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在建一座世界級跨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創多項世界之最

2021-01-18 銳娘看世界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各大城市都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之中,各大城市對於境內的道路交通的建設都是非常的重視,在國內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建設對於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是非常之大,但是在完善交通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說在我國一些城市被江水環繞,江水的存在為城市的水運提供了方面,但是陸地交通網的建設卻成為阻礙。

為了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克服這樣的困難,我國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跨江大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探索發展,我國建設長江大橋的技術越來越完善,修建橋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我國的安徽省境內就有很多的城市是被長江環繞,近年來安徽的經濟發展狀況比較不錯,對於境內各大城市的交通網建設也很重視,為了更好的完善城市的交通網,安徽建設了很多長江大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座安徽正在建設的跨江大橋,這座大橋就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這座大橋是一座世界級橋梁工程,該大橋的建設將創下多項世界紀錄,比如說該大橋設計的中塔塔高345米,為世界最高橋塔,大橋的鋼梁全長3248米,為世界最長聯鋼桁梁。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從和縣姥下河河口上遊附近為起點,然後經過牛屯河邊灘,跨越長江左汊,穿過江心洲中段,在幸福洲洲頭跨越長江右汊,到達當塗縣岸側。這座長江大橋的跨江段長9.799公裡,這座長江大橋還是巢馬城際鐵路工程當中重要的控制性項目,它的建設進度將直接影響到該城際鐵路開通的時間,這座長江大橋在2021年的1月13日正式開工建設。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採用的是多通道合建的方式跨越長江,這座大橋規劃為上下兩層,上層將會是雙向六車道的城市快速路,下層則為兩線巢馬城際鐵路和兩線按城際鐵路標準預留鐵路。等到該大橋建設完成之後,日後人們可以看到汽車、軌道、輪船共同作業的畫面。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的建設將結束馬鞍山境內無鐵路過長江的歷史,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馬鞍山市的交通網,方便人們的出行,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大家對於這座長江大橋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相關焦點

