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2021-01-18 澎湃新聞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2021-01-14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局「十四五」,大江又飛虹!

1月13日9點30分,

打樁船上振動錘「咣咣」的錘擊聲響徹江面,

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

CMSG-1標段Z4#墩施工平臺鋼管樁

開始插打作業,

標誌著又一座世界級跨江工程——

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

正式開工。

人員到位設備進場「水陸並進」

搶抓「黃金期」開工即大幹

長長的施工臨時棧橋跨越牛屯河邊灘,從江岸一直延伸到左汊江中平臺;浮吊、打樁船、工程車輛忙碌不停……走進大橋CMSG-1標段工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陸並進、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前期混凝土工廠、工地試驗室等先行工程大臨設施全面完成建設,為項目『開工即大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MSG-1標段副總工程師王令俠告訴記者,目前,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已進場,所有管理人員已經全部到崗;施工作業人員已進場200餘人。Z4#墩插打鋼管樁、Z3#墩插打鋼護筒等施工正在火熱進行中。

「接下來,我們將搶抓當前的低水位黃金施工期,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樁基工程施工,迅速形成『開工即大幹』的局面!」 王令俠表示。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正式開工,標誌著巢馬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階段。」市發改委副主任、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告訴記者,作為全省鐵路建設「主戰場」,今年,合馬公司將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完成投資30億元。「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加快站房設計和站後審查工作,力爭江北段站前工程早日開工。」

多通道合建方式跨越長江

改寫境內無鐵路過江歷史

作為巢馬城際鐵路的控制性工程,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採用長江江心洲姑孰橋位,跨江段總長9.799公裡。其中,左汊主通航孔採用三塔兩大跨鋼桁梁斜拉橋方案,右汊副航道橋跨越太平府航道。

「為了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減少橋梁建設對防洪、生態環境和長江航道的影響,左汊主橋採用三塔兩主跨設計,兩大主跨超千米,分別跨越牛屯河邊灘和主航道。」中鐵大橋院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負責人楊燦文介紹。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採用多通道合建的方式跨越長江,建成後將集四大功能於一體,將一舉改寫我市境內無鐵路過長江的歷史。

據介紹,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公路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時速80公裡;下層為兩線巢馬城際鐵路和兩線按城際鐵路標準預留鐵路。此外,大橋還將承擔一些管廊過江功能。

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高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是超大規模、超大雙主跨、超高塔、超大直徑鑽孔樁等的組合體,將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建成後將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橋梁。」中鐵大橋局項目總工程師劉愛林告訴記者。

劉愛林介紹,左汊主橋單跨1120米,雙跨連續跨度2240米,為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中塔塔高345米,相當於115層樓高,為世界最高橋塔;中塔基礎採用60根直徑4米的鑽孔樁,為世界上內河最多和最大直徑鑽孔樁。承臺長89.2米、寬54.7米,其平面面積近5000平方米,相當於8個標準籃球場,為世界最大規模橋梁樁基礎;鋼梁全長3248米,為世界最長聯鋼桁梁。

「一跨逾千米」,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劉愛林舉例說,左汊主橋中塔、邊塔均採用4米大直徑鑽孔樁,深水長大鑽孔樁的成孔、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超聲波檢測和鑽孔樁一次成優,對施工工藝控制和勞動組織要求很高。同時,主塔均採用鋼混組合結構,位於主塔上部的鋼塔部分,由工廠分塊段匹配製造,單塊最大重量約400噸。「如何在江中把數百噸重的鋼塔結構件精確吊裝到位,這也是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應用一系列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攻克施工難題。」劉愛林說,為實現大橋單跨超千米的跨度,大橋斜拉索將應用2100兆帕級高強度鋼絞線,為目前世界強度最高的鋼絞線;同時,為滿足工廠化、大節段的裝配式施工,中鐵大橋局還將首次應用萬噸米級鋼塔吊機等一系列新設備、新裝備。

(來源:馬鞍山日報)

01.

致外地來(返)馬人員的一封信

02.

馬鞍山市多個單位和個人入選這項省級評選!

03.

