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揭曉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三位獲獎者天體物理學...

2020-12-05 遊俠網

  據人民日報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當地時間10月8日正式公布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三位研究者,以獎勵他們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發現。 

  百年前,物理學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在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要求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最先被提到的領域。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在今年諾貝爾獎出爐之際,尹哥帶大家回顧下近五年來(2015-2019年)物理學獎獲獎情況。 2019年 獲獎者:美國的吉姆·皮布爾斯、瑞士的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都與宇宙、天文有關!歷屆獲獎得主...
    繼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獎獲得者後,當地時間10月8日,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得者為加拿大物理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以及瑞士兩位天文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在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英國物理學會會士程亞教授看來,如果2018年去世的霍金,等到了2019年公布的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那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很可能與彭羅斯分享這一殊榮。程亞告訴記者,從2017年宇宙中的引力波獲獎開始,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屬於天文,科學界預測今年諾獎不會再給天文學家。因為,連年為同一領域發獎,在其他學科的諾獎中是非常少見的。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盤點近年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以下為近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201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詹姆斯·皮波斯因「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理論發現」享一半獎金,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羅茲因「發現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共享另一半獎金。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盤點近年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以下為近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201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詹姆斯·皮波斯因「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理論發現」享一半獎金,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羅茲因「發現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共享另一半獎金。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為啥又是天體物理?
    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為啥又是天體物理?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在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英國物理學會會士程亞教授看來,如果2018年去世的霍金,等到了2019年公布的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那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很可能與彭羅斯分享這一殊榮。程亞告訴記者,從2017年宇宙中的引力波獲獎開始,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屬於天文,科學界預測今年諾獎不會再給天文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仍然聚焦天體物理學領域,帶我們發現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時刻」——黑洞和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當天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會議廳舉行的發布會比預定時間晚10多分鐘。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首先向因新冠疫情而無法現場報導的媒體表示歉意,並解釋這一延遲是因為與獲獎者聯繫。隨後他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為女性科學家
    北京時間10月6日18:05,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名單,英國數學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Reinhard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與其他諾貝爾獎相比,物理學獎的薦舉和甄選過程更長、更縝密。諾貝爾物理學獎規則規定,獲獎者的貢獻必須「已經受時間的考驗」。這意味著諾貝爾委員會往往會在科學發現的數十年以後才會為此頒發獎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Roger Penrose,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1957年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職於劍橋大學。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自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物理學獎,截止2019年已頒獎113次(共有6年未頒獎: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共213人次、212位物理學家獲獎,美國著名固體物理學家John Bradeen是物理學領域中唯一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分別為1956年和1972年。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科學家揭開宇宙最黑暗的...
    「今年獲獎者的發現在研究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方面開闢了新的領域。但是,這些奇異的物體仍然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得到答案,並促進未來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 (David Haviland) 表示:「這些問題不僅包括它們的內部結構,還包括如何在黑洞附近的極端條件下驗證我們的引力理論。」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 2018年,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 2017年,3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45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天體而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合計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剛剛揭曉,又是天體物理獲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為什麼獲獎?
    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爾·奎洛茲(Didler Queloz)因為對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理解做出的貢獻成為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