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阻尼器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保駕護航

2020-12-05 瀟湘晨報

通訊員張漢衛 付麗 融媒體記者張超 徐唐傑

7月20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大橋通車在即。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一年中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這不論對橋梁的設計、施工還是將來的運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且強風或地震可能會造成橋梁大幅振動、損傷、甚至垮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減振抗震措施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安全非常必要。為此,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部聯合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大橋研發了304套斜拉索臨時減振器、24套塔梁阻尼器及304套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

"在複雜的海洋及大風環境下,平潭大橋橋面已安裝的斜拉索振動明顯,長時間的振動會對斜拉索及橋梁結構造成疲勞損傷及破壞。"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科帶頭人、橋科院副總經理汪正興介紹。作為中國橋梁減振抗震領域的"領頭羊",以汪正興為首的研發團隊,深入研究分析了現場斜拉索振動特點,兼顧施工期斜拉索臨時減振的便捷,短時間內成功設計、製造出一種結構簡單、裝卸方便、便於調節的斜拉索臨時減振器,臨時減振器採用高阻尼橡膠柔性連接技術,適合大橋施工期使用,減振效果優異,大大提高了施工期斜拉索及橋梁結構的安全性。

斜拉索臨時減振器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自然環境複雜,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作用強度和特性具有不確定性。通過總結以往眾多大型橋梁減振抗震項目經驗,認真分析現有塔梁阻尼器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後,研發團隊去劣存優,對產品核心部件進行改造升級,優化了塔梁阻尼器串並聯多級閥結構,並採用無洩漏密封技術。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改造升級後的塔梁阻尼器精度高、抗震性能優越、密封效果優異。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橋共24臺塔梁阻尼器,已於2019年9月份全部安裝完畢,大橋仿佛裝上了多個"安全氣囊"——在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塔梁阻尼器能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衝擊載荷對大橋結構的衝擊能量,大大緩解大橋結構受到的衝擊和破壞。

塔梁阻尼器

大風環境使斜拉索振動更為密集,這對斜拉索永久振動控制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研發團隊研發了新一代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更低的安裝高度實現更好的減振效果,且該阻尼器對於斜拉索麵內、面外的振動均具有良好的控制。

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是平潭海峽大橋橋梁施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全橋304套斜拉索阻尼器已於大橋通車前全部安裝完畢。自2020年3月復工,斜拉索阻尼器施工、防疫工作同步進行,項目部按時完成了斜拉索阻尼器的塗裝、裝配工作,橋面安裝也即將全部完成。該阻尼器安裝後,風致振動下斜拉索振幅相比於安裝前降低了99.8%,斜拉索未現肉眼可見振動,且手觸拉索無振感,阻尼器減振效果優異。

