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建造20座「世界第一橋」

2020-10-10 中工網

江蘇鎮江五峰山旁,一座雄姿勃勃的長江大橋橫跨兩岸。滔滔江水奔湧向東,過往船舶川流不息。

這是年底即將通車的五峰山長江大橋,塔高203米,主跨1092米,世界首座跨徑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創造這一世界紀錄的,正是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

70年風雨徵程,在長江水、湖北糧哺育下的二航局,逐漸成長為建橋技術一流的領軍企業,在世界橋梁建設市場深深烙上中國印。

「中交二航局」,已經成為中國橋梁建設市場一塊金字招牌,助推「中國橋」品牌越唱越響。數據為證:二航局先後建設了300多座跨江、跨海、跨高山峽谷大橋,其中20座橋成為「世界第一橋」。世界已建成的十大跨海大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懸索橋、十大拱橋、十大高橋,中交二航局分別承建了其中的5座、4座、5座、2座、2座。

2019年,二航局新籤合同額突破1000億元,營業收入750億元。目前,它位列武漢市百強企業第七名、湖北省百強企業前十。

2020年7月1日,由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正式通車(李驕陽拍攝)

從黑馬到標杆

二航局成立於1950年,最初的主業是建港口碼頭。上世紀80年代末,長江港口建設萎縮,企業發展陷入低谷。

如何從低谷走出來?

此時,全國交通發展如火如荼,萬裡長江興起「建橋熱」,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是企業轉型的重要機遇。

1991年,黃石長江大橋上馬,中交二航局中標4個深水主橋墩,打響進軍橋梁市場的「第一槍」。舉全局之力,以技術實力最強的二公司為班底,組建黃石長江大橋項目部。憑藉豐富的水工經驗和大膽創新,二航局不僅高質量完成了既定任務,還新獲得業主「額外」給予的兩個主橋墩施工任務。

首戰告捷,二航局邁開了進軍橋梁建設領域的步伐。

從長江走向全國,從海洋走向世界。在二航人手中,一座座跨河、跨江、跨海大橋誕生了。目前,長江上40%的大橋、國內50%以上主跨徑超千米的大橋都打上了「中交二航局」烙印,他們還曾創造同時建造8座長江大橋、同時建造6座世界第一橋的奇蹟。

做世界建橋市場的領跑者,中交二航局將「中國跨度」書寫在世界的橋梁建設舞臺上。

沌口大橋通車

不懼困難突破極限

昂然挺拔的身姿,飛臥6公裡洶湧澎湃的江面,272根鋼索拉出舉世無雙的「豎琴」……2008年通車的蘇通長江大橋,世界上首座跨徑超千米的斜拉橋,被譽為中國橋梁建設裡程碑。

「中國人是否具備建造千米級斜拉橋的實力?」建橋之初,西方媒體普遍質疑:蘇通大橋所在地水流湍急,土質鬆軟,在深水潮汐環境下進行超大群樁基礎施工,就像是在「豆腐上插筷子」。橋塔施工中層層向上疊加,從塔頂到塔底的垂直度誤差不能超過10釐米,相當於把千枚硬幣摞起來……

然而,這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二航局建設者手中變成了現實。1088米主跨最大、300.4米主塔最高、577米斜拉索最長、群樁基礎最大,二航人創下4項世界之最,攻克4項世界級技術難題,由此推動中國由建橋大國向建橋強國跨越。

10年後,在溫州入海口,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甌江北口大橋拔地而起,二航局施工的南錨碇沉井,是世界首次在深厚淤泥層中建造的超大型陸域沉井。

錨碇,就像一個大型「秤砣」,能夠拉起整座大橋的主纜,對於大橋建設至關重要。該錨碇沉井共使用混凝土約23萬立方米,足以建造3座世界著名的上海深坑洲際酒店,總重量達50萬噸,相當於8艘大型航母的重量之和。

面對60多米深的淤泥層,項目總工夏崟濠將其比喻為「在奶油蛋糕中放秤砣」。「沉井施工就像是把一個巨型秤砣下沉到61.5米的地層中,一邊抽取地層中的泥土,一邊依靠沉井自重緩緩下沉。」夏崟濠解釋,這三次下沉分別遇到「奶油層」「橡皮泥」和「夾心米糕」,施工過程充滿艱辛。經過反覆試驗,二航局技術團隊研發出20臺由四個電機帶動四個絞吸頭的「水下快速取土裝置」,順利解決黏土淤泥層中取土的世界性難題。

