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位冰雪攝影師說過:「作為搞冰雪攝影的,你就不能怕死、不能怕冷,要是不具備這兩條,那不大可能。像我這幾年拍冰雪,每一張照片後面都有故事,有幸福的、有快樂的、有痛苦的。但實際上,這種美妙和誘人的感覺是無法抵抗的。」
冰雪是冬季的一大特徵。冰雪攝影是攝影家們鍾愛的一個創作題材。寒冬臘月,當大雪紛飛,冰雪覆蓋大地時,正是冰雪攝影的大好時機。一幅幅玉潔冰心、晶瑩透剔的畫面帶著一股清冷、涼爽的空氣撲面而來,使你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一個潔淨不染的冰雪世界。你在這裡可以盡情地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
但是,冰雪照片拍了很多很多,可真正打動人心的佳作卻很少很少。特別是攝影愛好者,看到冰雪滿心歡喜,拍攝起來更是心情激動,但成片出來以後卻很少有滿意之作,往往與拍攝時的設想和構思相差甚遠。究其原因,恐怕是未掌握其拍攝要領,對冰雪攝影的特殊性缺少了解之故。
一、選景
拍攝冰雪與拍攝其它景物一樣,選景十分重要。選景包括場景的選擇、前景、背景的選擇,以及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和大小等多個方面。
二、場景
場景指全景、中景、特寫等多個景別。選擇遠景和全景等大場面,其目的是在展示聲勢,製造氣勢,讓讀者放眼欣賞遼闊的冰雪世界或白雪皚皚的高山大川。
三、光線
什麼光線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只要駕馭好,什麼光線下都可以拍攝出好照片。但是,比較而言,冰雪攝影還是逆光拍出的效果最好。
四、構圖
構圖是音樂,內容是詩文。冰雪攝影達到這個境界絕非易事。特別是構圖,這是按下快門前最重要的瞬間。優秀的攝影師在取景器觀察拍攝對象的暫短瞬間裡不是看見什麼拍什麼,而是利用這暫短的時間合理、巧妙地安排整個畫面的布局,以表現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效果。
構圖既然如此重要,怎樣才能不斷提高其水平和技能呢?一是多學習構圖知識,從理論上掌握構圖的基本章法;二是多觀摩名家的作品,了解其創作特點和經驗,但要防止重複和模仿;三是把握冰雪的特點,多觀察多拍照,積累多了,自然就提高了自己的構圖能力。
構圖中也很講究線條的應用。
·垂直的線條:
它象徵的是堅強、莊嚴、有力,例如高聳入雲的建築,參天的古木。
·橫線:
象徵著寧靜、寬廣、博大,比如要拍攝一望無際的大海,用適合用橫線來表現的地平線,給人以非常寬闊的感覺。
·斜線:
象徵著不安定和動態的感覺,也可以表現出縱深的效果。由於透視的緣故,會使拍攝對象變成了斜線,通向遠方,斜線在這裡就引導人們的視線到畫面深處,體現處了一種縱深效果。曲線則象徵著柔、浪漫、優雅,會給人一種非常美的感覺。
除了具體的線條之外,一些抽象的線條,例如由於長時間曝光而形成的光帶,非常具有動感、慢快門下的瀑布形成的曲線卻動感而不失優雅等,所以說,線條並不是客觀存在特定實體的,是我們要靠自己的雙眼去發掘、創造的。
在這裡我們總結出8條有關突出主體的構圖方法:
1.要表現對象拍成特寫或接近於特寫的中景,這就要求從近距離拍攝,畫面範圍只是一個小空間。
2.將主體配置在前景中,這樣畫面就可以包含足夠大的空間,成為一張全景照片。
3.使主體與背景在影調或色調上有適當的差異,或形成鮮明的對比。
4.用光線強調構圖中的主要部分,使之顯得亮度最高。
5.對主體進行精確聚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
6.使畫面中的主線向涵義中心集結,並用光斑加以強調,這種方法多用於表現內景。
7.把主體設置在畫面中心或靠近中心的部位。如果近處沒有特別引人注目的東西,觀眾首先就會注意到主體。
