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後來居上,五年三次獲獎分別是哪幾項

2020-10-10 憶點舊聞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可謂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就不得不從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說起了。

2019年10月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表彰其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理論發現,以及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表彰其發現圍繞太陽型恆星的外行星。

即使是物理學的外行,我們也不難看出2019年的諾獎是頒給的天體物理學。

再看今年,諾獎頒給了Roger Penrose,因其發現了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以及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因其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又是屬於天體物理學的,這是諾獎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連續兩年頒給同一領域,所以出乎人們的意料;

但是又在情理之中,隨著設備的不斷更新和天文觀測數據的累積,天體物理學已經成為物理學最活躍的領域之一,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如井噴式爆發。而且彭羅斯與霍金在黑洞理論上的工作,早就被認為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的成果,如今霍金離世,諾獎委員會估計也想早點授予該獎。


我們再把眼光放長遠點,看看最近十多年的獎項頒布:

2006年,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

2011年,發現宇宙處於加速膨脹的有力證據;

2017年,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以及加上上文提到的2019年的成果,五年三次獲獎,不得不說天體物理學是現在物理學中的大熱門了,要知道天體物理學是在1976年才被界定為物理學範疇的,那時天體物理學家才登上諾獎獎臺上。短短四十多年就有著如此快速的發展。

我不禁想起那句:「男人的徵途是星辰和大海。」其實探索星空幾乎是每個人的夢想。


多少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仰望星空,為星定名,劃區,分節氣。廣闊無垠的宇宙,承載著我們一代代人的希冀,所以我希望物理學的發展能夠更好地帶領我們去認識世界,了解宇宙。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集中四個領域,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及光物理。此次摘得桂冠的是研究天體物理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的研究發現,顛覆了之前人們的宇宙觀。過去五年當中,天體物理的成果已經三次得獎。除了今年以外,還有2015年的中微子振蕩(屬於天體物理或粒子物理)以及2017年引力波的發現。
  • 5年3次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火爆學術圈
    今年獲獎的三位物理學家分別是: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Ghez),表彰他們黑洞方面的研究貢獻。
  • 5年3次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火爆學術圈!
    今年獲獎的三位物理學家分別是: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Ghez),表彰他們黑洞方面的研究貢獻。其中,彭羅斯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
  • 三學者研究黑洞獲獎,天體物理學10年5次折桂,華人科學家戴宏傑遺憾陪跑
    記者丨盧伊 李鵬亮 編輯丨段文繼3名英美科學家因發現C肝病毒拿下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諾獎開出第二份獲獎名單。3名分別來自德英美國的科學家,從300餘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憑藉揭示「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斬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學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鈦媒體編輯丨劉萌萌鈦媒體App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一半由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獲得,另一半由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共同獲獎
    【CNMO新聞】今天晚間,諾貝爾委員會公布了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此次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來自德國、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獎共享,他們分別為:Roger Penrose和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分別是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科學家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
  • 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突破共同獲獎
    現在他是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名譽教授,並且著有幾本有關空間,時間和現實本質的書籍。 關於諾貝爾物理獎 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213人次獲獎。其中,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因電晶體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因戰爭等原因,有6個年份未頒獎,分別為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首名獲獎者是發現X射線的物理學家倫琴,其他獲獎者還包括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瑪麗·居裡)、玻爾等。   1對夫妻:在物理學獎歷史上,曾有一對夫妻同時獲獎,即人們所熟知的居裡夫婦。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因戰爭等原因,有6個年份未頒獎,分別為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首名獲獎者是發現X射線的物理學家倫琴,其他獲獎者還包括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瑪麗·居裡)、玻爾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 鈦快訊
    鈦媒體快訊|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羅傑·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的科爾切斯特,1957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現為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David Haviland說。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學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獲獎,獲獎理由是「對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的決定性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因戰爭等原因,有6個年份未頒獎,分別為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首名獲獎者是發現X射線的物理學家倫琴,其他獲獎者還包括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瑪麗·居裡)、玻爾等。
  • 諾貝爾獎揭曉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三位獲獎者天體物理學...
    據人民日報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當地時間10月8日正式公布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三位研究者,以獎勵他們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發現。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其中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共同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18點0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表明,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發現,一個隱形且極重的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