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色香味會讓人產生自然的生理反應,「望梅止渴」「畫餅充飢」均是最好的事例。而性對人的刺激不亞於食物,食色性也,像「垂涎三尺」這種詞語,既能形容食物也能形容見到美女時的反應,可見實物跟性有著絕妙的聯繫。好色又好吃的日本人發明的人體宴就是食物跟性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最好事例。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把食物跟性聯繫在一起。這本《餐桌上的浪漫史》,給我拓開一個新奇的視野。
如果有人跟你說野生植物早在幾千年前就消失在世界各地的菜單中,你是否會感到驚訝?我們今天所食用的植物都是有意識和無意識基因修飾的結果。性負責產生變異,人工選擇負責在變異中挑選優良後代。而這產生變異的過程則是一個複雜而浪漫的事情,其精彩程度絕不亞於任何一部愛情片。
你可能不知道成千上萬的植物物種,相對於人來說實際上過著夢幻般的生活:被自己同類環繞的植物就像走進單身酒吧的人一樣,身邊到處都是找到甜心配偶的機會。
很多植物都擁有雄性和雌性器官,它可以跟任何一個受粉距離之內的其他同類的物種交配,也可以自交受精!但是大多數的被子植物為了雜交,會使盡渾身解數。
最為常見的就是植物中會有一套自交不親和系統,它會讓自交受精在過程中受到阻礙,給雜交更多的機會。「雌雄異株」現象則是跟動物最相近的繁殖方式,這些植物只生產不完全的單性花。
還有更狂野的植物!玉米是兩種單性花生長在相同的個體上稱之為「雌雄同株」,哈哈,這讓我想起了東方不敗。
我們最為熟知的老套路愛情則發生在一些自交不育的植物,它是蜜蜂作媒在不同植物之間傳遞花粉。這個過程叫做「嗡嗡授粉」,是不是很形象?它們的媒婆還有很多其他動物,甚至風、降雨等。「風吹來的消息」、「雨中的邂逅」,是不是很浪漫?而我們植物界的花花公子油菜,在性方面來者不拒,尤其風流,它可以自化授粉,通過風接受花粉,還接受來自蜜蜂、蒼蠅、蝴蝶等其他昆蟲的傳粉。
除此以外還有「雌雄異位」,「雌雄異熟」「同株異花授粉」等等各種套路,實在精彩。這些五花八門的交往方式讓動物界的我們著實驚掉下巴。植物界的愛情確實千變萬化,超出想像。這種多樣性,讓植物以利用性的多樣性調節他們的基因,從一代傳到下一代。
有人說香蕉是世界上最性感的水果。它能為你提供10%以上的每日所需的營養,20%以上的維生素,不含脂肪膽固醇鈉。它還自帶生物降解包裝,打開包裝袋就能吃。它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食物。但是他它卻是植物界的悲情人物,是植物界的人妖,鮮豔麗卻不能有性繁殖。它依靠同一植物上的假莖繁殖。商業化農業生產偷走了香蕉的性。經過人類的多次馴化之後,野生香蕉走上了無融合繁殖這條路。穩定性是這種繁殖方式受到歡迎的原因,農民不用擔心它產生各種各樣的變異。整齊劃一成熟的果實是農民所喜歡的。這種方式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一次嚴重的病蟲害,可能導致這個物種的滅絕。臭名昭著的愛爾蘭馬鈴薯晚疫病以及後續的大饑荒,就是個例子。因此有多樣性的個體才能保證面對這些風險時,留下一些不一樣的幸運兒,而有性繁殖才是保證這些個性個體的根本。所以說是性讓生命生生不息。
如果讓你想像一下,每天早上醒來是一種性別,下午睡小睡一會兒,醒來又變成另外一種性別,這會給你帶來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呢?我們的主角牛油果每天都在體驗這種精彩的生活。牛油果的花是兩性花,但它是雌雄異熟,一朵牛油果花花開兩次,每次持續數小時,每次開花的性別都是不一樣的。這種性別轉變在植物界內是很罕見的,整棵植株每天從雌性變成雄性,再變成雌性循環反覆。達爾文有句格言,「自然憎惡永久性自交受精」。牛油果的這種性別轉化是為了最大程度上阻止自家受精。但是如同產業化種植的香蕉一樣,牛油果也通過克隆的方式繁殖,主要通過嫁接的方式產生不同的新的個體,以保留一個深受偏愛的品種的穩定性。
甜妹子——糖用甜菜,作為甘蔗的頭號競爭對手,是人們通過操縱一種植物的性來創造出來的產物。它的祖先來自於一個叫做「熟食綠葉菜」的野菜家族,隸屬於莧科,主要為風媒花。它最初是作為一種提供可食葉片的植物被馴化的。人們為了食用葉片而推遲開花的時間,讓植物有更多的時間來儲存更多的糖來為開花儲存能量。這樣越來越多的糖就貯存在它肥大的根部。在甜料匱乏的年代,一位農民偶然發現了甜甜的根部,從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的結果就是,培育出我們如今所知的是根用甜菜。甜菜是一種自覺不親和的植物,而培育的過程是採取混合選擇的方式。也就是說在進行選擇的時候,每一顆開花的甜菜周圍會被許多其他的甜菜植株圍繞,有機會成為許多配對中的可育雄性,並結出許多父本各異的種子。它們的遺傳背景來自不同的親本,這種簡單的聯姻方式創造了大量的變異,可以作為多次選擇的基礎。
這就像一位漂亮的交際花媽媽生下了各種膚色各樣的小孩。我們挑選出來其中最出色的一位,把他培養成為成才。此外這種風媒花甜菜的花粉可以傳播百公裡之遠,像極了不顧一切私奔千裡的熱戀男女。而困擾農場主的甜菜中不斷出現了雜草甜菜現象(野生和栽培甜菜在田裡偷偷摸摸的結合)則是甜菜放蕩不羈生活的又一例證。
基因技術的進步對於植物來說不亞於上帝之手。通過基因技術創造各種轉基因植物(如大豆,棉花,玉米等)已經深入大眾的生活。基因技術通過基因片段的植入來改造物種性狀,甚至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也可以結合在一起,想想都有點恐怖。是否打翻了潘多拉之盒,還需要人們拭目以待。不管怎樣,還是讓我們先悠閒地翻開這本《餐桌上的浪漫史》,品嘗一杯濃香的咖啡,享受這段輕鬆愜意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