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380秒,航天民企星河動力突破火箭「心臟起搏器」技術

2020-12-06 澎湃新聞

民營火箭企業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河動力」)「智神星」重複使用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研製又有新突破。7月5日至7月6日,該型火箭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燃氣發生器兩天內完成7次點火試車,累計試車時間380秒,單次最長工作時間100秒。

星河動力燃氣發生器點火試車

試驗數據初步分析表明,燃氣發生器啟動和關機正常,試驗數據與預調值吻合,出口火焰穩定;試驗最大特徵速度效率接近100%,出口燃氣溫度均勻性小於等於±28℃,無啟動溫度峰等。星河動力方面表示,各項指標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星河動力聯合創始人夏東坤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該燃氣發生器做到三個技術創新,其中,相比業內普遍使用的圓桶狀燃氣發生器,球錐型燃氣發生器屬國內首創。此次完成燃氣發生器點火試車後,星河動力將在年底前進行渦輪泵試車、渦輪泵和燃氣發生器聯試以及推力室試車,春節前可進行液體發動機全系統試車。

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2月,是從事低成本商業航天發射業務的民營航天公司。其核心產品及服務分兩條路徑,一是「穀神星」系列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發射服務,二是「智神星」系列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發射服務等。

SpaceX梅林(Merlin)發動機試車圖

這家火箭民企的目標是造出中國的「獵鷹9號」,其自主研製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正是對標「獵鷹9號」的梅林發動機。星河動力小型固體火箭「穀神星一號」面向低軌商業小衛星市場,預計2020年3月首飛,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智神星一號」預計2022年12月首飛。

如果渦輪泵是心臟,燃氣發生器就是心臟起搏器

7月6日上午,在試驗現場,監控室內的工作人員校對工況參數。監控畫面上,地面持續噴水降溫。隨著一聲鳴響,液體發動機燃氣發生器再次點火,火焰「啪」一聲從噴管中噴出,隨後噴出的高溫燃氣瀰漫在試車臺所在的山谷中,而原本銀色的排氣管已經「燒」紅。工作人員說,這臺燃氣發生器已經歷第6次點火,試驗過燃料和氧化劑不同混合比以及多種壓力、氣溫下的工況。

星河動力球錐型燃氣發生器

燃氣發生器是火箭發動機中產生燃氣的組件,通過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驅動渦輪泵工作。要了解燃氣發生器,還要從渦輪泵講起。

火箭發動機中的渦輪泵是對氧化劑和燃料進行增壓的一種聯動裝置,來自貯箱的氧化劑和燃料經渦輪泵增壓後可供應到推力室進行燃燒。推力室是火箭發動機中完成推進劑能量轉化和產生推力的組件,火箭的氧化劑和燃料在推力室中燃燒產生推力。

那麼,如何使渦輪泵一直源源不斷地吸氧化劑和燃料進入推力室燃燒?這就需要依靠燃氣發生器的驅動。星河動力聯合創始人夏東坤介紹,由渦輪泵吸入的氧化劑和燃料除大部分進入推力室燃燒,還有一小部分進入燃氣發生器。燃氣發生器燃燒後形成的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渦輪泵再吸推進劑,一小部分推進劑進入燃氣發生器,大部分進入推力室,由此形成循環。形象地講,如果渦輪泵是心臟,那麼燃氣發生器就是心臟起搏器。

要讓整個火箭系統順利工作,燃氣發生器的職責就是要做到穩定可靠、溫度均勻,為下遊的渦輪葉片提供「舒適」環境。其溫度範圍不能超過渦輪葉片能承受的溫度,也就是800攝氏度。

如果燃氣發生器燃燒不穩定、燃氣溫度不均勻,渦輪葉片將工作在流速忽快忽慢、溫度忽高忽低的環境裡,壽命大打折扣,無法實現多次使用目標,甚至燒掉渦輪泵。

滿足燃氣溫度均勻性,國內首創球錐型燃氣發生器

「燃氣發生器要能變工況工作,壓力、溫度、混合比都要滿足發動機要求。」星河動力液體發動機技術負責人表示,此次試驗的推進劑流量範圍3.2kg/s-7.8kg/s,混合比範圍0.3-0.5,室壓範圍4兆帕-8兆帕,覆蓋了發動機4:1深度變推力的全部工況範圍。

「特別是要滿足燃氣溫度均勻性的要求。」該負責人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為滿足燃氣發生器均勻燃燒的要求,團隊對該組件同時完成3個改進。他們首先優化了低溫液氧和常溫煤油撞擊霧化參數,通過上百組互擊式噴嘴和邊區膜冷設計,形成高效的霧化混合效果。

氧化劑和燃料也被總稱為推進劑,他們總是按一定的流量和混合比進入燃燒室霧化、混合和燃燒。霧化使液體分散成微小液滴,通過霧化的氧化劑和燃料待在一起時更均勻,燃燒也更緩和。採用三股互擊的方式噴注氧化劑和燃料,比原先的二股互擊式提高了混合的效率。

燃氣發生器試車圖

控制燃氣溫度均勻在燃氣發生器中不是一件易事,因為這裡面的溫差實在不小。以星河動力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燃氣發生器為例,液氧的溫度是零下183攝氏度,煤油的溫度是25攝氏度,燃燒後有些區域是800攝氏度,中心區域是1200攝氏度,局部火焰區域可達3500攝氏度。