8.用拍攝角度來著重強調主體。但須注意,不應用極度的俯角或仰角。
五、曝光與白平衡
在數碼時代,拍一張照片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容易,任何一個人只要對準目標,按下快門,照片就拍出來啦。但創作一張好作品卻要靠熟練的知識和技巧。而曝光和白平衡就是冰雪攝影最重要的基本功。
所謂曝光簡單的說法,主要指鏡頭的光圈、機身的快門和膠捲的感光度之間的關係和組合,即人們熟悉的攝影三角。掌握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能取得正確的曝光,當然逐漸能掌握在不同的光線下實現創意曝光那就更理想了。
一般情況下,多採用小光圈、慢速度、大景深的辦法拍片。用光多以側光和側逆光為主,另外為了獲得作品的準確曝光要進行必要的曝光補償,大面積雪景的測光一般情況下都曝光不足,另外雪景和冰面的強烈反光也會使曝光嚴重不足,這樣根據白加黑減的要求給予1-2檔的正補償,拍出的照片質感和細節都會表現出來。
當然冰雪攝影的曝光還要考慮許多複雜的因素,如天氣的陰晴、時間的早晚、氣候的冷暖、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雪的色澤與新舊。冰的純度與厚度等等,誰能一輩子每次都能準確曝光,每當遇到特別複雜的情況時,我們可以採用曝光包圍的辦法多拍幾張,回來後篩選,有時在零下幾十度的寒冷中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其實最有效最可靠的辦法是買一張灰卡,在對著拍攝對象時把灰卡放在鏡頭前測光,按這個數值曝光就保證準確。
·不同的意見:
拍冰雪曝光過點好還是欠點好,主張不很一致。
主張減少曝光量的人認為:冰雪的反光很強,相機測光表所測得曝光值受冰雪反光的影響而增高,所以減去虛高假象,曝光才會準確。
主張增加曝光量的人認為:冰雪反光是很強烈,但與陰影面的反差很強,減少了曝光量,陰影面會失去影紋,所以應該照顧到陰影面,增加一點曝光量。
到底曝光量增加多少為好呢?一般來講,當相機測光表測定曝光值之後,可再增加1-2擋曝光量就較為理想。
色均是有色無彩,而且冰雪又都是白色,這樣在色彩配置上就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在使用彩色膠捲拍攝冰雪,色彩配置得當,會給冰雪照片增彩;配置不當,亦會影響照片的藝術效果。
Tips:
·偏振鏡(PL鏡)
是拍攝冰雪時特別有效的輔助濾鏡。它的第一個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當然強烈的點狀反光不在此列。有了這種功能,拍攝時就可以控制冰雪反光的程度,以達到最好的層次表現。使用方法是將偏振鏡裝在單眼相機的鏡頭上,緩慢旋轉偏振鏡,就可以在取景器中觀察到反光的表現程度,以達到你需要的效果為止。偏振鏡的第二個作用是強化吸收藍紫色光線而不影響其他色彩。這樣在晴朗的天氣裡,藍天白雪都會表現在十分出色,否則將會丟失冰雪的層次,拍出來的畫面與你看到的景物有很大差異。
偏振鏡原理
使用偏振鏡(PL鏡)還需要曝光補償嗎?
為表現冰雪的白色,仍需進行適當補償。使用偏振鏡後,畫面中暗部表現增強了,此時若以正常標準加級補償,則會使暗部失去層次,為使畫面有均衡的表現,加偏光鏡後的曝光補償比未加之前減少1/4 到1/3 為好。
六、逆光與順光
在拍攝冰雪題材的照片時,我們到底是該選擇逆光拍攝還是順光拍攝呢?簡單的向大家講了一下在這兩種光線下拍攝的情況:
逆光:
逆光會把冰的質感凸顯出來。在逆光照射下,才顯得晶瑩剔透,放射出光彩。逆光給冰雪鑲上了一圈閃亮的輪廓線,透明發亮,很有神氣,冰雪質感異常突出。
在逆光照射下,才顯得晶瑩剔透,放射出光彩。逆光給冰雪鑲上了一圈閃亮的輪廓線,透明發亮,很有神氣,冰雪質感異常突出,在選用逆光拍攝冰雪時,最好選擇暗黑色的背景,兩個條件齊備,藝術效果才會更加突顯出來。
順光:
在拍攝的時候我很少用順光的方法拍攝,順光很少能夠把冰雪那種晶瑩剔透的質感表現出來。
