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是什麼物質組成的?這兩顆可能是「鑽石星」!

2020-12-05 硬核宇宙知識聯盟

關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相信許多的朋友都不會陌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於前面四顆星球質量體積都比較小,而且由固態物質組成,因此被稱為固態小行星;後面四顆星球的質量體積比較大, 組成成分主要是氣體,於是被叫做氣態巨行星。

但是許多人可能對於這八大行星的組成,都不是十分的了解。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組成成分——其實在八大行星當中,很可能潛藏著兩顆「鑽石星球」,等待著人類去發掘!

首先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水星由於距離太陽很近,溫度也超級高。其中水星大概70%的物質都是金屬,剩餘30%的物質是巖石。在水星的內部還有一顆巨大的鐵核,不過由於水星的質量比較小,所以這裡的壓力也不會很大。

然後是金星和地球這一對兄弟,物質的組成比較接近,質量體積也都很像。雖然金星表面的溫度能夠達到460℃以上,空氣中還瀰漫著硫酸,但是金星地底的構造,很可能和地球非常接近,都有巖石層-地幔-內核這樣的組成結構。但是我們知道地球的內核還沒有完全冷卻,不知道金星的內核是否已經冷卻完成。

之後是火星。作為八大行星裡最硬的一顆行星,火星的表面基本上覆蓋著一層氧化鐵,因此也在太空中呈現出紅褐色。至於火星的內部,科學家分析大概也和地球類似,都有一層類似地幔的結構,再有就是火星核。科學家分析火星核的主要成分很可能是硫化鐵。

木星土星比較接近,都是氣態巨行星。木星的最外層主要都是氣態的氫氣,之後內層是液態的氫氣,再往下是固態的「金屬氫」,最後有一個類似地球的巖石星核。科學家估計土星的內部結構應該和木星類似。

最後就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一對「冰巨星」了,也是八大行星當中的「土豪星球」——因為科學家分析,在這兩顆星球的表面,很可能覆蓋著大面積的「鑽石海洋」:這裡的鑽石是呈現液態的,像水一樣可以流動。至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主要成分都是冰,再加上最裡面的固態星核,基本上就是這樣的組成結構。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漲姿勢」呢?