越是艱險越向前。中交二航局建設者們發揚「爭科技領先,創管理一流」的企業精神,攻堅克難,在建橋行業中不斷創造奇蹟。

海文大橋、又稱鋪前跨海大橋,是國內首座跨越活動斷層、連接海口市和文昌市的跨海大橋

自主創新的「二航烙印」

2018年10月,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通車,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深深地鐫刻著自主創新的「二航烙印」。

港珠澳大橋33節巨型沉管,共需30萬噸鋼筋,100萬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相當於8座828米高的杜拜塔,而建造一座杜拜塔至少需要5年。2010年12月,二航局進駐港珠澳大橋項目,承擔起超級沉管預製全套工藝研究與試驗任務。

考察厄勒海峽隧道後,丹麥人得出結論,中國人不可能完成。沉管預製技術負責人張洪認為,這是一個世界級的挑戰,依靠自主創新,沒有什麼不可能完成。

二航人創造性提出「整體預製式主動止水最終接頭」的方案,打造最精密的「最終接頭」。2017年5月2日,重達6000噸的沉管接頭嵌入伶仃洋底,以毫米級的精度對接左右沉管。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為海底隧道實現120年安全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從全國質量獎、魯班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到國際橋梁大會(IBC)「喬治·理察森獎」「尤金·菲戈獎」……二航局在一塊塊獎牌中實現歷史性跨越,書寫出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新傳奇。

2002年,二航局橋隧實驗室成立,每年產生70餘項最新成果。截至2019年底,二航局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86項、工法310項、專利1240項、優質工程獎255項,80餘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隋業輝 陳嘉倫)