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

【來源:武漢廣電掌上武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裝上「安全氣囊」,系好「安全帶」,328套阻尼器為平潭海峽大橋保駕...
    楚天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張漢衛 付麗)記者從中鐵大橋局獲悉,今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大橋通車在即。至此,加上24臺塔梁阻尼器,共有328套阻尼器為大橋保駕護航。
  • 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海峽大橋架設首片鋼桁梁
    8月22日上午9時,隨著「大橋海鷗號」起重船將長80米、寬35.5米、重達1350噸的鋼桁梁穩穩地放置到墩頂,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孔簡支鋼桁梁架設成功,標誌著我國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橋梁大事:平潭海峽大橋完成阻尼器安裝 洪溪特大橋右幅合龍
    01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7月20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據介紹,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一年中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這不論對橋梁的設計、施工還是將來的運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且強風或地震可能會造成橋梁大幅振動、損傷、甚至垮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 高清: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架設鋼桁梁 重量相當於1100頭成年大象
    22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跨3400噸級S02-S03跨斜拉橋鋼桁梁成功架設,開創了複雜海域斜拉橋大節段鋼桁梁整孔架設的先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2019年6月完工。 當天施工地點位於長樂至平潭之間的大、小練島水道橋,被成功吊裝的鋼桁梁長96.25米,寬36.8米,相當於8個籃球場;高15.35米,相當於5層樓高;設計重量達3180噸,加上吊具起吊重量達3405噸,相當於1100頭成年大象的重量,是我國目前單跨起吊重量最大的鋼桁梁。 這段鋼桁梁之前預先在江蘇的一家工廠製造完成,通過1000多公里海上運輸到達施工位置。
  • 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開通,全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啟用
    記者 | 唐俊12月26日,福州至平潭鐵路開通,同時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新華社曾報導,這是「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平潭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也是大陸距臺灣島最近的地區。
  • 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即將合龍貫通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9月18日消息,福建平潭海峽。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一座鋼鐵巨龍凌空飛躍。9月15日,從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9月底合龍貫通。
  •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面進入精調 系世界在建難度最大橋
    【解說】位於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長16.34公裡,是中國首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也是福州至平潭鐵路控制性工程。目前,大橋正在進行精調施工作業,預計今年年底正式通車,屆時,福平鐵路也將正式開通運營。8月25日,記者走上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實地採訪。
  • 4萬人奔赴臺灣海峽,又一座難度巨大的跨海大橋火速完工,來看看
    原來為了加快平潭海峽兩用大橋的建成我國派出4萬名工人趕赴臺灣海峽,12月26日9時43分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兩岸雙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了。平潭跨海大橋全長雖然僅有16.34公裡,其施工條件遠不如已經完工的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但卻是我國目前修建過難度最大的跨海通道。為了修建這座橋不僅要克服風大水深,高浪急流,海底裸露,巖面傾斜等難題,但還是被我國一一攻克了。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工程檔案: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鐵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鐵四院監理公司監理,中鐵山橋承制鋼梁鋼結構。
  • 長龍臥碧波 麒麟添雙翼——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設紀實
    「一橋能夠建成我們已經覺得夢想成真了,二橋不敢想,更別說還是公鐵兩用。」在談及二橋夢時,現任平潭縣政協主席,時任平潭縣副縣長、區鐵路建設前期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建寧滿懷深情地說:「平潭人民不敢想的夢,卻在國家戰略層面得以實現!」
  • 一把抓住臺灣海峽「命脈」!1小時到達臺灣,西方:中國速度太快
    從此以後便可以把抓住臺灣海峽「命脈」,一小時之內便可到達臺灣,到那時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座名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的跨海大橋,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也是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峽大橋。資料顯示,這座大橋總投資121,先後使用了30萬噸鋼鐵,266萬噸水泥,這些材料足以建造8座杜拜塔,堪稱「超級大橋」。
  • 福平鐵路開通運營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用
    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記者萬存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福州至平潭鐵路26日上午正式開通運營,世界最長、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結束了福建省平潭島不通鐵路的歷史。
  • 一橋飛架平潭海峽,臺胞登陸添通途
    今天,全長88.43公裡、設計時速200公裡的福州至平潭鐵路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這標誌著平潭這個集「自貿區+試驗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國家級戰略於一體的綜合實驗區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將迎來新一輪發展良機。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
  • 百城故事|平潭:「建橋禁區」已突破,去臺灣的高鐵還有多久?
    他指出,平潭是「閩臺合作的窗口,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要以建設新興產業區、高端服務區、宜居生活區為目標,致力打造『臺胞第二生活圈』」、「要好好保護旅遊資源,建設國際旅遊島」。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座航道橋合龍2018年12月28日10時40分,我國第一座跨海峽鐵路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大小練航道橋順利合龍啦!
  • 中國的「百慕達」危險禁區,竟造出「跨海大橋」
    中國的「百慕達」危險禁區,竟造出「跨海大橋」 福建平潭海峽造出「跨海大橋」。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臺灣海峽——何時天塹變通途
    圖為我國臺灣海峽 我國三大海峽,臺灣海峽,渤海海峽和瓊州海峽。 臺灣海峽位居首位。 圖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規劃 2016年3月5日,中國對外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2016年到2020年),正式提出建設北京至臺北的高鐵路線
  • 我國三大海峽均有跨海隧道工程,規劃論證近30年仍未動工
    圖文/呆丸刺史眾所周知,我國有三大海峽,即渤海海峽、臺灣海峽和瓊州海峽。海峽是一個地理概念,是指夾在兩片陸地之間,聯繫兩個海或洋的水區,由自然形成,一般深度較大,水流較急。大多數海峽在經濟、戰略上都是重要的地區,而海峽交通更是十分重要,很多海峽有「黃金水道」「海上生命線」的稱呼。
  •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1月13日9點30分,打樁船上振動錘「咣咣」的錘擊聲響徹江面,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CMSG-1標段Z4#墩施工平臺鋼管樁開始插打作業,標誌著又一座世界級跨江工程——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正式開工,標誌著巢馬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階段。」市發改委副主任、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告訴記者,作為全省鐵路建設「主戰場」,今年,合馬公司將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完成投資30億元。「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加快站房設計和站後審查工作,力爭江北段站前工程早日開工。」
  • 安徽在建一座世界級跨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創多項世界之最
    交通的建設對於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是非常之大,但是在完善交通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說在我國一些城市被江水環繞,江水的存在為城市的水運提供了方面,但是陸地交通網的建設卻成為阻礙。為了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克服這樣的困難,我國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跨江大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探索發展,我國建設長江大橋的技術越來越完善,修建橋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