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孩子們記錄下的養蠶日記吧。
  • 復旦大學改變蠶吐絲方式力學性能可媲美蜘蛛絲
    復旦大學改變蠶吐絲方式力學性能可媲美蜘蛛絲 2012-04-09 14:13:08 來源:網上輕紡城 日前,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和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長期研發,不僅證明了蠶絲蛋白不遜於蜘蛛絲蛋白的力學結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