為控制溫度均勻,團隊在燃氣發生器身部表面覆蓋一層膜燃料,待氧化劑和燃料燃燒充分以後將膜燃料混入燃燒區進行冷卻,最終保證燃氣發生器出口處溫度為800攝氏度。如此一來,燃氣進入渦輪泵也就不會損壞渦輪葉片。

膜燃料與燃燒區的高溫燃氣需強迫摻混才能實現均勻。為此團隊設計了特殊結構的擾流環,使燃氣發生器內部形成多個回流區,提升混合與燃燒效率。

傳統的桶裝燃氣發生器

這樣的設計在外形上就表現為球錐型多回流渦異形發生器。夏東坤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相比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沿用至今的圓桶狀燃氣發生器,星河動力團隊設計的球錐型燃氣發生器屬國內首創。

上述液體發動機技術負責人表示,球錐型多回流渦異形發生器從球段到錐段以及燃氣發生器的出口處共有多個回流渦,以此增強出口燃氣溫度均勻性。

相關焦點

  • 中國民企星河動力「智神星」火箭主發動機燃氣發生器熱試車成功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郭超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星河動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8日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智神星」重複使用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的主動力——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已於7月6日圓滿完成燃氣發生器地面熱試車。
  • 火箭民企星河動力運載火箭 「三合一」試驗成功,工作 74 秒
    IT之家9月29日消息 據星河動力官方介紹,本月26日,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三合一」試驗(全稱:二級發動機與伺服系統聯合熱試車及一二級級間熱分離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穀神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為三級固體+先進液體上面級構型。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10月26日,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順利通過變推力長程試車,試車時間200秒。   航天發動機試車是指在地面啟動發動機,觀察發動機在各個狀態下的數據,以確定發動機的性能。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2020年5月27日,我國火箭民企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對其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進行了二次啟動測試,並完成了全系統500秒試車。「焦點一號」是全球第一臺擁有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
  • 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三合一」試驗成功
    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三合一」試驗成功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09-29 14:53:26
  • 單次熱試車3000秒!朱雀二號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
    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試車首次考核了過冷推進劑加注和試車工作狀態,試車的圓滿成功,標誌著TQ-11發動機成為國內首臺完成推進劑過冷試車考核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藍箭航天成為國內唯一掌握了推進劑過冷技術並具備發動機過冷試車能力的民營航天企業,發動機多項指標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中國航天新突破!最強固體火箭發動機熱試車成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消息,7月2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固體助推發動機與伺服系統首次地面聯合熱試車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又邁出關鍵一步。該型發動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研製,直徑2米,採用分段對接技術,是我國目前裝藥量最大、推力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 藍箭航天火箭發動機「合體」試車成功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藍箭航天火箭發動機「合體」試車成功 2020-11
  • 星河生玉樹,動力揚九州-中國星河動力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
    2.逐鹿商業航天-進擊的星河動力星河動力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2月創立的商業航天公司,總部位於北京,算是最早一批有商業嗅覺和技術實踐的民營航天企業,也是目前國內商業航天的頭部企業。公司保持在商業航天中拼殺的企業戰略風格,主要方向是自主創新,打造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可重複使用商業運載火箭,毫無疑問這是瞄準了發展中的商業航天市場。
  • 3000秒,新紀錄,藍箭航天朱雀二號實現新突破,將於2021年首飛
    其二級遊機&34;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藍箭航天成為國內唯一掌握了推進劑過冷技術並具備發動機過冷試車能力的民營航天企業,發動機多項指標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藍箭航天1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推力室試車成功
    3月20日消息,民營火箭企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鳳凰」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室試車成功。
  • 3000秒!朱雀二號創造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新紀錄
    7月14日,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枚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完成了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
  • 中國民企自製天鵲航天發動機成功試車,預計年底量產
    為了讓一個國家要更好的發展,現在會有多方面的技術融合間歇技術領域的突破,雖然說對於國家來說難度比較大,但是也是一直不會放棄的,我們在這方面的發展時期就比較晚,所以想要有更好的能力提升,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入軌首飛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 7 日 15時 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本次發射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驗證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驗證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07-14 21:53 來源:
  • 潮科技|首飛成功,「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順利入軌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 潮科技|首飛成功,「星河動力」 「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順利入軌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 復用核心技術再突破!星際榮耀焦點一號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試車
    2020年5月27日,星際榮耀「焦點一號」(代號「JD-1」)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此次試車成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以垂直著陸的技術實現運載火箭子級回收,對火箭的動力系統提出很高的技術要求,其中一項核心技術就是發動機的二次啟動。
  • 朱雀二號火箭核心部件試車成功
    市民代表首次近距離感受航天魅力12月4日下午,隨著「試車成功」的話語落下,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200秒試車取得圓滿成功,坐在藍箭航天試車平臺裡的所有人不由自主地站起來高呼,現場掌聲一片。對藍箭航天來說,這是又一臺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這臺發動機為朱雀二號運載火箭一級動力系統試驗用第二臺發動機。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80噸級推力液氧甲烷低溫發動機,是一款全低溫推進劑液體發動機,可適應運載系統總體對發動機系統模塊化、組合化及通用化設計要求,通過多機並聯組合成中型運載能力火箭的第一級,或可單機作為火箭的真空推進級。
  • 我國首臺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星)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據介紹,「天鵲」是繼美國SpaceX的猛禽發動機、藍色起源的BE-4發動機之後,世界第三臺完成全系統試車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