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晨霧重,暉暉冬日微。2014年12月30日,在範廣偉書記和特級教師李友銀組長的帶領下,合肥一中化學學科組一行六人參加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舉辦的安徽省「化學實驗創新教學觀摩研討會」。來自全省各地的實驗學校老師、部分市教研員及合肥師範學院師生6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上午八點,會議在省教科院夏建華主任主持下召開。
整個活動分兩個部分。首先由馬鞍山二十二中李旭老師通過一段微視頻展示了《探究氯化銨溶液與鎂反應》的數字實驗案例,隨後,馬鞍山二十二中特級教師後勇軍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翻轉課堂創新課——《鐵的重要化合物》。在課堂上,後老師將微課視頻、數字實驗、傳統實驗、在線測試等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知欲,讓學生大膽進行實驗探究,在線測試及時反饋學生知識掌握,使聽課教師感受到數字實驗的魅力及翻轉課堂的創新。
在夏建華主任的主持下進行評課。合肥一中範廣偉書記首先發言,他就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作了展望,高度評價馬鞍山二十二中在全省率先創建翻轉課堂實驗班的做法,提出馬鞍山二十二中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開拓進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合肥一中化學特級教師李友銀對後老師的課用「震撼」和「旗幟」兩個關鍵詞作了總體評價。稱讚後老師的這節課是一節「高科技的課」:採用微課、翻轉課堂和POE策略——理念新,運用數字實驗——手段新,校園網在線學習測試,大數據時代——應用新。是一節「新探究課」:圍繞氫氧化亞鐵的製備,通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遷移應用,實現科學探究。是一節「創新的課」:後老師在化學課堂將信息技術和數字實驗深度融合;通過探究學生質疑化學課本;學生提出用針筒取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新創意等。是一節「高效率課」:後老師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培養技能→質疑創新→歸納整理→學以致用。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嫻熟自如駕馭課堂,師生同頻共振,實現三維目標。蚌埠市化學教研員劉傳友,合肥市化學教研員蘇仕標以及合肥師範學院姚如富教授等相繼做了發言。最後,夏建華主任以「七個特點」,「兩個貢獻」對後老師這節課做了總結性評價,給予很高的讚譽。
會議的第二階段,由各實驗校交流數字實驗的創新實驗設計。合肥一中任峰老師在會上做了《運用手持技術探究銀氨溶液成分》案例交流。該研究結合中學化學教學實際,創意新穎思考有深度,受到與會老師的一致好評。隨後,合肥六中、蚌埠十二中、蚌埠二中、霍邱一中、宿州二中等實驗校也分別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最後夏主任對本次會議做了總結,肯定了各實驗校所做的各種努力,暢談翻轉課堂和數字實驗對未來課堂教學的影響,鼓勵大家多做嘗試,多做宣傳。做安徽省教育改革創新的引領者。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基於雲計算和終端在線的大數據時代已然來臨。MOOC、微課、翻轉課堂,新一輪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然隨著硬體的高速革新和軟體的高度智能無法抗拒地推到了我們面前。
本次教學研討會展示的創新教學模式對我們產生了很大的衝擊波,引發我們去反思。範廣偉書記要求化學組參會人員,及時宣傳會議精神,認真思考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一中人唯有掌握良好的「衝浪」技術,具備相應的預判能力才能逐浪前行,甚至是在浪尖優雅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