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在即,怎樣選出一個總統?看看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

2021-01-09 澎湃新聞
美國大選在即,怎樣選出一個總統?看看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

【美】馬修·利伯曼

2016-07-0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前不久,北京大學心理系更名為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將心理學與認知科學合流是一大趨勢。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奠基人、美國心理學家馬修·利伯曼的《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一書也是這一趨勢下催生出的作品。在這本書裡,馬修·利伯曼科學地解釋了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為、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幫助孩子高效學習、如何激勵員工努力工作。

美國大選在即,總統競選人的電視辯論是必備項目,對選舉結果也有著重要影響。總統競選人的辯論發言真的很關鍵嗎?馬修·利伯曼在書中通過實驗做出了解釋。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這一部分內容。

1984年10月21日,謀求連任的美國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和他的競選對手、曾經擔任過美國副總統的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舉行了第二次全國性的總統競選電視辯論。裡根總統一直很受歡迎,但是由於人們越來越在意他的年齡,對他的支持也開始變得沒有那麼堅定了。他在三個星期之前那次辯論中的拙劣表現,已經引起了人們對他的心智健康問題的擔憂。如果裡根總統成功連任,那麼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在位總統(在參加這場總統辯論的時候,他已經73歲高齡了)。但是這種擔憂似乎是多餘的,裡根在最後一場辯論中的表現非常出色。人們普遍認為這場辯論是這次總統大選的轉折點,辯論結束後,更多的選民決定支持他,而且他們的支持態度也變得更加堅定了。最終,裡根總統在這次選舉中以前所未有的壓倒性優勢大獲全勝。

裡根是怎樣在辯論中向選民們證明他仍然能夠隨心所欲、如臂使指般地運用自己的各種才能的?在闡述當時面臨的現實問題時,他有沒有試圖有意展示自己的博學多才?有沒有通過在外交政策或稅收制度等敏感問題上大力攻擊蒙代爾來展示自己的優勢?沒有。是裡根的幽默感使他贏得了選舉的勝利,是他在辯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冷靜機智以及脫口而出的妙語連珠使得他再次贏得了民眾的支持,並且人氣不斷攀升。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有力反駁是,裡根被主持人問到年齡會不會成為選舉中的一大問題時,當時裡根不假思索地說出了他那句名言:「我不會在這次競選中拿年齡問題來做文章,因為我不會利用對手的年輕和缺乏經驗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蒙代爾當時已經56歲了,他當然絕不可能真的年少無知。蒙代爾後來評論道,就在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已經失敗了。

那天晚上,將近7000萬美國人觀看了這場辯論,之後人們確信「吉佩爾」(Gipper,裡根總統的暱稱)仍然擁有不可思議的魔力。任何一個擔心裡根總統心智健康的人都鬆了一口氣。但是我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那個晚上我們究竟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說真的,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結果。裡根總統自己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改變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是現場的幾百名觀眾讓我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更具體地說,是通過無線電廣播傳送出來的這群觀眾的笑聲改變了我們對裡根的看法。

【社交天性實驗室】

社會心理學家史蒂夫·費恩(Steve Fein)抓住了這個時機,完成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研究。在這場辯論結束後,他請一些沒有觀看過現場直播的人來觀看裡根總統在辯論時的錄像剪輯,其中一部分人觀看的錄像剪輯是未經處理的,他們可以看到、聽到現場觀眾的反應,就像在看直播一樣;而另一部分人觀看的錄像剪輯是經過消音處理的,他們聽不到現場觀眾的反應。在這兩種情況下,所有人聽到的總統的辯詞全都一樣。那些在觀看錄像剪輯時能夠聽到笑聲的人們認為裡根強於蒙代爾。然而,那些觀看了沒有笑聲的錄像剪輯的人的反應卻截然相反,這些觀眾認為前副總統蒙代爾會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認為裡根風趣幽默,並不是因為裡根在辯論中表現出了幽默風趣的一面,而是因為那一小群在現場的「陌生人」都認為裡根幽默風趣。我們其實是被一些容易忽略的社會暗示所影響了。

現在不妨想像一下,假設你正在觀看這場辯論(或許你已經看過了),你認為現場觀眾的笑聲會影響到你對總統候選人的評價嗎?在今天的總統大選辯論直播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頻道(CNN)每時每刻都會在屏幕畫面的下方顯示出一小群人對總統候選人的看法,你會受到顯示在屏幕下方的這些數據的影響嗎?它們會影響你的投票決定嗎?我猜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會。在決定誰才能擔任我們這個國家的總統時,少數現場觀眾的反應會改變我們的想法,這種猜測似乎完全違背了我們的「人性理論」以及對「我們是誰」這個問題的理解。我們喜歡把自己想像為是一個思想完全獨立、不可能會受到這種影響的人。然而,我們很可能錯了。每天、每時、每刻,別人都在通過無數種我們無法識別或者感知的方式影響著我們。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那些我們根本就不認識的人影響呢?

