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局「十四五」,大江又飛虹!
1月13日9點30分,
打樁船上振動錘「咣咣」的錘擊聲響徹江面,
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
CMSG-1標段Z4#墩施工平臺鋼管樁
開始插打作業,
標誌著又一座世界級跨江工程——
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
正式開工。
人員到位設備進場「水陸並進」
搶抓「黃金期」開工即大幹
長長的施工臨時棧橋跨越牛屯河邊灘,從江岸一直延伸到左汊江中平臺;浮吊、打樁船、工程車輛忙碌不停……走進大橋CMSG-1標段工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陸並進、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前期混凝土工廠、工地試驗室等先行工程大臨設施全面完成建設,為項目『開工即大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MSG-1標段副總工程師王令俠告訴記者,目前,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已進場,所有管理人員已經全部到崗;施工作業人員已進場200餘人。Z4#墩插打鋼管樁、Z3#墩插打鋼護筒等施工正在火熱進行中。
「接下來,我們將搶抓當前的低水位黃金施工期,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樁基工程施工,迅速形成『開工即大幹』的局面!」 王令俠表示。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正式開工,標誌著巢馬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階段。」市發改委副主任、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告訴記者,作為全省鐵路建設「主戰場」,今年,合馬公司將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完成投資30億元。「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加快站房設計和站後審查工作,力爭江北段站前工程早日開工。」
多通道合建方式跨越長江
改寫境內無鐵路過江歷史
作為巢馬城際鐵路的控制性工程,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採用長江江心洲姑孰橋位,跨江段總長9.799公裡。其中,左汊主通航孔採用三塔兩大跨鋼桁梁斜拉橋方案,右汊副航道橋跨越太平府航道。
「為了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減少橋梁建設對防洪、生態環境和長江航道的影響,左汊主橋採用三塔兩主跨設計,兩大主跨超千米,分別跨越牛屯河邊灘和主航道。」中鐵大橋院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負責人楊燦文介紹。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採用多通道合建的方式跨越長江,建成後將集四大功能於一體,將一舉改寫我市境內無鐵路過長江的歷史。
據介紹,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公路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時速80公裡;下層為兩線巢馬城際鐵路和兩線按城際鐵路標準預留鐵路。此外,大橋還將承擔一些管廊過江功能。
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高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是超大規模、超大雙主跨、超高塔、超大直徑鑽孔樁等的組合體,將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建成後將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橋梁。」中鐵大橋局項目總工程師劉愛林告訴記者。
劉愛林介紹,左汊主橋單跨1120米,雙跨連續跨度2240米,為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中塔塔高345米,相當於115層樓高,為世界最高橋塔;中塔基礎採用60根直徑4米的鑽孔樁,為世界上內河最多和最大直徑鑽孔樁。承臺長89.2米、寬54.7米,其平面面積近5000平方米,相當於8個標準籃球場,為世界最大規模橋梁樁基礎;鋼梁全長3248米,為世界最長聯鋼桁梁。
「一跨逾千米」,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劉愛林舉例說,左汊主橋中塔、邊塔均採用4米大直徑鑽孔樁,深水長大鑽孔樁的成孔、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超聲波檢測和鑽孔樁一次成優,對施工工藝控制和勞動組織要求很高。同時,主塔均採用鋼混組合結構,位於主塔上部的鋼塔部分,由工廠分塊段匹配製造,單塊最大重量約400噸。「如何在江中把數百噸重的鋼塔結構件精確吊裝到位,這也是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應用一系列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攻克施工難題。」劉愛林說,為實現大橋單跨超千米的跨度,大橋斜拉索將應用2100兆帕級高強度鋼絞線,為目前世界強度最高的鋼絞線;同時,為滿足工廠化、大節段的裝配式施工,中鐵大橋局還將首次應用萬噸米級鋼塔吊機等一系列新設備、新裝備。
(來源:馬鞍山日報)
01.
致外地來(返)馬人員的一封信02.
馬鞍山市多個單位和個人入選這項省級評選!03.
鐵路部門推出免費退票措施!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