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2021-01-11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第一份工作

找工作越來越難。

那麼,第一份工作需要找像百度、阿里巴巴(曾經的微軟、四大、聯合利華)這樣的公司嗎?

對一個優秀的人來說,不見得。

這不是因為我曾經已經在這樣的公司,所以這麼說。

我們暫且把這類公司叫做「巨頭公司」。

讓我來分析一下一畢業就進入這樣公司的優缺點。

優點:

巨頭公司通常都有這樣的共性:

a) 待遇好;

b) 制度嚴謹、規範;

c)人際關係相對簡單;

d)工作環境優越;

e)同事們都很優秀。

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進入一家巨頭公司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很好的選擇。

在這裡工作兩年,你可以很快學會一些大公司的思維方式(專業、敬業、規範、合作、激情)。

你的待遇也會很快給你舒適的生活,給你相對於其他同齡人的優越感。

你的經驗值會不斷提升,會逐漸明白一家巨頭公司的運作方式、規則、限制、盈利模式、成長曆程、發展方向、優秀人才標準等等一些對你個人成熟非常有用的東西。

你會從別的優秀的人身上學會很多東西、並且因為別人的優秀,而不斷鞭策自己,往更高的目標奮進。

缺點:

巨頭公司的優點正好也是它的缺點。

這裡的待遇好,會讓你漸漸地覺得,我就應該值這個價錢。

可是作為一個螺絲釘的你一旦不幸離開了這家公司,你會發現,以你的能力根本沒有辦法找到同樣薪水的工作。

你會越來越錯誤地高估自己。

這裡由於是一家已經成功的公司,你會認為業務就應該是這樣運轉的,嚴謹規範的商務運作、繁複積極的部門合作。

你會認為一些小公司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的社會道德感不夠。

無比複雜、險惡的商業社會於是會在你眼裡變得簡單起來。

人際關係的簡單也會使你變得越來越天真,不懂得與道德不良的人互利共存。

工作環境的優越,會使你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很難回到沒有免費純淨水的辦公室工作,你認為這一切的便利都理所當然。

同事們都很優秀,會讓你錯誤地估計這個社會的執行能力,當你出去之後,你會深惡痛絕很多人不上勁、不賣力、不聰明。

當你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的時候,你會很難接受。

最終,你會越來越懶,越來越膽小,再也不能走出去,優秀的人也只能在公司內部尋求職位上的縱向發展。

你會一輩子待在這家巨頭公司嗎?

如果會的話,一畢業就進入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然,也要這家公司願意你一輩子待在這裡。

如果你認為你不能一輩子待在這裡,那當你離開的時候,後果是可怕的。

所以,不要太在乎你第一份工作的環境、薪水等等條件。

關注一下發揮的空間,關注一下具體做的事情是不是能更好地鍛鍊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甚至主動去挑選一家不成熟的公司。

那麼,你在這樣的一家公司鍛鍊兩年所能學到的東西,將會讓你受益終生。

你會了解到真實的中國商業社會是怎樣的複雜、真實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勾心鬥角、真實的業務目標是怎樣的殘酷無情。

然後如果這個時候你有機會進入「巨頭公司」,你會比很多人有資歷、競爭力,進去之後,你也會比很多人走得更遠。

當有一天你必須離開的時候,你學到的是你以前失敗的補充,你會更有信心尋求新的機會。

不要太在乎剛畢業前幾年的薪水。

到你35歲以後,你會覺得當年的那點薪水少的好笑。

如果你為了這點好笑的薪水而放棄了更為重要的東西,那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第一份工作,不一定要進入一家「巨頭公司」。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僅供參考。

—2—

誰給你實踐機會

拜訪我的兩位大學生談到實習經歷時,我很同情他們。

他們說,他們把大公司的電話一個一個打過去,問有沒有假期實習的機會,結果都是冷冰冰的回答:沒有。

不等說完就掛了電話。幾乎每個都是如此。

誰在給你實踐機會?

有一個大公司的實習背景固然好,如果沒有怎麼辦?