我們腦中的這些灰質為什麼會如此急於通過觀眾的反應去理解裡根的意思?或者說,我們的大腦為什麼會如此容易「輕信」他人?在對這個問題作出判斷之前,先讓我們花點時間來體會一下「讀懂」別人的想法、從別人的言談舉止中辨別出他們的性格有多麼困難。思想、情感和性格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只能靠推測,永遠無法直接觀察到。對他人的思想狀態做出判斷可能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現在的裡根還是幾年前的裡根嗎?他的心智能力會不會已經開始退化了?如果沒有進行大量的神經生物學上的檢查,我們又怎麼可能知道現在這個裡根與幾年前的裡根的差異呢?每個人每天都會像這樣猜測別人的心思。這個任務是如此具有挑戰性,以至於人類進化出了專門應對這項任務的神經迴路。

儘管我們通常傾向於認為,智人(Homo Sapiens)之所以能夠稱霸地球,就是因為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抽象推理能力,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作為一個物種,我們人類的優勢或許應該歸因於我們可以進行「社會的」思考。偉大的思想幾乎總是需要人們發揮團體合作精神才能付諸實施、開花結果。

《社交天性》,【美】馬修·利伯曼/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6月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心理學,社交天性,美國大選

相關推薦

評論(50)

相關焦點

  • 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 難產的總統
    來源:秦朔朋友圈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難產的總統原創 悟00000空 秦朔朋友圈拒絕被翻頁的總統進入20世紀後,由於通訊技術的進步,美國大選一般當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媒體就宣布結果(然後敗北的候選人向勝利者道賀,各國領導人紛紛致電祝賀新當選總統,總統交接工作立馬展開,歷史翻過一頁。今年美國大選,情況特殊,除了大量郵寄選票導致當天計票不能完成外,還有一個拒絕被歷史翻頁的特殊總統。
  • 看了影視劇裡的美國總統大選,感覺編劇可以再大膽一些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跌宕起伏,反轉,反轉,再反轉,看得人目不暇接。若是此前有哪位仁兄編出這樣的戲碼,大概早就有人嗤之以鼻,認為這人是個不入流的編劇,可誰曾料到,現實總要比戲劇來得精彩。那麼這些年,美國影視劇裡的美國大選,又是怎樣一幅景象呢,不妨看下這份片單。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美國大選誰勝出了?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宣布,拜登(Joe Biden)在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後將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活動中重點關注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並承諾將團結這個嚴重分歧的國家。此次大選兩位候選人的得票數都創出紀錄。  美聯社在稱拜登拿下賓州後宣布他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預測:如果大選日出現爭議 最後誰會當總統?
    此外,計票流程十分耗時,且會在大選日之後繼續。各州必須將選票上的籤名與選民名冊上的籤名相匹配,並核實每張選票是否有效。這可能會更加推遲大選結果。  因此第一種可能的情況是,川普看似在選舉日獲勝,但在幾天或幾周計票結束後出現「藍色浪潮」。(藍色,在美國政壇中象徵民主黨,藍色浪潮指的則是象徵民主黨的藍色勢力如同浪潮般席捲而來,掩蓋代表共和黨的紅色。)
  • 2020年美國大選什麼時候結束 美國大選票數統計選票結果公布時間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日電 美國當地時間10月最後一天,2020年美國大選進入最後72小時衝刺。  深陷新冠疫情、經濟衰退、種族問題等多重危機的美國,政治分化、社會分裂現象在大選年進一步惡化,示威、抗議、衝突、騷亂頻發。11月3日選舉日在即,郵寄投票等大選相關爭議可能再添「導火索」。
  • 美國大選什麼時候出結果?附美國各州最新民調
    美國大選已經正式進入投票期,但是在結果出現的前一刻,任何民調以及暫時的領先都是浮雲,究竟美國大選什麼時候出結果呢?目前美國各州民調如何呢?大選投票  據悉,美東時間11月8日夜間,北京時間11月9日12:00左右,美國大選全民投票日的投票站關閉時間在北京時間11月9日上午11:00,初步結果有望在一小時左右(中午12:00左右)獲悉。
  •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結果誰勝出?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結果誰勝出?  剛剛,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修改推特認證:美國當選總統。  此前據美國媒體7日測算,拜登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
  • 美國大選結果誰贏了?美國大選實時票數統計
    距離美國大選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然而這場大選卻仍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果出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川普還是不肯認輸,川普一直在抨擊美國大選出現了舞弊,是他的對手拜登偷走了他的勝利,因此到目前為止他仍然聲稱自己是才是美國大選的勝利者!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對市場的影響
    兩個主要參選人是彼時任得州州長的共和黨小布希,以及任美國副總統的民主黨戈爾。2000年11月7日美國大選初步開票結果是戈爾贏得267張總統選舉人票,小布希贏得246張總統選舉人票,兩人都沒有達到270張選舉人票的當選門檻。佛羅裡達州的25張總統選舉人票歸誰成為了關鍵。
