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命運的轉折——從物種進化到社會進化 | 進化的歷史019

2020-09-20 透明的思想

非洲納米比亞布蘭德伯格考古遺址布希曼巖畫

摘要:人從物種進化轉向社會進化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折。不管這個轉折是我們自己無意中做出的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總之我們的運氣爆棚。轉向社會進化後我們就步入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

社會的進化

如果人只是一種生命體,那物種的進化就是人的意義與價值所在。與其它現存的或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生命、物種一樣。但事實是只依靠基因進化,我們可能現在仍是生命的舞臺上的一個配角。人類的強大不在於基因的進化,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跳出了基因進化開啟了全新的社會進化模式。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從社會層面尋找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智人出現時社會就已經開始萌芽,所以人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社會性的動物。只是蒙昧時代這個特性很弱,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強大才逐步展現出來。我們不僅藉此站在了食物鏈頂端而且構造了一個與自然界並行存在的人類社會。人的價值不僅限於生命的意義,人的特殊性在於我們的社會性,社會賦予人新的價值與意義。
自然界中有很多物種都是群體性的。人類的群體與其它物種的不同在於其它社會物種如果形成的社會很大其自身一定非常小,比如蜜蜂、螞蟻。如果物種處在食物鏈的上層則群體數量一定很小。比如猴群最多也就上百隻。因為食物鏈上層的物種能量消耗大,數量一多周圍的環境資源就無法滿足生存所需。只有人類的社會群體不僅處於食物鏈頂層,而且實現了數量上的突破,現在全球人口已達到70億。人類社會的成功是經歷了很多創新、變革甚至革命的。

相比幾十億年基因進化、物種演化過程,人類的歷史形成與演化快的就象一瞬間。當然這個「一瞬間」的人類歷史也包含了幾十萬年的漫長進化過程。人類社會的歷史特別是大規模人類社會的歷史只有一萬年的時間。不管它相對於地球的歷史多麼的短暫,對於我們每個存在於這段歷史中的人而言,人類社會的形成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複雜的發展中的、活的系統進化的過程。下面就讓我們進入這個全新的階段。

社會學家將人類社會的發展粗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人類三大歷史時期比較 表格來源:《極簡人類史》


上表基本上是根據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來劃分的。最開始人們依靠狩獵動物、採集果實為生。由於完全靠自然產出所以人口數量完全依賴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一個族群需要一塊面積很大的領域,這與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領地是相同的。不同的族群生活相距都很遠。後來人們學會了馴化動植物以更高效的方式獲得食物。由於效率提高了所以可以養活很多人,大規模人口聚集的時代開始了。但由於受到氣候環境的限制人們都是劃地而居。一直到近現代出現全球貿易、工業化等因素之後,全球各地的人才緊密聯繫在一起。

……………… 未完待續 ………………

本文來自公眾號專輯《進化的歷史》


❓知乎討論:
為什麼人類是社會性動物?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討論,觀點僅供參考
※ 思考比答案更重要!