相關焦點

  • 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重慶曾家巖大橋合龍
    其主橋跨度540米,採用鋼性加勁懸索三跨連續鋼桁梁橋結構,在國內同類型橋梁中跨度第一。曾家巖嘉陵江大橋工程是重慶市首批PPP重點項目,項目管理單位為重慶曾家巖大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主橋施工單位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二航局)。中交二航局還參與建設了重慶市朝天門長江大橋、千廝門嘉陵江大橋、黃花園大橋等多座橋梁。
  • 牢記初心使命 勇攀科技高峰——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創新團隊建設紀實
    ——援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  13年前,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以下簡稱「技術中心,並榮獲中交集團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入選交通運輸行業「十大創新平臺」,綜合創新實力保持施工行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領先水平。
  • 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拜訪中交二航局
    9月1日,中國品牌節創始人兼秘書長、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一行到中交二航局座談交流。中交二航局黨委副書記張文勝,中交二航局企業文化部總經理李成,中交二航局企業文化部副總經理陳同堯,中交二航局企業文化部工作人員張家琪,品牌聯盟董事、品牌聯盟湖北公司董事長何宏林等參加會談。
  • 中交二航局稅務管理中心正式上線啦
    9月22日,浪潮雲ERP與中交二航局合作建設的中交二航局稅務管理中心正式揭牌,助力中交二航局智能管控開啟新徵程。中國交建黨委常委、財務總監朱宏標,中國交建財務資金部總經理張震,浪潮集團副總裁胡海根,中交二航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由瑞凱,紀委書記陳德奎,總會計師周露副總經理吳迅,中交華中區域總部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張琳,中國交建在漢單位相關負責人,公司總部相關部門及漢內單位財務負責人,浪潮通軟建築事業部總經理楊錦歷,浪潮集團大企業市場部副總經理齊太國參加了當天的揭牌儀式。
  • 全世界第一座跨海大石橋洛陽橋,這建造技術不得不服!
    今天小編圖圖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泉州洛陽橋,說實在的,一開始去參觀遊覽洛陽橋時內心並沒有太大震撼,只因為它是中國四大古橋才想著去看看,但是在後來去過的次數多後,慢慢開始更加了解洛陽橋的建造史,感覺內心的自豪程度不亞於港珠澳大橋,要知道這可是千年前古人在大海上建造起來的世界第一橋啊,所以有空之餘,
  • 中交二航局仁遵高速項目工地試驗室榮獲貴州省質監局嘉獎
    9月28日,由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主辦的全省高速公路工地試驗室標準化總結暨監控檢測標準化推進會在中交二航局仁遵高速項目部成功召開,會上公布了「2020年度貴州省高速公路工地試驗室標準化示範單位」名單,並表彰了優秀單位。
  • 世界唯一一座「活著」的橋,建造了500年的橋梁,卻越來越堅固
    今天說的是世界唯一一座「活著」的橋,建造了500年的橋梁,卻越來越堅固,木橋、石橋大家應該都見過,但是你見過樹造的橋嗎?這座橋位於印度的乞拉朋齊,也許這座橋是世界上唯一的「活」橋,你見過嗎?一起來看看吧!
  • 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
    (新中國70年)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張文暉)中國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建橋技術更是讓中國建造的橋梁創下多項世界紀錄。資料圖:南京長江大橋。
  • 荷蘭七座有故事的橋
    現在的約翰·弗羅斯特大橋是阿納姆之役中最後一座橋梁。為了阻撓盟軍光復荷蘭,被納粹德軍摧毀了兩次,有1700多名盟軍士兵捐軀。攻陷這座橋的失敗,使戰爭持續了幾個月,導致了荷蘭著名的「飢餓的冬天」。 這座橋後來以英軍第一空降旅的上校約翰·達頓·弗羅斯特(John Dutton Frost)的名字命名。
  • 江陰大橋:中國第一大跨徑懸索橋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主跨1385米,為一跨過江鋼箱梁懸索橋,是我國第一座跨徑超千米的特大型懸索橋,繼日本明石橋、丹麥大帶橋和英國亨伯橋之後,位居世界第四。江陰大橋於1994年9月開工建設,1999年9月底建成通車,2001年4月通過國家的竣工驗收。
  • 盤點:中國橋梁的「世界之最」,第1個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
    盤點:中國橋梁的「世界之最」,第1個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橋梁數量最多:中國既保留著像趙州橋那樣歷史悠久的古代橋梁,也在不斷地建造著刷新世界紀錄的公路鐵路新橋,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橋梁建設尤其引人注目目前我國公路橋梁總數接近80萬座,鐵路橋梁總數已超過20萬座,已成為世界第一橋梁大國橋梁跨度最大:跨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橋梁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十幾年來,我國幾乎每年都在刷新世界橋梁建設的紀錄,世界十大拱橋十大梁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懸索橋,中國分別佔據了半壁江山或一半以上鋼拱橋中的重慶朝天門大橋
  • 取代了擁有600年歷史的石頭建造——倫敦橋
    倫敦市中心的幾座名為倫敦橋的橋梁橫跨泰晤士河,位於倫敦市和南華克之間。目前的交叉口於1973年通車,是一座由混凝土和鋼筋建成的箱梁橋。它取代了一座19世紀的石拱橋,這座橋又取代了擁有600年歷史的石頭建造的中世紀建築。之前是一系列木橋,其中第一座是由倫敦的羅馬創始人建造的。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這個獎設立於1988年,每年評一次,而且僅授予一個在橋梁設計、建造、科研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橋梁,由世界各國橋梁專家投票得出,所以頗為珍貴。我國目前共有6座橋梁得過該項殊榮,來看看都有哪些?第一座是蘇通長江大橋。
  • PERI建造了世界第一座3D列印公寓
    從2018年開始,3D列印在建築行業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被用於商業和住宅以及其他形式的基礎設置的列印。近日,總部位於德國的建築公司 PERI Group 宣布了一個項目的開工,該項目將在德國Wallenhausen現場建造一座三層的印刷商業公寓樓。
  • 這座橋不用一釘一鐵,還屹立幾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部,是我國第二大藏區,千百年來,這裡的人民創造了絢麗多姿、底蘊深厚的康巴文化,在甘孜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有一座木橋,整座橋不用一顆釘子、一塊鐵板,屹立數百年,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 「海內第一橋」——泉州洛陽橋
    中國第一座海灣大石橋洛陽橋(原名萬安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  洛陽橋是我國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它始建於1053年,整整花六年時間才建成。
  • 4座詹天佑獎、2座魯班獎、1座國際橋梁"諾貝爾獎"!"四川橋"這樣...
    記者梳理發現,誕生僅30餘年的鋼管混凝土橋梁,已經獲得了4座詹天佑獎、2座魯班獎、1座橋梁界的「諾貝爾獎」。「四川橋」緣何誕生?它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跨600米江面的可選橋型不少,為什麼會選擇鋼管混凝土系杆拱橋這種橋型,並為此付出巨大心力進行創新?這是記者在採訪時最大的疑問。汪洋的回答言簡意賅:「因為它最經濟。」有多經濟?經測算,相比其他類型的相同橋梁,四川合江長江公路大橋要節省建安費約9000萬元。要知道,合江縣謀建這座渡改橋的時候,還是烏蒙山區的貧困縣,一年財政收入僅4億元左右。
  • 最讓人「腿軟」的三座橋,光看一眼就害怕,其中一座在中國!
    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並不是建設的有多出色的大橋,而是讓人覺得很「恐怖」的三座橋,不少人站在橋上的時候,都會感到兩腿發軟,不敢繼續前行,甚至一些膽子比較小的人,連看一眼都不敢看,更別說從上面走了,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到底什麼橋竟然如此「恐怖」,連看都不敢看一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這三座最「恐怖」的橋,相信很多喜歡探險的小夥伴都聽說過它們的名字,甚至還去體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