鐵路部門推出免費退票措施!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安徽在建一座世界級跨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創多項世界之最
    交通的建設對於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是非常之大,但是在完善交通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說在我國一些城市被江水環繞,江水的存在為城市的水運提供了方面,但是陸地交通網的建設卻成為阻礙。為了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克服這樣的困難,我國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跨江大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探索發展,我國建設長江大橋的技術越來越完善,修建橋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 江蘇將添一座長江大橋,被「中央」點名,公鐵2用,創3項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各大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如果你想發財,很多人都知道先修路的原則,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在我國許多沿江、沿海城市,境內許多地區被江水或海水包圍,給交通建設帶來諸多問題,今天我要說的是江蘇將添一座長江大橋,被「中央」點名,公鐵2用,創3項世界第一
  •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開建!
    1月13日上午,由由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國中鐵大橋院設計、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主墩正式開鑽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Ta填補了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空白Ta是誰?一起來了解——11月30日,由中鐵大橋院集團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順利結束連(雲港)鎮(江)高鐵聯調聯試任務,開始進入年底前的通車準備。
  • 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
    (新中國70年)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張文暉)中國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建橋技術更是讓中國建造的橋梁創下多項世界紀錄。資料圖:南京長江大橋。
  • 甬舟鐵路開工,「一橋」「一隧」將成世界之最
    甬舟鐵路開工,「一橋」「一隧」將成世界之最 2020-12-23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海峽大橋架設首片鋼桁梁
    8月22日上午9時,隨著「大橋海鷗號」起重船將長80米、寬35.5米、重達1350噸的鋼桁梁穩穩地放置到墩頂,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孔簡支鋼桁梁架設成功,標誌著我國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盤點:中國橋梁的「世界之最」,第1個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
    盤點:中國橋梁的「世界之最」,第1個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總長55公裡,是世界正在建設中的最長跨海大橋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9月27日,橋梁工程全線貫通整個大橋預計2017年底建成通車世界跨度最大公鐵兩用大橋——滬通長江大橋:正在建設中的滬通長江大橋,主跨1092米,建成後將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大橋主塔高325米,約相當於100層樓高,為世界最高公鐵兩用斜拉橋主塔
  • 三大阻尼器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保駕護航
    通訊員張漢衛 付麗 融媒體記者張超 徐唐傑7月20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大橋通車在即。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一年中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這不論對橋梁的設計、施工還是將來的運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且強風或地震可能會造成橋梁大幅振動、損傷、甚至垮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減振抗震措施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安全非常必要。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大橋全長4657.1米,寬27米,總投資約110.6億元人民幣,建於2003年12月,2009年12月通車運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也是當今世界同類型的大橋中跨度、荷載、速度、寬度這四項都第一的橋梁。第三座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 世界首座主跨千米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鐵路同步開通
    本文圖片:羅傳寶 孔令震 唐澤雨 陳銘逸 許叢軍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蕪湖長江大橋下周迎來開通以來首次檢定試驗
    我國20世紀橋梁建設標誌性工程、有華東第二通道「咽喉」之稱的蕪湖長江大橋,將迎來開通以來的首次檢定試驗。據悉,從本月16日至20日每晚23時至次日凌晨2時,長江大橋公路交通封閉,過往車輛須避開上述時段通行或繞行馬鞍山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於1997年開工建設,2000年9月建成通車,至今已14年。
  • 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開通,全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啟用
    記者 | 唐俊12月26日,福州至平潭鐵路開通,同時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新華社曾報導,這是「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平潭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也是大陸距臺灣島最近的地區。
  •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中國橋」的故事:「神女應無恙,當驚...
    這座完工於公元615年,被譽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的「橋堅強」,歷盡1400餘年的風吹雨打、冰侵風蝕和8次地震,仍安然無恙地巍然挺立於洨河之上。近1100年之後,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在法國和盧森堡出現。也就是說,在歐洲這兩位小夥伴誕生之前,趙州橋已經苦苦守望了將近11個世紀之久。這是何等的風光無限,又是何等的孤獨寂寞!
  • 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最大跨公鐵兩用橋,77公裡鐵路誕生兩個「世界之...
    這意味著,這條目前世界控制因素最複雜、越海橋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鐵路,離開工又近了一大步。甬舟鐵路走向圖。 鐵四院供圖甬舟鐵路西起寧波東站,經寧波市鄞州區、北侖區,至舟山市金塘島、冊子島及本島定海區,終於舟山(白泉)。鐵路正線全長76.774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4月26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主塔是特大橋建設最重要的結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的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基建狂魔再次優質神速創造了世界工程領域的新奇蹟。
  • [分享]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圖紙資料下載
    。     最深處41.6米,水土壓力4巴。 基坑深度達38.9米,相當於地下13層樓高度,屬於南京第一超深基坑。工程地處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緊鄰夾江飲用水源保護地,環境保護與綠色施工要求高。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是205國道和312國道跨越長江的共線通道,位於長江三橋下遊約5公裡,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
  • 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開始掛牌!名字定為
    據了解,作為連鎮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南延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    (圖源鎮江政協)  與同類橋梁相比,它還在錨碇規模、沉井施工、橋塔建設等方面創造多項國內紀錄和世界紀錄,其施工技術含量代表中國乃至世界同類型橋梁建設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