  • 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和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實時數據直播
    二、美國大選怎麼選的?  美國總統是間接選舉產生的,而非直接選舉。簡單來說,選民會先投票選出各州的「選舉人」,由各州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代表選民進行最終的投票選出總統。  因此,選民在投票時,不僅要投總統的人選,還要投自己所在州的選舉人(參眾兩院議員)。
  • 選舉人團正式宣布: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
    這也給川普推翻美國大選結果之路上的,有一致命一擊。 因為國會將在1月6日舉行聯席會議,正式對各州提交的選舉人團投票進行清點,也就是認證各州的投票結果。雖然,現在美國大媒普遍已經貼出了「拜登正式當選美國46屆總統」的新聞。
  • 2020美國大選結果北京時間 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幾月幾日?
    美國大選的最終結果仍未揭曉,大多數州的選舉結果已塵埃落定,但仍有五個關鍵州的計票工作尚未完成,而且現任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與前副總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這幾個州的選情十分膠著。
  • 窗戶紙被捅破,美國政府被起訴,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就美國大選表態
    美國政府被起訴了!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試圖將阿片類藥物造成的危機進行部分轉移,而售賣的沃爾瑪公司便成為美國政府的頭號目標。作為美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公司,沃爾瑪也「不甘示弱」,直接將美國政府、美國司法部以及美國藥品管制局起訴。 政府甩鍋?
  • Facebook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前悄然暫停政治群組推薦
    據外媒報導,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Facebook悄然停止了推薦人們加入處理政治或社會問題的在線群組。在周三的參議院聽證會上,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順便提到了這一舉措,Facebook發言人向BuzzFeed新聞證實了這一點。該公司拒絕透露具體何時實施這一改變,也拒絕透露何時結束。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2020年美國新任總統是誰?
    美國總統大選日已過去月餘,驢象之爭下,拜登與川普到底誰贏了,至今尚無定論。雖然拜登本人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已勝選,但川普方面仍未承認敗選。2020年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這或將使本次大選的結果「塵埃落定」。  那麼,為什麼大選投票已經結束,選舉人團還要投票?
  • 關注美國大選 學習熱點詞彙
    2008美國大選進入倒計時,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美國選舉和美國文化,LT特別為您準備了美國大選詞彙特輯,下面就一起來學詞彙,關注我們期待已久的「2008大選」。  Air war:空中大戰  美國總統候選人為儘可能爭奪電視與廣播中的廣告而發起的競爭活動。
  • 俄總統新聞秘書:美國大選結果待定時的不確定性會對世界事務和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在美國大選結果長時間待定時出現的任何不確定性,都有可能對世界事務和經濟產生不良影響。佩斯科夫在回答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匯總的持續時間將如何影響世界經濟的問題時表示:「在最強大的世界經濟體、大國之一的任何不確定性自然都有可能對世界事務產生不良影響,首先是對世界經濟。我們將看到,這一不明確期將持續多久,這種影響將有多強。」11月3日美國舉行總統選舉,一些州的投票結果尚不明了。川普3日夜間表示自己獲勝,並指責民主黨人企圖「竊取勝利」。
  • 美國的總統大選為什麼被稱為「驢象之爭」?其歷史緣由是怎樣的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美國總統大選鬧得沸沸揚揚,其間經常有人提到「驢象之爭」這一典故。那麼「驢象之爭」是什麼意思呢?簡言之,因為「驢子」是民主黨的黨徽,「大象」是共和黨的黨徽,所以四年一次的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總統競選被稱為「驢象之爭」或「驢象賽跑」。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大選亂象叢生!關鍵搖擺州佛羅裡達收到...
    其中一些申請人甚至出生在一個多世紀前——一個人的生日被列為1917年。  超級搖擺州:佛羅裡達在美國大選中的重要性,從來都不能被低估  佛州發生此類事件的原因可能與其在大選中的重要性有關。類據《參考消息》10月28日報導,在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僅有不到一個星期,最後的衝刺階段,兩位總統候選人選定的「決戰」地點都集中在可能偏向任何一方的6個「搖擺州」。而正是這些「搖擺州」在4年前將川普送進了白宮。今年總統的大選結果,很有可能也將由這些搖擺州來左右。而佛羅裡達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 「美國大選」用英語怎麼說?
    美國大選選情繼續膠著,暫時仍未產生獲勝者。 據報導,當地時間4號,川普競選團隊已考慮針對「搖擺州」的計票問題採取法律行動。同一天,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發表講話,對勝選表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