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漢衛 付麗 融媒體記者張超 徐唐傑
7月20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04套斜拉索外置阻尼器的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大橋通車在即。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一年中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這不論對橋梁的設計、施工還是將來的運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且強風或地震可能會造成橋梁大幅振動、損傷、甚至垮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減振抗震措施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安全非常必要。為此,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部聯合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大橋研發了304套斜拉索臨時減振器、24套塔梁阻尼器及304套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
"在複雜的海洋及大風環境下,平潭大橋橋面已安裝的斜拉索振動明顯,長時間的振動會對斜拉索及橋梁結構造成疲勞損傷及破壞。"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科帶頭人、橋科院副總經理汪正興介紹。作為中國橋梁減振抗震領域的"領頭羊",以汪正興為首的研發團隊,深入研究分析了現場斜拉索振動特點,兼顧施工期斜拉索臨時減振的便捷,短時間內成功設計、製造出一種結構簡單、裝卸方便、便於調節的斜拉索臨時減振器,臨時減振器採用高阻尼橡膠柔性連接技術,適合大橋施工期使用,減振效果優異,大大提高了施工期斜拉索及橋梁結構的安全性。
斜拉索臨時減振器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自然環境複雜,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作用強度和特性具有不確定性。通過總結以往眾多大型橋梁減振抗震項目經驗,認真分析現有塔梁阻尼器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後,研發團隊去劣存優,對產品核心部件進行改造升級,優化了塔梁阻尼器串並聯多級閥結構,並採用無洩漏密封技術。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改造升級後的塔梁阻尼器精度高、抗震性能優越、密封效果優異。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橋共24臺塔梁阻尼器,已於2019年9月份全部安裝完畢,大橋仿佛裝上了多個"安全氣囊"——在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塔梁阻尼器能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衝擊載荷對大橋結構的衝擊能量,大大緩解大橋結構受到的衝擊和破壞。
塔梁阻尼器
大風環境使斜拉索振動更為密集,這對斜拉索永久振動控制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研發團隊研發了新一代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更低的安裝高度實現更好的減振效果,且該阻尼器對於斜拉索麵內、面外的振動均具有良好的控制。
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是平潭海峽大橋橋梁施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全橋304套斜拉索阻尼器已於大橋通車前全部安裝完畢。自2020年3月復工,斜拉索阻尼器施工、防疫工作同步進行,項目部按時完成了斜拉索阻尼器的塗裝、裝配工作,橋面安裝也即將全部完成。該阻尼器安裝後,風致振動下斜拉索振幅相比於安裝前降低了99.8%,斜拉索未現肉眼可見振動,且手觸拉索無振感,阻尼器減振效果優異。
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
【來源:武漢廣電掌上武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