相關焦點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這一次,不是我來說,也不是你來講,而是讓展品自己說,自己講~ 是不是很期待,有沒有很心動?即日起,你不僅可以從電視、網絡上收看我們的精彩視頻,還可以鎖定我們的微信推送,精彩不斷喲~ 還等什麼?讓我們一同聆聽展品的內心獨白,欣賞展品的魅力風採,感受展品的深沉氣質,領略展品所蘊藏的科技智慧。
  • 太陽系最大兩顆氣態行星,木星和土星合併到一起,能否變成恆星?
    八大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地行星」,或者稱為「固態行星」,就是和地球一樣以巖石為主要組成成分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加土星能否變成太陽另一類是「類木行星」,或者稱為「氣態行星」,組成這些行星的物質主要是氣體,所以這些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十分巨大,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如果太陽系最大兩顆行星,木星和土星合併到一起,能否變成恆星?
    八大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地行星」,或者稱為「固態行星」,就是和地球一樣以巖石為主要組成成分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加土星能否變成太陽另一類是「類木行星」,或者稱為「氣態行星」,組成這些行星的物質主要是氣體,所以這些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十分巨大,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最富有的星球,地表流淌著鑽石海洋,連雨水都是鑽石!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指出,多年來,一直都有一種假說,認為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上面,極有可能會下著鑽石雨,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實驗,最終的數據結果表明,這極有可能是真的,這意味著,海王星和天王星,其實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鑽石礦。
  • 太陽系最富有的星球,地表流淌著鑽石海洋,連雨水都是鑽石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指出,多年來,一直都有一種假說,認為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上面,極有可能會下著鑽石雨,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實驗,最終的數據結果表明,這極有可能是真的,這意味著,海王星和天王星,其實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鑽石礦。
  • 太陽系八大行星,其中七顆以「星」命名,為何地球要如此特殊
    眾所周知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本來之前是九個,但是科學家多次對冥王星進行觀察,最終認為它是一顆矮行星,所以就將它從八大行星中正式除名,當時這件事還引起熱議,因為還是有人認為應該將冥王星加進去,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尊重科學家的決定,現在大家似乎很少再談論起這件事,說明大家已經接受了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的事實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 在科技館觸摸科技
    當光線漸暗,能看到一個個模擬行星顯現淡淡的光芒。46億年前在原始星雲附近,有一顆超新星爆炸使星雲旋轉收縮成圓盤狀。圓盤中心物質的密度,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最後引起了核聚變。孕育了太陽系的主宰者--恆星太陽。
  • 太陽系「最孤獨」的兩顆行星,居然沒有1顆衛星,真實原因是這樣
    在目前人類的認知中,太陽系八大行星裡,大部分的行星都是有衛星圍繞著其運轉的,並且每一顆行星所擁有的衛星數量也並不相同,甚至是差異很大。眾所周知,我們目前太陽系內已知的衛星數量總共為205顆,其中地球有1顆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有2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天王星有27顆衛星,木星擁有79顆衛星,土星擁有82顆衛星。然而,在美麗的太陽系內的8大行星中,竟然有兩顆行星是沒有衛星的,它們被稱為太陽系內「最孤獨」的行星。那麼,究竟是哪兩顆呢?當然就是我們熟知的水星和金星了。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宇宙有兩個基本的特性,一是物質性,宇宙是有各種天體組成的,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星雲、星際物質等等;二是運動性,宇宙是在不斷的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宇宙中的各種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天體系統。
  •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雖然八大行星各不相同,差別也非常大,但是它們在定義當中,卻都是一樣的太陽系行星。而它們都被定義為行星,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原因,也是它們最具有一致性的原因,那就是這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都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和太陽本身的自轉方向相同。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太陽系八大行星從遠到近排列,你有沒有記住?
    據推測,其內部可能含有豐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組成,可能含有水。內核由冰和巖石組成。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為49K(-224℃)。天王星的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ραν),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
  • 地球並不是鑽石最多的地方,太陽系的這幾個星球正下著鑽石雨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由巖層構成的固態行星,在地球的巖層中,不僅埋藏著上千萬年前的化石,封印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同時也蘊含著世界上最美麗的寶石——鑽石。鑽石其實就是金剛石,最早在1870年被人們發現,這之後鑽石也成為了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 我們的太陽系裡有多少行星?
    太陽系裡有八大行星,他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大系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類地行星的範疇;木星、土星都是氣體巨星(大部分都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的巨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則是冰巨星(所含的元素大部分都比氫氣和氦氣重)。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2003UB313」,這顆星的直徑和質量都超過了冥王星。布朗等人的發現使傳統行星的定義遭遇巨大挑戰。如果冥王星屬於太陽系裡的大行星,那麼這顆更大的天體「2003UB313」如何定位?於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進行了新的行星的定義。究竟什麼是行星呢?
  • 太陽系八大行星體積排名,木星是地球的1321倍,地球僅排第五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與太陽相比就如同一粒塵埃。那麼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們的體積分別有多大?在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其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八大行星體積排名如下:第一名:木星,直徑:142984千米。
  • 宇宙中可能有鑽石行星 寶石滿地都是
    鑽石在地球上相對罕見,但也許在其他星球上,它們會相當普遍,俯拾即是,甚以像泥土一樣毫無價值。天文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初期,要是碳的分子稍微多一點的話,就可能出現鑽石星。現在正透過NASA的哈伯太空望遠鏡、TESS巡天衛星和克普勒望遠鏡等太空任務,來尋找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特殊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五:木星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Jupiter)。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與之前介紹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不同,前四顆行星可以歸類為類地行星,他們的性質與地球相似,都是巖石表面的固體星球。而木星是一顆氣體星球。
  •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及其背後的故事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 火星有兩顆小型天然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 Deimos(阿瑞斯兒子們的名字)。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形狀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獲的小行星。英文裡前綴areo-指的就是火星。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更多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2003UB313」,就是一個直徑和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的天體。因此,從「九大行星」改為「八大行星」就不難理解了。
  • 鑽石星可能確實存在
    這些行星的幔主要由鑽石和二氧化矽組成,而它們的核是鐵碳合金。Shim / ASU / Vecteezy近年來天文學家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行星。這些所謂的系外行星形態各異,大小不一。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近日聲稱,他們發現這些系外行星中有一些可能隨便一挖就能挖到鑽石,因為它們的幔主要就是由鑽石和二氧化矽組成的。這些行星被稱為富碳行星。由於行星和它們的宿主恆星誕生自同一片星雲,因此它們的成分總體上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