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的發電量並不單獨取決於發電機,而是由發電機與負載共同決定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負載,一臺再優秀的發電機也無法輸出有效電力,就像打拳一樣,你力量再大,如果打一個空拳依就是沒有實際力量的。
因此發電機如果沒有負載幫助,它是無法輸出有效的電力的。同理,如果用電量不夠,則發電機的輸出會自動減少,表現出來雖然發電機的電壓有升高趨勢,但電流顯著減少,導致有效輸出功率也隨之減少,同時發電設備的轉速會加快(因為發電機轉子因缺少負載電流導致的電磁阻力,導致轉速加快),因此就必須降低驅動力量(水力發動機降低進水量,火力發電機降低鍋爐功率等等),避免發電機高速空轉損壞。
實際上是不會有那種多餘的電力輸出的,能量守恆定律繼續適用。
舉個例子:
一個人如果搬件一百斤的東西到其他地方還綽綽有餘,毫不費力,說明這個人還有力搬比一百斤更重的東西,但是他沒搬東西之前這些力都在哪裡呢?那些多餘的力都去哪裡了呢?人的力量只能說明他有這個能力,最大限度的能力而不一定一定要使用這個最大限度的力量。
發電量也一樣,發電廠的最大發電量這叫發電能力也叫發電容量,這個最大發電容量只能供給用戶在這個範圍的電量內使用,超過了就叫超載,一旦超載就會燒壞發電機。所以用電量必須在發電量內使用。這叫力所能及,不能力所不及。這個所謂的發電量多於用電量說法應該改為不是多而是發電能力也叫發電容量大於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