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深度聚焦馬鞍山

2020-11-23 澎湃新聞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長江萬裡奔流,澤被萬物,一條腹地遼闊的長江經濟帶也由此而生。這條覆蓋11省市的黃金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連日來,多名記者溯流而上,再訪沿江各地,感受到長江經濟帶各地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

坐落於長江之濱的安徽省馬鞍山市,因為馬鋼而得名,曾為共和國打響「鋼鐵大會戰」。從當年的「一馬當先」到如今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上的「一馬當先」,馬鞍山如何打造出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萬裡長江浩蕩東流,到安徽馬鞍山境內,衝出天門山,折為北上。

魚逐浪花,長江幹流馬鞍山段的薛家窪,曾經漁民、漁船最集中,過著靠水吃水的日子。薛家窪漁民三姑娘回憶說:「光漁民船有200多條,烏泱停在一排。住家船就定在這個地方不動,後面全是小船綁在大船旁邊,小船、生產船回來好靠家。那麼多漁民生活在那個地方,水面上一天到晚都漂浮垃圾。像我兒子從小都穿救生衣的,也掉過水,他走路一腳踩空,就掉下去了。」

漁民三姑娘在家排行老三,登記戶口時,父母隨口一說:「家裡生了個三姑娘!」沒想到,「三姑娘」竟然成了她的大名。前些年,三姑娘也想過把名字改了,不過每天起早貪黑捕魚,老在水上漂,這事就耽擱了下來。「反正跟著漁民在水上漂,叫啥名字都一樣,漁民叫三姑娘就三姑娘,一直就這樣。」三姑娘說。

三姑娘說,船上生活雖苦,她不怕,但因為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江上能捕到的魚越來越少,讓她憂心忡忡。「我記得剛剛結婚的時候,一般的魚,一天能捕個一百斤,後期魚越來越少,一天出去捕一、二十斤,品種也少了很多。」

為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黨中央提出了長江「十年禁漁」。2019年5月,以長江生態環境整治為主題,馬鞍山在全國率先實施禁捕退捕。

漁船開到船廠拆解的那天,三姑娘和其他漁民一直在拍照留念,戀戀不捨。

習慣江上生活的三姑娘一家,對未來的生活忐忑不安。「漁民祖祖輩輩就靠打魚為生,就這個特長,也沒想到岸上還能幹嘛。我上岸時能上班還是能幹什麼,不識字能幹什麼。」三姑娘說。

漁民上岸後的工作問題、住房問題、保障問題,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困惑。為此,馬鞍山通過支持創業、開發兜底崗位等,幫助漁民充分就業。過渡期間,政府提供廉租房,發放生活補貼,還首次將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轉產漁民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竇念華表示:「漁民上岸以後是失水漁民,我們視同失地的農民一樣參照這個標準給予補償。」

去年,三姑娘一家拿到了20多萬元退捕轉產的補償補助款,在市裡安置小區買了寬敞樓房,從漁民變成市民,她還和其他幾戶上岸漁民合夥開了一家家政公司。

三姑娘的愛人張周華則加入了護漁隊,還找了一份保潔工作,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換了個身份又回到了薛家窪的張周華常會去長江邊溜達。他說:「漁民上岸,開始有點不習慣。我們在長江待了三四十年,肯定有感情了,平常來望望,看看長江風景。」

生活穩定了,三姑娘又念起一直沒改掉的名字。上個月底,相關部門安排專人辦理,三姑娘終於有了新名字。看著新身份證上「陳蘭香」三個字,她笑開了花。她說:「名字肯定想改,人家不能一直喊我三姑娘,勞務公司也開了。比我年齡大一點的還可以,比我年紀小一點的,人家也不好意思喊,我也覺得尷尬。很高興,最起碼我這個夢圓了。」

三姑娘改名,是薛家窪漁民退捕上岸,適應新生活的縮影,也是馬鞍山傳統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巨變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

馬鞍山是一座重化工城市,工業比重佔近50%,其中,重化工產業佔70%,汙染排放較大,長江生態頻亮紅燈。去年3月底,安徽省委領導暗訪薛家窪碼頭時,直指這一地帶面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榮正發坦言,那個時候「壓力山大」:「當時我們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煤炭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在全省位於前列,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以及工業固廢在全省排第二。各級督察發現的環境突出問題比較多,向我們市裡面交代了各類環境問題總共1462個,數量在全省也是數一數二的。」

之後,馬鞍山市將薛家窪當作突破口,長江退捕與治汙治水同步推進,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拆除或者關停散亂汙企業。

