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正啟動實施,嫦七將赴月球南極

2020-07-31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國家航天局等七部門今天(7月29日)發布《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通知顯示,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啟動實施。

通知中稱,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2019年4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布小行星探測任務相關信息,當時發布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有效載荷和搭載項目機遇公告》顯示,小行星探測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一顆主帶彗星繞飛探測。

這份公告明確,探測器將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隨後擇機附著小行星表面並採集小行星樣品,之後返回地球附近釋放返回艙,將小行星樣品送回地球,這一過程大約在3年內完成。上述過程完成後,探測器經地球、火星借力,經歷約7年時間飛行到達小行星帶,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通過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和主帶彗星133P的伴飛/原位探測,以及2016HO3返回樣品的實驗室精細分析,我國計劃揭示太陽系典型小天體的特徵和演化機理。同時,探討揭示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歷史,開展小行星和彗星中可能的水、各類有機物與礦物質等綜合研究,為生命起源這一重大科學命題的研究提供重要佐證。這份公告提出,鼓勵國內單位與國外科研機構聯合提出載荷技術方案,聯合開展研製,鼓勵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團隊聯合應徵,並明確提出利用該載荷數據開展研究的具體項目。

根據今天發布的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通知,這兩次任務中將留出部分資源,面向全國(含港、澳、臺)徵集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內容為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方案,含科普意義、基本原理、設計方案等。徵集對象為全國大、中、小學生(含港、澳、臺),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與,團隊人數不超過6人。主辦方將結合工程實際,從獲獎作品中確定科普試驗載荷創意方案,並協調設計方、實施方開展詳細設計和工程研製,隨工程任務飛往深空進行科普試驗。

通知對創意設計提出了要求,要求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需分別明確適應於月球軌道或月球表面、小行星(彗星)軌道或小行星表面,創意設計應具有新穎性、科普性、展示性,應考慮載荷工作環境約束,儘可能明確載荷使用條件等相關要求。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我國探月工程又出新計劃,嫦娥七號赴月球南極,或為載人登月探路
    《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這份發布於7月29日的通知顯示,探月工程第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啟動實施,說明我國的探月工程正在進行第7次探月活動的規劃安排。
  • 嫦娥七號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付毅飛)國家航天局網站7月29日透露,我國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 國家航天局、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近日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於29日發布於國家航天局網站。
  • 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官宣!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
    天問一號已經奔向火星,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正在月球上努力工作著,後續任務也正在有序推動中。今天,中國探月工程今天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同時,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也已啟動實施,計劃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啟動於2004年,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大階段,每一階段又細分為多個步驟。
  • 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國家航天局網站透露,我國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國家航天局、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近日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通知》於7月29日發布於國家航天局網站。
  • 我國最新深空探測任務—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
    國家航天局等七部門7月29日發布《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通知顯示,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啟動實施。根據規劃我國探月工程基本明確三次任務:一是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來確定月背還是正面;二是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三是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當前,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中國嫦娥七號將著陸月球南極 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27日消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七號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為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提升科學成果原創性,確保科學與應用目標圓滿實現,中國國家航天局擬對嫦娥七號任務部分主要載荷開展競爭擇優工作。
  • 我國小行星探測計劃啟動,探測目標為2016ho3小行星,它上面有啥
    ,有助於揭開早期太陽系形成之謎,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已進行了一些小行星探測研究計劃,近兩年來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對龍宮小行星進行的探索活動尤其讓世人注目,其收穫也頗豐,如今隼鳥2號探測器正在返回地球,今年12月份將送回從龍宮小行星上取回的物質。
  • 我國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這其中,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而在10月底,「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將從海南文昌出發,前往月球「挖土」,並攜帶樣品返回。「嫦娥六號」的發射大約在2023年到2024年之間,同樣會在月球上鑽探取樣並返回地球。與此同時,7月29日,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和巡視探測。
  •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而在10月底,「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將從海南文昌出發,前往月球「挖土」,並攜帶樣品返回。「嫦娥六號」的發射大約在2023年到2024年之間,同樣會在月球上鑽探取樣並返回地球。與此同時,7月29日,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和巡視探測。
  • 嫦娥七號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探測
    【嫦娥七號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探測】據國家航天局網站7月29日透露,我國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嫦娥七號最新進展:17臺載荷開展競爭擇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七號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
  • 下一個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師,會是你嗎?
    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期間的一次次飛躍,讓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變成現實。▲2007年10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器——&34;當前,中國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
  • 進度喜人,嫦娥五號年內發射,嫦娥七號任務已擬定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2011年4月1日嫦娥二號拓展試驗展開,完成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等試驗。此後嫦娥二號飛越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成功進行再拓展試驗,嫦娥二號工程隨之收官。「嫦娥三號」探測器於2013年送入太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嫦娥五號發射無人交會對接取樣,世界首例探測方式嫦娥五號的任務是收集月球一個先前未經探測的區域的塵埃和碎片,並將它們送回地球。如果這次任務成功,它將取回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蘇聯進行月球探測任務以後的第一批月球物質,幫助科學家們更好的了解月球的演化。
  • 除了嫦娥四號,探月四期還有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承擔哪些使命?
    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今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任務將於今年年底左右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前後實施。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奔月落月之後何時實現載人登月?
    據統計,從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類共發射132個月球探測器,其中美國60個,蘇聯64個,中國4個,日本2個,歐洲1個,印度1個,成功率約為50%。2004年,中國啟動了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邁出了探月第一步。
  • 國家航天局: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據環球網報導,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