自己給自己創造實踐機會。

這位師弟想進一家四大(諮詢公司)。不知道怎樣能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

我給了如下建議。

找一個現在熱門的話題,比如,川普要在墨西哥邊境建牆。

你就去設計一套調查表,很專業的那種。題目與題目之間要互相關聯、防止隨意填寫。

然後,招上一批同學,到大街小巷作調查,要覆蓋合適人群,達到可信採樣率,比如1000人。

回來之後,你就開始做一系列的分析:

比如「大學生、工人、下崗工人等不同職業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差異」;

「在校學生、工作3年之內、3-10年、10年以上的人對這問題的看法差異」;

「成年(18歲以上)男性、女性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差異」;

「發現:36-40歲人群的看法與眾不同」;

「分析:為什麼大學生和不是大學生的同齡人看法差異巨大」等等一系列的專題。

因為你的數據是可信的、分析是科學的,所以很多人會相信結論是可靠的。

把這篇調查發表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或者投稿給主流媒體,一定會引來關注。

這個實踐,無疑會對你進四大這樣的諮詢公司有莫大的幫助,因為他們做的也就是基於調查數據說話。

比如我一直在說的,給民工小學講課。

首先你要有能力找到民工小學,別人還要願意讓你去講。

講出效果來,這個活動變成一個學校級別的活動,你就成立一個「愛心社」,擴大做公益事業的範圍。

你的能力會越來越強,社會關係也會越來越廣,視野越來越開闊,想法也越來越多。

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這樣的機會還很多。

關鍵是,跳出固定的模式,化被動為「主動」。

「主動」這是一個無比神奇的詞。

你只要真正的領會了其中真諦,你會覺得機會無限!

—3—

出國讀書,學校排名

有很多人問,那出國讀書,會不會好點?海外學校排名很重要嗎?

這是兩個很簡單、並且相關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都會很清楚,很多出國讀書的人只是去買文憑。

那一張「海歸」的文憑,能有多大用?

出國的人太多了。

在國內都混不好的人,出國多半混不好。

回來之後,缺了幾年國內經驗,就更混不好了。

但是,如果你出國讀的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那又不一樣了。

因為,去的人都是精英,回來還是精英,你一定能有好的發展。

出不出國,你是不是名牌大學,都不算什麼,你永遠要從上往下數一數,你排名第幾。

我上南京大學的時候,我的系60個人,現在這個系160個人。

我上大學的時候,全校老師學生勤雜加起來不到1萬人,現在一個年級就快1萬人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那61-160的人,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就不能算是南京大學的。

或者換種說法,現在的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

請面對這個現實,不要認為,「大學生」這個頭銜還有多少光環。

你永遠都應該從上往下數。

不管在多少年前、不管在多少年後,中國的前1000名(打個比方,當然不是指成績)永遠都會有好工作。

大學生擴招,從原來的幾十萬到現在的幾百萬,但是前1000名永遠不用擔心,因為開口是在下面,不是在上面。

出國讀書不錯,考上一個好大學不錯,但是現在出國讀書、好大學的標準都降低了,你也不能再用降低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了。

數一數自己和全國第一(不是指成績)有多大差距?

然後,以這個差距為標準吧!

向這個目標努力,不要認為就業形勢差了(就業形勢從來不曾差過!),而是大學的標準降低了,或者認為用人單位的要求提高了。

如果說中國每年有1000個崗位(實際上這個數量每年在增加),那麼這個標準從來沒有提高過,只是認為自己達標的人越來越多了。

—4—

哪些行業最有「錢景」?

有同學問,那現在,哪些行業最有前景呢?

在社會高速發展時,尤其需要科技人才,而社會平穩發展時,相對會比較需要文科、藝術類人才。

長期來看,科技永遠是社會發展的底層推動力。

這個社會一定會鼓勵哪些願意去啃真正硬技術的人。

所以,往硬科技的行業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比如人工智慧、醫藥、基因、編程等等。

所謂的熱門行業可能只是暫時的,但是科技行業的趨勢是長期的。

—5—

去北上廣深,還是新一線?

還有同學問,畢業生應該選擇在哪些城市工作呢?

去北上廣深,還是新一線,或者回老家?

選擇一個城市很重要,它就如同一個容器,決定著你未來能走多遠。

高考填志願時,我們有一次選擇城市的機會,畢業後,我們會有第二次選擇城市的機會。

總體而言,大部分人只能降維選擇,升維選擇的機會很小。

比如杭州高校畢業生,回三四線老家很容易,但去上海北京相對就很難。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有事業心,畢業後儘量去超一線城市,儘量去升維選擇,但至少也要保底,儘量留在自己讀書的城市。

如果是追求相對的性價比,可以選擇新一線城市,但在尚未考慮全面時,儘量不要一頭扎進三四線城市。

每個城市都具有網絡效應,大城市經濟發展吸引人才,人才帶動配套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又會吸引人才,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小城市相對閉塞,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較少,周圍缺少優秀的同齡人、聚會、論壇等等,慢慢地會讓一個人進入到慵懶甚至頹廢的通道。

最後的話

每年都在說「世上最難就業季」,其實從本質上來看,並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但是我們必須面對。

現在的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

並不是上了好大學,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不要認為,「大學生」這個頭銜還有多少光環。

大學畢業只是一個開始。一個新的開始。

你可以選擇,做奮進的勇者,還是做自滿的大學生。

如果你選擇做奮進的勇者,那麼就數一數,自己和全國第一(不是指成績)有多大差距?