像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中描繪的那樣「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看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面對此情此景令人興奮。但我們在大河東岸,眼前的一切景象都是在正面光照射下,很少看到陰影,場面顯得十分平淡。
散射光
說來,正面光(順光)就拍不好冰雪照片了嗎?當然也不是。在很多情況下,雪天大多為沒有太陽光直射的陰天或散射光照明,這種光照與正面光沒有多大區別,也是景物很少有陰影,白茫茫一片,顯得十分平淡。由於條件限制,有時真還等不到太陽出來。在這種光線下,如何改變這一片白的平淡局面呢?要改變這種情況,只有在選景時,把一些色彩濃重與白色的冰雪有較強色彩反差的景物拍入畫面,在色彩對比中讓冰雪在視覺中顯得更加潔淨。
景物的曝光量有兩個根據,一是被攝景物的亮度,二是作者的創作意圖,兩者相輔相成。但比較而言,作者的創作意圖更為重要一些,因為被攝景物的亮度,各個面的受光情況不同,亮度也不一樣,如果按受光部分確定曝光量,陰影部分感光則不足,便會有可能失去影紋,成為死黑一片;如果按陰影部分確定曝光量,光亮部分則會感光過度,失去影紋,成為白板一塊。所以我們講,作者的創作意圖在確定曝光量時顯得尤為重要。
Tips:
逆光攝影時,被攝景物受光面積極小,只在邊緣部分被照亮,形成輪廓光效果,陰影部分較大、較暗,使主體與背景分離。逆光攝影還有另外一種表現形式,陰影處層次細膩,善於表現景物的細節,耐人尋味。
拍攝普通風光很少有人採用順光,順光時光線直射,景物沒有明顯的投影,明暗反差小,影調平平,立體感不強。但冰雪攝影適於順光拍攝,被攝景物明亮,使雪拍得更白。白色毛茸晶狀、棉絮般的雪,附著於樹枝、草木、山石之上,玲瓏剔透,如花似玉,皎潔晶瑩。
七、如何在寒冷的情況下保護好自己的攝影器材
在這裡我們為大家提供一些關於如何保護攝影器材的技巧和相機使用的一些基本建議。許多關於寒冷天氣下拍攝的出現的問題是他們沒有採取正確的程序。為什麼呢?
這裡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1、當你從溫暖舒適的房間或汽車中取出相機進入寒冷的戶外,應如何處理。
2、當你在寒冷的戶外拍攝時應怎麼辦。
3、當你最後拿著相機回到溫暖舒適的房間或汽車裡又該如何處理。
好的首先說,當你拿著溫暖的照相機來到戶外,你應該做什麼?你是否擔心水蒸氣從寒冷的空氣中凝固到溫暖的鏡頭表面或膠捲,和電子元件上?其實這個擔心是沒必要的。冷空氣沒有很多的水蒸氣。當你進入寒冷的戶外,幾乎沒有凝固霧汽的現象。(如同我們將討論的那樣,當你返回室內時,這才成為主要問題。)
這樣,那進入戶外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呢?主要的問題是電池的電力的喪失!
電池
電池電池產生電能的物理和化學方法在低溫下都將失去失效。尤其在今天,所有都依靠電池動力的自動相機,更是一個嚴重問題。這樣,當你拿著照相機和閃光燈進入低溫環境寒冷的時候,你估計到電池電力的喪失。你應如何應對呢?首先,應該是讓照相機和閃光燈(以及它們的電池)儘可能的保溫,特別是在戶外。儘量把它們放在貼近身體的地方,例如在你的外套裡面。除了短暫的拍照時,儘量用體溫給它們保持溫度。
另外給你的相機保溫,也可以使機械快門由於潤滑油被凍住而無法工作的可能大大降低。其次,考慮到在寒冷中電池電力的喪失。你應該如何準備呢?首先,當外出時,應儘可能多帶些備用電池。而且,也儘量貼近身體保存,例如,放在有利於吸收你的體溫的襯衣的口袋中。這樣,如果當你的相機或閃光燈電池開始失效時,你能及時更換溫暖的新電池。