  •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2021-01-14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將添一座長江大橋,被「中央」點名,公鐵2用,創3項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各大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如果你想發財,很多人都知道先修路的原則,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在我國許多沿江、沿海城市,境內許多地區被江水或海水包圍,給交通建設帶來諸多問題,今天我要說的是江蘇將添一座長江大橋,被「中央」點名,公鐵2用,創3項世界第一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橋不斷刷新世界級
    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習近平強調,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回顧中國橋梁發展史,每一座大橋的設計與施工建造,背後都凝聚著建設者自主創新的智慧和勇氣,一座座世界級橋梁相繼落成,讓中國從橋梁大國邁向橋梁強國。
  • 「橋橋」這些超級工程,你知道幾個?
    中國鐵路橋梁的建設  正在一次次打破世界紀錄  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實現五項「世界首創」技術的大橋  世界首座「矮個子」公鐵兩用斜拉橋  世界級大跨度高速鐵路公鐵兩用懸索橋  ……  你們知道這些超級工程  到底有多厲害嗎
  • 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
    (新中國70年)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張文暉)中國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建橋技術更是讓中國建造的橋梁創下多項世界紀錄。資料圖:南京長江大橋。
  • 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海峽大橋架設首片鋼桁梁
    8月22日上午9時,隨著「大橋海鷗號」起重船將長80米、寬35.5米、重達1350噸的鋼桁梁穩穩地放置到墩頂,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孔簡支鋼桁梁架設成功,標誌著我國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一起來了解——11月30日,由中鐵大橋院集團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順利結束連(雲港)鎮(江)高鐵聯調聯試任務,開始進入年底前的通車準備。
  • 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最大跨公鐵兩用橋,77公裡鐵路誕生兩個「世界之...
    線路不足百公裡,卻將誕生「一隧」「一橋」兩項世界之最——全長16.18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高鐵隧道;主跨1488米的西堠門公鐵大橋,將成為世界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大橋。由於主體工程也是採用橋+隧組合,甬舟鐵路又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它依次穿越金塘水道、西堠門水道、桃夭門水道和富翅門水道。
  • 三大阻尼器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保駕護航
    通訊員張漢衛 付麗 融媒體記者張超 徐唐傑7月20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大橋通車在即。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一年中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這不論對橋梁的設計、施工還是將來的運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且強風或地震可能會造成橋梁大幅振動、損傷、甚至垮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減振抗震措施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安全非常必要。
  • 橋長1178米,公鐵兩用!位置確定!
    國鐵鑑定中心、濟南局集團公司,山東鐵投集團、中鐵設計、鐵一院、鐵二院、鐵四院、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參加會議。G308國道合建方式節省了有限的黃河橋位資源,公路在上、鐵路在下的雙層布置方案及矮塔斜拉加勁連續鋼桁梁橋設計方案合理可行,同意通過評審。  同時建議進一步優化橋塔橫向聯結系構造形式,落實防洪等邊界條件,嚴格執行施工期航空限高規定,加強公鐵兩用橋合建段分叉處公路橋面的防護設計。
  • 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即將合龍貫通
    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一座鋼鐵巨龍凌空飛躍。9月15日,從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9月底合龍貫通。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位於江蘇省蘇州和南通兩個城市間,2003年6月開工建設,2008年6月建成通車,全長32.4千米,其中跨江部分長8146米,是一座高速公路橋梁,採用了主跨1088米雙塔雙索麵斜拉橋設計,是當時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複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創造了最高橋塔、最深群樁基礎、最大主跨、最長斜拉索四項世界紀錄。
  • 中交二航局建造20座「世界第一橋」
    江蘇鎮江五峰山旁,一座雄姿勃勃的長江大橋橫跨兩岸。滔滔江水奔湧向東,過往船舶川流不息。這是年底即將通車的五峰山長江大橋,塔高203米,主跨1092米,世界首座跨徑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創造這一世界紀錄的,正是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70年風雨徵程,在長江水、湖北糧哺育下的二航局,逐漸成長為建橋技術一流的領軍企業,在世界橋梁建設市場深深烙上中國印。
  • 徐工旋挖鑽再建世界級「網紅橋」
    隨著一臺徐工XR580HD型旋挖鑽機鑽頭急速運轉,常泰長江大橋CT-A4標12號墩第一根樁施工正式開始,大橋(跨江段)主體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三項第一 世界級工程   常泰長江大橋位於泰州大橋與江陰大橋之間,是加快過江通道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4月26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主塔是特大橋建設最重要的結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的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基建狂魔再次優質神速創造了世界工程領域的新奇蹟。
  • 高清: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架設鋼桁梁 重量相當於1100頭成年大象
    22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跨3400噸級S02-S03跨斜拉橋鋼桁梁成功架設,開創了複雜海域斜拉橋大節段鋼桁梁整孔架設的先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2019年6月完工。 當天施工地點位於長樂至平潭之間的大、小練島水道橋,被成功吊裝的鋼桁梁長96.25米,寬36.8米,相當於8個籃球場;高15.35米,相當於5層樓高;設計重量達3180噸,加上吊具起吊重量達3405噸,相當於1100頭成年大象的重量,是我國目前單跨起吊重量最大的鋼桁梁。 這段鋼桁梁之前預先在江蘇的一家工廠製造完成,通過1000多公里海上運輸到達施工位置。
  • 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開通,全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啟用
    記者 | 唐俊12月26日,福州至平潭鐵路開通,同時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新華社曾報導,這是「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平潭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也是大陸距臺灣島最近的地區。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珠江邊潮起潮落,虎門大橋、南沙大橋、港珠澳大橋等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橋在珠江口相繼建成,如長虹臥波,似蛟龍出水,將碧波化作通途。它們內聯城市,外聯海洋,活力無限,生機盎然。珠江口共規劃7條公路通道,一個個超級工程,不斷刷新世界橋梁建造紀錄,讓天塹變通途。
  • 世界首座主跨千米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鐵路同步開通
    本文圖片:羅傳寶 孔令震 唐澤雨 陳銘逸 許叢軍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