2019年7月25日,馬鞍山市薛家窪石溪野水泥廠一座62米高的煙囪被爆破拆除。截至目前,全市關停的散亂汙企業超過700家。

除了被動清退,有些企業主動作為,通過升級改造,從源頭解決環保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汙染大戶馬鋼下屬的耐火材料廠主動重組組建新公司,搬進了產業園,用上了環保設備。瑞泰馬鋼常務副總經理盧詠明告訴記者:「現在工業廢棄物、固體廢棄物、工業廢水是0排放,水循環利用,工業廢棄物基本上都是開展資源綜合利用。這兩年我們的運營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基本上每年經營績效增長在20%以上。」

環保倒逼,產業變綠。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榮正發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通過長江大保護,馬鞍山走出了一條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他介紹:「2019年是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但是我們去年各類的經濟增長指標在全省處於前列,充分說明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是沒有影響的。現在馬鞍山23公裡的長江東岸,美麗如畫,已經成為馬鞍山新的生態名片。」

「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如今,馬鞍山市風景如畫,人們徜徉於蔥鬱的林木間,眺望碧水長江,成就了人和自然最好的模樣。

「隨著這幾年大家環保理念的提高,長江又一步步回到以前的那種狀態了。」

「以前我們倉庫在採石那個位置的時候,來過這邊,破破爛爛的,那時候路又不好,你看現在路修得多好。」

「心裡蠻高興的,哪怕不捕魚了,看看這麼美麗的長江,我們漁民上岸也值了。」

「薛家窪美不美?美。」

(來源:安徽文明網)

01.證書領取全程在線,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貼心又智能!

02.

