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還是豔陽高照,北方的冬天早已大雪紛飛。寒冷的冬天待在暖氣或者空調房裡才是最舒服的,但是室內暖和的同時,空氣也比較乾燥,長時間待在暖氣房中,人體的水分流失快,皮膚就會更加乾燥,還會感到口乾舌燥,喉嚨幹癢,甚至流鼻血。而且溫暖的室內溼度也較低,有暖氣的室內相對溼度僅為 10~20%。再這樣的溫度和溼度下,流感病毒的繁殖速度就會變快,也容易患上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研究表明,人體生活的最佳相對溼度範圍約為 45%~60%。所以如果長時間待在溫暖乾燥的室內環境中,需要適當增加空氣溼度,降低乾燥空氣對人體皮膚和呼吸道的刺激;也會使得感冒或鼻腔乾燥流血的症狀有所緩解。室內擺放一個加溼器就能起到改善環境溼度的作用。加溼器如何正確使用?又應該怎麼選擇呢?很多人可能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們可能從一些新聞報導上大概了解了一些關於加溼器的知識,而且還讓我們對加溼器有種恐懼感。之前有新聞報導某女子因為加溼器而患上肺炎,還有令人震驚的「韓國加溼器加人事件」,看到這些新聞標題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是不是不敢用加溼器了?
新聞中的女子因加溼器患上的真菌性肺炎,其實是不當使用加溼器造成的一系列呼吸道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事實上,這名女子家中的加溼器已經使用6年,且從未清洗過,散發著黴味,我們知道加溼器中溼潤的環境本是就是細菌和黴菌生長的沃土。
「韓國加溼器殺人事件」的新聞裡,並不是說加溼器本身存在問題。調查發現受害者的死亡原因是使用加溼器時添加了一種含有 PHMG 有毒物質的殺菌劑。加溼器把含有殺菌劑的水霧化之後噴到室內空氣中,然後通過呼吸吸入肺部,造成肺部損傷,進而導致死亡。
「有霧性」與「無霧型」加溼器
所以加溼器不是導致我們身體出現不適反應和致病的根本原因,而是我們使用的方式方法成為了直接因素。我們先來了解市面上兩種常見的加溼器,一種是「有霧型」加溼器,叫做「超聲波加溼器」,另一種是「無霧型」加溼器,學名是「蒸髮式加溼器」。
超聲波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霧化器高頻振蕩產生超聲波,再利用超聲波將水粉碎成 1~5 微米的小顆粒,這樣的水霧被吹到空中,增加空氣溼度。一般來說,這種加溼器的加溼速率較高,並且耗電和價格較低。一般價格區間為 100~1000 元。但是如果往超聲波加溼器中添加的是自來水,那麼超聲波震蕩出來的水霧蒸發後會析出顆粒物,會沉積在室內形成白色粉末,人體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將這些顆粒物吸入呼吸系統,特別是呼吸道敏感的人群,會誘發健康問題。
蒸髮式加溼器的原理是模擬自然界的蒸發現象,通過蒸發芯加速了水的蒸發速度,從而達到快速均勻加溼的效果。價格普遍更高,價格區間為 400~3000 元,並且需要定期更換蒸發水芯。不過這種加溼器對水質沒有太高要求,可以直接使用自來水。但是它的問題就是耗電量和噪音會更大。
如何正確使用?
不管使用哪種加溼器,如果不及時清潔,細菌和黴菌就會大量繁殖,並隨空氣進入呼吸道,導致人體肺部的感染。除了加溼器沒有及時清潔,使用時往加溼器中添加其他物質,使得加溼器噴霧中含有雜質,人體吸入後也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因此,無論選擇哪種加溼器,一定要科學使用。使用時注意以下4點:
1.除了水以外的東西不要添加,比如醋、精油、香水、消毒劑等。
2.加溼器不要一直開著,溼度過高會引起的身體不適。建議能配合溼度表使用,根據屋子裡的溼度情況決定加溼器的使用時間。
3.加溼器要定期清理消毒,清理水垢,杜絕細菌真菌的繁殖。
4.不要直接對著人吹。加溼器最佳噴射距離是距離人體1-3米,離地面高1米的地方。
如何選擇加溼器?
我們在選擇加溼器的時候,建議綜合考慮加溼量、使用面積、噪音量、水箱幾方面的因素。
加溼量決定了加溼能力,也就是每小時能夠向空氣中輸送多少毫升的水量。但是我們在前文中已經說到,空氣過於潮溼,也會容易滋生細菌和傳播病毒,因此還要納入加溼面積這個重要因素,房間面積太小就不建議選擇太大的加溼器,否則容易導致房間內水霧結露,過於潮溼。太小的加溼器不適用較大的房間,因為產生的水蒸氣無法覆蓋整個房間,達不到均勻加溼的效果。
如果加溼量相同,那我們應儘量選擇噪音低的型號,以免影響家人休息。大家也可以參考國家對加溼器噪音限定值制定的統一標準。一般來說,對於一般生活環境,推薦噪音控制在 42 分貝以下的加溼器。
來源:GBT 23332-2018加溼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加溼器主要靠水來進行加溼,水箱容量越大,需要進行下一次加水的間隔時間越久。如果長時間使用加溼器,建議選購容量選大一些的水箱,否則需要頻繁加水。水箱也需要經常清潔,減少細菌滋生,因此建議選擇開口式的水箱,方便清理。
冬季想要增加室內溼度,緩解乾燥帶來的身體不適,可以用加溼器,增加人體水分還是很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大家耳朵都聽起繭子的: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