透明的思想 公眾號ID:Transparent_thoughts

相關焦點

  • 古生代 | 進化的歷史012
    古生代泥盆紀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了古生代的物種進化歷史。物種經歷了數次滅絕,然後又重新恢復。生態系統也在不斷調整中保持進化的平衡。不幸的是二疊紀末期距今2.5億年前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其他各次大滅絕都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 人類社會的進化
    信息系統的進化包含結構層面的進化和信息層面的進化。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社會信息系統有許許多多的進步,每次信息技術的提升都在推動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其中比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語言、文字的出現,第二次是紙張、印刷術,第三次是計算機、手機和網際網路。
  • 人類的發家史 | 進化的歷史015
    摘要:簡要介紹了人類進化的歷史。人類的發家史人只是地球生態體系中的一個物種,而且是最新的物種之一。相比於幾十億年的生命進化史,我們的出現快的象一道閃電。當然作為一個物種我們的出現與演化也遵守著所有的進化規律。至少在我們進入社會進化前是這樣。本節主要講述人種的出現直到我們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過程。
  • 倒底是基因控制著人體進化,還是人體進化在改進著基因?
    自從西方生命科學發現了生命基因遺傳以來,它就想用基因來解釋生命進化的所有問題。人類是生命進化的結果,因此,人類的基因遺傳,也成了決定人生前途命運的唯一定力。這種把生物的進化論定格在″基因決定論″上的結論,違背了中國「萬物有靈「的二元決定論法則。我研究中國文化的″萬物有靈″論以來,總結″靈性″的功能特點,總感覺到:生命的運動,不管是″求生″運動,求″偶&34;基因決定的″呢?
  • 郭欣評《離開荒野》︱摺疊進化——人類創造物種的剪影
    然而,自人類向大地播下第一顆種子,「自然」就已開始逐漸走入被人類掌控與改變的命運。而今,我們應該再也無法尋覓到一片真正意義上未經人類幹預過的「荒野」,滿目的「綠色」也不過是「人工自然」的產物。因此,我們可大膽設想,萬年之前,即便動物們沒有主動選擇「離開荒野」,在後來漫長的歷史中,也會被迫「失去荒野」。自農業革命至今,人類與馴化動物的數量同步激增。
  • 人類社會發展是否類似生物進化論?
    達爾文在大量觀察、研究動植物的基礎上,於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他認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發展起來的,現在的各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這就是經典進化論。
  • 人類這幾萬年都進化到哪去了?為什麼沒有改變,難道進化論錯了?
    只有人類才有社會、制度、家、國家這些概念性詞彙。對於早期的人類,神是管理社會的最好方法。當一個部落需要選出一個首領時,可以說自己是神的化身,甚至再製造一些異象,人假神威,更容易使他人信服。在歷史中,神高於王的例子數不勝數,特別是在西方。學校課本中的《陳涉世家》,陳勝和吳廣就是利用製造鬼神異象來威服眾人,成功起義。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反思進化論在中國的種種,一直以來多的是稱讚其鼓勵變革的思想解放作用,然而對於其在社會思潮方面的負面影響卻甚少有人提及。  在今天一些學者看來,進化論當時在中國的有效傳播代表著一種中國古老的歷史循環論讓位於進步史觀,它當時更多地預示著一個新的軸心時代的到來。然而,面對當下,我們又該如何反思進化論呢?
  • 進化論:人類是否也會進化成別的物種?
    如果是造成出環境性的氣候性的惡劣性變化的,那就會使到各種各樣的生物性會產生出各種各樣的變異性了,而變異出不一樣的物種出來了,到時人類亦可能不可避免的而變異出是另一種不同的人類出來了。如果是這樣的,那人類或其他的生命性這樣的變異而又是不是說成是在進化的呢?
  • science:進化史是如何「進化」的
    大家普遍接受的事實是:在達爾文之前,一位叫拉馬克的法國自然學家提出了經典的"拉馬克"學說,試圖解釋物種形成的原因。比如說大家小學時候就學過的例子:長頸鹿通過試圖拉長它的脖子夠到樹上的葉子,從而使自己的脖子越來越長。很顯然,這一說法是錯誤的。然而,對拉馬克過度的諷刺也讓我們不知覺地忽視了對達爾文理論內容的審視。其實在同時代中不只有拉馬克關心進化方面的問題。
  • 人類的演變: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如何進化?
    「有了人,我們就有了歷史。」人類社會的歷史是從原始社會開始的。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大約在新生代第四紀,即距今三百萬年以前,人類自身與人類社會便開始了。關於人類的起源,即人是怎樣產生的?各個民族都曾經流傳過許多傳說和神話。埃及傳說第一個人是由哈奴姆神用陶土塑造成的。
  • 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在18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卷》上撰文稱,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發揮的作用比此前認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幫助物種保護主義者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以阻止它們瀕臨滅絕或滅絕。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信息系統的進化包含結構層面的進化和信息層面的進化。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社會信息系統有許許多多的進步,每次信息技術的提升都在推動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其中比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語言、文字的出現,第二次是紙張、印刷術,第三次是計算機、手機和網際網路。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近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科學家首次證明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這也是自達爾文去世140年來首次發現的實證。研究者通過分析《世界哺乳動物物種》這一全球性資料庫發現,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之前認為的更加重要。
  • 進化論只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假設,人類真的是從猿進化來的嗎?
    進化論是以單細胞到雙細胞器!那先進化的公雞還是母雞?先進化的雞蛋?還是雞?先進化的男人還是女人?進化論者回答得了嗎?在這樣簡單的問題面恐怕他們如同襁褓之嬰,咿呀不出個所以然?!關緊是物種誕生上存在疑點,誰又能否定物種進化不是向最強大的物種進化呢?比人類早的物種應該很多吧!如果是選擇性,那麼這選擇性怎麼就不能判斷選擇方向的缺陷呢? 其他動物劣等?你不在人類社會學習基本就是狼孩。還不如其他動物。人類的知識和能力是慢慢積累出來的。也只有人類這一靈長類分支用百萬年學會了複雜的思維。
  • 現代社會阻礙了人的進化?
    進化是對環境變化能夠適應能夠很好的存活並繁殖後代的生物體,說白了就是能夠把自己的基因在當前環境下傳遞下去。基因編輯 當代社會對很多之前致命的疾病,能夠用很多手段控制的很好那是否意味著,這樣的做法阻礙了人的進化呢?是否人為改變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呢? 其實不然,人體對病毒的抵抗並不會一直都很強,病毒的變異很快,一個人對這個病毒免疫,但對下一個變異的病毒卻不一定免疫。
  • 《大眾科學》:現代10大物種進化現象
    物種進化不僅僅是發生在遠古的歷史長河中,其實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每天都在進行著適應新環境的進化過程,美國大眾科學網近日盤點了一組發生在我們眼前的進化現象,這些活生生的案例可謂令人震驚。
  • 《生物的演化:進化》第三章 攻佔陸海空—動物的進化
    2.首次登陸  當歷史發展到距今約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硬骨魚類中的一支,在不斷改造自身的過程中,逐步適應陸地生活,於是支撐上陸,成為了最早的陸生脊椎動物—兩棲類。這是動物進化歷程中又一次重大的飛躍,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正因為兩棲動物的成功登陸,才有後來的脊椎動物在陸地上的大發展,而這也最後導致了我們人類的誕生,無怪乎有人把脊椎動物的進化史簡化為「從魚到人」。
  • 25 有菌更健康:腸道菌群影響物種進化2020.08.05
    近十年的研究結果表明,腸道菌群不僅影響動物生命,或許還影響物種進化。2011年Science(《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他們發現哺乳動物的菌群的進化是跟它的食性是一致的。2014年Rob Knight課題組也發現,食蟻的這些動物的菌群進化也是有趨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