然後,以這個差距為標準,努力吧!

因為,不管在多少年前、不管在多少年後,中國的前1000名(打個比方,當然不是指成績)永遠都會有好工作。

相關焦點

  • 商科領域難找工作
    研究發現,澳大學畢業生性別收入差距在減少,但差距仍然很顯著,科學和商科領域畢業的大學生,沒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專業找到合適的工作,工作崗位缺失。  文章摘編如下:  大學文憑經濟價值降低  據報導,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研究稱,越來越多的澳洲大學畢業生選擇了僅需高中畢業就可上崗的工作崗位,令讀大學是否物有所值的疑問變得更深。
  • 我的世界:新版本最難找的地形不是蘑菇島也不是平頂山,而是它?
    隨著全新版本1.14的更新上線,許多事物發生變化,而生存模式最難找的地形也改變了,不再是凍洋、蘑菇島或者平頂山,那是什麼呢?眾所周知,凍洋是海洋版本加入的地形,主要有北極熊、流浪者生成於冰山之上,而鮭魚和魷魚也會生成於凍洋之中!玩家們在探險海洋的途中就有機會碰到凍洋,只不過凍洋缺乏資源,不利於玩家們持續地生存發展下去!
  • 大學哪些專業難找工作?生物工程名列第一
    現在學生難啊,上大學過獨木橋,高考拼掉一層皮,好不容易上了大學,還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專業,甚至還是一些「雞肋」專業,看看下面16個就業前景最差的專業裡有沒有你所學的專業?  1、生物工程,國內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除非是海龜,還能教書。但目前是錄取分數第一高。
  • 這4類大學生最「沒出息」,畢業之後工作難找,佔一個都前途渺茫
    其實很多大學生工作難找的原因,就是大學時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當大一新生們看見這些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其實你們要知道,學生上大學就是為了增長自己的本事,讓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增加競爭力. 讓學生們能更加容易的找到工作,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大學生在學校「享福」,其實不僅僅是這樣的學生會沒有前途,還有這4類大學生最沒前途,畢業之後工作難找,佔一個都前途渺茫。
  • 「拼命工作體」火了,打雞血卻對年輕人越來越不管用
    「拼命工作是能科學健康養生的最佳方法,拼命工作是能產生自然機理的最佳方法,拼命工作……」 這段「拼命工作體」在一場年會上火了,公司想要給員工們傳遞狼性文化,激發年輕人奮發向上。
  • 師範類「不再吃香」的4大專業,曾經錄取分數高,畢業工作還難找
    文/米奇媽媽說教育在很多家長和考生的眼中,師範類一直都是熱門專業,大學四年畢業後,找到工作又輕鬆薪資待遇又好,而且教師還屬于越老越吃香的行業,所以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報考師範類專業。但是想提醒填報師範專業的高考生注意了,就算是當老師有那麼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的師範類專業就業前景都好。以下的這4個專業早都不吃香了,錄取分數高,畢業了工作還難找,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報考了。
  • 非計算機專業也不是程式設計師怎麼學好大數據,大數據工作難找嗎?
    1、興趣建立興趣是可以讓一個人持續關注一個事物的核心動力,大數據的應用恰恰非常廣泛,總能找到與你興趣點符合的應用。2、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每天練習,多交流,掌握大數據技術才是你學習階段最該關係的事。3、行動是關鍵很多想學習或轉行大數據的朋友,從2017年大數據開始火爆的時刻開始觀望直到現在還未能決定。
  • 男生30歲不會開車難找雙北外工作?吸熱論 他嘆:還要學手排
    ▲原PO好奇,不會開車是不是比較難找工作。(示意圖/Pixabay)網搜小組/鄺鬱庭報導很多人都認為,在雙北生活的話,不一定要學會開車這個技能,但若是雙北外,基本上就要靠汽機車代步才會比較方便。就有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問卦「30歲男生不會開車,難找工作的八卦?」
  • 學音樂十多年畢業搞測量 濟南藝術生難找對口工作
    音樂系畢業生幹起純體力勞動  「每天給60塊錢,做著純體力勞動,工作和生活環境更是不能再差」。彭浩在章丘市高官寨的一個村裡,做關於農村宅基地測量登記的工作。1991年生人的他,畢業於濱州學院,學的音樂專業。目前的工作狀態讓他覺得難以接受。
  • 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舞臺,每個人都是「可造之材」
    我說,這樣吧,不如你轉到財務部門吧,正好財務部門也缺人,你本身也是學經濟的,財務的工作也不陌生,把沒考完的注會也接著考完。 過了兩個多月,財務總監非要請我吃飯,原因就是我給他推薦了這麼一位優秀的員工。做事細心、工作紮實,財務工作的基本功也非常好。
  • 為何很多人讀研後很難找到高薪的工作?研究生是不是不值錢了?
    為何很多人讀研後很難找到高薪的工作?研究生是不是不值錢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這條路,2019年考研人數已經突破到290萬人,雖然超過200萬人落榜,但是今年錄取的人數也有70多萬。在畢業季的時候,本科生找工作難,研究生找工作也難,高薪的工作都不敢想。