好了現在你已經在室外了,在寒冷的室外還有什麼其他的要幹的嗎?你的目標還是儘量保持相機和閃光燈的溫暖。例如,讓我們說你靜侯遠處小山上野生動物的出現。安放好你的三腳架,但如果可能還是把相機放在懷裡,直到你準備拍攝。在這種情況採用快裝雲臺是非常便捷的。當你看你的拍攝對象的時候,可以把相機快速準確的放在三腳架上。一隻冰冷的三腳架能夠繼續工作,但是,一臺冰冷的照相機極有可能根本無法工作。
我們注意到了那些非常耗電的數位照相機,在外邊的寒冷天氣中經常非常迅速地突然失靈。沒有其他辦法,只有準備更多的電池。作為結論,如果你發現你的電池失效,你一定要有備份的溫暖電池。
靜電
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比凍僵的手指和鼻涕)使攝影師在寒冷中更感到苦惱?靜電。如果你在北方任何地方居住,肯定會在整個冬天都碰到這個問題-如果你在地毯上行走,你握手時,或者觸摸門把,會被電擊。靜電的問題,僅是在乾燥的時候存在。並且,因為冷的空氣不能保留水蒸氣,所以冷天意味著乾燥。因此當你在寒冷的戶外使用相機時,當你裝卷(這和你在地毯上行走是相同的)的時候,就會有積累靜電的風險,並且,當靜電足夠強的時候,可能會在你的相機內部產生火花棗使膠捲感光產生灰霧。當然這比較罕見,但它確實會發生。我們曾經見過,並且經歷過照片被浪費。在冷的天氣中如何把這種情況的可能降低到最小?小心翼翼的裝膠捲。用手動照相機,慢慢過片。用自動照相機,避免連拍。
讓你瘋狂的靜電
戶外拍攝最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凍著自己,多穿幾層。找雙好的靴子。帶一暖水瓶的熱湯。(咖啡和酒精的對維持體溫的作用並不明顯)。並且如果真的很冷,可以考慮一些附件,類似滑雪者使用能給手和腳加熱的化學製品塑料包,甚至電加熱的鞋墊。你需要厚手套,但是,當在照相機上按小鈕的時候,這會非常不便。因此你還需要能分開手指的手套,這樣你能短暫地使用你單個手指。
在雪中拍攝
當在雪中拍攝能說些什麼呢?如果只是小雪,除了拍照時,把相機一直揣在懷裡就可以。在不久以前,我們在外面碰上在雪暴風中拍照幾秒的時間,周圍飄滿了潮溼的雪花。這種大雪的情況下,會損害SLR相機的裸露部位,尤其是高度電子化的相機。水蒸氣會損壞控制相機功能的重要的電路,對於數位相機更是如此。
我們勸告,當這種情況,除非有特殊的耐水的裝置保護,否則不要使用你的相機。這裡有一些為潛水員用的附件,你可以把相機放進塑料容器中封好。鏡頭可以通過通透的光學玻璃濾鏡拍攝,相機受塑料容器的保護,鏡頭受濾鏡保護。我們這些附件不僅可以潛水,用於暴風雪也相當合適。
其他類似的,雪天可以使用防水的「傻瓜相機」或者專用的防水相機。只要光線不太弱,柯達公司和富士最近的800度膠捲,應該可以拍攝。無論你使用防水罩還是防水相機,一定要保證雪花或小水滴沒有妨礙鏡頭成像。如果必要,用鏡頭布擦乾淨鏡頭。我們一般用舊的全棉的舊衣物,或者化纖擦鏡布。如果採取了這些措施,那你在戶外拍攝各種照片,應該不成問題。
給相機穿上「小棉襖」
凝固
現在是回到室內的時間了,這裡是產生結露的問題的地方。在炎熱的夏天,你肯定見過水蒸氣在一杯冰涼的水杯表面凝固的水珠。同樣的道理,當你拿相機進屋,來自溫暖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照相機的鏡頭和膠捲冰冷的表面上凝固。鏡頭被小水滴徹底遮蓋,同樣還有膠捲和機械、電路、照相機的內部的各個部分。
你不需要水蒸氣——水!在你的鏡頭上,或者照相機的內部。那你怎樣能避免這個問題?讓你的照相機慢慢地升溫。把相機在窗臺,或溫度較低的門廳放兩個小時,讓它慢慢升高到室內的溫度。你甚至還可以給相機更多的保護。這是建議用塑膠袋包裹冷照相機說法的出處。把水蒸氣隔絕在袋子外面,比凝固在相機表面和裡面要好的多。這就是保護精密電器元件的方法。實際上,如果能夠把相機罩上袋子留在外面才是最好的。
採取這些簡單的預防措施,你可以在寒冷的戶外盡情的拍攝。寒冷的氣候帶來的透徹天空,提供了拍攝美妙風光的特殊機會。不要被接近北極圈的低溫嚇倒。適當地穿點衣服,接受這一點點建議,動動腦筋然後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