03.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中國之聲深度聚焦馬鞍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湖北之聲:武漢先進院聚焦關鍵材料,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慶期間,湖北廣播電臺湖北之聲發布重磅系列報導《硬核武漢,中國驕傲》。10月6日,作為中科院在武漢成立的第一家企業法人新型研發機構,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特邀亮相湖北之聲《湖北新聞》節目。節目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聚焦關鍵材料 助推中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題,詳細生動報導了武漢先進院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致力於實現部分「卡脖子」關鍵材料和技術的產業突圍,在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硬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的過程中,對部分科研難題攻堅克難的事跡。
  • 詩畫山水之都--馬鞍山,這三個冷門景點,很有看點!
    但當我真正走進這裡,才發現馬鞍山有著令人豔羨的人文歷史。馬鞍山有「詩畫山水之都」之美譽,唐宋時期,李白、李之儀等文人騷客在這裡激揚文字,為它塑造出婉約華美的詩歌情懷。馬鞍山的旅遊資源豐富,采石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濮塘風景區、雞籠山風景區、太湖山風景區、褒禪山風景區等等,是「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東部門戶,更是「寧鎮揚馬滁」旅遊聯盟的重要成員。
  • 馬鞍山有震感!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25日17時54分在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有感)(北緯31.82度,東經118.76度)發生2.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這次地震馬鞍山震感明顯!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繫上馬鞍山市民張先生,他表示事發時他正在街頭走動,沒有感覺到地震,看到朋友圈有人發了地震的消息才知道。張先生表示,馬鞍山街頭目前一切正常。在張先生剛剛拍攝的一段視頻中,路旁的廣場舞還繼續在跳。
  • 馬鞍山有震感!
    馬鞍山有震感!據@江蘇省地震局消息:2020年12月25日17時54分,在江蘇南京市江寧區(北緯31.82度、東經118.76度)發生2.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裡。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25日17時54分在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有感)(北緯31.82度,東經118.76度)發生2.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 聚焦深度融合路徑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 聚焦深度融合路徑
  • 馬鞍山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出席儀式並見證籤約。馬鞍山市長袁方、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代表雙方籤約。馬鞍山副市長闞青鶴主持儀式。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擁軍,上海中醫藥大學校董、上海睦寧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朝暉,市政府黨組成員易茂林,鄭蒲港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吳曉東出席。
  •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2021-01-14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紫金紅葫蘆變成聲聚焦? 且看孫悟空、銀角大王在科技館隔空喊話!
    其實他們用到的寶貝就是聲聚焦這個展品,聲聚焦是指凹面對聲波形成集中反射,使反射聲聚焦於某個區域,造成聲音在該區域特別響的現象。擺在他們面前的這一對形似大鍋的模型就是用來演示聲焦的裝置,其中間的黑環位置是它的焦點,當一個人在一邊的焦點上小聲說話時,在四十多米外的另一個人在拋物面焦點上可以清晰地聽到,這個神奇的現象就是利用了聲波傳播及拋物面反射特性。
  • 昨夜,馬鞍山的他們最美!
    昨夜,馬鞍山的他們最美!馬鞍山公安交警、衛生防疫、交運等部門面對惡劣天氣,馬鞍山公安交警、衛生防疫、交運等部門對進入轄區的車輛進行攔查,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用責任和擔當築牢抗疫一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引領課堂教學,融合數字實驗——記合肥一中化學組歲末馬鞍山之行
    首先由馬鞍山二十二中李旭老師通過一段微視頻展示了《探究氯化銨溶液與鎂反應》的數字實驗案例,隨後,馬鞍山二十二中特級教師後勇軍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翻轉課堂創新課——《鐵的重要化合物》。在課堂上,後老師將微課視頻、數字實驗、傳統實驗、在線測試等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知欲,讓學生大膽進行實驗探究,在線測試及時反饋學生知識掌握,使聽課教師感受到數字實驗的魅力及翻轉課堂的創新。
  • 盤點馬鞍山著名的「爛尾樓」之開發商都去哪了
    核心提示:小編最近在統計存量房的時候發現馬鞍山好幾家樓盤建的好好的居然停工了,這讓小編覺得匪夷所思,那麼大的項目怎麼隨隨便便就停工了呢,那得損失多少錢呀,難道是開發商跟著小姨子跑路了?
  • 馬鞍山的你,被曝光了!
    馬鞍山的你,被曝光了!為督促車主規範停車,營造安全、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馬鞍山公安交警持續進行違停曝光!▲皖EP7918(含山環峰東路)▲皖ECL248(和縣陋室路)▲皖EX996Y(和縣龍潭路)▲皖EC9136(當塗行春路)▲皖EH0952(當塗於湖路) 嚴查嚴處馬鞍山公安交警
  • 馬鞍山的「雨雨雨」模式即將開啟!
    馬鞍山的「雨雨雨」模式即將開啟! 昨天周六,藍天白雲、陽光明媚,今天,馬鞍山
  • 華夏之聲「魅力中國」特別節目:中國蛇島探秘(上)
    華夏之聲「魅力中國」特別節目:中國蛇島探秘(上) 2018-07-16 15:40:00來源:央廣網
  • 超聲全聚焦檢測新技術-PWI/TFM簡介
    但是,相控陣的檢測速度會受到硬體和聚焦法則的制約,同時相控陣的聲束在焦點之外處於發散狀態(可以通過聲程聚焦,深度聚焦,投影聚焦,動態聚焦和特殊的聚焦方式,如CIVA自定義的聚焦位置和深度進行解決,但是對於儀器的性能要求比較高,同時也降低了檢測效率),因此,為了實現高效的檢測,急需一種新的成像檢測方法,實現檢測區域內聲束處處聚焦,解決檢測區域內聲束髮散而導致的信噪比下降、檢測效率低下等問題。
  • 地球之聲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存在「地球之聲」,但一直無法弄清產生地球之聲的真正原因。後來到了90年代,根據歐洲航天局4顆執行「星簇計劃」的衛星捕捉到的記錄,「地球之聲」以波束傳播。然而,科學家們在研究人造衛星記錄的1萬多次「地球之聲」後,了解到「地球之聲」實際是太陽噴射出的離子流「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在大氣層相撞時產生的電波。「地球之聲」 位於極光上方。而在地球兩極人類肉眼所見的天空中,這種撞擊通常導致極光產生。因此,科學家把「地球之聲」的產生過程稱為「極光公裡輻射」。
  • 安徽馬鞍山市長左俊率團赴臺開展經貿考察
    安徽馬鞍山市長左俊率團赴臺開展經貿考察 2016年11月04日 13: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4日馬鞍山訊 10月21日—26日,馬鞍山市市長左俊率經貿考察團赴臺,開展為期6天的經貿考察活動。
  • 深度學習實現螢光圖像三維虛擬重聚焦
    深度學習實現螢光圖像三維虛擬重聚焦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5 14:17:22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Aydogan Ozcan及其研究組使用深度學習實現對螢光顯微鏡圖像進行三維虛擬重聚焦
  • 中信銀行馬鞍山湖北路支行聯合麥淘實驗室舉辦冰火奇緣科學之旅活動
    近日中信銀行馬鞍山湖北路支行聯合麥淘科學實驗室開展陪伴成長,發掘夢想,以遊戲為方式,挖掘每一位孩子潛力的科學之旅活動。活動當天麥淘實驗室老師們給小朋友們介紹了乾冰的溫度和二氧化碳的相關知識,同時跟所有的小朋友進行互動,讓小朋友們嘗嘗二氧化碳的味道,還嘗到了低溫液氮蝦片的味道,感受冰火奇緣的科學之旅。
  • 聽雲朵唱馬鞍山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浸潤在唐詩宋詞裡的馬鞍山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 詩和遠方 就在我的家——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