  • 大學裡最容易讓人「崩潰」的專業,無聊又無趣,工作更難找
    一個人的專業對於一個人的性格發展來說,從另一個角度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一門專業既能冷靜理智,又能通過專業的學習心情憂鬱,專業的趣味也能讓你更喜歡生活,有什麼專業?要說這樣的專家,就不得不有「哲學」,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大學裡最容易讓人「崩潰」的專業,無聊又無趣,工作更難找。
  • 三十歲,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重啟人生,終於找到為自己而活的勇氣
    30歲,我終於下定決心捨棄了一份消耗自己太久的工作,決定做全職媽媽。辭職前有多焦慮,辭職後就有多輕鬆。這份在很多人看來都很穩定的工作,只有自己知道,身在其中的我變得多封閉,過的多擰巴。因為我的生活不再焦慮,不再盲目,我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並且感受著自己每一天的進步。決定做全職媽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身邊人會有的擔憂我在選擇之前全都考慮過了。
  • 都想幹好工作,什麼才算是好?還沒找到工作的人看完就有目標了
    小編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工作的事情,相信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大學生,對自己做什麼工作特別迷茫,或者有一些職場上的新人,對於自己做的工作不太滿意,其實對於好工作來說,大家每個人都想要去做,但是從來沒有人跟我們說過什麼樣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怎麼樣子才能夠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的話
  • 短書評:如何適應一個工作越來越少的社會-讀《A world without...
    技術進步和自動化會讓某些職位消失,這樣的論斷不是第一次出現,但書中給出的論述,系統性地說明了為何這一次不同。書中首先將工作拆解為具體的任務,之後將任務分為常規的流程化與非流程化的,前者的代表是在工業流水線上擰螺絲,後者的代表是撰寫法律文書。之前數輪的自動化浪潮,取代的都是前者;而如今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新,則在那些曾經以為,人類無法被替代的任務上取得了突破。
  • 工作越來越難找了,如何轉行大數據行業?
    第一點,你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轉行到大數據。只有清楚自己轉行大數據的原因,才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第二點,你需要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大數據工作方向,比如大數據平臺研發、大數據分析、大數據開發等,每個崗位工作的內容都不盡相同。最後,在選擇完具體的大數據方向之後,就要深入地學習你選擇方向的專業知識和準備相關的面試,之後可以開始投遞簡歷。
  • 空姐稱十年幾乎沒漲工資 「高富帥」越來越難找
    -工資與職別、職級和績效掛鈎 -不同航空公司薪酬差距大 -「高富帥」越來越難找 空姐工資十年幾乎沒漲  「高高在上」已不屬高薪職業  靚麗的外表,高雅的氣質,「高高在上」的工作,還可以環遊世界……這一職業就是航空乘務員,人們俗稱「空姐」。在飛機尚未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時,空姐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極具神秘色彩。
  • 沒有工作經驗,如何找到一份財務工作?
    其實,如果你沒有經驗、也不是名牌大學畢業,想進大型企事業單位幾乎是不可能的。建議放下身段,先腳踏實地去找一家小公司上班。因為小型公司居多且相對來說門檻低。此外,剛開始參加工作,不要太在意工資的高低,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可以。3.處理好人際關係作為新人很多工作無法馬上上手就需要多學多看,多向他人請教問題。
  • 大數據工作是不是很難找?
    大數據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大數據人才也受到很多企業的歡迎,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想轉行做大數據,不過很多人都覺得大數據工作比較難找,那麼真是如此嗎,下面小貓咪就來說一說大數據工作是不是很難找?大數據工作是不是很難找?根據職友集數據顯示大數據相關工作崗位每天招聘量超過3萬條,而且平均薪資也比較高,超過一萬元。
  • 選擇這3個專業,本科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收入高令人羨慕!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上大學的目的都是為了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充實自己,畢業以後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學歷,找到一份有發展前景、薪資待遇又不錯的工作,讀書真的可以說是有好前途最簡單的方式了。